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陰軒叢書》最先刊刻的兩種,就是王恕的著作,。由此可知,,在三原當?shù)氐奈娜酥校跛∮兄貏e高的聲譽,,而這也正預(yù)示著這套叢書跟宏道書院之間的關(guān)系,。
李錫齡就是三原本縣人,嘉慶二十一年舉人,,通過捐款當上了內(nèi)閣中書,,而后在方略館做校對。父母去世后,,李錫齡丁憂在家,,因為他在方略館做過校對,故而對古籍整理產(chǎn)生了興趣,,于是他開始廣泛地收集藏書,。因為其家是三原當?shù)氐木薷唬再Y金對他不是問題,。沒過多少年,,他的藏書數(shù)量就達到了九萬多卷,這在那個時代是很大規(guī)模的藏書成果,。接下來,,他從自己的藏書中挑選了一些流傳較少且有重要學(xué)術(shù)價值的書開始刊刻。這就是《惜陰軒叢書》的來由,。
《惜陰軒叢書》 書牌 清道光二十至二十六年宏道書院刻咸豐八年續(xù)刻本 《惜陰軒叢書》的書版何以歸了宏道書院,,我未查到相應(yīng)的史料,《三原文史資料》第7輯刊有王桂娥所作《李錫齡與<惜陰軒叢書>》一文,,此文談到了李錫齡編輯《惜陰軒叢書》的動機和過程,,該文中有這樣一個段落:“仿《四庫全書》例,分經(jīng),、史,、子、集,,內(nèi)容廣泛,。當時周至縣著名學(xué)者路德先生對此叢書十分贊賞,,他對李錫齡說:吾讀子之叢書,,包河統(tǒng)洛之文,,吉金樂石之記,通幽洞微之旨,,摘艷薰香之辭,、東洋西洋之考,虎韜豹韜之說……(路德著《遠眺園記》),。遺憾的是《惜陰軒叢書》輯成后未及付梓李錫齡已積勞成疾,、臥病不起,臨終前還念念不忘叢書的刻印工作,,并囑其表弟張百獲,、廣文樹總司校刊事宜,。錫齡死后逾二年,,道光二十六年由三原、宏道書院刻印《惜陰軒叢書》并向外銷售,,此舉引起全國各地學(xué)者重視,,競相求購。”
王桂娥的這段話講到了時人對《惜陰軒叢書》的贊譽,,也講到該書在李錫齡生前未曾完成,,而后是由其表弟完滿了李錫齡的心愿。在李錫齡去世兩年后的道光二十六年,,三原宏道書院開始刻印這部叢書并對外銷售,。這段話中的“刻印”二字令我有些費解,我理解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當年李錫齡只是匯成了《惜陰軒叢書》的稿本,,并沒有予以刊刻,而真正的刊板地,,則是在宏道書院,。如果這種推論成立的話,《惜陰軒叢書》確確實實是宏道書院的刊本,,可惜王桂娥此文沒有注明其這種說法的原始出處,。
《惜陰軒叢書》 牌記 清道光二十至二十六年宏道書院刻咸豐八年續(xù)刻本 但王桂娥.之文,其中有一個段落引用了《三原縣新志》卷六上的記載:“李錫齡卒后,,其妻劉氏于咸豐年間,,獨力捐修縣城隍廟,花費數(shù)萬金,。其嗣子李懋功,,捐官知府,,于同治五年奉嗣母曾氏之命重修北關(guān)城墻,用銀四萬余兩,,又捐防城銀二萬三千余兩,,光緒乙亥捐義倉麥五百石,捐籽種銀一千一百兩,,又捐京師潘家河沿先世官京曹時住院二所,,計房二千余間,以為會試舉子新館,?!?/span>看來李錫齡去世之后,其家產(chǎn)依然很龐大,,他的妻子竟然花幾萬金來修建城隍廟,,而李錫齡在生前也是大筆的捐銀,《咸陽事志》.談到李錫齡時有這樣一個段落:
從門洞里穿過 “李錫齡出身于名門世家,,父親李穎任光祿寺珍饈署正,,祖父李大霳曾任湖南衡州府知府,叔祖及曾祖亦都曾供職朝廷,。家道殷實,,富而不吝,樂善好施,,多行善事,。除耗巨資刊印《惜陰軒叢書》外,善舉甚多,。道光二十年,,陜西學(xué)政沈兆霖打算擴建宏道書院(乾隆時因避諱改‘弘’為‘宏’),增修齋舍,。因經(jīng)費不足,,倡議募捐。當時陜西學(xué)政署衙在三原縣城,,倡議公布后,,李錫齡率先為宏道書院捐銀2500兩。他還捐銀在縣城內(nèi)建設(shè)義學(xué)一所,,使鄉(xiāng)里子弟得以免費讀書,。凡貧寒學(xué)子登門求助,無不慷慨厚贈,。每遇饑饉災(zāi)荒,,都要捐銀賑濟。他還先后為援助沿海軍民抗擊英國侵略軍及治理黃河捐銀800余兩,?!?/span>
地上的石磨盤 宏道書院的擴建,,李錫齡也贊助了一大筆銀子,除此之外,,他也捐銀救災(zāi),。如此說起來,他有的財力極其雄厚,,而刊刻一部三百多卷的叢書,,在那個時代也要花一筆巨款。宏道書院當時是否有這樣的實力,,我對此略表懷疑,因為書院的擴建還需要當?shù)厝藖砭杩?,而李錫齡有這么大的實力,,為什么不獨自刊刻,而把這個費力花錢的事情轉(zhuǎn)給宏道書院呢,?如此想來,,《惜陰軒叢書》是由宏道書院所刊刻者,似乎不能成立,。以我的推論,,該叢書的刊刻者應(yīng)該就是李錫齡,其去世后,,家人將書板捐給了宏道書院,,書院刷印后,流傳于世,,才使得《惜陰軒叢書》風行天下,。可惜我的這個推論還未查到歷史佐證,。
還有一些未使用完 從涇陽縣前往三原縣的路,,司機并不熟悉,于是用上了導(dǎo)航儀,,然而這個先進武器卻有負我等對它的厚望,。按照導(dǎo)航儀所規(guī)劃的路線,我們的車駛?cè)肓肃l(xiāng)村小道,。穿行在一個一個的自然村內(nèi),,其行走之困難,真是無法形容,。好在終于進入了三原縣城,,在一條仿古街上,我遠遠地看到一座高大的石牌坊,。本以為這就到了目的地,,將車開到牌坊近前時,,卻未看到書院的影子,這個牌坊上刻著“關(guān)中上郡”四個字,,以此顯現(xiàn)著當?shù)厝说尿湴痢?/span>
書院距離城門約二百米 在這個新建石牌坊的斜對面,,有一座正在修建的城門樓,門樓上寫著“永清門”,。走入此門,,眼前所見不是老城,而僅僅就是一個孤零零的城門樓子,。從底下門洞穿過,,里面卻是一條寬闊的河道。在河道之上,,建設(shè)著一座懸索橋,,這種現(xiàn)代化的建橋方式,跟這座古老的城門有些不搭調(diào),。而城門的前方還堆放著一些木料,,看來這個復(fù)古工程還要進行下去。城門建設(shè)者的獨特構(gòu)思,,是將當?shù)匾呀?jīng)廢棄不用的石磨盤作為建筑材料鋪裝在地面上,,一眼望上去,倒是有著別樣的藝術(shù)效果,。
緊鎖的大門 站在城門邊向行人打聽宏道書院,,幾乎人人可以給我指明方向。沿著河道前行二百米,,就看到了一個院落,。隔著鐵柵欄門望進去,正是我要尋找的宏道書院,。這個書院從外觀看,,像是民國時期重新修造者,因其風格是典型的中西合璧,,可惜的是,,書院的大門上著鎖。用力敲擊一番,,沒有人走過來,,于是向旁邊的學(xué)生們請教。宏道書院的側(cè)旁有一所學(xué)校,,李欣宇帶我趕到這里時,,正是放學(xué)時間,三三兩兩的學(xué)生們從學(xué)校門口路過,,我問他們從哪里能找到開門人,,學(xué)生們一律搖搖頭,,有的告訴我說,他在這旁邊已經(jīng)上學(xué)幾年,,但從來沒有進過書院,,因此對里面的情形一無所知,同時他們也告訴我這個書院很少開門,,似乎只有領(lǐng)導(dǎo)來時,,這個大門才會打開。無奈,,只好隔著鐵柵欄向內(nèi)張望,。在主樓的側(cè)方看到了兩塊文保牌,一個是省級,,一個是全國級,。由此可知,書院有著何等重要的文物價值,。而院落中的綠植也修剪的不錯,說明這里還是有人照應(yīng)和看管,。
宏道書院的文保牌 念及這一層,,我覺得書院內(nèi)一定有人。站在原地四處張望,,書院的外墻有一排簡易棚,,這些簡易棚的外墻顯現(xiàn)著這里的業(yè)態(tài),有砂鍋店,、便利店,、文具店等等,看來這些小商店都是服務(wù)于旁邊的學(xué)校,。于是我走進砂鍋店問那個老板:如何能找到書院的看門人,?老板搖搖頭。而在店內(nèi)吃砂鍋的一位學(xué)生卻告訴我:旁邊文具店的老板知道誰拿著書院的鑰匙,。竟然有這樣的秘訣,,我鄭重地感謝了這位學(xué)生,而后轉(zhuǎn)身走入了旁邊的文具店,。
建筑主體是中西合璧的風格 這個店售賣文具和礦泉水,,老板是一位中年女士,欣宇用當?shù)卦捙c她交流,,希望她把拿鑰匙的人找來,。這位婦女面無表情地撥了兩回手機,而后跟欣宇說,,對方?jīng)]有接聽,。無奈,,我二人只好等在文具店的門口。在等候的過程中,,我漸漸覺得我二人在做法上有些欠妥:說不定女老板希望我們買些什么,。于是我開始瀏覽她所經(jīng)營的貨品:此店的室內(nèi),主要賣的就是一些文具,,雖然這里有幾種筆是我常用者,,但一眼望上去,她的經(jīng)營之物算不上高仿,,這種筆在使用起來,,頗為別扭。顯然,,買一堆這樣的筆,,跟扔掉了沒有太大區(qū)別。于是我又走入了外間,,而外間的地上堆著幾箱礦泉水,,于是我提出買一箱水。欣宇沒有明白我的意思,,他說車上有水,,堅決不用我買。沒辦法,,我只好說:我就喜歡喝這個店里的,。欣宇馬上明白了我的意思,他樂呵呵地搬起了一箱放在了車的后備箱里,。
旁邊的收發(fā)室 這箱水價不便宜,,在北京的超市內(nèi),僅有這里售價的三分之一,,但我覺得買這么一箱水能夠走入書院,,當然也值。果真,,店主拿起了手機,,電話也馬上就撥通了,而后她跟我說:“管鑰匙的問你,,帶沒帶介紹信,?”我說:“這玩意兒到今天已經(jīng)不通行,所以未曾帶,?!庇谑菋D女干脆地跟我說:“既然那樣,那你們就進不去了?!?/span> 旁邊的小商店 這個結(jié)果,,我跟欣宇都沒想到,兩人面面相覷,。欣宇問我為什么不帶張介紹信,,我說那玩意兒太容易弄到了,也正因如此,,反而讓我覺得那東西早已成為了無用之物,,沒成想,在這里還如此看重,??梢姡P(guān)學(xué)的影響在這里依然起著作用,。欣宇不愿意事情就此了結(jié),,他又上前跟店主提著要求。我覺得到了這種境地,,再說也無益,,于是把他拉上了車。上車之后,,我二人大笑起來,,搞的司機莫名奇妙,他問是怎么回事,。我告訴他,剛剛我們排演了一出偷雞不成反蝕把米的鬧劇,。欣宇更正我說:“這應(yīng)該叫賠了夫人又折兵,。”
中華名小吃——老黃家 一上午的折騰,,再加上是這樣的結(jié)果,,我等三人感覺到有些疲憊,欣宇是樂天派,,他告訴我說,,三原縣城內(nèi)有一家著名的飯店,名叫老黃家,,此店專做一種餅,,這種餅的做法很特別,老黃家本來不大,,就是因為這種餅而讓西安人民趨之若鶩,,很多人專程開車來這里吃飯。因此欣宇說,我等來到了三原縣,,絕不能錯過此事,。
有人在唱歌 我覺得他的建議很好,看來有必要撫慰一下剛剛受過挫折的小心臟,,于是跟著欣宇來到了老黃家,。這家飯店處在一個十字路中。從外觀看,,在三原縣算的上豪華,。飯店里面果真熱鬧,有一位大堂經(jīng)理忙著招呼客人,,不時地還唱上一首曲,,可惜其所唱都是流行歌曲而非秦腔,但我還是給予了熱烈的鼓掌,。這讓經(jīng)理很高興,,特地站在我等桌旁獻了一首歌。他的熱情大大緩解了我跟欣宇的沮喪,。而后端上來的主食與小菜的確是美味可口,,通過這個餅讓我改變了對三原人民的成見。
微信號:zhilanzhaiweili 藏書家韋力的古書之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