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詩歌散文鑒賞文言文字詞
過小孤山大孤山
重點實詞
列置烽燧(陳列、設(shè)置)
亦與它石迥異(差別很大)
又深秋潦縮(積水)
碧峰巉然孤起(拔地而起)
上干云霄(沖,,直入)
信造化之尤物也(確實)
廟在山之西麓(山腳)
嘗加營葺(營建,,修繕)
倒影水中,亦占一山之勝(勝景)
有俊鶻摶水禽(持,,抓)
不與江水亂(混淆,,混雜)
重點虛詞
自數(shù)十里外望之(代詞,指代小孤山)
信造化之尤物(結(jié)構(gòu)助詞,,的)
徙倚久之而歸(時間名詞后的助詞,,無實意)
復(fù)以小艇游廟中(用,靠)
碧峰巉然孤起(……的樣子)
古今異義
與江山相發(fā)揮(古:輝映,;今:把內(nèi)在的性質(zhì)或能力表現(xiàn)出來,,把意思或道理充分表達(dá)出來。)
詞類活用
極登臨之勝(副詞作動詞,,極盡)
皆以杏仁澄之(使動,,使……變得澄清)
特殊句式
判斷句:
此山當(dāng)是(表判斷)一也;
信造化之尤物也,;
因謂小孤廟有彭郎像,,澎浪廟有小姑像,實不然也,;
江自湖口分一支為南江,,蓋江西路也;
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
省略句:
倒影(于)水中;方立(于)廟門,;遂行泛(于)澎蠡口
《庖丁解?!肺难灾R整理
重點實詞:
庖丁解牛:剖開、分割
足之所履:踩
肩之所踦(yǐ ):支撐,,接觸
砉 (hu?。┤幌蛉唬合舐曉~,形容皮骨相離聲,。向,,通“響”。
奏刀騞(huō)然:奏,,進(jìn),;
技蓋至此乎:通“盍”,,何,怎樣,。
進(jìn)乎技矣:超過,。
以神遇而不以目視:會合、接觸
批大郤:擊,,劈開,; 郤,空隙,。
導(dǎo)大窾:順著,,循著,這里有導(dǎo)入的意思,;窾:空
因其固然:因,,依;固然,,指牛體本來的結(jié)構(gòu),。
技經(jīng)肯綮之未嘗:技經(jīng),猶言經(jīng)絡(luò),。經(jīng),,經(jīng)脈??希壕o附在骨上的肉,。綮(qìng),筋肉聚結(jié)處,。
而況大軱乎:大骨
良庖歲更刀,,割也:歲,名詞作狀語,,每年,;更,更換,;割,,割肉
族庖月更刀,折也:眾,,指一般的,;折,斷,,指用用刀折骨
新發(fā)于硎:發(fā),,出;硎,磨刀石
彼節(jié)者有間:節(jié),,關(guān)節(jié),;間:間隙。
如泥委地:卸落,,墜下,,散落在地上
躊躇滿志:悠然自得,心滿意足
善刀而藏之:善通“繕”,,修繕,擦拭刀
二,、通假字
善刀而藏之 通“繕”,,修繕
古今異義
所見無非牛者:古—沒有不是
以神遇:古—會合,,接觸
視為止,行為遲 :古—行,,動作;今—受思想支配而表現(xiàn)在外面的活動
雖然,,每至于族:古——雖然這樣,但是 今——連詞,,表轉(zhuǎn)折
特殊句式
技盍至此乎 省略句,,技盍至(于)此乎
臣之所好者,道也 判斷句
新發(fā)于硎
技經(jīng)肯綮之未嘗 賓語前置,,未嘗技經(jīng)肯綮
視為止,行為遲 省略句,,視為(之)止,, 行為(之)遲 、
《項羽之死》文言知識點整理
一,、重點實詞:
項王軍壁垓下:名詞作動詞,,本指軍壘,此處為設(shè)營駐守
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夜:名詞作狀語,,在夜里,;楚歌:名詞作動詞,唱起楚地的歌曲
于是項王乃慷慨悲歌:情緒激昂
力拔山兮氣蓋世:拔:撼動,、拔起,;蓋:超過
直夜?jié)铣觯好~作狀語,向南
騎能屬者百余人耳:隨從
田父紿曰:欺騙
項王乃復(fù)引兵而東:乃:就;東:名詞作動詞:向東行
身七十余戰(zhàn),,所當(dāng)者破,,所擊者服:身:親身;當(dāng):抵擋,;破:打?。环撼挤?/div>
此天之亡我:使動,,使……亡
今日固決死:固:本來,;決:必定
乃分其騎以為四隊,四向:向:名詞作動詞,,向(四面)殺出
愿為諸君快戰(zhàn):痛快地
期山東為三處:期:約定,;山東:山的東面
漢軍皆披靡:潰散
辟易數(shù)里:畏懼退縮,退避
亡其兩騎耳:失去
騎皆伏曰:通“服”,,心服
烏江亭長檥(打不出來,,原字請看課文)船待:通“艤”,使船靠岸
地方千里:地,、方:土地方圓
亦足王也:名詞作動詞,,稱王
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籍:我;西:名詞作動詞,,西征
籍獨不愧于心乎:難道
吾知公長者:有德行的人
所當(dāng)無敵:遇到
獨籍所殺漢軍數(shù)百人:獨:單獨,;籍:指項羽
項王身亦被十余創(chuàng):身:自身;被:遭受
若非吾故人乎:你
吾為若德:為:送,;德:人情
二,、重點虛詞:
①乃:
項王乃大驚曰:于是
于是項王乃上馬騎:就
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副詞,,僅僅,、只
漢軍乃覺之:才
②則:
項王則夜起:于是
③以故漢追及之:因此
無以渡:沒有……的辦法
乃分其騎以為四隊:以:相當(dāng)于“而”;為:成為
④于是項王大呼:在這時
⑤項王瞋目而叱之:表修飾
⑥之:
是何楚人之多也:是:指示代詞,,代指漢軍,;之:復(fù)指代詞,這,,這么
天之亡我: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⑦我何渡為:“何……為”,,固定結(jié)構(gòu),用于詢問原因或反詰,??勺g為“為什么呢”、“怎么呢”,;為:句末語氣詞
三,、句式:
①定語后置句:
麾下壯士騎從者百余人耳。
騎能屬者百余人耳。
漢騎追者數(shù)千人,。
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戶
②被動句:
然今卒困于此
③判斷句:
此天之亡我,非戰(zhàn)之罪也,。
此項王也,。
④省略句:
項王則夜起,飲(于)帳中,。
吾騎此馬五歲,,所當(dāng)無敵,嘗一日行千里,,不忍殺之,,以(之)賜公。
馬童面之,,指(于)王翳曰
⑤固定句式:
何……為,表疑問:天之亡我,,我何渡為,?
獨……乎:籍獨不愧于心乎?
《阿房宮賦》知識點
二,、詞語解釋
六王畢
蜀山兀
覆壓三百余里
隔離天日
驪山北構(gòu)而西折
二川溶溶
檐牙高啄
盤盤焉
囷囷焉
不霽何虹
高低冥迷
春光融融
氣候不齊
明星熒熒
綠云擾擾
雷霆乍驚
杳不知其所之也
盡態(tài)極妍
幾世幾年
剽掠其人
倚疊如山
輸來其間
鼎鐺玉石,,金塊珠礫 鐵鍋 土塊 碎石
棄擲邐迤
一人之心
愛者紛奢
奈何取之盡錙銖
用之如泥沙
使負(fù)棟之柱
釘頭磷磷
多于在庾之粟粒
管弦嘔啞
瓦縫參差,多于周身之帛縷 全
管弦嘔啞,,多于市人之言語 集市
獨夫之心
日益驕固
函谷舉
則足以拒秦
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
誰得而族滅也
秦人不暇自哀
后人哀而不鑒之
古今異義:
①各抱地勢,,鉤心斗角(古義:指宮室結(jié)構(gòu)參差錯落,精巧工致,;今義:指人各用心機(jī),,互相排擠)
②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
古義:指天氣(雨雪陰睛)的意思;今義:指一個地區(qū)的氣象概況)
③廊腰縵回
④可憐焦土( 古義:可惜,;今義:憐憫 )
⑤幾千萬落(古義:座,所,;今義:下降,,衰敗)
⑥直走咸陽(古義:跑,,奔,,此處解釋為趨向;今義:行)
一詞多義:
六王畢,,四海一(統(tǒng)一)
楚人一炬,,可憐焦土(數(shù)詞)
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喜愛)
使秦復(fù)愛六國之人(愛護(hù))
使負(fù)棟之柱,,多于南畝之農(nóng)夫(叫,、讓,使令動詞)
使六國各愛其人(假使,,連詞)
廊腰縵回
縵立遠(yuǎn)視
杳不知其所之也(往,,到)
齊楚之精英(結(jié)構(gòu)助詞,的)
而后人哀之(代詞,,他們)
三,、詞類活用
1.六王畢,四海一(一,,數(shù)作動,,統(tǒng)一)
2.驪山北構(gòu)而西折(驪山北,名作狀,,從驪山北,;西,名詞作狀語,,向西,。)
3.長橋臥波,未云何龍,?(云,,名詞作動詞,出現(xiàn)了云,;龍,,名詞作動詞,出現(xiàn)了龍)
4.復(fù)道行空,,不霽何虹,?(虹,,名詞作動詞,出現(xiàn)了彩虹 )
5.輦來于秦(輦,,名詞作狀語,,乘輦車)
6.朝歌夜弦(歌、弦,,名詞作動詞,吟唱,、彈奏,;朝、夜,,名詞作狀語,,在早上、在晚上)
7.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jīng)營,齊楚之精英(收藏,,經(jīng)營,,精英,動詞作名詞,,皆譯為金玉珠寶等物)
8.鼎鐺玉石,,金塊珠礫(鼎,、玉、金,、珠,,名詞作動詞,把寶鼎當(dāng)作,,把美玉當(dāng)作,,把金子當(dāng)作)
9.后人哀之而不鑒之(哀,為動用法,,為……哀嘆;鑒,,意動用法,,以……為借鑒)
10. 族秦者秦也(族,,名詞作動詞,滅族)
11. 日益驕固(日,,名詞作狀語,,一天天地)
12. 秦人不暇自哀(為意動用法,為……哀嘆)
13. 奈何取之盡錙銖(盡,,使動用法,,使……盡)
四、特殊句式
1,、判斷句
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
使六國滅亡的是六國自己,而不是秦國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使秦國滅亡的是秦國自己,,而不是天下百姓。
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
一個人的心思,,也就是千萬個人的心思。
明星熒熒,,開妝鏡也
光如明星閃亮,,是宮女們打開了梳妝的鏡子
綠云擾擾,梳曉鬟也
烏云繚繞,,是(宮人)一早在梳理發(fā)鬢
渭流漲膩,,棄脂水也
渭水漲起了一層脂膏,是(宮人)潑掉的漂著脂粉的洗臉?biāo)?/div>
煙斜霧橫,,焚椒蘭也,。
煙霧彌漫,是(宮人)點燃了椒蘭香料,。
雷霆乍驚,,宮車過也
雷霆忽然震響,(原來)是宮車經(jīng)過
2,、被動句
戍卒叫,,函谷舉
于是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函谷關(guān)被攻占
3,、倒裝句
1)賓語前置
秦人不暇自哀
秦統(tǒng)治者來不及為自己的滅亡哀嘆
2)定語后置
有不見者,,三十六年
(可是)有三十六年未曾見過皇帝的宮人
釘頭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突出的釘頭
瓦縫參差,,(多于周身之帛縷)
參差不齊的瓦縫
管弦嘔啞,,(多于市人之言語)
嘈雜的器樂聲
3)介詞結(jié)構(gòu)后置
使負(fù)棟之柱,多于南畝之農(nóng)夫
使負(fù)載棟梁的柱子,,比田里的農(nóng)夫還多
架梁之椽,,多于機(jī)上之工女
架在屋梁上的椽子,,比織機(jī)上的織女還多
(釘頭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比谷倉里的稻米還多
(瓦縫參差),,多于周身之帛縷
比全身的絲線還多
直欄橫檻,,多于九土之城郭
橫橫豎豎的欄桿,比九州的城郭還多
(管弦嘔?。?,多于市人之言語
比集市上的人聲還喧鬧
4、省略句
覆壓三百余里,,隔離天日,。(省略主語)
(阿房宮從渭南到咸陽)覆蓋了三百多里地,遮蔽了天日,。
驪山北構(gòu)而西折,,直走咸陽。(省略主語)
(阿房宮)從驪山的北面建起,,折而向西,,一直通到咸陽。
各抱地勢,,鉤心斗角,。(省略主語)
(這些亭臺樓閣)各隨地形而建,結(jié)構(gòu)參差錯落,,精巧工致,。
長橋臥波(省略介詞“于”)
橋橫臥在水面上
摽掠其人(省略介詞“于”)
從人民那里掠奪來
可憐焦土(省略謂語)
可惜阿房宮變成了一片焦土
《六國論》重要知識點
一、文言實詞
1.通假字
2.古今異義
古義:祖輩和父輩
古義:智謀和力量
古義:兩次
古義:這樣以后
3.詞類活用
4.一詞多義
(1)兵
(2)暴
(3)事
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名詞,,事情)
(4)猶
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副詞,,仍然,,還)
(5)終
惜其用武而不終也(動詞,,堅持到最終)
(6)始
始速禍焉(副詞,才)
(7)向
并力西向(動詞,朝著,,對著)
(8)得
然后得一夕安寢(動詞,獲得)
二,、文言虛詞
1.而
(3) 連詞,,表轉(zhuǎn)折,。
(4) 連詞,表并列,。
(5) 連詞,,表承接。
2.之
(1) 結(jié)構(gòu)助詞,,的,。
(2) 結(jié)構(gòu)助詞,,的,。
(3) 定語后置的標(biāo)志。
(4) 代詞,。
3.以
(1) 介詞,,因為,。
(2) 介詞,憑借,。
(3) 連詞,,相當(dāng)于“而”。
(4) 介詞,,把,。
(5) 介詞,用,。
4.為
(1) 動詞。
(2) 表被動,。
5.其
(1) 代詞,它,。
(2) 代詞,,他們的。
6.則
7.與
三,、文言句式
1.判斷句
2.省略句
3.倒裝句
4.被動句
五.文學(xué)文化常識
作者蘇詢,字明允,號老泉,眉山人,北宋散文家,與其子蘇軾,、蘇轍合稱“三蘇”,有<<嘉佑集>>傳世
《伶官傳序》
一,、通假字
1.及仇讎已滅 “讎”同“仇”,仇敵 2 爾其無忘乃父之志,!“無”通“毋”
二,、詞類活用
名詞作動詞:
1.函梁君臣之首 函:用木匣子裝
2.契丹與吾約為兄弟 約:訂立盟約
3.抑本其成敗之跡 本:推究
4.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推其根本
名詞作狀語:
1.負(fù)而前驅(qū) 前:向前
2.倉皇東出 東:向東
3.一夫夜呼 夜:在夜里
動詞作名詞:
1.而告以成功 成功:成功的消息
使動用法:
1.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2.凱旋而納之 納:使收藏
形容詞作動詞:
1.一夫夜呼,亂者四應(yīng) 亂:作亂
形容詞作名詞:
1.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忽微:細(xì)小的事情
智勇:有勇有謀的人物
三,、古今異義:
1.與其所以失之者
2.不知所歸,至于誓天斷發(fā)
3.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
4.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
四、文言句式:
1.判斷句
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
此三者,吾遺恨也
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2.狀語后置
請其矢,盛以錦囊
方其系燕父子以組
而告以成功
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莊宗受而藏之于廟
3.省略句
還矢(于)先王,而告(之)以成功
以三矢賜(于)宗,,而告之曰
請其矢,盛(之)以錦囊
豈獨(莊宗之困于)伶人也哉
(莊宗)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于)廟
4.被動句
身死國滅,為天下笑
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5.固定句式
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
豈得之難而失之易歟?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于人歟
五,、一詞多義
1.盛
請其矢,,盛以錦囊(裝)
其意氣之盛,可謂壯哉(旺盛)
方其盛也,,舉天下之豪杰,,莫能與之(強盛)
2.困
智勇多困于所溺(困擾)
3.告
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祭告)
還矢先王,,而告以成功(稟告)
4.其
于誓天斷發(fā),,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語氣詞,表程度)
其意氣之盛,,可謂壯哉(代詞,,他)
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 (大概,表揣測語氣)
《祭十二郎文》文言知識整理
一、重點詞語
1,、銜:乃能銜哀致誠(懷著)
2,、怙:不省所怙(依靠,指依靠父親)
3,、止:當(dāng)來省吾,,止一歲(留居,?。?/div>
4,、孥:請歸取其孥(nú)(妻子兒女)
5、果:當(dāng)不果來(成為事實,,結(jié)果)
6,、蒙:而不克蒙其澤矣(承受)
7、兆:終葬當(dāng)于先人之兆 (也可作“垗”,,墓地)
8,、窆:窆(biǎn)不臨其穴(下葬,下棺入穴)
9,、尤:其又何尤(怨恨)
二,、詞類活用
1、西:圖久遠(yuǎn)者,,莫如西歸(名作狀,,向西)
2、東:東亦客也(方位名詞作動詞:在東邊居住,。名詞“客”用作動詞,,客居)
3、夭: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動詞使動,,使……夭折)
4,、業(yè):汝之純明宜業(yè)其家者(名作動,繼承……事業(yè))
5,、視:而視茫茫(動作名,,視力)
6、致:將成家而致汝(動詞使動,,使……來)
7,、全:強者夭而病者全乎(保全,形作動)
8,、殞:其竟以此而殞其生乎(使……喪亡,,使動)
三,、通假字
1、使建中遠(yuǎn)具時羞之奠(通“饈”,,美味食物)
2,、零丁孤苦(通“伶仃”,,孤苦無靠)
3,、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通“逝”,,死)
四,、一詞多義
五,、古今異義
1,、成家:將成家而致汝(成家:①古義:安家。②今義:男子結(jié)婚,。)
2,、少年:吾與汝俱少年(少年:①古義:青年男子。②今義:十歲左右到十五六歲,。)
3,、志氣:志氣日益微(志氣:①古義:精神。②今義:求上進(jìn)的決心和勇氣,。)
4,、幾何:死而有知,,其幾何離(幾何:①古義:多少。②今義:幾何學(xué),。)
5,、強者:少而強者不可保(強者:①古義:強壯的人(生理上)。②今義:堅強的人(心理上),。)
6,、成立: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成立:①古義:成長立業(yè),。②今義:創(chuàng)立,,有根據(jù),。)
7,、當(dāng)不復(fù)記憶(復(fù):①古義:再,又,。②今義:重復(fù),,往復(fù))
8、吾去汴州(去:①古義:離開,。②今義:往,,到……去)
9、而齒牙動搖(動搖:①古義:這里是“松動”,。 ②今義:不穩(wěn)固,,不堅定)
六、文言句式
1,、惟兄嫂是依(惟……是,,賓語前置) 2、吾佐董丞相于汴州(介詞結(jié)構(gòu)后置)
3,、吾實為之,,其又何尤?(賓語前置) 4,、從兄嫂歸葬(于)河陽(省略句)
5,、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其……其,,固定格式,表選擇,,是……還是)
6,、未可以為信也(省略句?!耙浴敝笫÷再e語“之”)
7,、吾念,,汝從于東(省略句。即“汝從我于東”)
《文與可畫筼筜谷偃竹記》文言整理
一,、 文言實詞
(一) 文言通假
1,、 與可沒與陳州:沒,通“歿”,,死亡
2,、 少縱即逝矣:少,通“稍”,,稍微
(二) 古今異義
1,、 初不自貴重:貴重,古:看重,;今,,價值高
2、 月落庭空影許長:許,,古:這樣,;今,也許
3,、 廢卷而哭失聲:廢,,古:停下,放下,;今,,廢棄
4、 吾將以為襪:以為,,古:把……當(dāng)作,;今,認(rèn)為
5,、 發(fā)函得詩:發(fā),,古:打開;今:發(fā)送
6,、 而讀書者與之:與,,古:贊成;今:給
7,、 以書遺余曰:遺,,古:贈送;今:遺失
(三) 詞類活用
1,、 形容詞做動詞
(1) 吾將買田而歸老焉:老,,養(yǎng)老
(2) 余因而實之:實,證實
(3) 與可厭之:厭,,厭惡
2,、 名詞作狀語
(1) 自蜩腹蛇腹以至于劍拔十尋者:
劍拔,,像劍拔出鞘一樣
蜩腹蛇腹,像蟬破殼腹部有節(jié),,蛇腹部長鱗一樣
(1) 初不自貴重:重,以……為貴重,,覺得……貴重
(四) 一詞多義
1,、 熟
而操之不熟者:熟練
執(zhí)筆熟視:仔細(xì)
2、 語
今語士大夫:告訴
有“車過”“腹痛“之語:說法
不學(xué)之過也:過錯
3,、 過
有“車過”“腹痛“之語:經(jīng)過
二,、 文言虛詞
1、 然
自視了然:……的樣子
然二百五十匹絹:然而
2,、 以
因以所畫筼筜谷偃竹遺予:把……,表對象
與可以書遺予曰:把……
吾將以為襪:把……當(dāng)作
3,、 之
一寸之萌耳:的
生而有之也:代詞,,代節(jié)葉
臨事忽喪之:語氣助詞,,補足音節(jié)
士大夫傳之:代詞,,指與可之言
而讀書者與之:代詞,代輪扁講的道理
4,、 于
與可沒于陳州:在,,表地點
5、焉
而臨事忽焉喪之:無義
吾將買田而歸老焉:兼詞
6,、其
以追其所見:代詞,代“畫家”
其所以然:代詞,,代提到的事情
豈獨得其意:代文與可
7,、 而
生而有之也:酒,,表承接
廢卷而哭失聲:表并列
三,、 文言特殊句式
(一) 被動句
(二) 判斷句
1、 識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內(nèi)外不一,,心手不相應(yīng),不學(xué)之過也,。
2,、 庖丁,解牛者也
3,、 輪扁,,斫輪者也
4,、 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劍拔十尋者,生而有之也,。
(三) 省略句
(1) 子由為《墨竹賦》以(之)遺與可曰
(2) 吾將以(之)為襪
(3) 士大夫傳之以(之)為口實
(四) 倒裝句
1,、 疑否賓語前置
2、 定語后置
(1) 四方之人持縑素而請者
3,、 狀語后置
(1) 故畫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2) 故凡有見于中而操之不熟者
(3) 足相躡于其門
(五) 固定句式
1,、 豈復(fù)有竹乎:豈……乎:哪里……呢?
2,、 世豈有萬尺竹哉,?:豈……哉?:哪里……呢,?
《種樹郭橐駝傳》知識點整理
一,、通假字
①以致其性焉爾(爾,同“耳”,,罷了)
②字而幼孩(而,,通“爾”,你們的)
③既然已(已,,通“矣”,,了)
二、古今異義
1.其實
①不抑耗其實而已(其實,,它的果實)
②其實害之(其實,,那實際上)
2.去
去不復(fù)顧(古義:離開。 今義:與“來”相對,。)
三,、詞類活用
1.名詞作動詞
①名我固當(dāng)(名,稱呼)
②早實以蕃(實,,結(jié)果實)
③甚者爪其膚以驗其生枯(爪,,掐、抓)
④移之官理可乎 / 傳其事以為官戒(官,,做官)
⑤吾小人輟飧饔以勞吏者(飧,,吃晚飯;饔,,吃早飯)
⑥傳其事以為官戒也(傳,,作傳)
2.形容詞作動詞
①則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全,保全)
3.名詞作狀語
①旦視而暮撫(旦暮,,從早到晚)
②而木之性日以離矣(日,,一天天地)
③旦暮吏來而呼曰(旦暮,從早到晚)
4.意動用法
①駝業(yè)種樹(業(yè),,以……為業(yè))
5.使動用法
①非有能碩茂之也(碩,,使……長得高大,;茂,使……長得茂盛)
②非有能早而蕃之也(早,,使……早結(jié)果,;蕃,使……多結(jié)果)
③鳴鼓而聚之(鳴,,使……發(fā)出聲音,,敲擊;聚,,使……聚集)
④遂而雞豚(遂,,使……成長)
⑤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蕃,使……多,;安,,使……安定)
四、特殊句式
(一)判斷句
1.官理,,非吾業(yè)也
(二)賓語前置
1.故不我若也(“不我若”即“不若我”,意為“不如我”,、“比不上我”)
2.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何以”即“以何”,,意為“拿什么”,、“用什么”、“憑什么”)
(三)省略句
1.他植者雖窺伺效慕,莫能如(之)也,。
2.以子之道,,移之(于)官理,可乎,?
3.然吾居(于)鄉(xiāng)
4.若甚憐焉,,而卒以(之)禍。
5.傳其事以(之)為官戒,。
(四)固定句式
1.若是,,則與吾業(yè)者其亦有類乎?(其……乎,,表示揣測的固定句式,,意為“大概……吧”)
2.嘻,,不亦善夫?。ú灰唷颍硎痉磫柕墓潭ň涫?,意為“不也……嗎”)
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的知識點
1、注音解詞:
2,、古今異義
大塊假我以文章
大塊:古義,,大自然。今義:大的塊頭
文章:古義,,錯雜的色彩,。今義:篇幅不很長的單篇作品)
群季俊秀
(古義,弟弟,。今義,,季節(jié))
3、詞類活用
不有佳詠,,何伸雅懷(動詞作名詞,,詩歌)
幽賞未已(形容詞作名詞,幽雅的景致)
4,、文言句式
判斷句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
狀語后置
陽春召我以煙景
《項脊軒志》知識點
一、重點詞語
得:得到
稍:稍微
迨:及,,等到
嘗:曾經(jīng)
以:用
比:及,等到
歸:舊指女子出嫁
蓋:傘
故:以前
二、古今異義
項脊軒,,舊南閣子也 (舊,,原來的)
南北為一 (一,整體)
室僅方丈 (方丈,一丈見方)
凡再變矣 (凡,,總共,;再,兩次)
每移案顧視,,無可置者 (案,,桌子)
久不見若影 (若,你)
日過午已昏 (昏,,暗)
或憑幾學(xué)書(幾,,書桌;書,,寫字)
雜植蘭桂竹木于庭 (雜,,交錯)
比去,以手闔門(比,,等到)
亦遂增勝 (勝,,佳景,引申為光彩)
吾妻來歸 (歸,,舊時指女子出嫁)
始為籬,,已為墻 (已,后來,、不久)
三五之夜 (三五,,即十五)
雜植蘭桂竹木于庭 何竟日默默在此,大類女郎也 (竟,,整)
且何謂閣子也 (且,,那么)
余自束發(fā) (束發(fā),表示成年)
三,、一詞多義
始
過
置
而
為
以
謂
一
日
先
四、通假字
垣墻周庭,,以當(dāng)南日 (“當(dāng)”通“擋”)
而母立于茲 (“而”通“爾”)
五,、詞類活用
1.名詞用作動詞
乳二世 (乳,乳養(yǎng))
客逾庖而宴 (宴,,用飯)
執(zhí)此以朝 (朝,,上朝)
吾家讀書久不效 (效,取得效果)
垣墻周庭:垣墻,,砌墻,,
雨澤下注:雨,下雨,,名字活用作動詞
2.名詞用作狀語
雨澤下注,。使不上漏(下,朝下,,上,,從上面)
又北向 (北,朝北,,行為方向)
東犬西吠 (西,,朝西,行為方向)
前辟四窗 (前,,在前方,,行為方向)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手,親自,,親自
3.形容詞用作名詞
多可喜,,亦多可悲 (多,許多事)
4. 名詞使動用法
垣墻周庭
六,、特殊句式
1.判斷句
用“……也”表示判斷。如:
1) 項脊軒,,舊南閣子也
2) 嫗,,先大母婢也
2.省略句
下列各句中的括號表示省略了的成分。如:
1) ( )又雜植蘭桂竹木于庭(省主語“余”)
2) ( )借書滿架(省主語“余”)
3) 吾兒,,()久不見若影 (省主語“吾”)
4) 使( )不上漏(省兼語“之”)
5) 明月( )半墻(省謂語“照”)
6) 余自束發(fā)讀書()軒中 (省介詞“于”)
7) 垣墻( )周庭(省介詞“于”)
3.倒裝句
4,、介詞結(jié)構(gòu)后置(翻譯時,一般將介賓前移)
2) 家有老嫗,,嘗居于此(在這里居?。?nbsp;
3) 室西連于中閨(與中閨相連)
4) 雞棲于廳(在廳里棲息)
5) 其制稍異于前(跟以前不同)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文言知識點
一、通假字
1,、鼓瑟希(稀,,稀疏)
二,、詞類活用
1、端章甫(名詞作動詞 穿著禮服,、戴著禮帽)
3、風(fēng)乎舞雩(名詞作動詞 吹風(fēng),、乘涼)
5,、曾皙后(方位名詞作動詞 落在后面)
三、文言句式
1,、不吾知也(賓語前置) 2,、則何以哉(賓語前置)
4,、何傷乎?(賓語前置) 5,、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謹(jǐn)(介賓后置)
6、為國以禮(狀語后置) 7,、則何以哉(固定句)
9、是故哂之(固定句)
四,、古今異義(古/今)
1,、加之以師旅(泛指軍隊/軍隊編制單位之一)
2、比及三年(等到/比較,、緊靠,、依附等)
3、且知方也(正道,、正理/方向,、對方、方法等) 4,、如五六十(或者/如果)
5,、如其禮樂(至于/如果) 6、異乎三子者之撰(才能/寫作)
五,、一詞多義
以 :1,、以吾一日長乎爾(因為,介詞)
2,、毋吾以也(認(rèn)為,,動詞)
3、則何以哉(做,、為,,動詞)
4、加之以師旅(用,、那,,介詞)
5、以俟君子(而,,連詞)
爾: 1,、以吾一日長乎爾(你們,代詞)
2,、率爾而對/鏗爾,,舍瑟而作(……的樣子,詞尾)
3,、求,,爾何如,?(你,代詞)
方: 1,、方六七十(方圓縱橫)
2,、且知方也(道,指是非準(zhǔn)則)
如: 1,、如或知爾,,則何以哉?(如果)
2,、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宗廟之事,如會同……(或者)
3,、求,,爾何如?(與“何”構(gòu)成固定句式,,怎么樣呢)
4,、如其禮樂,以俟君子(至于)
言: 1,、亦各言其志也(說,、談,動詞)
2,、夫三子者之言何如(話,,名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