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阿容) 一 關于項羽的眼淚,,《史記·項羽本紀》中只有一處記之:“歌數(shù)闕,,美人和之。項王泣數(shù)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p> 《史記》所記,,應是史實。而史實,,似乎容不得想象更不允許自由發(fā)揮,。但蔡東藩在創(chuàng)作《前漢通俗演義》時,似乎就可以在忠于史實的前題下,,對歷史情節(jié)有所發(fā)揮了,。在《前漢通俗演義》中,關于項羽的眼淚,,則達三處—— …項王大駭?shù)溃骸坝羞@等急變嗎,?”當即返身入帳,見虞姬站立一旁,,已變成一個淚人兒,,也不由的泣下數(shù)行?!?/p> …虞姬吟罷潸潸淚下,,項王亦陪了許多眼淚?!?/p> …項王還欲相救,,已是不及,,遂扶尸大哭一場,,命左右掘地成坑,,將尸埋葬?!?/p> 如果說蔡東藩的歷史演義,,更注重歷史真實與文藝趣味的統(tǒng)一,那么,,明代小說家甄偉則以小說家的筆觸在其所著的《西漢通俗演義》中對項羽的描述,,就顯得更為細膩,也更為動人了—— 卻說霸王見楚兵皆散,,將士惟有周蘭,、桓楚二人,勢孤力弱,,不覺淚下數(shù)行,。 回到帳中,長嘆曰:“天其亡我乎,?”左右亦皆泣下,,莫敢仰視。虞姬急起而問曰:“陛下何乃悲泣如此,?”霸王曰:“楚兵將士,,俱已散去。見今漢兵攻勢甚急,,我欲辭爾沖殺出去,。展轉反側,不忍遽舍,。我思與爾相守數(shù)年以來,,朝夕未嘗暫離。雖千軍萬馬之中,,亦同爾相隨而行,。今一旦欲與爾長別,戀戀之懷傷感于中,,不覺淚下,。”虞姬聽罷,,相向失聲,,哽咽半晌,遂告霸王曰:“妾蒙陛下眷愛,,鏤心刻骨不能忘,。今不幸遭此亂離,陛下欲舍妾長往,,妾如刀割肝腸,,豈容遽舍,?”遂扯住霸王袍袖,淚珠滿面,,柔聲嬌語,,相偎相依,甚難割舍,。霸王遂命左右置酒,,帳中與姬飲數(shù)杯。乃作歌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霸王歌罷,,復與姬飲數(shù)杯,又歌數(shù)闕,。虞姬因而和之曰:“漢兵已略地,,四面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霸王與姬相和會飲,已五鼓矣,。 周蘭,、桓楚帳外促之曰:“天將明矣,陛下可急急起行,?!卑酝鯊陀制鴦e姬曰:“吾將行矣,爾當保重,!”姬曰:“大王己出重圍,,置妾于何地?”霸王曰:“據(jù)爾姿色,,劉邦見之,,決留用,料不至于殺傷也,,爾何患其無地耶,?”姬曰:“妾愿隨大王之后,雜于眾軍中,,可出則出,,不可出則死于大王馬前,陰魂隨大王過江,葬于故土,,妾之心也,。”霸王曰:“萬軍之中,,戈戟在前,甲士圍遶,,驍勇者尚不敢進,。況爾從來嬌媚,又不能馳騎,,徒喪花容,,半世青春誠為可惜?!奔г唬骸霸附璐笸鯇殑?,妾假裝男子,緊隨大王之后,,務要出去,。”霸王遂拔寶劍,,遞與姬,。姬接劍在手,泣而告曰:“妾受大王厚恩,,無以報大王,,愿一死,以絕他念,?!彼煲粍ψ载囟馈0酝跹诿?,痛哭失聲,,幾乎墜馬。 《西漢通俗演義》是部歷史演義體小說,,描述秦始皇統(tǒng)一天下后,,傳位于二世胡亥,朝政昏庸,,橫征暴斂,,引起農(nóng)民起義。小說描述項羽,、劉邦部隊在反秦起義中成長壯大,,后來彼此抗衡,形成楚漢相爭,。故事依據(jù)《史記》,、《漢書》,,主要人物有項羽、劉邦,、張良,、韓信、范增等,。本書最早的版本是明萬歷年間金陵周氏大業(yè)堂刊本,。而最有名的版本,則為明末《劍嘯閣批評東西漢通俗演義》,。 關于甄偉,,亦即《西漢通俗演義》之作者,只知他是個小說家,,生卒年不詳,,號“鐘山居士”,所撰《西漢通俗演義》為明,、清以來暢銷讀物,。 二 項羽生前流淚,主要集中于他生命的最后時刻,。在此之前,,關于項羽流淚的記載,我還沒有發(fā)現(xiàn),。 如果說項羽生前的流淚,,乃是他對虞姬的不舍;那項羽死后的流淚,,則又意味著什么呢,?——也許有人以為我這是在開玩笑,或者寫小說,。是的,,死人流淚的故事,的確令人不可思議,!盡管我本人一直以來對死后的世界有著很深的情結與興趣,,但我不得不承認,在看到項羽死后流淚這個故事之前,,我還真的不曾聽說過,。也正是這則故事,讓我對項羽有了別樣的情感,,別樣的理解,,別樣的心情! 據(jù)史料記載,項羽自刎之后,,倒是平靜了一段時間,。但到了南北朝時,霸王頻頻“顯靈”,。其故事與傳說,,多有載錄。其中最著名的,,當為杜默哭項羽故事,,流傳最廣,且歷代筆記多有載錄,。 《山堂肆考》是明代著名學者彭大翼歷經(jīng)四十余年耳之所聞,、目之所見,、口之所誦,、心之所惟,孜孜不倦,,窮經(jīng)皓首,,集而成編大型類書,共240卷,,260余萬字,,由周顯金陵書林刊印。清乾隆年間,,《山堂肆考》被收進《欽定四庫全書》,。 彭大翼在他的《山堂肆考》中,記錄了杜默哭項羽的故事,。 和州士人杜默,,累舉不成名。因過烏江,,入謁項王廟,。時正被酒沾醉,才炷香拜訖,,徑升偶坐,,據(jù)神頸,拊其首而慟,。大聲語曰:“大王有相虧者,。英雄如大王而不能得天下。文章如杜默而進取不得官,!”語畢又大慟,,淚如迸泉。廟祝畏其獲罪,扶掖以出,。秉燭檢視,,神像垂淚亦未已。 項羽之所以哭,,我的一個研究秦漢史的朋友說,,那是因為項羽死不瞑目,這樣的解讀自有其道理,。所謂死不瞑目,,就是說項羽并不甘心于自己的失敗。因為,,在他看來,,他的敗不是他打不過劉邦,而是他想不到劉邦會用陰招來暗算他,。杜默的傷感勾起了項羽的悲酸,,也在情理之中。 但在我看來,,或者在我想來,,項羽之哭,哭就哭在他和愛姬至今分離,,未得團聚,。他的五體葬于山東,“分裂之余”則在烏江,。而愛姬也比他好不到哪兒去,,頭在定遠,身在靈璧,。也許他的傷心之哭,,就在于他已無力讓愛姬重新回到自己的身邊。他的思念讓他疼痛,!讓他垂淚,! 無論我們以何樣的心情解讀這個故事,但每每想到項羽神像垂淚不已的景像時,,不僅令我傷悲,,而且真的讓我心酸不已!流下淚來,。 三 項羽活著時的流淚,,體現(xiàn)出他的柔情,他的大愛,!感動中國,,也感動世界,!難怪有一位詩人這樣說:“集莎士比亞所有悲劇的總和,也趕不上中國的一部《霸王別姬》,?!?/p> 是的,回望公元前202年那個蒼茫的秋夜,,一彎冷月如鉤,,殘照著凄清但卻危機四伏的垓下戰(zhàn)場,伴隨著陰謀的四面楚歌之聲,,大英雄與大美人上演了一出蕩氣回腸的千古戀曲——霸王別姬,! 從此,他們讓所有的愛情,,都黯然失色,!在項羽的淚眼里,在虞姬的泣聲中,,他們完成了這一曲千古絕唱—— 一曲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絕唱,!這絕唱,決絕,、悲壯,,卻讓我們仰望,。 這就是我關注項羽眼淚的衷腸,!也是為了透過項羽的眼淚觀照出劉邦眼淚的虛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