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病證 >> 咳嗽
咳嗽是指外感或內傷等因素,,導致肺失宣肅,肺氣上逆,,沖擊氣道,,發(fā)出咳聲或伴咯痰為臨床特征的一種病證。歷代將有聲無痰稱為咳,,有痰無聲稱為嗽,有痰有聲謂之咳嗽,。臨床上多為痰聲并見,,很難截然分開,,故以咳嗽并稱,。 咳嗽是內科中最為常見的病證之一,,發(fā)病率甚高,,據(jù)統(tǒng)計慢性咳嗽的發(fā)病率為3%-5%,在老年人中的發(fā)病率可達10%—15%,,尤以寒冷地區(qū)發(fā)病率更高,。
[病名含義] 1.戰(zhàn)國時期著作稱本病為嗽、咳,。 《周禮》“冬時有嗽上氣疾”。 《禮記》“季夏行春令,,則多風咳”,。 2.咳、嗽合為一證 咳嗽之名始見于《黃帝內經(jīng)》,。《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秋傷于濕,,冬生欬嗽”。(咳嗽并提) 素問·生氣通天論》“秋傷于濕,,上逆而欬”,。(只言咳,不言嗽) 《內經(jīng)》全書約十四篇論及咳嗽,,有的咳嗽并提,,有的只言咳,不言嗽,, 有學者依從《周禮》,、《說文》、《廣雅》,、《釋名》等權威性訓釋證明《內經(jīng)》中欬即嗽,,嗽即欬,從而佐證了《內經(jīng)》中咳嗽合為一證,?! ?/span> 漢·張機《傷寒論》只言咳而不言嗽,《金匱要略》中以咳嗽并稱,,其含義與《內經(jīng)》相同,。
3.咳、嗽分為二證 明·趙獻可《醫(yī)貫·咳嗽論》“咳謂無痰而有聲,,嗽是有痰而無聲”,。將咳、嗽分為二證,。
4.咳,、嗽、咳嗽分為三證 金·劉河間《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咳謂無痰而有聲,,肺氣傷而不清也,;嗽謂無聲而有痰,,脾濕動而為痰也;咳嗽謂有痰而有聲,,蓋因于肺氣,,動于脾濕,咳而為嗽也”,。明確地將咳,、嗽、咳嗽分為三證,,后世以河間之說影響最大,。 《內經(jīng)》對咳嗽的成因、癥狀及證候分類,、證候轉歸及治療等問題已作了較系統(tǒng)的論述,,闡述了氣候變化、六氣影響及肺可以致咳嗽,,如《素問.宣明五氣》說:“五氣所病……肺為咳,。”《素問.咳論》更是一篇論述咳嗽的專篇,,指出“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font>強調了肺臟受邪以及臟腑功能失調均能導致咳嗽的發(fā)生,。對咳嗽的癥狀按臟腑進行分類,分為肺咳,、心咳,、胃咳、膀胱咳等,,并指出了證候轉歸和治療原則,。漢,張仲景所著《傷寒論》《金匱要略》不僅擬出了不少治療咳嗽行之有效的方劑,,還體現(xiàn)了對咳嗽進行辨證論治的思想,。 隋《諸病源候論.咳嗽候》在《內經(jīng)》臟腑咳的基礎上,又論述了風咳,、寒咳等不同咳嗽的臨床證候,。唐宋時期,如《千金要方》《外臺秘要》《和劑局方》等收集了許多治療咳嗽的方劑,。明代,,《景岳全書》將咳嗽分為外感、內傷兩類,《明醫(yī)雜著》指出咳嗽“治法須分久虛實”,,至此咳嗽的理論漸趨完善,,切合臨床實際。
[范圍] 咳嗽既是獨立性的病證,,又是肺系多種病證的一個癥狀,。西醫(yī)學的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肺炎等以咳嗽為主癥者可參考本病證進行辨證論治,,其他疾病兼見咳嗽者,,可與本病證聯(lián)系互參。
[證候特征] 1.肺失宣肅,,肺氣上逆而發(fā)咳嗽為其證候特征,。 2.咳嗽、咯痰是本病的主要癥狀,。 3.外感咳嗽多伴有發(fā)熱,、頭痛、惡寒等,,起病較急,,病程較短;內傷咳嗽一般無外感癥狀,,常伴臟腑功能失調的證候,,起病慢、病程長,。
[病因病機]
1.《內經(jīng)》對咳嗽病因病機認識 《內經(jīng)》對咳嗽病因病機論述頗詳,。《素問·宣明五氣篇》“五氣所病……肺為咳”,?!端貑枴た日摗贰捌っ撸沃弦?,皮毛先受邪氣,,邪氣以從其合也”?!拔迮K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強調了外邪犯肺,,臟腑功能失調,,均可致咳嗽,實際已指出了咳嗽成因分 內、外兩個方面,。書中詳細論述了風,、寒、暑,、濕,、燥、火六氣勝復的變化對 咳嗽產(chǎn)生的影響,,并詳細描述了五臟六腑咳的臨床表現(xiàn),,論述了肺臟自病及他 臟及肺均可發(fā)生咳嗽,其傳變規(guī)律可以是臟腑表里相傳,,或五行生克互制影響 或經(jīng)絡相關傳變等,。并認為胃為五臟六腑之海,而肺主氣為百脈之朝會,,故臟 腑受邪,,必聚于胃,并循肺脈而影響于肺,,故有五臟六腑之咳“皆聚于胃,,關于肺”。
2.病因病機概要 清·陳修園《醫(yī)學三字經(jīng)》“肺為臟腑之華蓋,,呼之則虛,,吸之則滿,只受得本臟之正氣,,受不得外來之客氣,,客氣干之則嗆而咳矣;亦只受得臟腑之清氣,,受不得臟腑之病氣,,病氣干之,亦嗆而咳矣”,。 清·程鐘齡《醫(yī)學心悟》“肺體屬金,,譬若鐘然,鐘非叩不鳴,,風寒暑濕燥火六淫之邪,,自外擊之則鳴,勞欲情志,,飲食炙煿之火自內攻之則亦鳴”,。概括指出了咳嗽與外邪侵襲及臟腑功能失調有關,提示咳嗽是內,、外病邪 犯肺,,臟腑為了祛邪外達所產(chǎn)生的一種病理反應,。
3.病因病機分述
① 外邪犯肺,肺氣不宣: 外感六淫,,從口鼻或皮毛而入,,使肺氣被束,肺失宣肅,,肺氣上逆而發(fā)咳嗽,。由于四時主氣不同,因而人體所感受的致病外邪亦有區(qū)別,。
風 風為六淫之首,,寒、熱,、燥,、濕等邪多以風為引導侵犯人體于肺系而發(fā)咳嗽,。
寒 張景岳倡“六氣皆令人咳,,風寒為主”,認為風邪夾寒者居多,。張子和主張“嗽分六氣毋拘以寒”,。
濕 劉河間《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有“寒暑燥濕風六氣皆令人咳,惟濕病飲入胃留之而不行,,此入于肺則為咳嗽”,。王好古《此事難知》設有專篇“秋傷于濕,冬必咳嗽論”,、“濕氣所傷論”闡發(fā)“秋傷于濕,,冬生咳嗽”、“秋傷于濕,,上逆而咳”的經(jīng)義,。
燥 俞昌《醫(yī)門法律》對燥的病機及其傷肺為病而致咳嗽的證治多有發(fā)揮,并提出《內經(jīng)》“秋傷于濕,,冬生咳嗽”當為秋傷于燥的見解,。
② 內邪干肺 外感咳嗽病機關鍵為肺氣不宣,病性屬邪實,;內傷咳嗽總由臟腑功能失調,,病性虛實不一。內傷咳嗽的病理因素主要為“痰”與“火”,,痰有寒熱之別,,火有虛實之分,痰可郁而化熱,,火能灼津成痰,。外感咳嗽與內傷咳嗽可相互影響為病,病久則邪實轉為正虛。外感咳嗽如遷延失治,,邪傷肺氣,,反復感邪而致咳嗽屢作,可轉為內傷咳嗽,;肺臟自病,,衛(wèi)外不固,易受外邪引發(fā)或加重,,特別在氣候變化時尤為明顯,。所以,咳嗽雖有外感,、內傷之分,,但有時兩者又可互為因果。
4.病位認識 咳嗽病位主要在肺,,與脾,、腎、肝密切相關,。
肺 明·王綸《名醫(yī)雜著》“病本雖分五臟六腑之殊,,而其要皆主于肺”?!毒霸廊珪贰翱茸C雖多,,無非肺病”指出咳嗽病位主要在肺。
脾 劉河間對咳,、嗽的分別描述指出了咳嗽與肺氣,、脾濕的關系,說明咳嗽與脾密切相關,。
腎 王肯堂《正治準繩·雜病·咳嗽》引《仁齋直指方》“肺出氣也,,腎 納氣也,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本”闡發(fā)了肺腎的相互關系,,為腎虛咳嗽提供了理論依據(jù)。趙獻可《醫(yī)貫》進一步論述了咳嗽與肺,、脾,、腎的關系,并強調腎的重要,。 清·沈金鰲《雜病源流犀燭·咳嗽哮喘源流》“蓋肺不傷不咳,,脾不 傷不久咳,腎不傷火不熾,,咳不甚,,其大較也”,。不僅指出肺脾腎三臟為咳嗽的主要病變所在,并指出了咳嗽累及的臟腑是隨著病情的加重由肺及脾及腎的,。
肝 《萬病回春》“自古咳嗽十八般,,只有邪氣入于肝”。強調了咳嗽病位在肝,。
[診斷] 1.咳逆有聲,,或伴咯痰。 2.外感咳嗽,,起病急,,病程短,可伴有寒熱等表證,,或有咽癢,、咽疼等癥;內傷咳嗽,,病程長或反復發(fā)作甚或咳而伴喘,。 3.周圍血白細胞總數(shù)和中性粒細胞或淋巴細胞比例可有變化。 4.聽診可聞及兩肺野呼吸音粗,,或有干濕啰音,。 5.肺部X線攝片檢查正?;蚍渭y理增粗,。
鑒別點 | 外感咳嗽 | 內傷咳嗽 | 新久 | 新病 | 久病 | 起病 | 急 | 反復 | 病程 | 短 | 長 | 伴隨癥 | 肺衛(wèi)表證 | 它臟形證 | 病性 | 邪實 | 邪實正虛 | 治則 | 祛邪利肺 | 扶正補虛,,標本兼顧 |
2.哮病,、喘證 哮病和喘證雖然也會兼見咳嗽,但各以哮,、喘為其主要臨床表現(xiàn),。 3.肺脹 有慢性肺系疾病經(jīng)久不愈的病史,在咳嗽同時伴有胸部膨滿,、喘咳上氣,、氣短心慌,甚至面目紫暗,、肢體浮腫等癥,,病情纏綿,經(jīng)久難愈,。 4.肺癆 咳嗽是肺癆的主要癥狀之一,,其特點為干咳,或痰中帶血,,或純血無痰,,常伴有低熱,、盜汗、消瘦等癥,。X線胸部檢查常能確定病灶所在,。
5.肺癌 常以咳嗽或咯血為主要癥狀,多發(fā)于40歲以上的吸煙者,,咳嗽多為刺激性嗆咳,,病情發(fā)展迅速,呈惡液質,,肺部X線檢查及痰細胞學檢查有助于確診,。
辨證論治 [辨證要點]
1.辨外感、內傷,,分新久,、虛實。
2.辨咳嗽的時間,、節(jié)律,、性質、聲音,、伴隨癥狀及加重的有關因素,。
①咳嗽時作,白天多于夜間,,咳而急劇,,聲重,或咽癢則咳,,多為外感風寒或風熱引起,。
②若咳聲高亢,病勢急而病程短者,,或伴咽痛,,為外寒內熱即寒包火,或風熱引發(fā),。
③咳聲粗亢渾濁嘶啞多為風熱或痰熱傷津,。
④早晨咳嗽陣發(fā)加劇,咳嗽連聲重濁,,痰出咳減者,,多為痰濕或痰熱咳嗽。
⑤午后,、黃昏咳嗽加重,,或夜間時有單聲咳嗽,咳聲輕微短促者,,多屬肺燥陰虛,。
⑥夜臥咳嗽加劇,,持續(xù)不已,少氣或伴氣喘者,,為久咳致喘的虛寒證,。
⑦病勢緩而病程長者為陰虛或氣虛。
⑧咳而聲低氣怯者屬虛,,洪亮有力者屬實,。
3.辨痰的色、質,、量,、味
①咳而少痰或無痰者多屬燥熱、陰虛,。
②痰多者常屬痰濕,、痰熱、虛寒,。
③痰白而稀薄者屬風,、屬寒。
④痰黃而稠者屬熱,。
⑤痰白而粘者屬陰虛,,屬燥。
⑥痰白清稀透明呈泡沫樣者屬氣虛,,屬寒,。
⑦痰粉紅呈泡沫樣者屬陽虛血瘀絡傷。
⑧咯吐鐵銹色痰或痰中帶血或血痰,,多為肺熱或陰虛絡傷,。
⑨咯吐膿血腥臭痰,則為熱壅血瘀之肺癰,。
⑩痰有熱腥味或腥臭氣為痰熱。
痰味甜者屬痰濕,。
痰味咸者屬腎虛,。
4.辨婦幼、產(chǎn)前,、產(chǎn)后
咳嗽辨證應注意因人制宜,,婦、幼,、產(chǎn)前,、產(chǎn)后體質各異,臨床用藥當悉心體會,。
[治療原則] 1.外感新病屬于邪實,,應祛邪利肺,。 2.內傷久病多屬邪實正虛,治應祛邪止咳,,扶正補虛,,標本兼顧,分清虛實主次處理,;內傷咳嗽在緩解期間,,應補虛固本以圖根治。 3.除直接治肺外,,還應從整體出發(fā),,注意治脾、治肝,、治腎等整體方法,。 4.用藥時,外感咳嗽忌斂澀留邪,,當因勢利導,,俟肺氣宣暢則咳嗽自止;內傷咳嗽應防宣散傷正,,從調 護正氣著眼,。 5.不能見咳止咳,必須按照不同病因分別處理,。
[分型論治]
1.風寒襲肺 主癥:咽癢咳嗽聲重,,氣急,咯痰稀薄色白,。 兼癥:鼻塞,、流清涕,頭痛,,四肢酸楚,,惡寒發(fā)熱,無汗等表證,。 舌脈:舌苔薄白,,脈浮或浮緊。 治法:疏風散寒,,宣肺止咳,。 主方:三拗湯合止嗽散,藥用麻黃,、荊芥,、杏仁、紫菀、白前,、百部,、 陳皮、桔梗,、甘草,。 加減:①咳甚加矮地茶、金沸草,。 ②咽癢加牛蒡子,、蟬蛻。 ③鼻塞聲重加辛夷,、蒼耳子,。 ④挾痰濕,咳而痰粘,,胸悶苔膩,,加半夏、厚樸,、茯苓,。 ⑤表寒未解,里有郁熱,,咳嗽音嘎,,氣急似喘,痰粘稠,,口渴 心煩,,或有身熱加生石膏、桑白皮,、黃芩,。
2.風熱犯肺 主癥:咳嗽頻劇,氣粗或咳聲嘎啞,,喉燥咽痛,,咯痰不爽,痰粘稠或 稠黃,,咳時汗出,。 兼癥:鼻流黃涕,口渴,,頭痛,肢楚,,惡風,,身熱等表證。 舌脈:舌苔薄黃,,脈浮數(shù)或浮滑,。 治法:疏風清熱,,宣肺止咳。 主方:桑菊飲,,藥用桑葉,、菊花、薄荷,、杏仁,、桔梗、甘草,、連翹,、 蘆根等。 加減:①咳甚加前胡,、枇杷葉,、浙貝母。 ?、诜螣醿仁⒓狱S芩,、知母。 ?、垩释?、聲嘎加射干、山豆根,。 ?、茱L熱傷絡,見鼻衄或痰中帶血絲者,,加白茅根,、生地。 ?、菹牧顠妒罴恿簧?、鮮荷葉。
3.風燥傷肺 主癥:喉癢干咳,,連聲作嗆,,咽喉干痛,唇鼻干燥,,無痰或痰少而粘 連成絲,,不易咯出,或痰中帶有血絲,,口干,。 兼癥:初起或伴鼻塞、頭痛、微寒,、身熱等表證,。 舌脈:舌質紅干而少津,苔薄白或薄黃,,脈浮數(shù)或小數(shù),。 治法:疏風清肺,潤燥止咳,。 主方:桑杏湯,,藥用桑葉、豆豉,、杏仁,、象貝母、南沙參,、梨皮,、山 梔等。 加減:①若津傷較甚加麥冬,、玉竹,。 ②熱重酌加生石膏,、知母,。 ③痰中夾血加生地,、白茅根,。
4.涼燥傷肺 主癥:干咳少痰或無痰,咽干鼻燥,。 兼癥:惡寒發(fā)熱,,頭痛無汗。 舌脈:舌苔薄白而干,。 治法:疏風清肺,,溫潤止咳。 主方:杏蘇散加減,,藥用蘇葉,、杏仁、前胡,、紫菀,、款冬花、百部,、 甘草,。 加減:惡寒甚,、無汗加荊芥,、防風,。
5.痰濕蘊肺 主癥:咳嗽反復發(fā)作,咳聲重濁,,胸悶氣憋,,尤以晨起咳甚,痰多,, 痰粘膩或稠厚成塊,,色白或帶灰色,痰出則憋減咳緩,。 兼癥:體倦,,脘痞,食少,,腹脹,,大便時溏。 舌脈:舌苔白膩,,脈濡滑,。 治法:燥濕化痰,理氣止咳,。 主方用藥:二陳湯合三子養(yǎng)親湯,,藥用陳皮、半夏,、茯苓,、白芥子、 萊菔子,、蘇子,。 加減:①若寒痰較重,痰粘白如泡沫,,怯寒背冷,,加干姜、細辛,。 ②脾虛加黨參,、白術。 ③癥情平穩(wěn)后可服六君子湯加減,。
6.痰熱郁肺 主癥:咳嗽氣息粗促,,或喉中有痰聲,痰多質粘厚或稠黃,,咯吐不爽,, 或有熱腥味,,或吐血痰。 兼癥:胸脅脹滿,,咳時引痛,,面赤或有身熱,口干而粘,,欲飲水,。 舌脈:舌質紅,舌苔薄黃膩,,脈滑數(shù),。 治法:清熱肅肺,豁痰止咳,。 主方用藥:清金化痰湯,,藥用黃芩、山梔,、知母,、桑白皮、茯苓,、貝 母,、瓜蔞、桔梗,、陳皮,、甘草、麥冬,。 加減:①若痰熱郁蒸,,痰黃如膿或有熱腥味,加魚腥草,、金蕎麥根,、 象貝母、冬瓜仁等,。 ②胸滿咳逆,,痰涌,便秘配葶藶子,、大黃,。 ③痰熱傷津,口干,,舌紅少津配北沙參,、天冬、花粉,。
7.肝火犯肺 主癥:上氣咳逆陣作,,咳時面赤,,咽干口苦,常感痰滯咽喉而咯之難 出,,量少質粘,,或如絮條。 兼癥:胸脅脹痛,,咳時引痛,,癥狀可隨情緒波動而增減。 舌脈:舌紅或舌邊紅,,舌苔薄黃少津,脈弦數(shù),。 治法:清肝瀉肺,,化痰止咳。 主方用藥:黛蛤散合黃芩瀉白散,,藥用青黛,、海蛤殼、黃芩,、桑白 皮,、地骨皮、粳米,、甘草,。 加減:①火旺者加山梔、丹皮,。 ②胸悶氣逆加葶藶子,、瓜萎。 ③胸痛加郁金,、絲瓜絡,。 ④痰粘難咯加海浮石、貝母,、冬瓜仁,。 ⑤火郁傷津,咽燥口干,,咳嗽日久不減,,加北沙參,百合,,麥 冬,,訶子。 黛蛤散簡介 【處方】青黛30g 蛤殼300g【制法】上二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即得,。 【性狀】為灰藍色的粉末,;味淡。 【功能與主治】清肝利肺,,降逆除煩,。用于肝肺實熱,頭暈耳鳴,,咳嗽吐衄,,肺痿肺癰,咽膈不利,,口渴心煩,。 【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6g,,一日1次,,隨處方入煎劑。 【貯藏】密閉,,防潮,。 【摘錄】《中國藥典》 方解 本方由兩味藥組成。本方為治肝肺實熱,,痰火上逆所致的頭暈耳鳴,,心煩易怒,口乾口渴,,咽膈不利,,咳嗽咳血,肺痿肺癰的良藥,,或婦女白帶的輔助治療,。方中青黛清肺、肝之熱,,涼血解毒為君藥,;蛤殼清瀉肺熱、化稠痰為臣藥,。二藥合用善清肺,、肝經(jīng)之熱,共奏清肝利肺,,涼血化痰,,降逆除煩之功。 藥理作用 主要有抑菌,,抗炎,,祛痰,,提高免疫等作用。 1.抑菌,、抗炎:青黛對肺炎桿菌,、志賀氏痢疾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及霍亂弧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還可抗炎,。 2.祛痰:蛤殼具有祛痰作用。 3.提高免疫:青黛可提高免疫,。 注意:寒癥禁服
黛蛤散的傳說 相傳宋朝徽宗年間,,深得徽宗寵愛的貴妃得了咳嗽病,咳得徹夜難眠,。 徽宗立即傳來李太醫(yī),,限3天內治好,否則立即斬首,。但李太醫(yī)連連用藥,咳嗽卻如火上加油,,有增無減,。就在僅剩一天的晚上,李太醫(yī)正與妻子抱頭痛哭,、生死離別時,,門外傳來叫賣聲:「賣止咳藥,1文錢1劑,,吃了包你睡個好覺,。」 李太醫(yī)隨即出門攔下小販,,打開藥包一看,,原來是一種淡綠色粉末,說是由青黛,、蛤殼配成,,名叫「黛蛤散」。李太醫(yī)遂將3劑并1劑,,自己服下,,服后并無不適,于是連夜將此藥獻入宮中,。說來神奇,,貴妃服后當夜止咳,次日清晨面部消腫,,一切如常,。 青黛,,出自《藥性論》,別名靛花,,具有清熱解毒,、涼血的功效,主治熱病發(fā)斑,、吐血,、咯血、肺熱咳嗽,、小兒發(fā)熱驚癇等癥,。 蛤殼,出自《本草原始》,,別名海蛤殼,,具有清熱利濕、化痰軟堅的功效,,主治熱痰喘嗽,、癭瘤瘰疬、水腫,、遺精等癥,。兩藥相合組成黛蛤散,主治肝火犯肺所致的咳嗽吐痰,、胸脅作痛等癥,。
《癥因脈治》卷四:黃芩瀉白散 【處方】 黃芩 桑白皮 地骨皮 甘草 【功效與作用】 瀉肺熱,利小便,。治肺經(jīng)有熱,,喘咳面腫,氣逆胸滿,,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錄】 《癥因脈治》卷四 《癥因脈治》卷一:黃芩瀉白散
【處方】 瀉白散加黃芩,。 【功效與作用】 房勞不謹,,水中之火刑金而致內傷腋痛;肺經(jīng)有熱而致熱結小便不利,。肺中伏火之脅痛,,肺火嗽。 【摘錄】 《癥因脈治》卷一
【制法用量】桑白皮15克 地骨皮15克 粳米15克 甘草3克 【功效】 瀉肺清熱,、止咳平喘,。 【主治】 肺熱喘咳證。咳嗽氣喘,、皮膚蒸熱,,午后尤甚、舌紅苔黃,、脈細數(shù),。 【方義】 本方又名瀉肺散,適用于肺有伏火郁熱之喘咳證,。本方證病在肺,,為伏火郁熱。病變過程中,,已有熱傷肺陰,,故治宜甘寒清泄肺熱。方中以桑白皮瀉肺熱,,降肺氣,,止咳平喘,為君藥,;臣以地骨皮清泄肺熱,,解骨蒸肌熱;君臣合力,,以瀉肺中伏火,,止咳平喘。佐以粳米,、炙甘草養(yǎng)胃和中,以扶肺氣,;炙甘草兼以調和諸藥又為使藥,。本方之特點,既不是清透肺中實熱以治標,,也不是滋陰潤肺以治本,,而是清瀉肺中伏火以消郁熱,對小兒「稚陰」素質具有標本兼顧之功,。 【辨證要點】 - 喘咳無痰,。
- 皮膚蒸熱。
- 舌紅苔黃,。
- 脈細數(shù),。
【加減】 - 肺熱較重:加知母、黃芩或合麻杏石甘湯,。
- 燥熱咳嗽:加貝母,、栝蔞、沙參、杏仁,。
- 發(fā)熱惡寒:加柴胡,、白芍。
- 煩躁口渴:加麥冬,、五味子,。
- 咳嗽喘息:加桔梗、杏仁,、蘇子,。
- 氣虛較甚:加人參、黃耆,。
- 陰虛潮熱:加青蒿,、鱉甲、銀柴胡,。
- 口渴咽痛:加麥冬,、石斛、玄參,。
【注意禁忌】 風寒外感引起之咳嗽,,本方不適宜。 【現(xiàn)代應用】 本方退熱,,抗癆,,止咳。用于小兒肺炎,、支氣管炎,、百日咳、胸膜炎,、肺結核,、氣喘。
8.肺陰虧耗 主癥:干咳,,咳聲短促,,或痰中帶有血絲。 兼癥:低熱,,午后顴紅,,盜汗,口干,。 舌脈:舌質紅,,少苔,脈細數(shù),。 治法:滋陰潤肺,,化痰止咳。 主方用藥:沙參麥冬湯,藥用北沙參,、麥冬,、玉竹、天花粉,、生扁豆,、 冬桑葉、甘草,。 加減:①久熱久咳,,肺中燥熱較甚,加地骨皮,。 ②咳劇加川貝母,、甜杏仁、百部,。 ③咳而氣促,,加五味子、訶子,。 ④低熱加功勞葉,、銀柴胡、地骨皮,、青蒿,。 ⑤盜汗加糯稻根、浮小麥,。 ⑥咯吐黃痰,,加海蛤粉、知母,、黃芩,。 ⑦痰中帶血加丹皮、山梔,、藕節(jié)。
[轉歸預后]
1.本病轉歸與身體素質,、正氣強弱,、病位深淺、病情輕重,、診治是否得當有關,。 2.外感咳嗽多屬暴病,病位較淺,,病情較輕,,及時診治,容易治愈。 3.外感咳嗽若遷延失治,、誤治,,反復發(fā)作,損耗正氣,,可轉為內傷咳嗽,。 4.久咳必傷脾及腎,所謂肺不傷不咳,,脾不傷不久咳,,腎不傷不喘,病久則咳喘并作,。 5.部分患者病情逐漸加重,,甚至累及于心,最終導致肺,、心,、脾、腎諸臟皆虛,,痰濁,、水飲、氣滯,、痰血互結而演變成肺脹,。
[預防與調攝] 1.預防重點在于提高機體衛(wèi)外功能,增強皮毛腠理御寒抗病能力,,遇有感冒及時診治,。 2.若常自汗者,必要時可予玉屏風散服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