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周平王遷都洛邑,,遷都的原因很無奈,外夷頻繁入侵,,天子的安危得不到保障。遷都之后,,周天子在諸侯之中的地位漸漸下降,,已經(jīng)有很多諸侯國對周天子不那么尊重了,首先發(fā)難的是鄭國,。 要說鄭國,,我們還要從平王的爺爺宣王說起,周宣王在世的時候,,也分封過一系列的諸侯國,,其中就有一個鄭國。鄭氏家族作戰(zhàn)勇猛,,為周朝開疆擴土立下過汗馬功勞,,所以被封為諸侯。由于國君是武將出身,,鄭國歷來是兵強馬壯,,且與周天子關系密切,鄭國幾代人都在周朝擔任卿士(相當于宰相),。 到了周平王繼位之時,,鄭莊公輔佐天子,也巧,,鄭國那幾年也不太平,,經(jīng)常鬧點內(nèi)亂什么的,鄭莊公就很長一段時間留在鄭國處理事務,,沒有去為平王分憂,,平王就有點不開心了。你老鄭頂著一個卿士的頭銜,,拿著國家的俸祿,,還天天在你自留地里忙活,不行,,你不干活,,我得找人給我干活。 這消息就傳到了鄭莊公那里,老鄭火冒三丈,,我們鄭家有今天容易嗎,?我爺爺為了為了救幽王,死在亂箭之下,,雖然幽王后來也死了,,但我爺爺是為了誰啊!當年你小子能被立為天子,,那是我爹出了大力的,,沒有我們的支持,你能坐上這個位置嗎,?我辛辛苦苦給你干活,,自己家里出了點事情,我能不回來處理一下嗎,?就這么幾天沒給你干活,,你就想給我一腳踢開,你還是個人嗎,! 鄭莊公越想越氣,,反正也睡不著了,連夜趕到都城,,見了周平王也不廢話,,我要辭職。平王本來也覺得自己做的有點過,,正在心虛之時,,看老鄭這樣的態(tài)度,就更覺得自己不地道了,,趕緊給老鄭臺階下,,客氣話說了半天,巧了,,老鄭是個牛脾氣,,你越軟,他越硬,,整的大家都有點下不來臺了,。 最后文武百官看不過去了,大家都過來說和,,最后達成了一個協(xié)議,,鄭莊公還是卿士,平王把太子孤送去鄭國體驗民情,,鄭莊公也把兒子忽送到周國接受高等教育,。本來的君臣關系,,成了相互遞交人質關系,表面上雙方達成了和解,,卻為日后矛盾,,種下了禍根。 公元前720年,,周平王駕崩,,太子孤從鄭國回國繼位,從人質變成了天子,,這是一個天大的喜訊,,這也是以老爹歸天為代價換來的。太子孤帶著這種悲喜交加的心情回到國都就死了,,順理成章,,太子孤的兒子繼位,就是周恒王,。 當天子固然高興,可老爹死的太冤,,恒王就把這筆賬記在可鄭莊公的頭上,。當了多年卿士的鄭莊公可不這么想,自己完全是靠本事吃飯,,為了周朝,,我遠離封國,在這里給你們爺們當牛做馬的干活,,現(xiàn)在平王死了,,孫子上臺當了天子,老子就倚老賣老,,你能把我怎么樣,! 沒想到這小周恒王還真就沒那么多顧忌,這么大的國家,,這么多的人才,,少了誰,我也能吃下飯,。一天朝堂之上,,恒王對鄭莊公說,你是先王老臣,,勞苦功高,,現(xiàn)在都這么老了,還要你幫我干這么多活,,實在過意不去,,你還是回家享幾年清福吧,。鄭莊公一看這小家伙公開攆自己了,一時也沒有了對策,,也不好死皮賴臉不走,,只好謝了天子的隆恩,回鄭國去了,。 放下得意洋洋的周恒王不說,,再說鄭莊公回到了鄭國,一肚子火,,伺候好了爺爺,,被孫子轟回來了,怎么也要找機會出口氣,。說來也巧,,正好宋國聯(lián)合衛(wèi)國作亂,鄭國素來就和宋國不和,,正好找個由頭,,把胸中這股邪氣撒在宋國頭上。 鄭莊公假借周恒王之名,,聯(lián)合齊國和魯國,,打著奉天討罪的旗號,就去攻打宋國,。宋國那經(jīng)得起這么打,,幾仗下來,就被打的奄奄一息了,,國君宋殤公也在亂軍之中被殺,。鄭莊公一看,怎么樣,,服氣了,,好了,我也大度一點,,不打你了,。你們不是老大死了嗎,我主持公道,,給你們另立新君,,就把公子馮立為宋國新國君。此役之后,,鄭莊公在諸侯之中威望倍增,,許多小諸侯國都唯其馬首是瞻。 周恒王一看,,這老頭回家不好好待著,,還到處鬧事,,還越鬧越大發(fā),儼然有取代自己的意思,。這還了得,,直接公告天下,撤去鄭莊公卿士之職,,那意思告訴鄭莊公,,以后不要再打著我的旗號干活了,大家也不要給我面子,。 鄭莊公這個時候也不是當年了,,武力有武力,威望有威望,,老子自己就是一面旗幟,,干脆,我還就徹底不待見你了,,連續(xù)五年,,鄭莊公都沒有去洛陽朝拜,那意思告訴周宣王,,老夫不陪你玩了,。這下子周恒王被激怒了,我是天子,,我可以給你,也可以給你搶過來,,給我召集諸侯,,去討伐鄭國。 這一天,,周恒王親自率領蔡衛(wèi)陳三國聯(lián)軍,,來討伐鄭國,來之前周恒王想的很明白,,鄭莊公只是鬧點情緒,,看我真的興師問罪,肯定就犯慫了,,我在兩軍陣前好好呵斥他一番,,然后就班師回朝了。 沒成想,,鄭國居然排兵布陣,,以兵甲相應,而且鄭莊公根本就不出來見他這個天子,,周恒王頭天晚上準備的演說稿也沒用上,,這個氣啊,,好,你想打,,我就打你,。周恒王派兵前去叫陣,鄭國軍隊是紋絲不動,,就這樣,,一方一直罵,一方一直聽,,就僵持到了下午,。 眼看周王聯(lián)軍面露倦意,軍心松懈,,鄭莊公這才率兵出擊,,陳蔡衛(wèi)三國士兵一看對方兇猛,自己也犯不上為周天子拼命,,轉身,,預備,逃跑,,一連串的三個動作之后,,就把周軍留給了鄭軍。周軍被殺的是丟盔卸甲,,狼狽不堪,,周恒王一看不妙,下令撤軍,,自己親自斷后,。 周軍一路逃,鄭軍一路追,,鄭國大將祝聃(音同呆)沖在最前面,,只見他舉起雕弓,搭上羽箭,,瞄準恒王,,正中左肩。祝聃想一鼓作氣,,要生擒恒王,,這時間聽到身后金鑼作響,正是收兵之號,。 收兵回營之后,,祝聃不解的問鄭莊公,大王,,我眼看就要把那恒王擒于馬下,,為何收兵啊,!鄭莊公意味深長的笑了笑,你以為我愿意打這一仗嗎,,只是人家逼到家門口了,,我不得已才去銼挫他的銳氣。怎么說,,他也是天子,,我們名義上的統(tǒng)帥,好在今天他已經(jīng)中箭,,知道了我們的厲害,,以后不敢小看于我。要是把他捉回來,,我還真不知道該拿他怎么辦好,。現(xiàn)在我都有點犯愁,你說他中了一箭,,萬一有個好歹,,都不知有多少和我不和的諸侯,會趁機難為我了,。 這時大夫祭足上前搭話,,主公英明,現(xiàn)在天子已經(jīng)知道我們的厲害,,不如我們派個使者前去慰問一下,,也算給他個臺階,讓他早點回朝去吧,。不錯,,好主意,這個任務就交給你了,。 再說祭足,準備足了禮物和糧草,,星夜趕往周恒王的大營,,一見恒王,祭足是倒頭便拜,,鄭國罪該萬死,,冒犯了天子,鄭國本意只是想求得自衛(wèi),,沒想到誤傷天子,,莊公讓我前來請罪,死罪,,死罪啊,! 周恒王本來身在滴血,,心在顫,這么沒面子,,可怎么收場啊,,一看鄭莊公來這么一手,就看了看左右大臣,。大臣們趕緊出來打圓場,,請求恒王饒恕了鄭莊公,恒王就做了個順水人情,,大仁大義的表示,,沒事,我不會追究的,。祭足連忙磕頭跪謝,,回營復命去了,,這場鬧劇就此結束,經(jīng)此事之后,周天子的威嚴蕩然無存,。 周天子,已經(jīng)是掛名的武林盟主了,,可務實的人還是很多的,,天下諸侯之中,有實力,、有野心的人,,就展開了連番激斗,掀起無數(shù)腥風血浪,。 據(jù)說周朝之初,,分封了幾百個諸侯國,到了天子掛虛名時,,有資格競爭武林盟主的,,也有百十來個,但是實力強大的也就那么十幾個,,我們下一次就從齊國開始說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