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試題
高 三
地理
2016.11
注意事項:
考生在答題前請認真閱讀本注意事項及各題答題要求,。
1.本試卷共8頁,包含選擇題和綜合題兩部分,。本次考試時間為100分鐘,,滿分120分??荚嚱Y束后,,請將答題卡交給監(jiān)考老師。
2.答題前,,請您務必將自己的學校,、班級、姓名,、學號,、考試號用黑色字跡的0.5毫米簽字筆填寫在試卷及答題卡上,。
3.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請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作答綜合題,,請您用黑色字跡的0.5毫米簽字筆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無效。
4.如有作圖需要,,可用2B鉛筆作答,,并請加黑加粗,描寫清楚,。
一,、選擇題:共60分
(一)單項選擇題:在下列各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目的要求,。請在答
題卡上將所選答案的字母代號涂黑(18小題,,每小題2分,共36分),。
圖1為我國四大衛(wèi)星發(fā)射基地分布圖,,讀圖完成1—2題。
1.關于衛(wèi)星基地發(fā)射優(yōu)勢條件的敘述,,正確的是
A.酒泉晴天多,適合衛(wèi)星發(fā)射的時間段長
B.太原水運發(fā)達,,利于運輸大型發(fā)射載體
C.西昌大風天氣較多,,有利于衛(wèi)星發(fā)射
D.文昌地球自轉線速度較小,可節(jié)省燃料
2.對衛(wèi)星地面指揮系統(tǒng)的通信干擾最大的是
A.云霧
B.流星 C.太陽活動
D.太陽輻射
圖2為某日正午太陽高度緯度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3—4題,。
3.該日可能是
A.3月21日
B.6月22日
C.9月23日
D.12月22日
4.該日后一個月內
A.地球公轉速度先加快再變慢 B.晨昏圈與某一經線圈夾角變大
C.揚州地區(qū)日出東北、日落西北 D.??谡缙鞐U影長逐漸增長
《徐霞客游記》中寫到“……洞口為廬掩,,黑暗,忽轉而西北,,豁然中開,,上穹下平,中多列筍懸柱,,爽朗通漏,,此上洞也……”。圖3為我國四幅山水畫作品,。據此完成5—6題,。
5.畫中描繪的地貌與游記描述地貌屬于同一類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6.對山水畫景觀特征描述恰當的是I
A.①山高谷深
B.②一馬平川
C.③翠竹青青
D.④戈壁連天
我國南方有 “稻草燒塔”祈求來年豐收的習俗。圖4為 稻草燃燒產生的氣流運動示意圖,。讀圖完成7—8題,。
7.下列古詩蘊含的原理與圖中現(xiàn)象相關的是
A.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B.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C.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D.城市尚余三伏熱,,秋光先到野人家
8.稻草燃燒過程中
A.塔中心近地面氣壓升高
B.火焰偏向一側與大氣運動無關
C.氣流運動原因是地面冷熱不均
D.靜風條件下灰燼主要落在火塔中心
圖5中甲、乙,、丙,、丁示意氣壓帶、風帶的位置,,箭頭表示氣流運動方向,。讀圖完成9—10題。
9.圖中氣壓帶,、風帶名稱的判斷,,正確的是
A.甲—副極地低氣壓帶
B.乙—盛行西風帶
C.丙—東北信風帶
D.丁—副熱帶高氣壓帶
10.圖示季節(jié)
A.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時針方向流動
B.北京地區(qū)盛行東南風
C.東非高原動物大規(guī)模北遷
D.墨累—達令盆地農民忙于剪羊毛
圖6為南美洲西部緯度20°附近某區(qū)域等高線分布圖,讀圖完成11—12題,。
11.圖中四條虛線能正確表示河流分水線的是
A.①
B.②
C.
③
D.④
12.讀圖判斷甲地
A.盛行東北風
B.海拔比乙地低
C.河流流向東北
D.雪線比乙地更高
圖7為中國首次單人無動力帆船環(huán)球航海路線示意圖,,箭頭表示航行方向。讀圖完成13—14題,。
13.航行至③海域時,,帆船
A.順風順流
B.順風逆流
C.逆風順流
D.逆風逆流
14.有關各海域洋流,敘述正確的是
A.①處對沿岸降溫減濕
B.②處流向自南向北
C.③處有利于漁場形成
D.④處為上升補償流
圖8為1978年與2007年我國能源生產構成圖,。讀圖完成15—16題,。
15.與1978年相比,2007年我國能源生產變化特征是
A. 可再生能源比重下降
B. 石油,、天然氣比重上升
C. 原煤比重上升
D. 能源生產總量下降
16.我國能源生產變化產生的影響可能是
A. 石油對外依賴度降低
B. 華北平原水電站增多
C. 四川盆地風電場增加
D. 促進產業(yè)結構的調整
圖9為我國北方某地生態(tài)農業(yè)模式流程圖,。讀圖完成17—18題。17.日光溫室中CO2增加,,可促進蔬菜生長,,原因是CO2
A.是光合作用主要原料
B.可顯著提高夜間溫度
C.可提高土壤的肥力
D.能防止病蟲害發(fā)生
18.該生態(tài)農業(yè)生產模式
A.實現(xiàn)了能源的自給自足
B.不利于農村環(huán)境改善
C.利于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
D.更合理的利用農業(yè)資源
(二)雙項選擇題:在下列各小題的四個選項中,有兩項符合題目的要求。請在答題卡上將所選
答案的字母代號涂黑(8小題,,每小題3分,,共24分;錯選,、少選或多選均不得分),。
圖10為我國東北地區(qū)1月和7月等溫線分布圖。讀圖完成19—20題,。
19.據等溫線判斷,,該地區(qū)
A.受地形影響,1月西部南北溫差較東部大
B.受緯度影響,,7月等溫線向北延伸
C.受緯度影響,,1月南北溫差大
D.受海陸影響,7月南北溫差大
20.關于圖示地區(qū)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敘述,正確的有
A.冬季氣候溫和少雨
B.山脈呈東北-西南走向
C.河流多春汛和夏訊
D.常綠闊葉林廣布
2016年1月1日,,我國全面實施“二孩政策”,,以應對人口問題。圖11為我國各省市“人口零增長”出現(xiàn)的時間圖,。讀圖完成21—22題,。
21.關于我國“人口零增長”的敘述,正確的有
A.西藏進入“人口零增長”時間最晚,,人口增長多
B.“人口零增長” 出現(xiàn)時間東部各省總體比西部早
C.到2025年底,,南方至少有五省區(qū)人口總數增加
D.直轄市 “人口零增長” 出現(xiàn)的時間均早于陜西
22.我國全面實施“二孩政策”產生的影響有
A.有利于縮小人口性別比
B.有利于降低人口撫養(yǎng)比
C.縮小地區(qū)經濟差異
D.優(yōu)化人口年齡結構
圖12 為某城市功能區(qū)規(guī)劃示意圖,①,、②,、③、④代表功能區(qū),。讀圖完成23—24題,。23.若城市功能區(qū)規(guī)劃合理,各功能區(qū)判斷正確的是
A.①—住宅區(qū)
B.②—文教區(qū)
C.③—倉儲區(qū)
D.④—工業(yè)區(qū)
24.該城市
A.空間結構模式為扇形模式
B.增加綠化面積有利于保護農田
C.商業(yè)區(qū)交通通達度高
D.住宅區(qū)分化決定于社會因素
玉米生長周期較短,,是喜溫,、喜光、耗水性作物,。圖13為北美洲五大湖局部區(qū)域圖,,甲、乙兩地分別有蔬菜和玉米種植,。據此完成25—26題。
25.甲地蔬菜種植的區(qū)位優(yōu)勢主要有
A.熱量豐富 B.地形平坦
C.臨近市場 D.勞動力豐富
26.湖泊對乙地玉米種植的有利影響可能有
A.夏季降水增多 B.太陽輻射增強
C.冬季氣溫增高 D.提供穩(wěn)定水源
二,、綜合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60分。
27.圖14為某日北京時間6時50分世界局部區(qū)域海平面等壓線分布圖(單位:hPa),,MN線為晨線,,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2分)
(1)該日,,北半球晝長的緯度分布規(guī)律是_________,,40°N的晝長約為____小時。(3分)
(2)此時,,北半球的季節(jié)最可能是_____,,判斷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2分)
(3)與B地相比,,此時A地天氣特征是___________,,原因是A地___________。(3分)
(4)此時,,C地風向為_______,。與B地相比,,C地風力較_______(大或小),,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8.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3分)
材料一:黃山以“奇松,、怪石、云海和溫泉”四大景觀名揚天下,。圖15為黃山市某區(qū)域地質剖面圖,。
材料二:圖16中虛線箭頭示意巖石圈物質循環(huán)與水循環(huán)的關系。A,、B,、C、D
表示三大類巖石和巖漿,,①表示內力作用,,甲、乙,、丙示意海陸間循環(huán)的主要環(huán)節(jié),。(1)按成因分類,花崗巖,、頁巖分別屬于圖16中的_____,、____(填字母)。甲,、丙表示的環(huán)節(jié)分別是____,、___。(4分)
(2)黃山奇峰怪石形成的主要內外力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圖15顯示該地區(qū)曾發(fā)生過三次巖漿活動,,先后形成的巖石分別是(
)(2分)
A.斑狀花崗巖、花崗巖,、玄武玢巖
B.花崗巖,、玄武玢巖、斑狀花崗巖
C.斑狀花崗巖,、玄武玢巖,、花崗巖
D.玄武玢巖、花崗巖,、斑狀花崗巖
(4)甲,、乙、丙對黃山四大景觀形成的主要作用有。(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1分)
材料一:圖17為世界某區(qū)域簡圖。
材料二:馬德里和里斯本氣候,、海拔資料(表1),。
表1
|
海拔(米)
|
月份
|
1
|
4
|
7
|
10
|
馬德里
|
670
|
氣溫(℃)
|
5.5.
|
11.6
|
26.3
|
14.5
|
降水量(㎜)
|
41.7
|
44.7
|
8.7
|
37.8
|
里斯本
|
140
|
氣溫(℃)
|
8.5
|
11.9
|
23.2
|
15.1
|
降水量(㎜)
|
90.3
|
52.2
|
35
|
59.6
|
(1)里斯本氣候類型是____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與里斯本相比,,馬德里氣溫年較差較_____(大或小),,年降水量較_____(多或少),,造成該差異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從佛羅里達半島向北到拉布拉多半島,,沿途自然帶更替體現(xiàn)了_______地域分異規(guī)律,,其形成的基礎是___________。(2分)
(4)①農業(yè)帶所屬的農業(yè)地域類型是_________________,。②農業(yè)帶形成的主要條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0.圖18為東南亞部分區(qū)域示意圖及 ①、②兩地氣候資料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3分)
(1)圖示地區(qū)地勢特征為____________。(1分)
(2)該區(qū)域河流的主要補給水源是__________,,其徑流變化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其中下游的最低水位通常出現(xiàn)在
月份。(4分)
(3)②地年降水量比①地________(多或少),,②地氣候形成受_______,、______等因素綜合影響,氣候對其它自然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體現(xiàn)了地理環(huán)境的___________特征,。(4分)
(4)②所在地區(qū)是世界主要的稻谷產區(qū),試評價該地水稻種植的社會經濟條件,。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1.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1分)
材料一:圖19為江蘇省城鎮(zhèn)空間結構規(guī)劃圖,,圖20為圖19中A區(qū)域土地利用變化統(tǒng)計圖,。
材料二:2016年6—7月,長江三角洲地區(qū)連日暴雨導致多個城鎮(zhèn)洪澇發(fā)生,,造成損失,。
(1)江蘇省五條城鎮(zhèn)聚合軸主要沿___________分布。蘇南城市化發(fā)展的優(yōu)勢條件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目前江蘇省內人口遷移的主要方向是_________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2分)
(3)從1991年到2010年,A區(qū)域土地利用變化特征主要有______________,,這些變化與城鎮(zhèn)洪澇內在聯(lián)系表現(xiàn)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2016-2017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檢測
高三地理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說明:1.試題分選擇題和綜合題兩類題型,請按參考答案及評價標準評分,。在綜合題中考生的答案與參考答案相近的,,可酌情評分,但不得超過本題所分配的分數,。
2.考生答案中,,中國地名出現(xiàn)錯別字一般不給分,以拼音表達,,可給分,;外國地名應以地圖出版社的世界地圖集為依據評分,若出現(xiàn)同音字可酌情給分,。
一,、選擇題:共60分。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36分,。
題 號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答 案
|
A
|
C
|
B
|
C
|
B
|
A
|
D
|
C
|
B
|
題 號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答 案
|
A
|
B
|
C
|
A
|
B
|
C
|
D
|
A
|
D
|
(二)雙項選擇題:每小題3分,錯選,、少選,、多選均不得分,共24分,。
題 號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答 案
|
AC
|
BC
|
BC
|
AD
|
AC
|
CD
|
BC
|
AD
|
二,、綜合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60分,。
27.共12分
題號
|
分值
|
參考答案與評分標準
|
(1)
|
3分
|
緯度越高晝越短(1分)
北極圈內有極夜現(xiàn)象(1分)
(1分)
|
(2)
|
2分
|
冬季(1分)
亞歐大陸形成高壓(太平洋形成低壓)(1分)
|
(3)
|
3分
|
氣溫較高,天氣晴朗(2分)
位于冷鋒鋒前,,受單一暖氣團控制(1分)
|
(4)
|
4分
|
西北風(1分) 小(1分) 等壓線稀疏,,水平氣壓梯度力較小;受陸地輪廓阻擋,,風力較小(2分)
|
28.共13分
題號
|
分值
|
參考答案與評分標準
|
(1)
|
4分
|
A
(1分) B(1分) 水汽輸送(1分) 徑流(地表和地下徑流)(1分)
|
(2)
|
3分
|
巖漿活動(1分) 地殼運動(1分) 風化,、侵蝕作用(1分)
|
(3)
|
2分
|
A(2分)
|
(4)
|
4分
|
為奇松生長提供水源(1分)為云海形成提供充足的水汽(1分)
為溫泉提供補給水源(1分)塑造怪石景觀(1分)
|
29.共11分
題號
|
分值
|
參考答案與評分標準
|
(1)
|
2分
|
地中海氣候(1分) 受副熱帶高氣壓帶與西風帶交替控制(1分)
|
(2)
|
4分
|
大(1分) 少(1分) 馬德里位于內陸;海拔較高,;四周山地環(huán)繞,,地形相對封閉,,大陸性較強(任答兩點給2分)( 或里斯本位于沿海;海拔較低)
|
(3)
|
2分
|
從赤道到兩極(1分) 熱量(1分)
|
(4)
|
3分
|
商品谷物農業(yè)(1分) 氣候溫和濕潤,,適合多汁牧草生長(1分)城市化水平高,,市場需求量大(1分)
|
30.共13分
題號
|
分值
|
參考答案與評分標準
|
(1)
|
1分
|
北高南低(或北部、西部地勢較高,,東部,、南部地勢較低)(1分)
|
(2)
|
4分
|
降水(雨水)(1分) 水位季節(jié)變化大(1分),夏半年水位高,,冬半年水位低(1分)
4(3-4)(1分)
|
(3)
|
4分
|
多(1分)
緯度(1分) 大氣環(huán)流(季風環(huán)流)(1分)
整體性(1分)
|
(3)
|
4分
|
有利:人口稠密,,勞動力豐富;市場需求量大,;種植歷史悠久(任答兩點得2分)
不利:人均耕地少,;水利等農業(yè)設施落后;科技水平低(任答兩點得2分)
|
31. 共11分
題號
|
分值
|
參考答案與評分標準
|
(1)
|
4分
|
交通線(1分) 地處沿海,、沿江地帶,,臨近上海,地理位置優(yōu)越,;交通,、通信等發(fā)達;社會經濟發(fā)展水平高(3分)
|
(2)
|
2分
|
蘇北遷往蘇南,;農村遷往城市(任答1點得1分)
地區(qū)間經濟發(fā)展水平差異(1分)
|
(3)
|
5分
|
城鎮(zhèn)面積增大(1分)耕地,、林地、水域面積減小(1分)
城市化發(fā)展,,硬化面積擴大,,下滲減少;濕地減小,,調蓄洪水能力下降,;林地減少,涵養(yǎng)水源能力下降(3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