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過波浪理論的朋友都知道楔形一般是屬于反轉形態(tài),如果在趨勢末端出現向上楔形我們可以認為是反轉的形態(tài),,也稱作終結楔形,。我們看下圖: 一般終結楔形出現意味著行情在上升到一定的階段多頭動能已經不足以繼續(xù)維持向上突破的需求,只能以一種衰弱的形態(tài)苦苦支撐上行的需要,。但是當這種疲態(tài)一旦打破也就是突破楔形下軌可能就面臨一波崩盤的下跌,。 引導楔形一般是在下行行情中出現向上的楔形形態(tài),突破以后也是反轉看空,。道理差不多,,不多講,,我們接下來看一種比較特殊但很經典的情況: 上圖可以看到,正常來講楔形是反轉形態(tài),,如果下跌的楔形大概率向上突破反轉才對,,但是很多情況行情是快速向下突破,。這種行情出現我們可以理解為,,行情出現楔形說明空頭已經遇到阻力了,但是主力為了誘空得到更好的價位最后一搏形成快速的下跌,。從圖形上看,,如果向下突破以后再形成“V型反轉”到楔形范圍內,并且伴隨一波空頭回調到之前楔形的下軌位置企穩(wěn)可以認為是底部的特征,。理解為空頭如果向下突破了阻力又快速的回到了阻力上方說明空頭試探性的突破后發(fā)現存在大量的買盤,。企穩(wěn)后迎來的就是一波反轉。 下圖也是如此: 最后我們來看幾個實際案例: 上圖是上證指數1小時走勢,,前半段形成標準的下跌楔形,,行情隨后突破形成V型反轉,接下來形成小的橫盤向上突破并且在橫盤上方回調企穩(wěn)也就明確了后市多頭的走向,。 再看看另外一個案列: 行情下跌過程中在中間部分形成一個類似楔形的衰竭形態(tài),,然后又開始下跌突破。隨后在底部形成V型反轉,,并且回調形成橫盤向上突破,。要注意的是,第一次突破橫盤后行情并沒有立即企穩(wěn),,而是下跌到橫盤區(qū)間內再次上破隨后在黑色方框處確認了上軌的支撐,,通過這樣一個下跌回到橫盤又再次突破橫盤上方的舉動可以看出,主力有意測試了橫盤中間的阻力,,確認了阻力的有效性后開始了一波快速的跳空拉升,。 最后我們在結合之前易波浪的“逆小順大”的思路看看1小時級別的浪型結構: 1小時行情處于一波加速3浪的結構,3浪明顯加速,,并且保持了健康向上的走勢,,隨后的4浪調整并沒有突破通道線下軌,僅僅只是4浪調整并不是反轉的A浪,。隨后出現了15分鐘分析的V型反轉的機會是否就是一波很好的多頭機會,。 作者 老梁 微信:ls212217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