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凄清的深秋,,楓葉漂浮于江水之上,。這時一陣西風吹來,漫山的樹木發(fā)出蕭蕭之聲,,聞見此景,,小女子我傷感了。極目遠眺,,見江橋掩映于楓林之中,。日已垂暮,,為何還不見李郎乘船歸來,?我對李郎的思念如西江之水延綿不絕,流水有多長,,我的思念就有多久,。 魚玄機,,初名魚幼微,,姿色傾國,天性聰慧,,是唐代四大女詩人之一,。十四歲時,李億,、魚幼微二人在大詩人溫庭筠的撮合之下一見鐘情(子安,,是李億的字,當時江陵的名門之后),,一乘花轎就把魚幼微迎進了長安城的一棟精細別墅中,,男歡女愛,兩人度過了一段令人心醉的美好時光,。在江陵,,李億還有一個原配夫人裴氏,,見丈夫去京多時仍不來接自己,于是三天兩頭地來信催促,。無奈,,李億只好親自東下接眷。李億有妻,,魚幼薇早知,,接她來京也是情理中事,魚幼薇通情達理地送別了李郎,,便牽腸掛肚地寫了這首《江陵愁望寄子安》,。 古代女人毫無地位,,常被男人隨意冷落拋棄,,所以古代女人多有對男人之無情的不滿和哀嘆。魚幼薇嫁給李億為妾后,,原先甚得李的寵愛,,后李聽信妻之讒言,拋棄幼薇,。二十二歲在咸宜觀出家,,改名魚玄機。她出家后,,對李億卻還一往情深,,寫下許多懷念他的詩。魚玄機孤零一身,,她無可奈何地發(fā)出“易求無價寶,,難得有心郎”的痛苦而又絕望的心聲。二十四歲因“妒殺”女婢綠翹被捕入獄,,二十七歲被處死,。 關(guān)于魚玄機的罪案,,溫州大學張乘健教授認為,,《三水小牘》關(guān)于魚玄機“妒殺”綠翹的故事有編造的痕跡。理由有二:一,、綠翹已死,,她死前和魚玄機說的話來源不可靠;二,、綠翹作為魚玄機的女僮,,年齡頂多不過十來歲,而說的話義正詞嚴,,全然不像天真爛漫的稚齡女孩子的口氣,。這些話未很可能就出自京兆府刀筆吏對魚玄機罪案的陳述,;而綠翹斥魚玄機“淫佚”,簡直就是京兆府尹對魚玄機嚴正的判詞,。張乘健認為,,綠翹事件必定有復雜的背景,里面隱藏著隱秘的委曲和細節(jié),;所謂魚玄機“妒殺”案是亙古之謎,,也是千古奇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