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序:1933年秋,,他在一棵槐樹下,,第一次見到剛成為北大中文系學生的她,光影婆娑,,她語笑嫣然,。1986年冬,她在北京登臺演出昆曲《游園驚夢》,,曲終人散之前,,他悄然離開。2002年春,,年滿9旬的他溘然長逝,,遺囑之一是把他在雁蕩山大悲閣為她手抄的一卷《裝飾集》,以及一冊《音塵集》捐贈給中國現代文學館。2015年夏,,年過百歲的她翩然離世,,蜿蜒歲月,自此音塵兩絕,。他是卞之琳,,她是張充和。也許一直是使君有情,,羅敷無意,,也許一直是花落水流,春錯秋誤,,而沒有開始的,,也必將不會結束,。此刻,在所有的稱呼里,,我再也找不到比“你”,,比“我”,更溫情的兩個,。若是你不小心走進這幾行文字里,,你愿意做“你”,做“我”,,或者什么也不做,,都隨你! 卞之琳,、張充和1936年10月攝于蘇州天平山 當 時 明 月 在 百花循序綻放 春卻隨心流浪 漸行漸遠或是翩然來臨 把一蓑煙雨 釀成百般無望
槐蕊淡吐清香 光卻濃郁奔放 斷壁頹垣或是煙波畫船 任一曲微茫 漾成百年哀傷
你的眉心 藏著一條河的柔情 我在岸上走了一世 仍走不到盡頭 你的腳下 臥著一座橋的慈悲 我在樓上看了一生 仍看不盡余暉
此刻,,所有的謎題都 無需再問 曉鏡里云鬢已改 夜吟中月光猶寒 明月 仍裝飾著你的窗 你 仍裝飾著我的夢 李榆,貪戀慢時光,,貪戀慢文字,,為一個瞬間,走一段長路,。愛柳婆娑,,遂名為榆,不過想要每一束進入我生命的光,,都能被折射,。用文字寫自己的悲歡,僅十多年前在《讀者》原創(chuàng)版,,《優(yōu)雅生活》雜志有零星發(fā)表,不過數千字而已,。十年一覺什么夢,,已經不想追憶。近日開始寫詩,,文字散淡,,僅為情生。 長按識別一鍵加關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