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人并非所謂的發(fā)燒友,除了工作,、結婚生子過生活之外,,沒有過多的興趣愛好,,唯獨N多年前對音樂產(chǎn)生了那么一點點興趣,尤其鐘情純凈,、通透的HIFI聲,,當然對場面震撼,、爆棚的電影聲也不排斥,,到后來也十分喜愛,偶爾還用自己莎士比亞聲帶OK幾聲,,由于條件限制,,一直客廳黨??蛷d黨,,除了天生的房間條件缺陷外,最大的問題就是擾民,,不要說騷擾左鄰右舍,,首先家里LD這關就很難過關,只要聲音稍開大一點,,LD必然出來苦口婆心地批評教育,,每次只能把音量開得低低的,但如此哪里去找影,、音的感覺呢,?所以一直都夢想有一間獨立視聽室。 機緣巧合,,去年換房,,費勁三寸之舌+LD大人開恩,拿出一間做獨立視聽室,。經(jīng)過一年半的準備,、裝修,目前大功告成,,開音后自我感覺還算良好,。在此開貼交流下自己的感受、體會,,與諸多同學,、特別是像我這樣的小白鼠分享。時間不能湊齊一次寫完,,只能持續(xù)更新完成,。 一、基礎條件與需求 拿出了做視聽室的是一個獨立空間,,如下圖,。 需求:一是HIFI與AV要兼顧(這讓設計師費了些腦筋,,后面說),閑暇或朋友做客時還可以KTV,;二是按聲學要求出聲,;三是環(huán)境健康環(huán)保,拒絕毒氣室,。 二,、聲學設計 既然專門做視聽室,聲學設計是必須的,。但是,,像我這樣的小白,對此一竅不通,,在AV199上潛水學習了一陣,,也沒有明顯進步。最后不得不在壇子里尋求資深大V幫助,,好在壇子里熱心人很多啊,,與其中一位大俠相談甚歡,請求其為我做技術顧問,,他樂以相助,,不勝感激!為免紛爭,,我技術顧問之名暫且隱去,,若有需要私聊,我再鼎力推薦,。 技術顧問為我做得房間固有頻率分析,,如下圖。認為從數(shù)據(jù)上看,,分散的較為均勻,,100赫茲以下無重疊,100赫茲以上可以用superchunk低頻陷阱吸收,,是一間十分理想的視聽室,。 設計的音箱擺位圖 房間只有20平,暫時構建5.1AV系統(tǒng) 3D音箱擺位模擬圖 接下來技術顧問對前墻,、側墻,、后墻、天花,、地面的聲學處理都一一做出了設計方案,,在此暫不表,見后結合裝修施工一一道來,。 設計方案出來后,,本人認真學習,,與顧問反復溝通,領會要領,,進入材料準備,、裝修施工階段。 三,、裝修施工 裝修施工前,,趁等待收房的時間里,進行了很長時間的準備,,一是仔細研究了設計方案,,達到自己能指揮裝修工人施工的程度,二是選購裝修材料,,從環(huán)保考慮,,選擇的基本都是環(huán)保材料,,現(xiàn)在來看當初的考慮十分英明,完工1個月了,,現(xiàn)進去已基本沒有裝修異味,。 我這間視聽室總體上的考慮:浮筑地板+天花藻井+彈性硬墻+彈性剪力墻,再造一個房中房,;擴散與吸音協(xié)調,,HIFI與AV兼顧。 (一)浮筑地板 共4層:原樓板+減震墊+隔音氈+5cm細石混凝土+軟木地板,。施工的時候一定注意兩點:一是在鋪減震墊和隔音氈的時候,,接縫之間要搭接5cm左右;二是減震墊與隔音氈兩層最好橫豎交叉敷設,。 減震墊,,11mm厚 隔音氈,我買的1.2mm厚 西班牙進口軟木地板,,這個表層是橡膠樹皮做的,,很環(huán)保。專家說它的聲學效果很好,,上面不用再鋪地毯等材料了,,環(huán)保衛(wèi)士,易清潔,,不過就是有點小貴,。 最后完成的浮筑地板成品 (二)前墻處理 前墻兩邊均有60x70cm的水泥柱,曾經(jīng)考慮過為充分利用空間,,將前三放在中間空隙中,、用透聲幕的方案,,但這樣做就不能極致發(fā)揮我前三丹拿音箱的作用了,太可惜了音箱,,十分不甘,。后經(jīng)與技術顧問反復商量,寧愿犧牲一點空間,,也要保證音響擺位不妥協(xié),,最終確定了前墻處理方案:中間區(qū)域,打木龍骨做彈性減力墻,,靠近房間側封5cm厚高密度玻璃棉固定好,,用1.8cm石膏板封面,面板與柱子的接觸部分用玻璃膠密封,,做成彈性硬墻,,利用這個自然空腔擴展聲場;墻角兩個柱子做成60cm邊長的直角三角形superchunk低頻陷阱,,用64kg密度玻璃棉板堆疊到吊頂,,用三合板封面。 施工的時候,,全屋彈性剪力墻的做法,,均用上海建聲的橡膠減震套件將木龍骨與水泥墻進行彈性連接。其余按設計師的要求施工到位,,不打折扣,,只是石膏板沒找到1.8cm厚的,用0.9cm厚的做2層,。 前墻(全房間)的線路配置:電線是從配電箱引2條專線,,一條6平方的專供前后級功放用電,一條2.5平方供其他電器用電,。音箱線用2.5平方322支華敏華真牌喇叭線,,預埋了后環(huán)繞、全景聲頂置箱的喇叭線,,以備今后升級之需,。 上海建聲減震墊套件: 玻璃棉 我這個房間前墻2處用了玻璃棉,很多同學擔心環(huán)保的問題,。國外做低頻陷阱幾乎都用玻璃棉,,應該是為保證吸音效果。實踐證明,,只有處理得當,,不必擔心玻璃棉泄漏問題,關鍵是凡是有接縫的地方都要用玻璃膠密封,。還有一個小環(huán)節(jié)要提醒:堆放玻璃棉的時候一定戴上手套操作,,否則讓你癢得難受,。 半成品: 見下圖。中間是彈力硬墻,,兩邊稍深色部分是低頻陷阱,。 補圖 (三)天花處理 我房間層高2.9m。設計師給出的處理方案是藻井加中央?yún)^(qū)擴散:四周做一圈60cm寬,、40cm厚(高)的空腔藻井,,剩余的中央?yún)^(qū)域20cm空腔,通過大空腔的減震吊頂吸收一部分低頻,,同時在中央?yún)^(qū)域設置二次余數(shù)擴散板陣列負責擴散所有頂部一次反射點,。 施工的時候,先在四周按設計尺寸做好彈性減力龍骨,,外封1.8cm后兔寶寶牌E0級環(huán)保木工板(北方叫大芯板,,好用,無甲醛味道),,封板之前板后填24kg容重聚酯纖維吸音棉,。然后中央?yún)^(qū)域按周圍方法做好20cm厚的彈性吊頂,再將定制好的3D擴散陣列(這個有點費銀子哈)用自攻木螺絲固定在中央?yún)^(qū)域彈性吊頂上,,尺寸2.7x1.8m。 打好木龍骨,,正式封板之前,,布好HDMI線和喇叭線。 浮筑地板和天花處理好后,,凈高只有2.4m多一點了,,但沒有壓抑感。 本想再寫點,,無奈系統(tǒng)提示不能再上傳圖片了,。明天繼續(xù)。 彈性減力木龍骨做好后,,充填聚酯纖維棉 網(wǎng)上定制的3D擴散板 安裝后的效果 (四)側墻處理 整個側面做10cm空腔的彈性剪力墻,,墻后5cm厚聚酯纖維棉。從后墻開始,,墻面每間隔60cm交替封9mm兔寶寶E0級免漆木工板和9mm聚酯纖維板,,接縫處用鋁合金條封口美化。 打好彈性剪力木龍骨,,充填聚酯纖維棉 封木工板和吸音板 (五)后墻處理 設計師的最初方案是做5cm厚空腔,、封1.5cm厚大芯板的彈性減力墻,中央?yún)^(qū)域設置全頻木制擴散板組成陣列,。再裝活動掛簾調節(jié)混響時間,。 施工時,,考慮美觀,經(jīng)與設計師商量后,,先將擴散板陣列用減震墊套件固定在后墻上,,以它的厚度做彈性剪力墻,實際做好的空腔也有10cm,。因為聲音衰減,,所以后墻未充填吸音棉。 彈性剪力墻做好后,,外掛天鵝絨掛簾直至垂地,。hifi聽音樂時打開以利聲音擴散,AV看電影時合攏以利吸音,。 后墻半成品 活動的天鵝絨掛簾 (六)附屬設施 1.新風系統(tǒng):這個是必須要有的,,在一個很密閉的房間里,如果沒有新風送入,,很難想象能在里面呆多久,。我選擇的是松下的熱交換系統(tǒng),安裝時要注意:為防止噪音過大,,主機最好安裝在室外,,我安裝在過道吊頂里面;進風口與出風口的距離要遠,,最好對角線放置,,防止新風剛送進去很快就被抽走;進風口最好加裝靜音裝置,,我就沒有加,,結果送風的聲音有點大,不過尚能接受,。 2.空調:這個可以有,,你懂的。 3.隔音門:這個必須有,。購買成品是一種方案,,省心,但價格貴,。我叫木工定做的,,先打1.5cm的木架,中間充填吸音玻璃棉,,兩面覆蓋實木木板,,一面1.5cm厚,一面2.5cm厚,厚度不同是為了防止共振,,做完的厚度5.5cm,,很重(這個我不懂,技術顧問教的哈?。?。門安裝上去后,門框邊緣一定要用密封條密封,,我實際測試的結果是密封與否隔音效果差別顯著,。還有個小細節(jié),隔音門下端的處理,,不能像普通房間門那樣空著,,必須密閉,小竅門是門檻與過道地面要有高差(這個是我自己摸索的?。?。 4.沙發(fā):能坐的都行,但是如果多花點銀子買功能沙發(fā),,一個字:爽,! 點滴感受,不妥請拍磚,。 (七)成品圖 接著一張 再來一張 成品圖 (八)效果 裝修完成后,,用耳朵驗收已通過,對HiFi,、AV,、KTV三套系統(tǒng)的表現(xiàn)滿意,與客廳的表現(xiàn)相比是幾個量級的差別,。 目前唯一比較遺憾的還沒有測量數(shù)據(jù),買一套XTZ太貴,,覺得沒必要,。搞REW又覺得太復雜,還沒時間折騰,,祈望壇子里高手指點幫助,。 貢獻2張屏攝圖片。 統(tǒng)一回復下隔音問題: 眾同學覺得我沒專門做隔音,,隔音效果會有問題,。未刻意考慮隔音處理,是因為這間房子在我家二層,,再上面就頂天了,,當時想重點搞浮筑地板,房間周圍隔音需要不大,,四面墻做24墻后就沒專門再做隔音處理,,但做彈性剪力墻時木龍骨端頭要求木工師傅一定隔水泥墻1cm以上,,不能形成剛性連接,為達到這個要求返工了多次,。 實際耳朵測試結果:將以低頻為主的音頻開到難以忍聽的音量,,關上門。先到直接樓下房間,,聽不到聲音,,也感覺不到低頻震動;然后到房間隔壁觀察,,效果同樣如此,;再到房門外走道,人聲隱約聽得清楚,,能感受到低頻震動,。 四、房間測試 房間裝修完畢后,,對是否達到設計要求十分關心,,心中一直沒底,很想找機會測試一下,,但苦于沒有測試設備,,研究了花費不是很多的REW,貌似也復雜,,整了一陣最終放棄,。在這里我要說,我們這個論壇確實好啊,,不僅可以學習,,交流心得,同學之間還能互相幫助,!我就是在交流中從熱心壇友那里借了一套XTZ房間分析儀,。 剛拿到儀器,非常陌生,,連怎么接線都不知道,,試測的時候不是話筒沒放對位置,就是聲壓沒有打夠,,手忙腳亂的,,經(jīng)過一個星期的請教、交流,、摸索,,終于基本掌握了測試的方法。閑話少說,上結果,。 (一)房間分析及調整 先測的全頻(主箱+炮),,發(fā)現(xiàn)在16Hz、34Hz附近有房間模式,,再單獨測炮,,發(fā)現(xiàn)在16、66Hz附近有問題,。分析應該是駐波,,34Hz最明顯,其倍頻66Hz附近也有一些,。 這是全頻的結果: 這是炮的結果: 16Hz的的問題根本不用去管它,,因為我的炮頻響最低到17Hz。倒是34,、66附近問題比較嚴重,,實際試音看電影的時候,只有聲壓過大,,能感覺到有嗡嗡的聲音,。請教了大俠,說這個頻段的駐波相當難處理,,再做普通的低頻陷阱效果有限,,要做專門的吸聲結構如赫姆霍茲吸聲模塊,但必須邊做邊測,,麻煩且花費太大,。既然這樣,暫時不想再折騰,,先調整炮的EQ吧,! 我用炮自帶的設備調整好EQ(炮自帶分析和調整功能)后,又刻意在34Hz減了13,,在66Hz減了5,。再測試,全頻連測3次,,結果近似,顯示34Hz的問題還在,,貌似減輕了一些,,但實際試聽改善非常明顯,看電影的嗡嗡聲幾乎沒有了,,而且感覺整個全頻的聲音干凈,、清脆了。奇怪的是16Hz的問題連測3次都沒有抓到,不知什么原因,。 調整EQ后的全頻圖: 測試現(xiàn)場,,一個字:亂!呵呵,! (二)實時RTA測試 實時RTA測試,,全頻情況下得到頻率響應圖譜。目測關鍵頻段的頻率響應還過得去吧,,就是125Hz較低,,與后面測得的混響時間也是125Hz顯得較低是關聯(lián)結果? (三)全頻分析 用xtz做三箱(主箱+炮)的全頻分析,,得到能量瀑布圖和RT60混響時間,。能量衰減還不錯?混響時間:后墻天鵝絨簾子關閉狀態(tài)下,,按國際標準125-4kHz的混響時間在0.18-0.28秒之間,,平均0.233秒;后墻天鵝絨簾子開啟狀態(tài)下,,按國際標準125-4kHz的混響時間在0.16-0.33秒之間,,平均0.267秒。 后墻天鵝絨簾子關閉狀態(tài): 后墻天鵝絨簾子開啟狀態(tài): 我這間房子的折騰體會報告完畢,,敬請各位壇友特別是大俠們指點,!未盡事宜,如果是交流感受的,,可找我,;如果是技術問題,別問我,,我小白,! |
|
來自: 昵稱33665647 > 《音樂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