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歷了北宋“尚意”的書法發(fā)展高峰后,到了南宋書法逐漸形成粗疏,、荒率的書風,,致使南宋的書法萎靡不振走入低谷,這種情況一直持續(xù)到了元初,。而打破這一局面的就是趙孟頫的出現(xiàn),。 趙孟頫提倡跳過宋唐,直接取法于“魏晉”,。他的楷書被稱為趙體,,與顏真卿、歐陽詢,、柳公權(quán)一起被稱為楷書四大家,。趙孟頫還是我國歷史上罕見的全能藝術(shù)家,在詩詞文賦,、書畫音律,、鑒賞篆刻等方面均有獨到的造詣。 他常在畫上題詩,,使書,、畫一體,開創(chuàng)了文人畫題詩的先河,。在他的影響下,,元代書壇形成了一種復(fù)古風氣,使“二王”的書風又變成元代書法的主流,。 歷來趙孟頫的書法都是受到爭議的,。譽之者以為“上下一千年,縱橫一萬里,,舉無此書,?!岸姆蛉斯艿郎瑑鹤于w雍都是善書之人,。正如元仁宗說:”使后世知我朝有一家夫婦父子皆善書,,亦奇事也?!睔е咭愿瞪綖榇?,覺得趙孟頫是貳臣,有虧民族氣節(jié),,遂不喜其書,,以為太熟、太媚,。 趙孟頫的傳世作品比較多,,有楷書《妙嚴寺記》、《膽巴碑》,、《三門記》,、《仇鍔墓碑銘稿》等,小楷《汲黯傳》,、《道德經(jīng)》等,,行書《歸去來辭》、《洛神賦》,、《前后赤壁賦》,、《與山巨源絕交書》等。我們今天看他的行書《歸去來辭》和小楷《汲黯傳》,。
《歸去來辭》是趙孟頫行書的代表之作,,氣韻瀟灑穩(wěn)健,神完氣足,,逸氣翩翩,。結(jié)字用筆以圓筆為主,藏鋒精妙,,不露痕跡,。筆重時飽滿酣暢,筆細時圓勁而有力度,,不同點畫錯落有致的交錯在一起,,優(yōu)雅的風度中蘊含著骨力。分行布白疏朗從容,,行與行,,字與字之間都保持距離,但是有恰到好處,,其書筆斷意連,,氣韻貫通,,更增加了全卷清麗嫻雅的神韻,具有一種散而莊,、淡而腴的氣度與神態(tài),。
《汲黯傳》與趙孟頫的行書一樣,內(nèi)密外疏,,內(nèi)緊外松,,中部的筆畫緊湊為密不透風的一團,四周的筆畫卻盡量伸張,。凡是有撇捺的字,,一般都有較長的撇畫與捺畫,有的字采用加長橫畫或者豎畫的辦法突出其疏密對比,。與行書相同,,趙孟頫的楷書結(jié)構(gòu)也有很多是屬于重心下壓的,重心下壓與上提并存,。 《汲黯傳》采用界格的形式將作品分為許多規(guī)則的豎行,,每一行的寬度相等,,從而使行內(nèi)的自居縮短,,鏈接也因此緊密。因為界格的原因,,每一單字在左右方向的伸展就有相對固定而充足的寬度,。如果一個字有撇畫和捺畫,筆畫也一般有了相當程度的伸展,。 從《汲黯傳》書寫狀態(tài)來看,,不激不厲,風規(guī)自遠,。雖然趙孟頫有“日書萬字”的記載,,但在這個作品中絲毫看不出匆忙的痕跡。通過作品,,我們看到以為氣定神閑的書法藝術(shù)家,,一位下筆迅疾而果斷的技巧精湛的大師。 許多書法家夢寐以求的書寫狀態(tài)在趙孟頫身上表現(xiàn)的非常充分,,破除法障,,沒有心障,一切為我所用,,一切聽從心手指揮,,一片身行??瑫行胁莸囊馊?,或者說諸體兼通,,如果從“心手相應(yīng)”這一點上理解,則顯得有趣多了,。 書法交流QQ:408996899 微信:nanyaxueshu 申請加入請注明書法愛好者,,閑人勿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