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滑縣,,我想到的是“道口燒雞”,,和它是前領袖紫陽先生的家鄉(xiāng),當然還有全縣唯一的國保-明福寺塔,。塔在一個開放式的廣場上,,旁邊是歐陽修的高大石像,后面是在建的大云寺,,滑縣正在打造一個標榜自己有文化底蘊的地方,。
天有輕度霧霾,拍塔感覺不是清爽,,但相比去浦江龍德寺塔的那天,,則要強多了。和龍德寺塔一樣,,明福寺塔也是“塔堅強”,,寺院早已灰飛煙滅,只殘留孤塔只影了,。
明福寺塔始建于晚唐,,重修建于宋,無確切年款,其矗立在石質塔基上,,當年此塔有9層,,一場雷擊,只殘留了5層,,1929年當?shù)厝思Y修復至7層,,然后收口,將塔頂改為難看的饅頭狀,,而這新增的2層,,修的唐突粗糙,和整體流線不諧和貫通,。
此塔通高43米,,樓閣式六面造型,塔身1-5層外壁鑲嵌了1200多塊佛像磚雕,,琳瑯滿目,,謂之“千佛塔”。第1層面南開有拱券門,,里面立有新塑佛像,,幾個老太們敬佛后閑坐在那里,。2層以上,,東南、西南和正北3個方向開有券門,,檐下設有磚制普柏枋,,枋上砌有磚質柱頭鋪作和補間鋪作。
轉角倚柱遠看似竹節(jié),,近看是仰蓮和俯蓮一節(jié)一節(jié)組成的柱子,。小型的磚雕佛像后刻有背光,做結跏趺狀,,通觀全塔,,如是大觀。整個塔形有點唐的影子,,全身又被涂飾成淡粉色,,遠觀清秀不失韻態(tài)。
從汽車南站坐三輪去看塔,,司機老漢一聽我去這,,頓時話題狂瀉。說那塔可是我們滑縣最好的東西啊,,是文物第5批,,編號353……回來一查編號,絲毫不差,老漢記憶優(yōu)秀,。在塔周圍,、路邊和花叢中,我尋遍角落,,都沒有找到國保碑,,問老漢,他說,,上面有“國務院”的幾個字,,拉到院里去保護了,這話讓我有點暈乎的感覺,。
老漢拉我回汽車總站的路上,,指著一片郁郁蔥蔥的樹林說,那是俺們縣出了大領導的時候,,大官們,、什么部的在此種的樹,綠化滑縣,。如今物是人非,,只剩感嘆,但也有很多事實需要后世重新評判的,,因為前領袖絕非是一無是處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