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二十四節(jié)氣農諺
立春晴一日,,農夫耕田不用力; 驚蟄聞雷米如泥,;春分有雨病人稀,;清明要明,谷雨要淋,;立夏無雨,,犁耙高掛起; 小滿三天見麥黃,;夏至有雷六月旱,夏至不熱,,冬至不冷;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到頭,;處暑若逢天下雨,,就是結果也難留,; 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齊,;霜降無霜,,來年饑荒,,霜降有霜,,谷子滿倉,; 立冬起大霧,,冬水點蘿卜;小雪大雪,,燒火不歇,,小寒大寒,收拾過年 ……………… 讀完這短短數(shù)行的成都二十四節(jié)氣農諺,,是不是感覺一幅鮮活的蜀國風情躍然紙上,? 何為“二十四節(jié)氣”? 按四川民俗學家劉孝昌的說法,,簡言之,,古人將太陽周年運動軌跡劃分為24等份,每一等份為一個“節(jié)氣”,,統(tǒng)稱“二十四節(jié)氣”,。具體包括: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其中,,“四立,、二分、二至”體現(xiàn)的是季節(jié)(時令),,驚蟄,、清明、小滿,、芒種反映的是物候現(xiàn)象,,而余下的節(jié)氣則反映了氣候變化。節(jié)氣之中,,人們還能夠辨別氣候的漸變次序,。例如,,從小暑,、大暑到處暑,再到小寒,、大寒,,可以清楚地感知不同時期的寒熱程度。節(jié)氣中的“小滿”“芒種”暗示著,,“二十四節(jié)氣”的形成與傳統(tǒng)的農業(yè)生產(chǎn)生活密不可分,。正因為二十四節(jié)氣科學地預測了氣溫、季節(jié)的變化,,以及降雨,、降雪等天氣現(xiàn)象的規(guī)律,農民將其用于指導農業(yè)生產(chǎn),,預判來年的收成,。 因此,民間總結了許多節(jié)氣諺語,,比如“立夏小滿正栽秧”“清明前后,,種瓜種豆”,這些農時諺語至今仍廣為流傳,。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節(jié)氣承載了更多的文化意義和社會功能,越來越多地影響著人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準則,。而在詩人筆下,,節(jié)氣也往往成為重要的創(chuàng)作題材。雨水時分,,杜甫寫下“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清明前后,杜牧寫下“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芒種時分,陸游寫下“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在生產(chǎn)實踐中,,人們還逐漸總結出不同節(jié)氣的養(yǎng)生之道。 11月30日,,“二十四節(jié)氣”成功申遺,,列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代表作名錄,世界遺產(chǎn)再添“中國符號”,。興奮之余,,細度“二十四節(jié)氣”中相關的氣候、風俗及文化,,“二十四節(jié)氣”最早形成于我國黃河流域,,大都以我國北方地區(qū)為基準,與身處西南的成都民風民情有著不小的區(qū)別,。從古到今,,專屬于成都人的“二十四節(jié)氣”有什么獨特的習俗活動,又有哪些有趣的傳統(tǒng)慶賀方式,?著名民俗學家劉孝昌向記者展開了一卷成都的“二十四節(jié)氣”風物志,。
立春要“打春”
“‘二十四節(jié)氣’以天象、氣溫,、降水和物候的時序變化為基準,,古代主要作為農耕社會的生產(chǎn)生活的時間指南因此有著濃郁的農耕文化特色?!眲⑿⒉龔某啥既说摹傲⒋骸遍_始說起,。立春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開篇,所謂一年之計在于春,,立春尤為受到古代人們的重視,。每年立春前一日,太守率僚屬盛具儀仗,、鼓樂喧天,,抬著芒神、土牛到成都東郊春廠(現(xiàn)牛市口)迎春,,“選擇此地有‘東方日出’之寓意,。一眾人先到先農壇,致祭先農,主禮官在祭壇前手扶犁頭,,親耕三圈,,以示勸農。次日以五彩春鞭鞭打泥做的土牛,,謂之‘打春’,,表示春耕即將開始。打春是當時成都每年極為隆重的大典,,四鄉(xiāng)民眾都會前往觀看,。”清代《錦城竹枝詞》有“迎暉門內土牛過,,旌旗飛揚笑語和,。人似山來春似海,高妝女戲踏空過,?!笨梢娖涫r。 劉孝昌說,,隨后的“驚蟄”,、“春分”都是成都人趕場、趕廟會的熱鬧時節(jié),,“這段時間成都平原陽光明媚,,菜花飄香,,人們趁此佳時輪流趕會,,或采種備耕,或購置農具,。有的地方還會以春分定會期,,大家都到附近鄉(xiāng)場趕會湊熱鬧?!迸c此同時,,早在4000年前就有了春分立蛋的傳統(tǒng),當時是為了慶祝春天來臨,。在古老的傳說中,,春分這天最容易把雞蛋立起來。為什么要在春分這一天豎雞蛋呢,?其中還有一些科學道理,。據(jù)專家介紹,春分是南北半球晝夜均等的日子,,呈66.5度傾斜的地球地軸與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平面剛好處于一種力的相對平衡狀態(tài),,很有利于豎蛋。
清明要“放水”
劉孝昌認為,,春分之后,,至清明,、谷雨是栽秧時節(jié),栽秧是最重要的農事活動,。第一天栽秧稱“開秧門”,,要先敬秧苗土地。栽秧時,,要請栽秧師下田開線,,即栽秧師根據(jù)田形,從田中間開栽一排,,其余人以此為規(guī)接排,。第二天,農家要備辦豐盛的酒食招待栽秧師,,并請親友,、鄰居來家吃“栽秧酒”。栽秧時節(jié),,對栽秧師盛情款待,,一日三餐極其豐盛,三餐之外,,中間加兩餐稱“幺臺”,,由主人家送到田間。即使是加餐也要備辦豐盛,,如主人家小氣,,送來的“幺臺”不好,便有人唱起表示不滿的山歌,。莊稼種下后,,若遇久旱不雨,就靠車水救苗,,提水工具用龍骨水車或筒車,,有腳車、手車兩種,。人力水車極為勞累,,常輪流熬夜,不得休息,。 “清明”是中國人極為重視的節(jié)氣,,除了祭祖先,對于成都人而言,,清明另有一層深意,,那就是“放水節(jié)”。都江堰的清明放水節(jié)是傳統(tǒng)的民俗節(jié)日,清代稱為“祀水”,,民國年間稱為“開水大典”,。放水節(jié)緣于古蜀人對岷江水神的祭祀活動,李冰父子主持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惠及川西,,傳統(tǒng)的祭祀活動逐漸演變成為紀念李冰父子治水功績的活動,,一年一度,世代相傳,。唐宋年間,,放水節(jié)的祭祀達到高潮,蜀民以羊祭祀,,宋代“每歲用羊4萬余頭”,。清代,由四川總督或省級官吏主持祭祀,,主祭官及隨從于清明前一天趕到當時的灌縣,,次日晨,主祭官先到伏龍觀祭祀李冰,,然后到二王廟致祭李冰及二郎神,。祭祀完畢,到堰功祠瞻仰歷代修堰先賢,,最后到楊泗廟前江邊祭棚主持防水儀式,。 劉孝昌笑言,當時的儀式很有意思,,俗稱“打水腦殼”,。主祭官一聲號令,鳴放三聲禮炮,,頓時鑼鼓喧天,,鞭炮齊鳴,剽悍的堰工立即跳上內江攔河榪槎,,齊聲吼起“榪槎號子”,揮動利斧砍斷綁榪槎的竹索,。岸上的堰工拉緊纖繩,,拉垮其中幾架榪槎,攔河榪槎頓時解體,,滔滔江水從決口處涌入干涸的內江,。兩岸群眾面對洶涌的江水,歡欣鼓舞,,年輕人沿江疾跑,,不斷用石子向流水最前端打去,這就是“打水腦殼”。更有好事者于堰頭放下鴨子,,下游兩岸的年輕人便勇敢地跳下水去,,爭搶“水鴨頭”。老人們則跪在江邊,,舀起“頭水”敬神,,祈求五谷豐登。防水后,,主祭官要立刻啟程,,相傳必須趕在水頭前返回成都,一路上不能停歇,,主祭官跑得快,,水就來得多,若落在水頭后,,當年春耕會水不夠用,。
立秋要“嘗新”
年過七旬的劉孝昌是個“老成都”,他說,,“立秋”是成都人一年之中農事最繁忙的日子,。成都平原普遍種水稻,其時秋季多雨,,谷子一黃就要搶收搶打,。至上世紀六十年代,打谷子仍多用拌桶,,由兩個男子各站一邊,,把連稈稻穗在拌桶上面摔打,將谷粒打盡,,又換一捆,,打完一處移動一個地方。打谷子是重活累活,,農民赤身赤腳,,只穿一條短褲。一般農家因勞動力不夠要請幫工,,并辦好伙食招待,,煙、酒,、菜一定要豐盛,。上世紀70年代后,逐漸使用脫粒打谷機,,笨重的拌桶淘汰,。分田到戶后,,大多為親友鄰居互相幫工,也有請人相幫的,,每天都須準備豐盛的有酒,、有肉的伙食相待。立秋之后,,早稻收獲后,,加工成的新米煮第一頓新米飯為“嘗新”,開飯前,,舊俗要先盛米飯敬獻祖宗,、谷神和土地。 成都除了水稻,,栽桑養(yǎng)蠶也具有悠久歷史,,家家栽桑,戶戶養(yǎng)蠶,,舊志稱“民重蠶食”,。栽桑養(yǎng)蠶,加工蠶絲是古代成都家庭重要的經(jīng)濟收入,,諺語說:“門前百棵桑,,家務當小康”、“勤喂豬,、懶養(yǎng)蠶,,48天見現(xiàn)錢”、“養(yǎng)蠶又栽桑,,用錢不發(fā)慌”,,都能看出農家對此的重視。舊時在農歷三月二十七日,,成都西門外還要設“蠶市”,,交易農產(chǎn)品。上世紀30年代以前,,簇橋是成都地區(qū)著名的蠶絲集散地,,簇橋一帶養(yǎng)蠶一年可二至三熟,并形成專業(yè)加工經(jīng)營戶,,清末民初,,簇橋專業(yè)從事絲業(yè)經(jīng)營的約300家,從業(yè)工匠五六千人,,每年到此經(jīng)營絲業(yè)的絲商絡繹不絕,一直到后來受到洋貨抵制,,簇橋絲業(yè)逐漸衰落,。成都人過去還喜歡把桑葉當茶葉來泡著喝,,一年四季,預防感冒很有療效,。 雖然今天看來,,二十四節(jié)氣的傳說與風俗,已離我們越來越遠甚至瀕臨消失,,然而它們身上所體現(xiàn)的農耕社會的詩意與美,,它們當中所包含的我們民族文化的記憶,是不應當消失的,。
冬至吃羊肉 成都人好這一口
再過半個月,,就將迎來“二十四節(jié)氣”之中的冬季網(wǎng)紅——冬至,而成都人愛冬至的最大原因也必須是——吃羊肉,。劉孝昌說,,其實冬至在成都的歷史傳統(tǒng)里就是一個內容豐富的節(jié)日,冬至過節(jié)源于漢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而冬至經(jīng)過數(shù)千年的發(fā)展,,形成了獨特的節(jié)令食文化,。“冬至進補”,,即冬至這一天要吃羊肉,,民間習慣吃蘿卜燉羊肉湯,認為這樣冬天就不會畏冷,,農村多在這一天殺豬腌肉,,叫做“殺過年豬”。吃湯圓也是成都部分地方盛行的冬至傳統(tǒng)習俗,,“圓”意味著“團圓”“圓滿”,,冬至吃湯圓又叫“冬至團”,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冬至團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于互贈親朋,古人詩中有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北方冬至吃餃子,,成都冬至吃抄手,。早在南宋時,成都人就在冬至日吃抄手,,開始是為了祭祀祖先,,后來逐漸盛行開來,,民間有“冬至抄手夏至面”之說。 重點說說成都人冬至那一天最愛的羊肉湯,。冬至前后,,羊肉湯鋪子就會拉開門面,那時候的羊肉湯可不像現(xiàn)在水漲船高的價格,,幾分幾角就能來上一碗,,是中下層收入人群的首選。羊肉湯鋪子門面擺設大都相似,,單間鋪面,,擺設簡陋,進門左邊就是一個大鍋加大灶,,雪白的肉湯在鍋里翻滾,,從早到晚,火不熄,,湯不斷,。里面的桌椅板凳更是簡單,一張桌子,,四根長凳,,可桌子異常干凈。原來是羊肉油多,,冬天易凝固在桌面,,必須隨時用熱水擦得錚亮。桌面上就一兩個小土碗,,一個盛鹽巴,,一個盛點兒香菜。有意思的是,,每一家羊肉湯鋪子門口都會立著一個木架子,,架子上用鐵鉤掛著一只開了膛的整羊,羊腳必須亮出來,,羊的骨架越大越顯得貨真價實,。客人來了,,爐灶旁邊的老板舀上一碗熱乎的肉湯端到桌面前,,只撒點粗鹽和香菜,就已經(jīng)香得不行,。羊肉湯鋪子里的菜品也極簡單,,除了湯,最多還有個拌肉,、拌雜,,冬日寒夜,,配點酒小酌一番,。 在劉孝昌看來,,煮羊肉湯也有講究,要辟除羊肉的騷味,。有的人被門口架子上的羊肉吸引,,會買一點兒回家自己煮,但大多成都人怕麻煩,,還是選擇在鋪子里喝,。試想一下,一大鍋羊肉湯從早到晚滾煮著,,街頭開店,,街尾都能聞到香味,于是出現(xiàn)了一種食客稱為“吊堂”,。這類食客大都有些身份地位,,專門選在店內客人稀少的時候悄悄來吃,穿著長衫馬褂,,拉低帽檐進店坐下,,呼嚕呼嚕吃完立刻轉身就走,真是冬至這一鍋羊肉湯,,任何人都抵擋不住它的魅力啊,。 現(xiàn)在提起羊肉,首先想起的必定是簡陽,,其實成都最早名聲在外的是牧馬山的麻羊,。這些麻羊肉質相當不錯,皮薄,、肉細,、無騷味,更值得一提的是麻羊的皮,,制成的皮革特別柔軟細滑,,民國時期出口到國外,相當受歡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