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米是指宋代書法家,、畫家米芾及其長子書法家,、畫家米友仁。米芾,是中國繪畫史上具有傳奇色彩的人物,,與其長子合稱“二米”,,并以姓氏稱其山水畫,這在繪畫及史上是絕無僅有的,。他所創(chuàng)立的“米點山水”在中國山水畫史上獨樹一幟,,特別是其所倡導的“平淡天真”、“自適其志”的審美觀及追求繪畫創(chuàng)作的自由精神開創(chuàng)了中國文人畫之先河而且一直影響非常深遠,。 米芾(1051-1107),,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自署姓名米或為芊,時人號海岳外史,,又號鬻熊后人,、火正后人。祖籍山西,,然遷居湖北襄陽,,后曾定居潤州(今江蘇鎮(zhèn)江)。能詩文,,擅書畫,,精鑒別,書畫自成一家,,創(chuàng)立了“米點山水”,。 其個性怪異,舉止顛狂,,遇石稱“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稱“米顛”,。宋徽宗詔為書畫學博士,,又稱“米襄陽”、“米南宮”,。 與蘇軾,、黃庭堅、蔡襄并稱“宋代四大書法家”,。 米芾作為北宋著名的畫家,,處在一個文人畫的成熟時代,其繪畫題材十分廣泛,。米芾在山水畫上成就最大,,擅水墨山水,,人稱“米氏云山”。米芾的繪畫源出董源,,他不喜歡危峰高聳,、層巒疊嶂的北方山水,欣賞的是江南水鄉(xiāng)瞬息萬變的“煙云霧景”,,“天真平淡”,,“不裝巧趣”的風貌;所以米芾在藝術風格里追求的是自然,,他所創(chuàng)造的“米氏云山”都是信筆作來,,煙云掩映。米芾的畫跡已不存在于世,,目前唯一能見到的,,也很難說是真正意義上的“米畫”——《珊瑚筆架圖》,畫一珊瑚筆架,,架左書“金坐”二字,。然后再加上米點和題款,米家山水便赫然而出,,米芾以畫代筆,,頗有意趣。
米芾生平書法用功最深,,擅篆、隸,、楷,、行、草等書體,,成就以行書為最大,。雖然畫跡不傳于世,但書法作品卻有較多留存,。米芾的用筆特點,,主要是善于在正側、偃仰,、向背,、轉折、頓挫中形成飄逸超邁的氣勢,、沉著痛快的風格,。字的起筆往往頗重,到中間稍輕,,遇到轉折時提筆側鋒直轉而下,。捺筆的變化也很多,,下筆的著重點有時在起筆,有時在落筆,,有時卻在一筆的中間,,對于較長的橫畫還有一波三折。米芾自稱“刷字”,,明里自謙而實點到精要之處,,“刷字”,體現他用筆迅疾而勁健,,盡心盡勢盡力,。他的書法作品,大至詩帖,,小至尺牘,、題跋都具有痛快淋漓,欹縱變幻,,雄健清新的特點,。從存世界的近六十幅米芾的手跡來看,“刷”這一個字正將米字的神采活脫脫地表現出來,。 米芾傳世的書法墨跡有《向太后挽辭》,、《蜀素帖》、《苕溪詩帖》,、《拜中岳命帖》,、《虹縣詩卷》、《草書九帖》,、《多景樓詩帖》等,,《苕溪詩》和《蜀素帖》為米芾行書最高成就的傳世作品。
《苕溪詩卷》(局部特寫) 《蜀素帖》亦稱《擬古詩帖》 墨跡絹本行書 縱29.7厘米 橫284.3厘米 現存臺灣故宮博物院 《蜀素帖》(局部)
《褚臨黃絹本蘭亭序跋贊》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褚遂良摹蘭亭序跋贊》 紙本 24 X 47.5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道林詩帖》 紙本 行書 縱30.l厘米 橫42.8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焚香帖》 草書 縱25.2厘米 橫25.2厘米 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藏 《破羌帖跋贊》) 行楷書 縱22.9厘米 橫48.2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提刑殿院帖》又稱《衰老帖》 行書 縱34.5厘米 橫49.2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來戲帖》 翰牘九帖之一 紙本 行草書 縱25.5厘米 橫43.6厘米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致伯修老兄尺牘》 翰牘九帖之二 紙本 行草書 縱25.4厘米 橫43.2厘米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晉紙?zhí)?翰牘九帖之三 紙本 行草書 縱23.7厘米 橫39.1厘米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適意帖》又稱《玉格帖》 翰牘九帖之四 紙本 行草書 縱23.5厘米 橫35.9厘米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致伯充尺牘》 翰牘九帖之七 又稱《業(yè)鏡帖》 紙本 行草書 縱23.5厘米 橫21.6厘米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惠柑帖》 翰牘九帖之八 紙本 行草書 縱22.7厘米 橫33.2厘米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戲成詩帖》(翰牘九帖之九) 紙本 行草書 縱23.9厘米 橫34.6厘米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紫金研帖》 紙本 行書 縱28.2厘米 橫39.7厘米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蘇太簡參政帖》 紙本 行書 19.6×6.8 cm 上海博物館藏 《公議帖》又稱《長至帖》 紙本 行書 縱33.3厘米 橫42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韓馬帖》 紙本 行書 縱33.3厘米 橫33.3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新恩帖》 紙本 行書 縱33.3厘米 橫48.5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叔晦帖》 紙本 行書 縱24.5厘米 橫29.6厘米 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向亂帖》又稱《寒光帖》 淡黃紙本行草書 縱27.3厘米 橫30.3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
|
來自: fuhaizhenren > 《國畫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