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個春天,,驚蟄的雷點剛剛從天庭越過,。先賢筆墨,書香再起,,撲面而來,。
今年是晚清名宦孫鏘鳴誕辰二百周年。溫州博物館,、瑞安博物館策劃了“三孫”書法展,,昨天在溫州博物館開幕,共展出孫衣言作品35件,、孫鏘鳴31件,、孫詒讓18件,展期至5月10日,。這是“三孫”墨寶首次聯(lián)袂雅集,,在數(shù)量上、質量上都堪稱是一次書法藝術的盛宴,。
又是一個春天,,驚蟄的雷點剛剛從天庭越過,。先賢筆墨,書香再起,,撲面而來,。 今年是晚清名宦孫鏘鳴誕辰二百周年。溫州博物館,、瑞安博物館策劃了“三孫”書法展,,昨天在溫州博物館開幕,共展出孫衣言作品35件,、孫鏘鳴31件,、孫詒讓18件,展期至5月10日,。這是“三孫”墨寶首次聯(lián)袂雅集,,在數(shù)量上、質量上都堪稱是一次書法藝術的盛宴,。 孫鏘鳴書法作品 一 東南小鄒魯瑞安,,代有人才,一路走來,,文景璀璨,。至晚清,幾成東甌人文之淵藪,,各種思潮文化在這里碰撞,。三孫、五黃,、東甌三先生為代表的知識精英們,,教育實業(yè),馳騁四方,,著書立書,,拯救鄉(xiāng)邦文存,庋藏名家書畫,,篳路藍縷收集著文化的種子,,使東甌文脈呈現(xiàn)革命性的繁榮。這當中,,尤以孫衣言,、孫鏘鳴、孫詒讓為代表的瑞安孫家,,擎起東南海國的半壁,,居功至偉。 “三孫”是一個時代的高度,也是晚清溫州的文化符號,。如果說玉海藏書樓是具象的文化資源庫,,呵護一方文興之象。那么三孫無疑就是文化實踐的播種機,。沒有他們引擎發(fā)力的轟鳴,,晚清至民國的東甌大地那將是何等的沉寂與無趣。從血緣細節(jié)上講,,這三人是血濃于水的仲昆,、父子、叔侄,,各人的人生軌跡也旨趣各異,,事業(yè)建樹也各有千秋。但晚年他們發(fā)掘傳播弘揚東甌文化的共同目標卻是驚人的一致,。如果從大視野上看,,“三孫”不僅是溫州鄉(xiāng)邦文化的拯救者,,也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百花園的園丁,。他們生活的年代,國家倒懸,,命如游絲,,國家層面上,鴉片戰(zhàn)爭,、太平天國,、維新百日接踵而來;從地域上講,,金錢會起義,、溫州開埠,重塑永嘉學派與之休戚相關,。作為親歷者,,他們經歷的點滴里,可以看到一個日薄西山帝國沉重的脈象,。 孫衣言書法作品
二 孫家作為晚清浙南旺家大族,,通過詩書傳家,以科考成功步入社會主流,,歷經數(shù)代的努力漸成為一方頗具影響力的官宦世家,。他們的立家之本,緣于自始至終都以教育與文化為載體,,讓文脈貫注整個家族發(fā)展的全過程,。從孫衣言、孫詒讓父子的“玉海樓”到孫鏘鳴,、孫詒澤父子名為“海日樓”的藏書樓,,都能看到文化薪火傳承上所做的努力,。因此,孫家的幾代人有意識浸潤于書香之中,,修身自省,,肩負起時代的道義,。他們的詩書畫幾乎都個個精通,。在應付科考而準備的過程中,水到渠成練就扎實書藝基礎功,。 孫衣言(1815-1894),,道光三十年(1850)進士,歷任江寧布政使,、安徽按察使,、安徽布政使、湖北布政使等職,,以太仆寺卿致仕,。為官期間,孫衣言積極搜集永嘉諸儒遺著,,匯刊成《永嘉叢書》,,被視為復興永嘉學派的舉措。曾主講玉尺書院,、萃英書院,、杭州紫陽書院、詒善祠塾,,“以永嘉經制之學垂為世訓”,,造就了一批人才,給溫州的文化,、思想發(fā)展帶來極大的動力,,被章太炎稱為“晚清特立之儒”。孫衣言出入經史,,自成著述,。文章宗法桐城派,詩似蘇(東坡)黃(山谷),,宋恕稱贊其“以詩震海內外”,。其書法以正(楷)書為體,效法柳懸誠(公權),,形神兼得,,勁朗挺拔,字字中規(guī),筆筆錚錚,,如其為人,。而墨韻酣暢,超絕前人,。 孫鏘鳴(1817-1901),,衣言弟,道光二十一年進士,,官翰林院學士,,以重宴鹿鳴加侍郎銜。罷官后歷主蘇州紫陽書院,、金陵鐘山書院,、惜陰書院、上海龍門書院,、求志書院和溫州肄經書院,。孫鏘鳴的書法遠追晉、唐法度,,又吸納宋東坡之寫意,,明徐文長之妙曼,轉益多師,。今日為人熟識的溫州市圖書館入口的對聯(lián),,即出自現(xiàn)藏溫州博物館的孫鏘鳴的手書對聯(lián),。晚年的孫鏘鳴,,由于宦海的沉浮,經歷了太多的大起大落,,自光緒十五年(1889)起,,即靜心家中,不再外出,。越發(fā)喜歡蘇東坡的詩詞,,并常臨東坡的字帖為樂事。孫詒讓對其很中肯地評述:“生平嗜學,,至老不倦,。尤善書,書得東坡神髓,,每日晨興,,率臨二百字,雖甚寒暑,,未嘗或間,。” 孫詒讓(1848-1908),清末經學大師,,文字學家,、教育家。同治六年(1867)舉人,。致力于經學,,并深研文字訓詁,旁及史學,、子學,、典章、金石,、??薄⒛夸浀葘W科,,學識精深博大,,治學嚴謹,著錄豐富,。著有《周禮正義》《墨子間詁》《古籀拾遺》《名原》《契文舉例》《溫州經籍志》等,。孫詒讓書法,從“二王”及唐人書法入手,,以帖學為宗,,出規(guī)入矩,充滿書卷之氣,。雖不是專攻書法,,但篆隸真行草各體兼?zhèn)洌瑫L秀雅率真,,行筆流暢,,以行楷書和蠅頭小楷最佳,尤其是扇面上的小楷端細流暢,,結體勻整平實,,自然有法。其書法惜被學術成就的光芒所淹,,未能引起人們的重視,。
孫詒讓書法作品 三 關于三孫的研究,代不乏人,,稱得上是一門顯學,。他們人生的傳奇里,有科場春風,,宦跡沉浮的境況,,有玉海放舟,,妙筆生花的欣然?;蛟S,,他們的名篇巨軼早已耳熟能詳,高頭講章也已名動海內,。因此,,本次的策展就無關他們的思想流布、經制學術,,僅是從字里行間收羅法書的風雅一二,,窺斑而見豹。 這場展覽,,不是從思想傳播,、學術流布,甚至是朝臣命官的角度去勾畫他們的經歷,,而是通過很閑適的,、文人化、接地氣的傳統(tǒng)書畫線條,,從另一個角度詮釋大師的心路歷程,,相比較他們滿腹經綸、艱澀繁復的考據文章,,于滿紙煙云處,,更可感受到紙墨之間無拘無束對話的有趣與神妙。 ◎覺得本文不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