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慕容素衣 中關(guān)村二小事件近日鬧得沸沸揚揚,一位母親發(fā)長文控訴十歲的兒子在學校長期被霸凌,,最近更被一個熊孩子將廁所垃圾紙筐扣在頭上,,尿水淋了一頭。后來網(wǎng)上又曝出有反轉(zhuǎn),,稱這位孩子的母親是因私人恩怨對學校發(fā)泄不滿,。 孰是孰非,光從現(xiàn)有的信息來看無從辨別,。我想討論的是,,如果你的孩子真的遇到了校園欺凌,做為家長應(yīng)該如何處理,。 整件事中最讓我感到詫異和氣憤的是,,圍觀群眾們那種習慣性譴責受害者的論調(diào)。 事情還沒有水落石出呢,,有個學校家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就說:“我站在一個客觀角度說,,這種事應(yīng)該是雙方(家長)的責任,不能說是學校的責任。如果我的孩子出現(xiàn)這種被欺負的情況,,我首先會從我自身的角度找原因,,為什么不欺負別的孩子就欺負我的孩子,我會考慮如何加強對孩子的教育,,或者提升我們家長自身,。” 謝天謝地,,被欺凌的孩子沒有攤上這樣的家長,,想想看吧,當你在外面受了欺負,,回到家里訴苦,,你那視為靠山的父母卻義正嚴辭地告訴你:“你要反省下自己,為什么他們不欺負別的孩子,,就欺負你,。” 面對如此大義凜然的父母,,那個孩子的內(nèi)心必然是崩潰的,,他先是失望,進而自責,,糾結(jié)于自己是不是做錯了什么,。這樣的直接后果就是,當再被欺負時,,他更加沒有還手的勇氣了,。間接后果則是,在他漫長的人生中,,只要遇到類似的困境,,都會習慣性地從自身找原因。 不少人習慣于指責受害者,,你被強暴了,,那是因為你騷,你被欺負了,,那是因為你欠揍,,你被騙,是因為你傻,。總之,,蒼蠅不盯無縫的蛋,一個巴掌拍不響,。 一個巴掌真的拍不響嗎,?我從未聽過比這還要扯蛋的狗屁邏輯,。受害者已經(jīng)夠不幸了,卻還要承受旁人的苛責,。 不僅僅是圍觀者,,很多父母和老師也將這套理論用在教育孩子身上。當孩子或?qū)W生受到了傷害,,這類父母和老師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弄清真相,,保護孩子,而是不分青紅皂白地指責孩子,。 看新聞中說,,在被同學用凳子砸、被關(guān)進廁所,、被辱罵之后,,女生凌瀟瀟找到老師訴說了自己的遭遇,但老師的反應(yīng)讓她更加心寒,,老師認為“一個巴掌拍不響”,絕望中她寫下了遺書,,幸好沒有實施,。 我讀小學時也碰到過校園欺凌,幾個隔壁班的小混混男生喜歡擋在路上向女生勒索零用錢,,我那時武俠小說看多了,,沖上去把他們說了一頓,結(jié)果為首的男生給我下戰(zhàn)書,,約我次日一戰(zhàn),。第二天,我偷偷往書包里塞了把水果刀,,見面的時候啥也沒說亮出了刀子,,他們自動認輸了,那個男生后來還和我成了好朋友,。 現(xiàn)在想起來是有幾分后怕的,,雖說大部分愛搞校園欺凌的人都是欺軟怕硬的紙老虎,可萬一碰上了真老虎,,估計我就成了挨刀子的,。 為什么不告訴父母和老師?因為我以前試圖告訴過他們,,得到的只有指責,,沒有幫助。我爸媽只要我和人發(fā)生沖突,,他們的第一反應(yīng)就是訓斥我,,和人打架不論誰先動的手,,總是痛罵我一頓。其實我從來不主動攻擊別人,,只是至今為止沒有學會乖乖挨打,。 我相信很多中國孩子和我有著類似的心路歷程,受到欺凌本來已經(jīng)夠受傷了,,結(jié)果父母的態(tài)度讓他們雪上加霜,,陷入“我真沒用,我肯定有問題”的受害者心理中無法自拔,。 所以當你的孩子對你說,,“爸爸媽媽,有人欺負我了”,,不要忙著讓他自省,,先去搞清楚真相,如果他真的受到了欺負,,你一定要堅定地站在他那邊,。 當孩子問你“為什么他們只欺負我一個”,請溫柔而堅定地告訴他,,孩子,,這不是你的錯,錯的是那些欺負你的人,。他們欺負你只是因為你看上去弱小,,而弱小本身并不是錯,恃強凌弱才是錯,。 除了指責孩子外,,有些父母還習慣讓孩子忍著。對于這類傷害,,一分鐘都不要讓你的孩子忍著好不好,,你得讓他學會反抗暴力,反抗不了的話,,就向能夠幫助他的人求助,,或者幫孩子轉(zhuǎn)學。哪怕叫孩子去學個空手道呢,,也別讓他一味忍著,。那個因不堪同學欺凌而選擇自殺的15歲少年,就是因為他母親老讓他“忍著”而陷入了絕境,。 還有些父母習慣性地認為這是件小事,,不就是孩子們打打架嘛,誰不是這么過來的,。這樣的父母真是很傻很天真,,校園欺凌引發(fā)的悲劇已經(jīng)遠遠不止一起,,別再拿“他還是個孩子”來為那些小惡霸開脫,孩子一旦拉幫結(jié)伙地壞起來,,比成年人壞得更加不受控制,。 打架和欺凌還是有區(qū)別的,打架一般是一對一,,兩個人勢均力敵半斤八兩,,屬于偶發(fā)性的,欺凌則大多是多對一,,具有持續(xù)性和實力上的壓倒性,,一旦被這樣的校園霸主小團伙盯上,會遭受很大的傷害,。 被欺凌的那些孩子通常都是比較軟弱的,,據(jù)統(tǒng)計有超過八成的人在被打時從不還手,這樣的孩子,,你光是鼓勵他們做個狠角色可能起不了太大作用,。正因如此,做為這類孩子的父母才更應(yīng)該勇敢起來,,只有你們成了孩子們的堅強后盾,,他們才有面對欺凌的勇氣和力量。只有父母強大了,,孩子才會強大。 而那些做為旁觀者的父母,,更加不要說些什么“一個巴掌拍不響”的風涼話,。沒有人是一座孤島,當你面對被傷害的他人無動于衷時,,也就意味著減少了自己以后得到幫助的機會,。 孩子是我們?yōu)槿烁改傅能浝撸屛覀優(yōu)樗麄兣弦簧砜?,永遠都不要對被欺凌的孩子說這三句話: 為什么他們只欺負你不欺負別人,。 你得忍著。 這是件小事,。 別讓你的孩子陷入無助,,請告訴他:孩子,不管發(fā)生了什么,,父母都會和你一起勇敢地面對,。 作者簡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