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是上篇所發(fā)文章中一位讀者所留下的問題,。小編覺得問題不錯喔,,所以在這里集體解答一下。同樣,,大家有關(guān)這部分的問題,,在文章下面留下問題,只要小編知道,,問題合理,,會在下篇文章進行詳細的解釋,。 看過小編上篇文章的朋友對哈勃望遠鏡應(yīng)該了解了一點,哈勃傳回了大量的宇宙深處的畫面,,這對研究宇宙的發(fā)展以及探索是很有意義的,。那么科學家是如何根據(jù)照片就能判斷出這些星系和我們之間的距離呢? 不同距離有不同的測量方法,。這里簡單的提一下常用的天文距離單位:天文單位(AU)、光年(ly),、秒差距(pc)三種,,其中 1秒差距(pc)=206265天文單位(AU)=3.26光年=3.09×1013千米 1光年(1y)=0.307秒差距(pc)=63240天文單位(Au)=0.95×1013千米 很近的距離,,如地月間距離,。曾在18世紀通過三角視差法測出。雷達技術(shù)問世過后,,又通過雷達波測出,,激光技術(shù)出現(xiàn)后,又測了一次,。所以說,,距離越近越好測量,選擇的方法也越多,。 但是那些距離較遠又或是很遠很遠的距離,連光都要跑幾十億的距離呢,?現(xiàn)在我們來依次介紹所用的方法 三角視差法 所謂三角視差法當然少不了三角形這個模型,,天文學家規(guī)定地日間的距離為一個天文單位。 何為視差,?我們做個小小的實驗,,現(xiàn)在伸出一根手指放在你的眼前。只用右眼看和只用左眼看,,是不是發(fā)現(xiàn)手指的位置變化了,。但是你的手指并未移動,這就是視覺上的差別,。 觀察較遠距離的恒星時,天文學家就用了這一方法,??聪旅娴膱D片,地球在兩個位置所觀察到的所需測量的恒星。已知了地日間的距離,,測量出其視差角度,由公式sinp=a/d(其中a為一個天文單位,,d為地球與恒星間的距離)即可的出d,。角度越小,d越大,。這也就是為什么你將手指放在遠處時,,看起來變動不大,因為它的視差角變小了,。 分光視差法 當一顆恒星足夠遙遠的時候,便不能用三角視差法進行測量,。所以有了另外一種叫分光視差法的測量,。 這也是有個公式可以進行測量 5lg r=m-M+5,。 其中m表是視星等,什么叫星等?星等是表示天體相對亮度的數(shù)值,,視星等就是我們從地球直接看上去。M表示絕對星等,,絕對星等是將恒星統(tǒng)一放到10秒差距的地方,,所測量的視星等。視星等是很好測量的,,那么絕對星等呢,?通過對恒星光譜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該恒星的絕對星等。 通過所測量的這兩種參量,,就可以計算出恒星距我們的距離,。(圖為顯示兩顆不同距離的造父變星的星等和絕對星等) 通過造父變星測量 這是一類高光度周期性脈動變星,,也就是其亮度隨時間呈周期性變化,,這種變化很有規(guī)律,周期為5天8小時47分28秒,。這稱作光變周期.這類星的光變周期有長有短,,以5至6天為最多。人們熟悉的北極星也是一顆造父變星,。 科學家們經(jīng)過研究發(fā)現(xiàn),這些變星的亮度變化與它們變化的周期存在著一種確定的關(guān)系,,光變周期越長,,亮度變化越大。人們把這叫做周光關(guān)系,并得到了周光關(guān)系曲線。以后在測量不知距離的星團,、星系時,只要能觀測到其中的造父變星,,利用周光關(guān)系就可以將星團、星系的距離確定出來.因此,造父變星被人們譽為“量天尺”,。 如果還是不能好好理解,,那就想想,假設(shè)你在野外點了一盞蠟燭,,是不是距離近的時候觀察到很亮,,慢慢遠離時是不是越來越暗。造父變星類似于這種原理,。 哈勃定律 哈勃定律可測量的距離是最遠,可達百億光年,。宇宙基于一個爆炸點,,這是最被接受的一個理論。從一個點向外擴散,,距離我們越遠的星系,,年代也就越久遠。 哈勃定律的原理就是,,越遠的星系遠離我們的速度越快,,紅移得越快,觀察到紅移速度,,我們就能算出對應(yīng)的距離,,速度和距離都是間接得到。 公式V = H0×d (V是紅移速度,,H0是哈勃常數(shù),,d就是距離啦。) 好啦,,上面就是測量星系間距離簡單的介紹,如果你耐心的看了下來,,并且還有任何疑問,,留下問題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