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以“廬陵歐陽修”自居,。官至翰林學士、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歐陽修學問淵博,尤有知人之識,,蘇軾父子及曾鞏,、王安石皆出其門。 歐陽修是在宋代文學史上最早開創(chuàng)一代文風的文壇領袖,,與韓愈,、柳宗元、三蘇,、王安石,、曾鞏被世人稱為“唐宋八大家”。其在史學方面,,也有較高成就,,撰有“新五代史”、“六一居士集”等著作,。 可能為其詩,、文、史所掩,,歐陽修詞作的真實成就,,一直被忽視。除了那篇世人皆知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钡摹蹲砦掏び洝芬晃模P于他的詞作,,您了解多少呢,? 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宋 歐陽修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shù)。 玉勒雕鞍游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楊柳堆煙”,,說的是早晨楊柳籠上層層霧氣的景象。著一“堆”字,,則楊柳之密,,霧氣之濃,宛如一幅水墨畫,。隨著這一叢叢楊柳過去,,詞人又把鏡頭搖向庭院,搖向簾幕,。一句“無重數(shù)”,,令人感到這座庭院的無比幽深。原來這詞中女子正獨處高樓,,她的目光正透過重重簾幕,,堆堆柳煙,向丈夫經常游冶的地方凝神遠望,。 在深深庭院中,,人們仿佛看到一顆被禁錮的與世隔絕的心靈。雨橫風狂,,催送著殘春,,也催送女主人公的芳年,。她想挽留住春天,但風雨無情,,留春不住,。于是她感到無奈,只好把感情寄托到命運同她一樣的花上:“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边@兩句包含著無限的傷春之感,。在自然渾成、淺顯易曉的語言中,,蘊藏著深摯真切的感情,。 蝶戀花·誰道閑情拋擲久宋 歐陽修 誰道閑情拋棄久,?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 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辭鏡里朱顏瘦,。 河畔青蕪堤上柳。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 獨立小樓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后,。 總有一種莫名其妙的閑愁,,總是把它拋棄,可它卻總縈繞我的心頭,。每到春來那種惆悵憂傷一如故舊,。為了消除這種閑愁,我天天在花前月下痛飲美酒,,寧可酩酊大醉,,不惜身體日漸消瘦。 這首并不完整的詞表達出了一片難以直視的,、濃重的感傷之情,,大有“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的那種對于整個人生的迷惘和不得解脫的苦悶,。在眷戀美好事物的同時,,也表達了甘心為此憔悴的執(zhí)著感情,。“獨立小橋”兩句,,表現(xiàn)了主人公有所待又若有所失的情狀,,語淡而意遠。 踏莎行·候館梅殘 宋 歐陽修 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征轡,。 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 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闌倚。 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這是一首寫一個旅人在征途中的感受,離情別緒,,題材常見,,但手法奇妙,意境優(yōu)美,,讀來令人神遠,。草薰風暖的春天在別館與戀人離別,他初不經意,,信馬由韁,,悠哉游哉;漸行漸遠,,離愁上心,,漸遠漸無窮,仿如迢迢不斷的春流水,,以“春水”喻愁,,暗承李煜“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之意,并與“溪橋”一語相應,。自然真實地刻畫出居人望歸的愁情,,一種離愁,情致深婉而又細切,。 此刻一在閨中,,一在候館,,其傷感當更過離別之時?!皹歉摺本涫莿裎恐~,,蓋近倚危闌也難解愁情,因為登樓所見,,不過是一望平蕪及平蕪盡處的綿綿春山,,而行人早已在春山之外了。遠在春山之外不知何處,,居人盼歸不見的絕望痛苦心情,,可以想見。景愈遠而愁愈深,,語淺淡而情有致,。 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畫船宋 歐陽修 堤上游人逐畫船,,拍堤春水四垂天。 綠楊樓外出秋千,。 白發(fā)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盞頻傳。 人生何處似樽前,! 融融春水,,碧波涌浪,不斷拍打著堤岸,,天幕四垂,,遠遠看去天水相連。請莫笑我白發(fā)滿頭還把鮮花插,,人生多坎坷,,除卻眼前這杯醇酒,何處再能解愁尋樂,? 一個“逐”字,,生動地道出了游人如織,熙熙攘攘,,喧囂熱鬧的情景,。一個“出”字寫出了美景中人的活動,給優(yōu)美的景色平添出盎然的生機,。 雖說是酣飲耽樂,,卻別有意趣,。一句“人生何處似尊前”,凄愴沉郁,,耐人品味,,原來他的嗜酒耽樂正是他借以排遣宦海浮沉,累次受挫帶來的無限苦悶,,這也正是婉曲含蓄,、意在言外之處。 生查子·元夕 宋 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燈,、花,、月、柳,,在主人公眼里只不過是凄涼的化身,、傷感的催化劑、相思的見證,。而今佳人難覓,,淚眼看花花亦悲,淚滿衣袖,。世事難料,,情難如愿。牽動人心的最是那凄怨,、纏綿而又刻骨銘心的相思,。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任君“淚濕春衫袖”,,卻已“不見去年人”,此情此傷,,又怎奈何天,?反復低吟淺唱,,無限傷感,隱隱一懷愁緒化作一聲長嘆: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此恨綿綿無絕期,? 玉樓春·尊前擬把歸期說 宋 歐陽修 尊前擬把歸期說,,欲語春容先慘咽,。 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 離歌且莫翻新闋,,一曲能教腸寸結。 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春風容易別,。 此詞雖詠嘆離別,但于傷別中蘊涵著平易而深刻的人生體驗,?!敝刑烀髟隆桥_清風原本無情,,與人事了無關涉,只因情癡人眼中觀之,,遂皆成傷心斷腸之物,,所謂“情之所鐘,正在我輩”,。 離歌一曲,,愁腸寸結,離別的憂傷極哀極沉,,卻于結處揚起:“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春風容易別?!敝挥酗枃L愛戀的歡娛,,分別才沒有遺憾,正如同賞看盡洛陽牡丹,,才容易送別春風歸去,,這豪宕放縱仍難托盡悲沉,花畢竟有“盡”,,人終是要“別”,。此詞引入對人世大背景理性的思索,,感情深摯,不同凡響,,于豪放中有沉著之致,。 文 | 三度 品讀更多經典詩詞、國學,、書畫與精美文章,,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唐詩宋詞品讀 很高興能夠在這個紛紛擾擾的世界里與你相識。每天推送經典詩詞,、國學,、書畫與精美文章品讀,讓我們在這浮躁的年代,,靜下心來,,和三度一起品讀鑒賞那些快被時光遺忘的經典,修身養(yǎng)性,,傳承經典,,約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