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路口,,恰好綠燈將要變紅,,兩個騎自行車的人因搶行撞在一起摔倒了。爬起來后,,兩人都氣憤不已,,吵鬧得不可開交。轉(zhuǎn)眼間,,順暢的街道就堵了很多人車,。很快,交警也來了,,喊道:“怎么回事,?別吵了,!”兩個人趕緊說起緣由。 這就是最簡單的“訟”,?!兑捉?jīng).訟》中的“象”對此進行了描述:“心中有事事難做,恰是二人爭路走,,雨下俱是要占先,,誰肯讓誰走一步?!?/span> 爭論時,,大多數(shù)人都認定自己是正確的,對方是錯誤的,。好斗的人在一起,,還會為了面子歪曲事實。這時,,爭辯就開始走向“歪路”。 《易經(jīng).訟》曰:“有孚窒惕,,中吉,;終兇?!币馑际?,誠實守信被阻塞,這時就要警戒,。如果堅守正道,,就會吉祥。但堅持爭訟到底,,最后就會有兇險,。應(yīng)盡量避免沖突。 訟卦本意不是教給大家怎樣去爭論,,而是希望大家停止?fàn)幷?,以公正的態(tài)度,去化解爭論,,讓雙方都滿意,,防止事情在歪路上越走越遠,兩敗俱傷,。 1915年,,美國發(fā)生了最激烈的罷工,長達兩年之久,。羅拉多燃料鋼鐵公司的工人,,因為薪水問題,,也參加了罷工。當(dāng)時,,小洛克菲勒負責(zé)管理這家公司,。當(dāng)時民怨沸騰,最后軍隊前來鎮(zhèn)壓,,射殺了罷工工人,。但是,作為第一負責(zé)者,,小洛克菲勒則是花了幾個星期結(jié)交好友,,并和罷工代表做了一番談判。 他的演說內(nèi)容是這樣的: “今天,,是我一生中最值得紀念的日子,。因為,我第一次有幸能和這家大公司的員工代表們見面,,還包括行政人員和管理人員,。 我真的很高興站在這里,相信,,我一生都不會忘記這次聚會,。 假如這次聚會兩周前舉行,那么,,對大家來說,,我只是個陌生人,我也只認識大家之中的幾個人,。但是,,我很幸運,時間恰好,。上周以來,,我拜訪了整個南區(qū)礦場附近的營地,并且私下和大部分代表交談過,。 我拜訪過你們的家庭,,與你們的家人見了面??梢哉f,,現(xiàn)在我們并不算陌生人,甚至可以是朋友,?;谶@份互助的友誼,我很高興有機會和大家討論我們的共同利益,?!?/span> 聽到這樣的話,,工人很快安靜下來,因為小洛克菲勒不是以對手的角度與他們商談,,而是以朋友的方式商量如何解決問題,。 于是,工人們紛紛說出自己的意見,。小洛克菲勒一一記下,,并做了相應(yīng)的解答。 最終,,這場本來不可幸免的暴亂運動,,被小洛克菲勒平息了。工廠非但沒有遭受大的損失,,反而因為工人工作的積極性,,而扭轉(zhuǎn)了產(chǎn)品生產(chǎn)的危機。當(dāng)然,,小洛克菲勒也得到了工人們的稱贊,。 記住,爭論永遠不能解決問題,,而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就是不爭論,。 當(dāng)然,遇到讓人冒火的問題,,人往往會情緒失控,說話做事也會不理智,,步步 緊逼,,一圖口舌之快,而對方也是火爆的脾氣,,不肯退讓,。這時一場爭論就成了死局。那么,,這時要怎么做呢,? 《易經(jīng).訟》“象”曰:“復(fù)即命,渝,,安貞不失也,。”意思是,,如果仔細思考后,,覺得以和為貴,退出爭論,,堅守正道,,就不會有什么損失,。 大多數(shù)人爭論,多是懷著“不爭饅頭也爭口氣”的心理,,但是一口氣上來,,就可能“腦溢血”。此時,,不妨長舒一口氣,退一步海闊天空,。 康熙年間,,安徽桐城出了個宰相,名叫張英,。一次,,張英的親戚與鄰居在宅基問題上發(fā)生了爭執(zhí)。兩家人的宅子都是祖?zhèn)鞯?,時間很是久遠,,已經(jīng)弄不清楚誰是誰非,成了一本糊涂賬,。為了多爭一點兒地,,兩家人各執(zhí)一詞互不相讓。 爭執(zhí)不成,,張家人飛書京城,,將此事告訴了張英,希望請他出面擺平事端,。張英見了來信,,當(dāng)即揮起大筆題寫了四句短詩,命人將信寄出,。詩曰:“千里修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dāng)年秦始皇,。” 張家人讀了信,,很快拆了圍墻,,讓了三尺。鄰居看到如此,,心有慚愧,,也退讓了三尺。一時的爭執(zhí),,轉(zhuǎn)眼因為雙方的互讓變成了六尺巷,。此事風(fēng)傳于當(dāng)?shù)?,宰相張英及其族人也是備受稱贊,當(dāng)然,,張英的官做得也越來越穩(wěn)健,。 試想,人生中除了你死我亡的生死之爭,,沒有任何爭論值得較真,。遇到事不妨大度些,把眼光放長遠些,,吃點小虧,,損傷點兒小面子,也不是什么壞事,。退一步不僅成全別人,,自己還能獲得豁達心寬的好名聲。何樂而不為,? 如果非要斤斤計較,,仗著自己的名大財粗,步步緊逼,,一心求勝,。那么,即使芝麻大點兒的事,,也能鬧出血案,。 這是一件真事: 一個修自行車的師傅,不小心碰了一個女孩子的轎車,。女孩很是氣憤,,下車大罵,要求修車師傅賠償兩千塊錢,。修車師傅沒錢,而碰車事件,,女孩子也有責(zé)任,,所以據(jù)理力爭。兩個人爭執(zhí)之中,,修車師傅又弄臟了女孩的上衣,。 于是,眨眼間,,兩千塊的賠償翻到了一萬,。 女孩看修車師傅不賠錢,氣憤地打電話給父母,。很快,,從對面的高檔小區(qū)中,,趕來一對衣著光鮮的中年男女。女孩父母一看閨女衣服臟了,,不問青紅皂白,,上前將修車師傅暴打一頓,并讓他趕緊拿兩萬塊錢,,否則,,他的修車攤子就別干了。 修車師傅被打得頭破血流,,被迫同意回家拿錢,。十五分鐘后,修車師傅回來了,。女孩子的父親,,走上前準(zhǔn)備拿錢,順便還想諷刺兩句,。沒想到,,修車師傅從衣服底下掏出的不是錢,而是一把長刀,,轉(zhuǎn)眼間女孩父親倒在血泊中,,接著修車師傅又殺死了女孩母親和女孩子。最后,,坐在血泊中等待警車…… 有什么爭論能大于生命呢,?以為自己靠著爭論和暴力勝利了,但是,,輸?shù)舻膮s是性命,。《易經(jīng)》曰:“或錫之帶,,終朝三褫之,。”意思是,,即使賜給他皮革綬帶,,短時間內(nèi)三次被剝奪。任何問題,,想以爭執(zhí)取勝,,即使勝利了也不會長久。因為對方不是甘心退讓,,而是被逼而忍,,一旦對方不能忍,悲劇就會發(fā)生。 相反,,不去爭,,恐怕問題早就解決了。老子說:“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不爭,,不是示弱的沉默,,是不計較,也是不把自己的寶貴時間浪費在無謂的爭執(zhí)上,,是采取最好的方式保護自己,,尋找更好的方式去解決問題。甚至,,即使遇到惡人,,也不妨退一步。有句話說得好:“被狗咬了,,還能咬狗一口,?”
|
|
來自: 楚中元 > 《易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