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解決霧霾問題需要長期對待相比,,人們對其的抗拒性卻變成了習慣,,而這種習慣最為可怕。
今天有兩篇關于霧霾的新聞,《為躲霾移民 其實“想回來”》《“撤退”麗江只是個人選擇》,,兩篇不約而同的講述了兩個家庭選擇移民或者“脫北”的方式逃離霧霾??墒?,更多的人沒有能力逃離,只好選擇在終不見日的天氣里生存,。慢慢的已經有不少老百姓開始對一出門就是“霧蒙蒙”的天空有些習以為常起來,。若干年后,下面的畫面也許會成為一種難忘的記憶,。
2017年1月4日,,北京,雍和宮照例舉行臘八節(jié)免費舍粥活動,,數(shù)千市民冒著嚴寒和霧霾天趕早排隊,,等候一碗熱乎乎的“福粥”。
2017年1月1日,,北京,,2017年的第一天,空氣質量嚴重污染,,但依然有市民在戶外聚集,,迎接新年到來。
2017年1月3日,,北京,,結冰的亮馬河上眾多老年釣魚愛好者正在進行冰釣活動,當日嚴重的霧霾天氣也沒用阻擋住他們的垂釣心切,。
2017年1月3日,,陜西省西安市,中小學幼兒園遭遇入冬以來第二次因重霧霾停課,,部分學校啟動大學區(qū)共享資源平臺進行網(wǎng)上授課,,讓學生在家也能上課。
2017年1月3日,,北京,,空氣質量和能見度再次變差,市民戴口罩出行,。
2017年1月3日,,北京,霧霾卷土重來,游人紛紛戴口罩出行,。
2017年1月3日,,合肥遭遇霧霾天氣。天橋上的江湖術士也免不了要出來擺攤蹲點,。
2017年1月4日,,北京,北京持續(xù)重度霧霾天氣,,能見度低下,。
2017年1月4日,游客帶防霾口罩在青島市棧橋景區(qū)游玩,。
2017年1月4日,,天津,一座橋上的鑄鐵獅子被“戴口罩”,。
2017年1月4日,北京,,持續(xù)重霧霾籠罩下的中學校園,。午休時間,學生在打籃球,,只有少部分學生佩戴口罩,。
2017年1月4日,天津仍有霧霾天氣,,市民都盡量躲避在室內,,然而農民工卻無處可躲。天津濱海建筑工人在露天吃午餐,。
2017年1月4日,,重慶遭遇霧霾天氣,一景區(qū)免費為前來玩耍的游客發(fā)放口罩,。
2017年1月5日,,西安持續(xù)霧霾天氣,西安地鐵二號線上,,一位先生戴著防霾神器出行,。 霧霾引起的疾病不必多說,沒有人會懷疑它的“威力”,。雖然也免不了會吐槽幾句,,但對霧霾的關注度卻是在持續(xù)下降的。結合一些發(fā)達國家治理霧霾經驗來看,,成功治理短時間內很難扭轉,,如若人們對其的關注、監(jiān)督有所放松,甚至麻木,、習慣,,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喪失“斗志”,籠罩在我們頭上的霧霾就不會散去,。
文/北京時間工作室 趙通州 |
|
來自: 昵稱179287 > 《環(huán)境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