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見,“怕死”才是日本自衛(wèi)隊此次要撤出南蘇丹的真實原因,,而絕不是安倍所說的“任務完了,,可以回國了,!” 第一軍情作者:袁周 日本首相安倍近日突然宣布結束自衛(wèi)隊在南蘇丹的維和行動,。它給出的解釋是,,“并非因為當地治安惡化”,,而是“現在日本已經完成了其南蘇丹的維和使命,,應該到了可以撤回的時候了”,。 事實上,仔細分析一下日本當年派遣自衛(wèi)隊維和的真正動機,,就不難看出,,日本為什么現在著急著要撤離這個當年他們十分迫切想要參與維和任務的是非之地了。 目的一:借船出海,突破和平憲法 依據日本和平憲法的規(guī)定,,日本自衛(wèi)隊是不能實施海外部署和在海外使用武力的,。突破和平憲法這一規(guī)定,使日本擺脫戰(zhàn)后體制的束縛,,成為一個所謂的“正常國家”,,是日本右翼一直以來的夢想。 而到南蘇丹維和恰好成了日本右翼實現這一夢想的最佳場所,。為此,當年的日本打著所謂維護地區(qū)和平,、履行國際義務的旗號,,想方設法要求參與聯合國在南蘇丹的維和行動,。2012年1月,日本終于實現多年夢想,,把自己的“軍隊”派駐到了遠在東部非洲的南蘇丹,,開始了為期五年的南蘇丹維和之旅,。 5年時間里,,日本自衛(wèi)隊在南蘇丹做了些什么呢?安倍的說法是,,日本共派出3854名自衛(wèi)隊隊員,修建了210公里道路,,為當地了修整約50萬平方米的土地,。這份聽起來都有些寒酸的維和“成績單”,,從一個側面證明了日本的“維和”只是突破和平憲法,、使自己的軍事力量走向海外的一個工具罷了,,而絕不是其真實的目的,。如果不是這樣,日本在成功實現海外維和之后,,為什么又對不能在海外使用武力耿耿于懷,,一直忙于修改《聯合國維持和平行動合作法》,,讓日本參與維和的自衛(wèi)隊員在事實上擁有了海外行使武力的權力呢,?去年11月,,日本更是史無前例地向南蘇丹派出了130名荷槍實彈的自衛(wèi)隊員,,以行使新安保法賦予他們的所謂“馳援護衛(wèi)”等新任務,??梢哉f,,南蘇丹的維和行動從真正意義上實現了二戰(zhàn)以后日本右翼夢寐以求的“海外行使武力”的夢想,是典型的借“維和”之名行突破和平憲法之實,。難怪中國國防部新聞發(fā)言人楊宇軍在回答記者相關提問時回應稱,中方支持各國積極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但反對借維和之名謀求政治私利,,其中含義不言自明,! 目的二:一石二鳥,,為“入常”添磚加瓦 擁有海外出兵權,,成為正常國家只是日本右翼實現其“大國夢”的第一步,,他們還有一個更大的夢想——“入常”,。在日本右翼政客眼中,,只有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日本才能真正算得上是一個“政治大國”,。而依據聯合國的規(guī)定,,推選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應該優(yōu)先考慮以下三個領域貢獻度:向聯合國繳納的經費;自愿提供的資金力度,;聯合國維和行動的參與程度,。前兩項對于財大氣粗的日本而言根本就不是問題,一直以來日本為了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也沒有少花銀子,。然而,,與其他和日本一樣有“入常”想法的競爭對手相比,,日本在維和的貢獻度方面還有不小的差距,。因此,在日本國內不少的政客都積極主張日本參與國際維和行動,,為其加入聯合國常任理事國這個“大國俱樂部”增加砝碼,。正是基于這樣的考慮,南蘇丹動亂伊始,,日本不顧局勢的復雜和環(huán)境的危險,,便急不可耐地申請加入聯合國維和行動,以彰顯日本的大國“責任”,。 目的三:討好美國,甘替主子擦屁股 南蘇丹問題的出現,,始作俑者其實是美國,。南蘇丹問題表面上看是其兩大武裝派別之間的斗爭,但如果沒有美國當初的介入和干涉,,南蘇丹不可能獨立,也不可能出現現在這樣混亂的局面,。蘇丹內戰(zhàn)期間,,美國為了達到其在非洲東部獲得戰(zhàn)略支點和攫取南蘇丹石油資源等目的,不僅給予南蘇丹獨立勢力大量軍事援助,,而且對蘇丹實施嚴厲的經濟制裁,。隨著南蘇丹的獨立,美國達成了分裂蘇丹,、控制東非石油資源的戰(zhàn)略目的,,因此也不再把南蘇丹看做其全球霸權戰(zhàn)略的一個棋子,對南蘇丹始亂終棄,,任其自生自滅,。這才造成了南蘇丹部族之間嚴重的武裝沖突,導致大量人員傷亡,,還迫使數百萬當地民眾流離失所,,其中一些人跑到鄰國避難,形成了嚴重的人道主義危機,。2014年美軍全部撤離南蘇丹,,徹底把南蘇丹這顆燙手的山芋扔給了國際社會。對于其“主子”造成的惡果,,日本當然要表現出積極的姿態(tài),,派兵到南蘇丹維和就是日本討好美國,顯示美日重要同盟關系的一個實際步驟,。就連日本自己的學者都一針見血地指出,,安倍派遣自衛(wèi)隊到南蘇丹的目的并非維和,而是向美國展示日本可以追隨美國一同戰(zhàn)斗的姿態(tài),,讓美國重視日本,。 當然,除了上述原因之外,,日本南蘇丹維和行動當然還少不了另一個重要因素——石油,。南蘇丹北部擁有豐富的石油資源,對石油進口高度依賴的日本不可能無視這一因素的存在,。正是為了增強日本在南蘇丹的影響力,,使其能夠在戰(zhàn)亂平息之后的資源分配中享有更多的利益,日本自衛(wèi)隊才不遠萬里赴東非“維和”。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看出日本去南蘇丹維和并不像安倍所宣稱的那樣是為了“維護地區(qū)和平,,履行國際義務”,而是夾帶了許多私利,。如今,,隨著南蘇丹局勢日益復雜,維和環(huán)境不斷惡化,,日本國內因害怕維和造成日本自衛(wèi)隊員死亡而反對維和的人越來越多,。一旦真的出現了日本維和人員死亡的事情,安倍的支持率恐怕要急轉直下,。日本防衛(wèi)省的官員就直言,,如果自衛(wèi)隊中出現死者,“政權將在瞬間失去好不容易得到的國民信賴”,。既然不是真心的想維和,,而且日本維和的大部分目的都已經達成,一心想賴在首相位置上的安倍才不會冒這個風險呢,!可見,,“怕死”才是日本此次要撤出南蘇丹的真實原因,而絕不是安倍說的“任務完了,,可以回國了,!” |
|
來自: 春天書屋 > 《環(huán)球時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