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行各種版本的語文教材都將閱讀課分為教讀課與自讀課,,而這兩者的比例也日趨相當,因此可以斷言:教讀課與自讀課作為語文閱讀教學的兩大主要課型,,是語文教學中的主角,;正所謂,“閱萬卷書,,行萬里路“,,教讀課與自讀課教學在整個語文教學中處于基礎與核心地位,,學生的語文知識與能力基本源于教讀課與自讀課的學習,。
(一)教讀課 也可以稱為“講讀課”、“導讀課”,,是指通過教師的“教(講,、導)”幫助學生學會閱讀、學習語文的一種語文課型,。 教讀課是日常語文教學涉及最多的課型,,它主要承擔的是語文教材中“講讀課文”、“精讀課文”的教學,,承載著詳細講析這些課文的教學,,教會學生“讀、寫,、聽,、說”的主要任務。從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來看,,講讀課的教學重在完成學生對知識的吸收,、領會,教學過程中更加重視教師的引導,、示范,,以及學生在教師的引導與示范下,通過主動性的發(fā)揮完成知識由感性到理性、由片面到全面,、由零散到系統(tǒng)的上升與轉換,。因此,有人將講讀課比作理工科中“例題”,,形象地概括了講讀課的主要功能,,即通過課本提供的“精讀課文”的精密講析,為學生經(jīng)后的舉一反三做鋪墊,,找到處理同類文章的思路與突破口,,獲得處理同類文章的方法與技巧。 教讀課的功能 教讀課重在以教帶讀,,以對課文詳細的講析來教學學生理解文章內容,,領悟作者情感,學會閱讀的方法,。概括起來,,教讀課具有如下功能: 1.教授閱讀知識,培養(yǎng)閱讀能力 語文教材中所選擇的教讀課文,,都是一些名篇佳作,,這些作品,不管是內容上還是藝術手法上,,都有許多值得學習和借鑒的地方,,這類作品,學生需要在老師的引導和帶領下,,細細品讀,,領會其精華,通過學習這些文章,,學生不僅能夠在聽,、說、讀,、寫等基本知識層面得到提升,,也能學習到文章閱讀的方法、技巧,,從而培養(yǎng)閱讀能力,、鑒賞能力和審美能力。 2.學習語言,,提高語言能力 選入課本的作品都是語言運用的典范,,不說字字珠璣,至少也是用詞妥帖,、富有表現(xiàn)力,。在教讀課文的過程中,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品味作家們風格各異的語言運用藝術,如魯迅的冷峻犀利,,趙樹理的樸實通俗,,李清照的蘊藉婉約,李白的雄奇放曠,;幫助他們理解并掌握各種語言運用的技巧,,如比喻、擬人,、夸飾,、對偶、排比,、聲韻格律,、使事用典等,就可以增強理他們解語言,、品味語言,、運用語言的能力,使他們的語言由單調,、機械,、僵化變得豐富多彩起來。 3.陶冶閱讀情操,,提高鑒賞能力 教讀課所涉及的課文,,都是具有一定審美價值的優(yōu)秀作品。通過教讀這些優(yōu)秀作品,,學生的心靈為其中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崇德尚義的高尚情操,、舍生取義的浩然氣節(jié)所震撼,,學生的靈魂被真摯純潔的人間情愛、淡泊寧靜的人性光輝,、如詩如畫的山川風物所凈化,,久之,就會在心底開墾一片精神的圣地,,從而豐富內心世界,,追求美好理想,提高審美品味,,促進人格的健康發(fā)展,。 (二)自讀課 自讀課是以培養(yǎng)自學能力為目標、以自讀課文為材料,、以學生自我閱讀實踐為主線,充分激發(fā)學生主體意識,讓他們自求自得,使教讀課所得知識,、方法和能力有效遷移和拓展的課。[1] 自讀課,也是我們在日常語文教學中涉及頗多的一種課型,,從教學內容上講,,主要是指教材中的“自讀課文”或“略讀課文”;從形式上講,,它更注重學生在教師的組織,、引導下獨立操作、自由體驗最終達到自解自通的自主學習方式,;從學生知識習得的過程來講,,自讀課重在完成學生對在講讀課上所獲得知識的印證、鞏固與遷移,。自讀課的教學目的更側重于趁熱打鐵,,使學生通過自主閱讀、自主體驗,,將已有的知識應用到具體閱讀實踐中,,使知識內化為能力,達到舉一能夠反三的效果,。因此,,與講讀課相對的,也有人將自讀課比作理工科的“習題”,,一語道出自讀課的主要分工所在,,即主要供學生練習、實踐以達到能夠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處理相關問題的能力,。毫無疑問,在時代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闊步邁進的途中,,會對我們每個人的知識學習,、應運、遷移以及創(chuàng)造能力提出更高更全面的要求,,而重視自讀課,,可以很好地響應時代需求,為時代發(fā)展培養(yǎng),、儲備大批的人才力量,。 自讀課的功能 1.提高學生自學能力 自讀課以學生的自我閱讀和感悟為主,學生作為學習的主動者,,他們需要在閱讀中主動去探求閱讀知識,,同時,通過不斷的自我閱讀,,去檢驗已有的閱讀知識,,積累閱讀經(jīng)驗,,通過一系列的自讀練習,學生能夠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也能在此過程中提高自己的自學能力,。 2.豐富學生閱讀積累,開闊學生閱讀視野 中學語文教材中,,整理編選了大量的自讀材料共學生閱讀和學習,,同時也提供了許多課外的閱讀資源,可以說,,自讀課是對學生閱讀量的一個補充,,學生通過自讀課的學習,會了解和閱讀更多的優(yōu)秀材料,,會接觸更多不同題材,、不同主題的文章,從而得到不同的閱讀體驗,,久而久之,,自然就能夠豐富自身的閱讀積累,開闊自我的閱讀視野,,形成更加成熟,、更加穩(wěn)定的閱讀習慣,這就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道理所在,。
由于教讀課與自讀課在培養(yǎng)學生語文能力方面分工有別,因此在教學實踐中也應區(qū)別對待,,突出二者教學中的差異性,。 首先,“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本之間的多重對話,,是思想碰撞和心靈交流的動態(tài)過程,。”[2]因此,,教讀課與自讀課在教學實施過程中都非常注重師生之間以及師生與文本的對話與交流,但二者對話形式有別,。教讀課的教學過程以師生互動交流,,尤其是教師主導對話為主。教讀課的教學一般在教師的精心備課,、巧妙設問,、對課堂的即時調控,,與學生的努力配合、靈活應答中完成,。而與此相比,,自讀課的教學重在讓學生對已知知識與方法進行實踐操作、演練并熟能生巧,,達到學以致用,、舉一反三的目的。因此,,自讀課教學就對話形式而言,,學生的自主對話更為突出。自讀課的教學通常是在教師的適時,、適量點撥,、指導下,學生自主活動,、自主閱讀,、自主探究中進行。 其次,,教讀課與自讀課都遵循“以讀為主”的原則,,但讀的環(huán)節(jié)不盡相同。教讀課型中導讀,、初讀,、細讀、品讀,、議讀,、背讀這些環(huán)節(jié)基本“一個都不能少”。教讀課一般從上課伊始教師為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或創(chuàng)設適合的教學情境而運用多種方法導入,,到接下來要求學生通過快速瀏覽,、整體感知建立對文本的初步印象,再到引導學生通過細心研讀,、細心揣摩,,完成對文本的理解與感悟,并在此基礎上使學生就文本的文思,、文理,、文采、文氣,、文風等進行審美性品讀鑒賞或學生融入自己的相關經(jīng)歷與經(jīng)驗重新審視,、評價之,直到最后教師指定或學生自己挑選文本中的經(jīng)典,、精彩文段進行背讀,,達到語言積累的目,,在整個的過程中,“讀”的環(huán)節(jié)是循序漸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而又涇渭分明的,。而對于自讀課型,讀的每個環(huán)節(jié)往往就不那么涇渭分明,,除了導讀基本就是學生的自讀,,教的環(huán)節(jié)較之教讀課“粗糙”的多。比如,,教讀課上學生讀的每一環(huán)節(jié)都有相應比較明確的任務目標,,遵循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由感性認識但理性認識的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采取細讀、品讀,、議讀等相應的閱讀方式,,而自讀課上教師一般導入完成之后,就放手讓學生自讀,,而對學生讀的形式,、任務目標也較少限制與干預,或者只是從文本整體的角度提出一兩個問題指引學生的閱讀方向,。因此,,相比教讀課,學生在自讀課型上讀的形式更加自由,、靈活,,任務目標也可因人而異,這有利于學生個性化閱讀的施展,。 再次,,教讀課與自讀課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上存在差異。正如前面提到的,,教讀課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一般包括教師的導入,、學生的初讀文本、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對文本的細讀,、品讀,、議讀以及教師指定或學生自選文段背讀等環(huán)節(jié)。而自讀課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除了教師的導入,、學生的自讀,,通常會有教師為檢測自讀效果而進行的當堂測試環(huán)節(jié)以及測試后的總結、點撥環(huán)節(jié),。這種差異主要源自教讀課與自讀課在單元教學中地位與教學目標的不同,。實際上,教讀課與自讀課各指單元教學中精讀課文與略讀課文的教學,,“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只是補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讀是準備,略讀才是應用,?!薄皩τ谡n內文章,‘精讀’著重纖屑不遺,、發(fā)揮凈盡的功夫,;對于課外讀物,‘略讀’著重提綱掣領,、持之以恒的應用,,二者皆為中學國文課教學重要的指導方法?!?/span>[3]因此,,講讀課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更注重教師的引導、規(guī)范,,注重知識的系統(tǒng)性,、完整性,以及學習方法的總結,、提煉,,讓學生在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上均有所收獲,;而自讀課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更要求突出學生的主體性與個性化,注重知識與學習方法的遷移,、演練與應用,,達到聞一知十、觸類旁通,、開拓創(chuàng)新的目的,。 [1]陳懷赟.自讀課教學方法探尋[J].語文教學與研究,2003,,(7).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葉圣陶,朱自清.跟大師學語文:略讀知道舉隅[M].北京:中華書局,,2013. (摘自國家級教師教育精品資源共享課配套教材《中學語文教學設計》 靳彤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歡迎登錄'愛課程”網(wǎng)注冊圍觀《中學語文教學設計》課程,,課程網(wǎng)址: http://www./coursestatic/course_4748.html 歡迎提出寶貴意見,聯(lián)絡我們(郵箱):[email protected] 本期小編: 王新瓊(四川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課程與教學論專業(yè)碩士研究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