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蘇富比所拍乾隆皇帝御制火槍 日前,一把18世紀中國乾隆皇帝御制火槍即將在倫敦拍賣的消息不脛而走,。這把槍將于2016年11月9日在倫敦蘇富比拍賣行拍賣。倫敦蘇富比為這件拍品設立了一個專場,,名為“特等第一”,?;饦尩墓纼r為100萬至150萬英鎊。 蘇富比中國藝術品高級經(jīng)理羅伯特 · 布拉德洛說,,這把槍是御制火槍的巔峰之作,,“這把槍的歷史意義怎么強調都不為過——這是拍賣過的中國寶物中意義最重大的?!?/span> 英國《觀察家報》稱,,這把火槍以金銀裝飾,槍把上刻有漢字,,同時贊揚這把槍品質上乘,,乃“第一神槍”。英媒稱,,這是一把拍賣過的最好的御制火槍,。 那么,乾隆皇帝為何會擁有這樣的火槍,,清宮所藏火槍又是從哪里來的呢,? 《皇朝禮器圖式》中乾隆的御用火槍圖 故宮博物院副研究館員毛憲民,從事清宮武備管理,、陳列研究,,發(fā)表論文數(shù)十篇,今天關于清宮御用火槍的論述,,多出自他的文章,。 按照毛憲民的介紹,火槍,,俗稱鳥槍,,因其發(fā)機處龍頭翹起,形似鳥首而得名,。它以其迅猛準捷,、沖銳折堅、攜帶方便,、不受地形地勢影響等優(yōu)點,,與弓矢、火炮同列為清代軍隊裝備的三大武器,。 早在努爾哈赤時期,,就開始使用繳獲的明軍火器,當時的鳥槍兵附屬于弓箭步兵類,。入關后,,火器更加得到重視,開始設立火器營。順治五年(1648)建立了專門的鳥槍兵種,。此后鳥槍兵規(guī)模不斷擴大,,至康熙十三年(1674)議定:京師八旗步兵21000余名,其中鳥槍步兵為1737名,,比例約占8%,。(《清史稿·兵志》) 烏蘭布通之戰(zhàn)(1690年)后,康熙帝更加意識到使用火器的重要性,,展開了大規(guī)模練兵,。此后,在京師八旗中抽調士卒專門訓練鳥槍等火器,,官兵素質和訓練水平有較大提升,。各省營伍鳥槍的訓練大致與此相同。雍正五年(1727),,朝廷把火槍的增設重點放在沿邊沿海的省份,,議定:“腹內省份,地勢平坦,,利用弓矢,;沿邊沿海省份,山深林密,,利用鳥槍,。應將腹內省份,每兵千名,,設鳥槍三百桿,;沿邊沿海省份,每兵千名,,設鳥槍四百桿,。”(《大清會典事例》) 清代火器設專營管理,,“制度有定式,,給發(fā)有定數(shù),簡閱有定期,,年久朽損或出征殘缺者,,以時修補”。根據(jù)內務府造辦處檔案記載,,造辦處制作鳥槍要經(jīng)皇帝欽定,,必須嚴格保證質量,不合格的要回爐重造,,直至造出精良的鳥槍,,還要試放校準槍支,定分槍支等級。槍支進宮后,,再由武備院檢驗合格,,才準入武備庫收貯。如乾隆二十三年平定蒙古準噶爾部及新疆回部之役繳獲的贊把拉特火槍,,因其射程遠、精度高而受到乾隆帝重視,,下旨武備院和造辦處仿制批量生產,,庫存量保持在萬支左右,隨時調撥地方使用,,并照數(shù)補造,,及時補足庫存火槍數(shù)量。 《平定準噶爾回部得勝圖》局部槍支對射場景 火槍為軍中利器,,清帝曾多次下旨,,規(guī)定火槍由國家統(tǒng)一管理,嚴禁民間擁有,。 清宮所藏火槍包括幾類: 1.為皇帝制造和供皇帝使用的御制火槍,。 2.由清宮造辦處、工部和武備院等處制造且制作精良的各種標準火槍,,遵旨進宮收藏,。 3.各種官用火槍,大部分是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十二月遵旨試效定為等級,,收貯于宮內,。 4.皇親國戚和官員進獻的火槍。 5.少數(shù)民族首領進獻的火槍,。 6.外國進獻的火槍 英國馬戛爾尼使團贈送乾隆帝的火槍 英國馬戛爾尼使團所繪的其時清軍持槍士兵 當時火槍種類非常多,,清朝皇帝也多喜歡收藏火槍,將其視為赫赫武功的見證,。清宮武備庫收藏的這些火槍,,其槍機有火繩槍機、燧發(fā)槍機,、擊發(fā)槍機,;槍管有單管、雙管和四管,具備了當時世界上的各種火槍類型,,其制作之精密,,性能之優(yōu)良,尤為當時火槍中的精品,,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當時中外文化交流以及各國兵器制造業(yè)的發(fā)展狀況,。 清宮收藏有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等皇帝的各種御用火槍。有禽槍,、炮槍,、抬槍、花槍,、線槍,、叉子槍、新奇槍,、威捷槍,、威赫槍、威遠槍,、應手槍,、大交槍、連中槍,、百中槍,、新花準槍、蒙古花槍,、純正神槍,、準正神槍、奇準神槍,、摺花交槍,、準正神交槍、八楞口火槍,、琵琶鞘燧發(fā)槍,、仿神花小交槍、榆木鞘花交槍,、樺木鞘花交槍,、蒙古花小交槍、六棱口火繩槍,、十喜花膛鍤子槍,、素鐵蓮花口小交槍等。 清宮所藏各類外國火,、汽槍,,雖是歐洲生產,但由造辦處進行了種種修飾和改造,,如槍管上鋄(jiǎn,,剪)金花卉蕉葉紋飾,,槍床處包嵌鐵鋄金鏤花虁龍紋飾或以象牙裝飾,使其更加符合中國皇家的審美情趣,。 雍正御用火繩槍 雍正御用樺木鞘花交槍 乾隆御用威遠槍 御制火槍顯示著皇家氣派,,被清朝皇帝視為“武功良具”。康熙帝暮年時總結一生射獵戰(zhàn)績,,提到他從幼時起就鳥槍,、弓矢并用,總共射鹿數(shù)百,,曾經(jīng)一日內射兔三百余只,。乾隆帝更是將御制槍視為“神槍”,說他習武用槍“效奇而愉快”,。 對御制狩獵火槍的贊美,更多地出現(xiàn)在皇帝的御制詩文中,??滴醯圩鳌而B槍銘》《詠鳥槍》;乾隆帝作《虎神槍記》,;嘉慶帝曾作《題花準神槍》,,還有題為《九月初一日獵后,駕幸西山用虎神槍斃虎恭紀》的御制詩,;道光帝也寫過《恭和御制用花準神槍一發(fā)獲二鹿元韻》等,。 御制槍在書畫中也多有反映。如故宮博物院珍藏一幅《弘歷射熊圖像軸》,,述說乾隆帝弘歷少年時隨康熙帝木蘭秋狝,,有一黑熊被趕進合圍中,康熙帝先用火槍將熊射倒,,又令弘歷舉箭再射,,使其得獲熊之名,現(xiàn)藏御用弓上還鐫刻有射熊字跡,。宮廷畫家郎世寧所畫《弘歷哨鹿軸》《弘歷擊鹿圖像軸》等,,也描繪了乾隆帝使用火槍圍獵的景象。故宮博物院現(xiàn)存最大的兩幅木蘭圖——《叢薄行圍圖》和《雪獵詩意圖》,,分別表現(xiàn)了在雜草叢生的深莽中殪(yì,,殺)虎捕虎的情節(jié)以及行圍“哨鹿”的活動。 《弘歷擊鹿圖像軸》 《弘歷擊鹿圖像軸》局部 從清代火槍的發(fā)展來看,,相比較而言,,康熙朝較為重視對火槍火炮的研制,而雍正朝以后受“以騎射開國,,武功定天下”觀念的影響,,大力提倡“國語騎射”,,在清軍中要求“不可專習鳥槍而廢弓矢”(《清史稿·兵志》),從而阻礙了火器的發(fā)展,,在技術創(chuàng)新上乏善可陳,。那些深鎖宮中的火槍,只是帝王權勢的象征和顯示武功的擺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