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e:以下關(guān)于中藥材淫羊藿根的介紹內(nèi)容由諸多中醫(yī)藥網(wǎng)管理員整理自《中華草本》《中國藥典》《全國中草藥匯編》等資料,,內(nèi)容僅供參考與學(xué)習(xí),,不宜當(dāng)做私自用藥淫羊藿根的參照,請?jiān)卺t(yī)生指導(dǎo)下用藥,。
- 【名稱】:
- 淫羊藿根
- 【英文名】:
- rhizome of Longspur Epimedium, rhizome of Shorthor
- 【拼音】:
- Yín Yánɡ Huò Gēn
- 【別名】:
- 羊藿根,、仙靈脾根。
- 【藥材類別】:
- 根莖類
- 【性味】:
- 味辛,;甘,;性溫
- 【歸經(jīng)】:
- 肝,;腎經(jīng)
- 【入藥部分】:
- 為小檗科植物淫羊藿、箭葉淫羊藿,、巫山淫羊藿,、朝鮮淫羊藿、柔毛淫羊藿等的根及根莖,。
- 【產(chǎn)地和分布】:
- 1.淫羊藿:生于山坡陰濕處或山谷林下,。分布于內(nèi)蒙古、北京,、河北,、山西、陜西,、寧夏,、甘肅、青海,、新疆,、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廣西,、四川等地,。
2.箭葉淫羊藿:生于山地、密林,、巖石縫中,、溪旁或陰處潮濕地。分布于陜西,、甘肅,、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等地,。
3.巫山淫羊藿:生于溪邊、溝谷,。分布于陜西,、廣西、四川,、貴州等地,。
4.朝鮮淫羊藿:生于多明的林下或灌叢間,喜富含腐殖質(zhì)并較濕潤的土壤,。分布于黑龍江,、吉林、遼寧等地,。
5.柔毛淫羊藿:生于山坡,、林下草叢中,喜陰濕地帶,。分布于內(nèi)蒙古,、河北、陜西,、甘肅,、安微、浙江,、江西,、河南、湖北,、四川,、貴州等地。
- 【形態(tài)特征】:
- 多年生草本,,高30-40cm,。根莖,橫走,,直徑3-5mm,,質(zhì)硬,生多數(shù)須根,。莖直立,,有棱,無毛,,通常無基生葉,。莖生葉2,生于莖頂;有長柄,;二回三出復(fù)葉,,小葉9,寬卵莆或近圓形,,長3-7cm,,寬2.5-6cm,先端急尖或短漸尖,,基部深心形,,邊緣有刺齒,下面綠色,,有光澤,,無毛,下蒼白色,,疏生少數(shù)柔毛,,兩面網(wǎng)脈明顯;頂生小葉基部裂片圓形,,均等,,兩側(cè)小葉基部裂片不對稱,內(nèi)側(cè)圓形,,外側(cè)急尖,。圓錐花序頂生,較狹,,長10-35cm,;花序軸及花梗有腺毛;花?;堪褷钆樞?,膜質(zhì);花白色直徑1.5,20-50朵,,花便長5-20mm,;外萼片4,狹卵形,,帶暗綠色,,長1-3mm,內(nèi)萼片4,披針形,,白色或淡黃色,,長約Icm,寬2-4mm,花瓣4,,小,,距長2-3mm;雄蕊4,長3-4mm,,花藥長約2mm;雌蕊1,,花柱長。蓇葖果長Icm,,先端有喙,。種子1-2顆,褐色,。花期5-6月,,果期 6-8月,。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0.5~1兩,;或研末為散,。
- 【注意事項(xiàng)】:
- 陰虛而相火易動者禁服。
- 【淫羊藿根的功效與作用】:
- 補(bǔ)腎壯陽,;祛風(fēng)除濕,。主腎虛陽痿;小淋瀝,;喘咳,;風(fēng)濕痹痛
- 【附方】:
- ①治小兒雀目,至暮無所見:仙靈脾根半兩,,晚蠶蛾半兩(微炒),,射干一分,甘草一分(炙微亦,,銼),。搗細(xì)羅為散。用羊子肝一枚,,切開,,摻藥二錢在內(nèi),以線系定,,用黑豆一合,,米泔一大盞,煮熟取出,,分為二服,,以汁下之。(《圣惠方》仙靈脾散)
②治癰疽成膿不潰:淫羊藿干根一兩,,水煎,,調(diào)酒和紅糖服。(《福建中草藥》)
(本文由中醫(yī)藥網(wǎng)整理或引用,內(nèi)容僅供參考,,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謝謝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