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的外面包裹竹絲,,這個手工藝叫做竹絲扣瓷,,也叫瓷胎竹編,由于制作難度高,,一開始只作為皇室貢品,,2008年,被列入“國家非物質遺產(chǎn)名錄”,。 這是四川最具特色的民間手工藝,,目前全中國會這門手藝的只剩不到30人。 這種工藝,,只能用四川邛崍山長在陰面的“慈竹”來做,,而且要挑選節(jié)長66厘米以上,沒有劃痕,、花斑的,,長了兩年時間的慈竹。 這種慈竹的竹節(jié)長,,能拉出比頭發(fā)還細的絲,,柔軟,好編織,。 把竹子變成竹絲,,要經(jīng)歷十道繁瑣的工序。 第一步,,刮青,。趁水分沒有干去之前,竹子砍下后必須立馬刮去表面青色的膠質層,,竹子即露出白胎,。 然后,將竹子切分成了等寬的竹片,,晾曬半月后進行烤色,。 制絲。待烤色完成,,匠人再順著竹片,,用自制的排針按在上面,一抽即分出竹絲,。 最后用勻刀將竹絲再次加工,,形成完全一致的粗細,。 每一道都只能手工完成,機器無法操作,。 一百斤的竹子,,最后只能抽出八兩絲。 但是,,最難的還是編織,。竹絲很細軟,要緊貼著瓷身編織,,不僅力度要拿捏得當,,還特別費眼睛。很多人做到五十多歲,,眼睛花了,,就不能再繼續(xù)做了。 整個過程都要做到心無旁騖,,才能確保不出錯,。 竹絲長度有限,編織時需要拼接,,但是,,你看不到任何接頭,也摸不到任何毛刺,,這是這門手藝最厲害的地方,。 這樣的杯子拿在手上,讓人忍不住反復把玩:原來我們還有這樣精致的手藝,! 而這多虧了一對非常喜歡竹子的設計師夫妻——易春友和譚雪嬌,。 幾年前他們到四川考察竹子和竹工藝,遇到了竹絲扣瓷的傳人游師傅,,他們非常驚訝:這樣精湛的工藝居然沒什么人知道,,游師傅的倉庫里也積壓了很多無人問津的作品。 于是,,他們專門設計了一款竹絲扣瓷竹節(jié)杯,。 杯身用景德鎮(zhèn)最好的高白泥來做,。 竹絲編織部分,,全部由游師傅帶人手工完成。 竹節(jié)狀的外形握起來特別順手,,竹編部分能隔熱,、防滑。 瓷身和竹編都通過了食品安全檢測,。竹絲外面抹了德國進口的食用級的木蠟油來做保護,,不容易進灰,,而且用得越久,會越來越有質感,。 現(xiàn)在一條生活館就可以買得到,,送自己一個可以用一輩子的杯子吧。 自然家 竹絲扣瓷竹節(jié)杯 單杯 竹白色,、烤茶色,,2色可選。 包含竹節(jié)杯1個,,手織布杯墊1個,,羊毛刷1個。 杯子容量是180毫升,,每天八杯,,剛好滿足一個人一天的飲水量。 贈送的杯刷是用綠檀木和羊毛做的,。 綠檀木比較名貴,,有天然的香氣,耐磨耐腐,;羊毛很柔軟,,不會損壞竹絲。 杯墊用的是崇明的手工編織老土布,,兩面都能用,。這種布是七、八十年代生產(chǎn)的,,滿是永遠不會被淘汰的“復古風”,。 聞香品茗杯套裝 聞香品茗杯套裝由一個品茗杯、聞香杯以及一塊檀香木茶杯托組成,。 品茗杯40ml,,直徑6.5cm,高2.9cm 聞香杯,,直徑3.9cm,,高5.5cm 檀木托,長12cm,、寬6.5cm,、厚1.2cm 花好茶杯套裝 花好套裝包含蓋碗1個、花神杯4個,、公道杯1個,,贈送4個黑檀木杯托。 花神杯的杯口就像含苞待放的花朵,,故名花好套裝,。 蓋碗高9.3cm(含碟),,碟寬10.8cm,容量200ml 杯口徑6.5cm,,高5cm,,容量50ml 月圓茶杯套裝 月圓套裝包含蓋碗1個、月圓杯4個,、公道杯1個,,贈送4個黑檀木杯托。 月圓杯的杯口就如一輪皎月,,溫柔親切,,故名月圓套裝。 蓋碗高9.3cm(含碟),,碟寬10.8cm,,容量200ml 月圓杯口徑6.5cm,高5cm,,容量50ml 讓這個曾經(jīng)的皇室用品,,走入平民百姓家。無論放在辦公室還是家中,,都有獨特的光彩,,高貴不失典雅,送人自用兩相宜,。 大家好,,我們終于抱上了“一條”大腿...... 外灘編輯部私下都很喜歡他家的美物,洋氣又好看,。 特別精選了這些高大上又性價比高的好貨,,推薦給你。 ▼ 點這里,,送自己一個可以用一輩子的好杯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