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自林逋以降,,詠梅的文人層出不窮,蘇軾,、陸游,、姜夔、楊萬里,、杜耒,、盧梅坡等人都有相關佳作傳世。這中間,,北宋詩人王安石的幾首詠梅詩,,樸素自然,意境深遠,,歷來深受讀者喜愛,。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北宋臨川人(今江西省東鄉(xiāng)縣上池村人),,字介甫,,號半山,世稱臨川先生,。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被列寧譽為是“中國十一世紀偉大的改革家”,。宋神宗時為宰相,,創(chuàng)新法以改革弊政,遭到大官僚大地主的反對,。后辭官退居南京,。 王安石具有遠大的政治抱負,立志改革,,扭轉宋代建國以來積貧積弱的困局,,但他的改革不被當時人所理解,,飽受攻擊,一生仕途坎坷,。為此,,他寫有《詠梅》一詩,含蓄地抒發(fā)了自己當時那種不被他人理解的慨嘆與苦悶: 頗怪梅花不肯開,,豈知有意待春來,。 燈前玉面披香出,雪後春容取勝回,。 觸撥清詩成走筆,,淋漓紅袖趣傳杯。 望塵俗眼那知此,,只買夭桃艷杏栽,。 但王安石個性耿介,人稱“拗相公”,,對于改革,,盡管謗議者洶洶,支持者寥寥,,他仍然懷抱一種“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大無畏決心,執(zhí)著前行,。百花之中,,傲霜斗雪的梅花與王安石在精神上頗有共通之處,所以詩人對于梅花也是情有獨鐘,。他的傳世名作《梅花》,,既是頌贊梅花不畏嚴寒的高潔品性,也是他自身精神與人格的真實寫照,。 《梅花》 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這首小詩其實脫胎於南朝蘇子卿《梅花落》一詩。原詩是:“中庭一樹梅,,多葉尚未開,。只言花是雪,悟有暗香來,?!蓖醢彩瘜υ骷右蕴釤挘谷娬Z句更為精練,,意境更為深遠,, 可謂點鐵成金,。 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年),王安石被迫罷相,,隱居在江寧(今江蘇南京市)鐘山,,這期間,他寫下了《獨山梅花》一詩以明志: 獨山梅花何所似,,半開半謝荊棘中,。 美人零落依草木,,志士憔悴守蒿蓬,。 亭亭孤艷帶寒日,漠漠遠香隨野風,。 移栽不得根欲老,,回首上林顏色空。 獨山,,在今天的江蘇溧水,,與南京的鐘山相距不遠。詩人借“獨山梅花”抒發(fā)了自己志士遲暮的傷感,、壯志難酬的慨嘆,、無人理解的孤獨以及雖遭貶黜卻依然堅守高潔品性的無悔之情。 關于梅花,,晚年的王安石還有一首集句詩也值得一提,。所謂“集句詩”,就是指集合前人詩句而成的詩,,貴在巧妙組合,,賦予新意,同時辭氣相屬,,如出己手,,無牽強湊合的痕跡。來看下這首名曰《梅花》的集句詩: 白玉堂前一樹梅,,為誰零落為誰開,。 唯有春風最相惜,一年一度一歸來,。 這首“梅花”絕句截取了唐宋四位詩人的詩句組合而成,,意境幽遠,渾然天成,,全無斧鑿痕跡,,堪稱集句詩中的上品之作。充分顯現(xiàn)了王安石淵博的學識和高超的文字技巧,。詩中的梅花,,既有“零落”又有“開”,,表明詩人對萬事萬物變化無常的感受,讓讀者在看到花木零落的同時,,又欣賞到梅花迎春,、春光明媚的景色。從中也可看出晚年的王安石心境發(fā)生了微妙的變化,,不再如早年那樣執(zhí)著于現(xiàn)實的成敗得失,,而是體會到了解脫的自在和融入自然的恬靜,從而進入到了一個更高的精神境界,。 附:王安石的其他幾首詠梅詩 《與薛肇明弈棋賭梅花詩輸一首》 華發(fā)尋春喜見梅,, 一株臨路雪倍堆。 鳳城南陌他年憶,, 香杳難隨驛使來,。 《次韻宋次道憶太平早梅》 大梁春費寶刀催,不似湖陰有早梅,。 今日盤中看翦彩,,當時花下就傳杯。 紛紛自向江城落,,杳杳難隨驛使來,。 知憶舊游還想見,西南枝上月徘徊,。 《次韻徐仲元詠梅二首》 其一 溪杏山桃欲占新,,高梅放蕊尚嬌春。 額黃映日明飛燕,,肌粉含風冷太真,。 玉笛悲涼吹易散,冰紈生澀畫難親,。 爭妍喜有君詩在,,老我翛然敢效顰。 其二 舊挽青條冉冉新,,花遲亦度柳前春,。 肌冰綽約如姑射,膚雪參差是太真,。 搖落會應傷歲晚,,攀翻剩欲寄情親。 終無驛使傳消息,,寂寞知誰笑與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