安徽省的一市一縣,名字都是皇帝親賜!情懷歷史 安徽簡稱“皖”,,省會合肥,,因江南省東西分置而建省,得名于“安慶府”與“徽州府”之首字,。安徽省地跨長江,、淮河南北,東鄰江蘇,、浙江,,西連湖北、河南,、南毗江西,,北與山東接壤,是中國史前文明的重要發(fā)祥地,。截至2015年12月31日,,安徽省共有16個省轄市(地級市),6個縣級市,,55個縣。其中,,就六安市和懷寧縣來說,,不僅歷史非常悠久,名字都是皇帝親賜。 一 一方面,,對于六(lù)安這座城市,,位于安徽省西部,早在夏朝時期,,六安地區(qū)屬于皋陶后裔封地--英(今金寨,、霍邱境)、六(Lù)(今六安市北),,所以六安的簡稱是“英”,,別稱“皋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秦朝,。在郡縣制下,今六安東南,、霍山,、舒城大部地區(qū)屬衡山郡,置潛縣,。到了公元前121年,,也即漢武帝劉徹在位的時候,因為淮南王安,、衡山王謀反并自殺,,所以漢武帝改衡山國為六安國,兼有“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 二 從公元前121年到現(xiàn)在,六安這個名字一直沿用至今,,已經(jīng)有2100多年的歷史了,。對于六安市下轄的幾個縣,其設(shè)置主要開始于隋唐這一歷史階段,。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廬州府領(lǐng)六安州(六安縣入六安州)和霍山、舒城縣,。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時期,,江南省一分為二,六安地區(qū)屬于安徽省,。1999年9月,,六安撤地設(shè)市,原縣級六安市分設(shè)為金安區(qū),、裕安區(qū),。2015年12月3日,將六安市壽縣劃歸淮南市管轄,至此形成今六安市區(qū)域,。 三 另一方面,,懷寧縣屬于安慶市,安徽省西南部,,東臨安慶市區(qū),,西與潛山縣、太湖縣相連,,北隔大沙河與桐城市相望,,南與望江縣相連。秦朝這一歷史階段,,該地區(qū)屬九江郡皖縣地,。公元前202年,西漢廢衡山王國置淮南王國,,懷寧屬淮南王國,。到漢武帝在位時,該地區(qū)為廬江郡,,皖,、樅兩縣分領(lǐng)。東晉時期,,劉裕平桓玄之亂后,,晉安帝司馬德宗于此立身,故取“懷寧茲土”之意賜名懷寧,。自東晉時期至今,,懷寧縣這個名稱已經(jīng)有1400年的歷史了。 四 最后,,元朝建立后,,析西部清朝、玉照二鄉(xiāng)分置潛山縣,,至此,,今懷寧縣的范圍大體己定。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改寧江府為安慶府,,懷寧縣屬之。 到了公元1645年,,清朝順治皇帝在位時,,懷寧縣屬江南省安慶府。江南省一分為二后,,懷寧縣屬于安徽省安慶府,。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懷寧人杰地靈,,人才輩出,,不僅是漢樂府敘事長詩《孔雀東南飛》故事發(fā)生地,而且誕生了明代有被譽為“文武雙雄”的文狀元劉若宰,,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武狀元王來聘,,清代書法篆刻大師鄧石如等歷史名人。 文/情懷歷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