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輩的相聲演員往往都有多個名字,,一般為觀眾所熟知的大多是他們的藝名,而本名往往不為人知,。除了藝名之外,,很多人為了招徠觀眾,往往還有聽起來不太雅致的綽號,。每一位相聲演員的藝名和綽號背后都有一段趣聞或典故,。 一、為迎合觀眾,,自己或同行取的比較接地氣的藝名,,也有的是觀眾給起的綽號,叫響了就成了藝名,。此類藝名通俗形象,,特點鮮明,往往過耳不忘,,容易叫響,,但也有一部分比較俚俗,聽上去不是很文雅,。
朱紹文的藝名---窮不怕,。光緒年間,,本是京劇演員的朱少文,因國喪事期間,,禁止演戲,,迫不得已改行說相聲。他給自己取的藝名“窮不怕”,。他演出時打擊節(jié)拍用的竹板上鐫刻著“滿腹文章窮不怕,,五車書史落地貧”的字句。清人李香谷有一首《贈朱紹文》詩說:“數(shù)十年來藝謀生,,寥寥往事贈朱兄,,寫得當年鄭元和,是大英雄不怕窮,?!薄案F不怕”的藝名也就此叫響。 李德钖藝名---萬人迷,。李德钖這個名字本來就是藝名,,他原名李佩亭,叫得更響的藝名是“萬人迷”,。李德钖之父李廣義因為為人厚道,,鄰里中人緣頗好,所以有“萬人迷”的外號,,從藝后就以外號為藝名,,李德钖幼年跟李廣義學(xué)說相聲,起藝名“小萬人迷”,,李廣義去世后就繼承了“萬人迷”的藝名,。李德钖上場時常說的一段定場詩是:“滑稽昔說東方朔,后世遺傳賈鳧西,,由清末迨及民國,,稱王唯我萬人迷?!笨梢娝敃r的名氣和自信,。 常寶堃的藝名---小蘑菇。常寶堃3歲隨父親變戲法,,后改說相聲,,小孩說大人話本來就有意思,又因為口外盛產(chǎn)蘑菇,,于是得了“小蘑菇”藝名,。小蘑菇7歲到天津,因為是小孩,,很快就成名,,非常受歡迎,。后來開始在電臺說相聲,小蘑菇的名字逐漸風(fēng)靡南北婦孺皆知,。后來,,常寶堃的幾個弟弟隨著他都叫起了“蘑菇”,常寶霖叫“二蘑菇”,、常寶霆叫“三蘑菇”,、常寶華叫“四蘑菇”。北京的相聲演員連春仲因為在沈陽成名,,藝名叫做“白銀耳”,,在關(guān)外名氣很大,所以被譽為“關(guān)里的蘑菇,,關(guān)外的銀耳”,。再加上因相貌憨厚而得名“猴頭”的侯一塵,很多人把北京的侯一塵(猴頭),、天津的常寶堃(蘑菇),、沈陽的連春仲(白銀耳)合稱作相聲界的“山珍三寶”。 少年成名的演員起藝名風(fēng)格也類似,,比如王世臣藝名小迷糊,、李伯祥藝名小神童、魏文亮藝名小怪物,。 張寶茹藝名---狗尿苔,。圈內(nèi)人尊稱為“狗爺”。 上世紀40年代,,張寶茹在天津地河北鳥市和三角地一帶說相聲,。因其貌不揚得了這么個藝名,,但張寶茹卻不從自己外貌上相貌上找包袱,,而是擅長在與觀眾交流中翻“蔫包袱”,頗受同業(yè)尊重,。 馬三立的藝名最有學(xué)問,。馬三立原名馬桂福,馬三立是他給自己起的藝名,。雖然他在相聲中自己調(diào)侃自己的名字是“馬剩下三條腿,,對付著還能立得住”,但實際上,,他的名字三立卻有很深的文化內(nèi)涵,。所謂“君子有三立,立德,、立功,、立言,。”語出自《左傳·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雖久不衰,,此之謂不朽”,。馬三立曾經(jīng)在天津匯文中學(xué)讀書,在老一輩相聲演員中被稱作秀才,,取這樣一個藝名,,既容易記容易叫響,又不失文化內(nèi)涵,。 白全福的藝名---飛不動,、跟著飛。老北京“天橋”第二代“八大怪”最為著名的為“云里飛”是白全福的祖父白慶林,。第三代“八大怪”,,居首的是小“云里飛”,是白全福的父親白寶山,。因為白全福七歲就在父親的場子里學(xué)“滑稽二黃”,,同時學(xué)說相聲,就起了個“飛不動””,、“跟著飛”的藝名,。 孫寶才藝名---“大狗熊”,因他長得身高體重,,膀大腰圓,,而且憨態(tài)可掬,所以得此藝名,。 張永熙的藝名---小張麻子,。張永熙幼年出過天花,所以小時候臉上有淺淺的麻子,,他學(xué)藝撂地時在北京天橋的張麻子很出名,,師父才給他起了藝名“小張麻子”。 屬于這類藝名的還很多,,比如春長隆叫一撮毛,、張杰堯叫張傻子、朱闊泉叫大面包,、湯金澄叫湯瞎子,、富壽嚴叫山藥豆子、閻笑儒叫閻麻子,。 二,、因在觀眾中的影響而得到的美譽 “相聲公司”馬德祿,。馬德祿,原名馬恩祿,,是馬三立的父親.相聲“八德”之一,。因為馬德祿功底扎實、活路扎實,、活路寬綽,,所會的相聲段子很多,所以有了“相聲公司”之稱,。 “笑話大王”“幽默大師”張壽臣,。張壽臣的藝術(shù)頗受業(yè)內(nèi)外人士的折服,他的相聲儒雅中帶著幽默,,睿智中透著機敏,,無論是單口相聲、對口相聲,、群口相聲以及太平歌詞等等,,都非常擅長,他十幾歲就開創(chuàng)了年輕演員單口相聲的先例,。加上他的評書功底,,穩(wěn)重大方穩(wěn)中有哏。他還創(chuàng)作了大量新的單口相聲作品,。所以被觀眾稱為“笑話大王”,、“幽默大師”。 “郭三元”郭榮啟,。郭榮啟的代表作《打牌論》從上世紀40年代火暴天津,,至今不衰。當年這個段子曾于同一個劇場連演十幾天,,場場爆滿,,甚至郭先生提出換演《拉洋車》或者《黃鶴樓》,觀眾不同意,,非要聽《打牌論》,。據(jù)說為了表演準確,他多次深入賭場觀察,、體會,把賭徒們輸錢時垂頭喪氣,、贏錢時眉飛色舞,、停牌時緊張燥動的各種神態(tài)刻畫得惟妙惟肖。因而,,深得觀眾喜愛,,并用麻將牌術(shù)語送給他一個“郭三元”的綽號,。 “單口大王”劉寶瑞。劉寶瑞流傳下來了大量單口相聲作品,,其中既有自己創(chuàng)作的,,也有在前人基礎(chǔ)上加工的,因為他的單口相聲一時無兩,,所以被觀眾稱作“單口大王”,。 “相聲倉庫”王長友。 王長友先生的記憶力驚人,,據(jù)說晚年他會說300多段相聲,,所以有“相聲倉庫”的美稱。 “摩登劉”劉奎珍,。舊社會的相聲藝人多剃光頭,,只有劉奎珍分頭油亮,衣著光鮮,。又因舉止談吐常露舊話劇的動作和腔調(diào),,所以觀眾贈以外號“摩登劉”。 “撿棗秀才”趙振鐸,。趙振鐸最為觀眾喜愛的段子是《八扇屏》,。而其中的“作濕”“撿棗”等片段,至今也是膾炙人口的,,因為趙振鐸的臺風(fēng)文雅,,再加上“撿棗”的片段婦孺皆知,所以被觀眾稱為“撿棗秀才” “李大白話旦”,、“李快嘴”李伯祥,。李伯祥,基本功十分扎實,,相聲說得又暴又脆,。藝術(shù)的特點是“快、爆,、脆,、準”,他最擅長表演快節(jié)奏的“貫口”類的節(jié)目,,又稱“李快嘴”,,他的《報菜名》、《大戲魔》,、《夸講究》都很著名,,所以得了“李大白話旦”、“李快嘴”的綽號。 “笑話簍子”劉俊杰,。劉俊杰2000年前后在天津電臺連續(xù)數(shù)年主持一檔節(jié)目,,節(jié)目中的名字是“笑話簍子”。2001年中央電視臺的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上,,他和唐杰忠合說的《戲迷》讓很多觀眾耳目一新,,”笑話簍子“這個綽號也在全國叫響了。 三,、使用“字輩”或者老前輩給的藝名 關(guān)于相聲“德”“壽”“寶”“文”字輩的由來,,此前已有專文《德壽寶文明的由來》講過,這里不再贅述,。 張壽臣的徒弟,,都有“立”字。張壽臣按照家里的排序,,弟子一律按照“立”字排,。因為張老先生早年比較迷信,有位算命先生給他算過卦,,說他五行缺木,,于是呢,張老先生就把自己的兒子,、徒弟的名字里全部加上了木字兒:兒子張立林,、張立椿,徒弟:常立桐(常寶堃),、劉立棠(劉寶瑞),、康立本、馮立樟,、袁立棟(袁佩樓),、田立禾(田中敏)、穆立樞(穆祥林),、于立相(于世德),。 張杰堯的弟子,都有“松”字,。張杰堯收十二名弟子,稱為“十二棵青松”,。 有單松亭、關(guān)松明,、袁松麒,、班松麟、田松山,、劉松江,、辛松斌、鄭松濤,、陳松波,、楊松臨、王松聲,、王松葵,。 馬三立的弟子,以”笑“字排輩,,有閻笑儒,、尹笑聲等人。 常連安原名常安,,常連安是他的藝名. 他本來是學(xué)京劇的,,十四歲進北京富連成班,與馬連良,、于連泉等同科,。蕭長華在其本名常安中加一連安,取藝名常連安,。后因嗓子“倒倉”(青春發(fā)育期嗓音變低啞)無法唱戲,,才改說相聲。 侯寶林曾用藝名侯保麟,,他的師兄弟名字一起是“麒麟童”三個字,,之所以后來改為侯寶林,這里面還有一段有趣的傳說:1933年初夏,京劇大師周信芳進京在廣德樓獻藝,,演出拿手戲《蕭何月下追韓信》,、《徐策跑城》等戲,一時轟動京城,三天的票預(yù)售一空,。侯寶林的師父朱闊泉慕名去廣德樓拜會周信芳,一則與大師結(jié)交朋友,二則觀摩大師演出,。不料因沒有買上票,被門房擋了駕,。朱闊泉說:“我是朱闊泉,是麒老板的朋友”,。門房說:“那好,請朱先生稍候,,待我去稟知麒老板,。”說完,,急匆匆來到后臺,,報知周信芳,周信芳沉思了一會兒,,說:“在北平,,我沒有叫朱闊泉的朋友?”門房回到門口,對朱闊泉說:“麒老板不認識你,,沒你這個朋友,,請回吧?!敝恍叩弥扉熑獰o地自容,,氣沖腦門兒,一跺腳,,好,!這個朋友不交了!朱闊泉越想越窩囊,,好你個麒麟童,!我收徒弟就叫“麒麟童”!后來朱闊泉收了三個徒弟,,大徒弟姓李,,起名“李寶麒”,;接著收了“侯保麟”和“王寶童”,于是“麒麟童”全齊了,。解放后,,侯寶林為了消除這場誤會,,便將“麟”改為“林”了,這便是“侯寶林”的由來,。 高英培原名高敬昌,,最初的藝名叫高伯棠。因為師父趙佩茹非常喜歡他,,決定再給他取個藝名,就把女兒名字中的一個字“英”賜給了徒弟高英培,,正在談話間,,京劇大家譚曉培進來了,,說我也喜歡伯棠,把我最后一個字給他,。于是他就有了一個相當當?shù)拿帧哂⑴啵?/span> 蘇文茂的藝名有兩個---蘇伯光,、蘇仲仁,。這個事情蘇先生生前多次說過:“我拜師的時候,,唱單弦的謝芮芝先生給我起了個藝名-蘇伯光。等我到了北京啟明茶社演出時,,我?guī)煾傅膸煾笍垑鄢枷壬桓吲d了,,因為前輩說相聲的有一位叫盧伯三的,,所以又給我改了個名叫-蘇仲仁,因為我前邊還有一個師兄叫李伯仁,,后來他不說相聲了,。后來我回天津演出,,演出時海報上的名字有時是蘇伯光,,有時是蘇仲仁,有時是蘇文茂,,后來我?guī)煾刚f:老這樣不行,,你自己說你到底叫什么?”我說:干咱們這一行的走南闖北哪兒都去,,我就媽媽一個親人了,,我怕改了名字,回頭她找不著我,!從此,,我一直在用我的原名—蘇文茂?!贝?/span>后,,這一輩的相聲演員就以“文”字來取藝名了,比如劉文亨,,魏文亮等。 四,、為了方便而取的藝名 馬季原名馬樹槐,,1957年,巡回演出中的一天,,侯寶林先生突然對他說:“你這個馬樹槐呀,,繞嘴,作為一個相聲演員,,不僅在臺上表演要響,,名字叫起來也要響,,這樣人家容易記住你,你改個名吧,,換個藝名,。”那時候正值我國放映一部匈牙利出品的故事片《牧鵝少年馬季》,,這部影片在當時影響很大,,馬季看了也很喜歡影片的主人公,影片中的馬季就是一個十分幽默滑稽的角色,,所以馬季征得侯寶林同意后取了此名后。 “笑林”的藝名是李谷一起的,。笑林,,原名趙學(xué)林,曾用名趙小林,、趙別林,,因為與一位相聲作家同名,后來在李谷一的建議下,,改為藝名“笑林”,。 趙炎原名“趙殿燮”。 原名一直用了30多年,。馬季建議他改名:“這名字念起來不順口,,看起來也生僻,,不認識的還以為你叫‘趙殿變’呢,。” 趙炎先是改名為趙焱 ,,結(jié)果馬季還是認為這個字繁瑣,,于是就又去了一個“火”,叫做趙炎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