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印章石的品級鑒別 趙春秀 小組成員:郭偉平、董學敏、趙春秀
四大印章石的品級簡介壽山石壽山石產(chǎn)于福建壽山,。由于出產(chǎn)坑口不同,各種壽山石的質(zhì)地也不盡相同,有的在品性上甚至還有很大的差別,。壽山石有田坑、水坑和山坑之分,。就品質(zhì)而論,田坑第一,,水坑次之,山坑又次之。壽山石品類繁多,常見的有白芙蓉凍,、腦脂胭脂凍等,。向有“石中之王”雅號的田黃石是壽山石中的佼佼者,其表層透明色黃,肌里透澈規(guī)則。其中“黃金黃”,、“桔皮黃”最為稀貴,“枇杷黃‘,、“桂花黃’,與“熟粟黃‘,也為珍品。對于田黃石,,歷來就有“黃金易得,田黃難求”之說,。普通的壽山石,不如青田石細糯,運刀有一種粗澀感。 青田石青田石產(chǎn)于浙江省青田縣,并因此得名,。青田石質(zhì)細膩溫潤,極易受刀,且刀趣表現(xiàn)力豐富,為篆刻家最愛使用的印材之一,。青田石有青、黃,、淡紅及青灰等色彩,其中以燈光凍,、白果凍、松花凍較名貴,上品封門青最為著名,。 昌化石昌化石產(chǎn)于浙江昌化縣,。其石也有水坑與旱坑之分,水坑石質(zhì)理勻恬粉潔,旱坑石則粗澀堅頑,且常與砂釘同生,。但無論水坑,、旱坑,總的受刀感覺皆緊滯阻澀。昌化石有紅,、黃,、灰等色,且往往交織在一起。其中有一種猶如煮熟藕粉狀的“藕粉凍‘(昌化凍)較為上乘,一種在石中凝有像雞血色狀的稱為“雞血石’,?!半u血石”中以其石底質(zhì)地越佳,血色越多,越鮮,越活,越為珍貴,。一方石上如有黑白紅三種色塊組成,,又被稱為“劉關張”(即劉備、關羽和張飛之喻),。如一方石上布滿雞血,則有“大紅袍”的美稱,最為罕見珍貴,。 長期以來,人們對昌化石的認識只偏重了雞血石,其實,,昌化還盛產(chǎn)名目繁多的無血石,仍可依據(jù)色彩,、花紋,、質(zhì)地評價優(yōu)劣。如常見的品種有:玻璃凍,、田黃石,、紅花凍、綠昌石,、魚腦凍,、魚子凍等,本次著重介紹雞血石和田黃石,。 巴林石巴林石亦稱蒙古石或內(nèi)蒙石,是近年來新行于市肆的石種,因產(chǎn)于內(nèi)蒙而得名,。此石最初被作為工藝美術品石雕石刻件的原材料,后被引進試用并由專家鑒定而作為印材。蒙古石晶瑩潔亮,絢麗多彩,。石中佳品為一般質(zhì)性的青田,、壽山所不及,因而很受印人刻家的青睞。巴林石做為國石參選之一,,目前價值也大漲,。 四大印章石的鑒別總述:一般:首先要弄清印石的產(chǎn)地。優(yōu)良的印材必然來自可靠的產(chǎn)地,換言之,如果不是出產(chǎn)于上述的各大產(chǎn)地,也就談不上印石的品級了,。 所謂老坑,是指年代既久,、素以出產(chǎn)量大且質(zhì)精而著稱的石材坑口。要識別印石出產(chǎn)于新坑還是老坑,根據(jù)多數(shù)人的經(jīng)驗,一是憑肉眼辨別,二是靠手掂試重量,。老坑由于歷代久遠,形成時間長,故而所出石材從表面上看色澤溫潤沉渾,火氣褪盡而顯自然狀態(tài),這種情形猶如一件上了年份的古董,使人一望而知其年資已深,。 新坑石材因其形成時間較短,往往給人一種質(zhì)感單薄的直覺,有的雖然色彩奪目,但細觀之則感燥氣厭人,華而不美。老坑的石質(zhì)縝密緊重;新坑則多松粗軟嫩,稍加磕碰,極易壞損,。因此,印材在透明勻潔的前提之下,以份量較重的為好,。有些手感明顯的“輕量級”石料,即使鮮艷潔透、秀色可餐,亦不足貴,甚至根本無法鐫刻,。另外,在具體挑選印材時,還應留心石中有無暗釘或裂紋,。所謂暗釘,是指夾生在印石中大小如釘眼的硬粒,其粒雖小,卻堅硬無比,令人無法下刀。石中有裂紋的情形更多,近年來石礦開采多用炸藥,打磨成形后即漫浸于油蠟,由此形成的暗紋令人難以察覺,故更應注意,。辨認的方法是購得后先拭去油漬,或刮去蠟衣,并在亮光下反復映照和用力擠壓,這樣就能及時區(qū)別良莠,以免上當,。 壽山石壽山石按其產(chǎn)出位置分為為田坑石,水坑石、山坑石三大類,,而此分類是沿用歷史和傳統(tǒng),、也是目前認可的分類法,在此依此分類論述,。 1,、田坑石主要產(chǎn)于壽山溪和溪旁農(nóng)田中,也是田黃石的主要產(chǎn)地,。根據(jù)其顏色分為黃田,、紅田、黑田,、白田和牛蛋黃等共13個品種,。主要特征是內(nèi)部肌理隱現(xiàn)“蘿卜紋”(蘿卜削皮,內(nèi)有編織如網(wǎng)細密的絲紋,,其實是結(jié)構(gòu)紋),;皮色外表濃艷,內(nèi)里漸淡,,表層多裹有杏黃,、黃白或黑色皮;可見有格紋呈紅筋狀(其他品種壽山石的筋格可有多種顏色,,而田黃的筋格多為紅色,,其實是一種愈合裂隙且充填鐵質(zhì)等)。這是田黃石的三大特征,,也是鑒別的重要依據(jù),。田坑石多微透明,極溫潤,、細密,。密度大多為2.58-2.62g/cm3,相對硬度Hm=2.6±(少數(shù)烏鴉皮田黃和牛蛋黃等密度可達2.78g/cm3,,Hm=3.73),,主要礦物為地開石和珍珠陶石,次要礦物伊利石等,。 2,、水坑石主要產(chǎn)自壽山溪上游的小山—坑頭占之麓的溪旁山澗,多以硐采為主,。因礦脈位置水源豐沛,,出產(chǎn)的多為凍石,如水晶凍,、魚腦凍,,瑪瑙凍等13個品種,。其特點是因其長期受地下水浸漬,形成明顯獨特的晶瑩剔透,、透明度高,、致密且雜質(zhì)少的特性。其他坑石的壽山石(如高山凍等坑石)在這方面無以媲比,。其次是其產(chǎn)量少,、產(chǎn)區(qū)面積小、塊度小的三小特點,。其三是密度大多2.61-2.63g/cm3.相對硬度Hm=2.61,少數(shù)為2.70-2.80g/cm3,,Hm=2.85±,。放大觀察,有時見赤鐵礦呈細小星點狀分布,,如桃花凍石品種等 ,。 3、山坑石,,產(chǎn)于方圓一百多平方公里的壽山,、月洋兩山脈的巖層中。該石種品種多,,紛雜,,分布廣。人們依其產(chǎn)出的礦脈來分類,,共為14種礦脈類,、細分為76個品種,如高山石,,都成坑石,、荔枝洞石、芙蓉石,、善伯石,、月尾石、文洋石,、旗降石等等,。該類玉石以硐采為主,次為掘性山坑石—即在山坡泥土層中挖掘到的,,也稱“獨石”,。主要特點是、顏色變化復雜多樣,,有白,、灰,、粉紅、赭黃,、青綠,、灰紫等甚至黑色;密度,,硬度特點是,,大部分山坑石:2.58-2.68g/cm3。Hm=2.3-2.6.(較有規(guī)律性),。少部分山坑石為2.71-2.82g/cm3,,Hm=2.5-2.8,這主要為月尾石,、芙蓉石及連江黃等(這些密度較高的山坑石主要為葉臘石型和伊利石型),;有時可見蘿卜紋或棉砂地,或紋路粗,,有格紋,,放大觀察常見有石英等包體,也偶見絹云母,、黃鐵礦,、赤鐵礦包體,如高山桃花石,。 青田石青田石顏色雖也出現(xiàn)多種彩色調(diào),,但仍有與壽山石不同的特點,總體而言較壽山石單調(diào),,如在同塊雕刻擺件或印章石上,,其色調(diào)漸變關系較明顯,而壽山石多有過渡色,,漸變關系不明顯且色彩豐富,。青田石總體色彩總有一種特別的帶灰綠色調(diào)(即“青”色味)。青田石中的藍星,,龍蛋,、燈光凍、山炮綠等品種,,由于其顯示特殊的藍,、黑白、淺黃,、綠色的色調(diào),、壽山石中沒有,易于區(qū)別不贅述,。 深橙黃色青田石品種較特殊,,較類似田黃石(質(zhì)佳者也稱黃金耀),,其中可常見白色絹云母呈絲帶狀分布(鏡下放大觀察可見),類似于田黃石中銀裹金,,而田黃石中銀裹金的“銀”為地開石或伊利石,,為微細粒狀、點狀分布,,在紫外光下無反應,、而黃者青田石表面白色絹云母在LW、SW下發(fā)白色熒光,。 鏡下放大觀察可見:青田石中時常見有呈白色,,灰綠色的絹云母、綠泥石,,呈絮狀,、云煙狀分布;時常見褐紅,、黑,、黃褐色有機質(zhì)呈不均勻膠狀分布,;也時常見黃鐵礦,、褐鐵礦呈星點或脈狀分布,這特點壽山石中極少見,。 密度:大的雕件,、擺件無法測密度,曾實測幾十件印章石和小擺件,,包括黃色青田石,、其密度值在2.75-2.85g/cm3左右,而壽山石大多為2.57-2.70g/僅少cm3數(shù)品種如月尾石,、牛蛋石等可大于2.75g/cm3的密度,。而月尾石主要為黃、黃紫,、黃黑,、黃褐色,還有綠黃色,、艾綠色,,其綠和黃色調(diào)不同于青田石的灰青綠色。 硬度和“刀感”,,青田石一般摩氏硬度為1.5-2.5.這點較難與壽山石區(qū)別,,但個別橙黃色青田石(絹云母成分高者)其硬度較低,,,約為1-1.5,,指甲(大拇指)可刻劃,,這點易區(qū)別于壽山石。利刃刻劃青田石的“刀感”較“松脆”較壽山石軟(黃色更軟),,其粉末在手中揉搓滑感強于壽山石(因為葉臘石成分多),。 昌化石雞血石 (一)地: 1..凍地:又可稱“玻璃地”,半透明,、微粉,。具體有:羊脂凍;黃凍地(帶米黃色凍),;牛角凍(深灰色如水牛角凍),;藕粉凍地(深粉色,如熟藕粉糊),。雖說凍地可分上述四種,,但其都有一個共同的要求:“半透明,如玻璃”至少要“微透明”,。 2. 白玉地:透明度不如凍地,,但要求白凈無暇、純凈無暇,。種類有,,玉白色,米黃色,,乳黃色也可歸屬此類,。而此類的關鍵要求是:“純凈無雜色滲入”。 3. 藕粉地:透明度不如凍地,,仍要求純凈無暇,,粉嫩滋潤。 4. 黃栗地:赫黃如熟栗子色,,有時也有蘿卜絲狀條紋,,色如田黃。 5. 烏角地,,深灰近黑如水牛角,,但要求有玉的光澤。(和牛角凍要區(qū)分開,,牛角凍是半透明的,,烏角地的透明度不如牛角凍。) 6. 紅霞地:以及細的紅點,、紅斑組成,,如朝暉如晚霞般美麗。 7. 劉關張地:實際上是黑白相間的地上,,加上雞血紅,,也稱“桃園三結(jié)義”,。 8. 淡灰地:地雖不透明,到也淡灰清雅,,純凈無雜色,。 9. 雜色花地:有2種以上顏色混生,為上述各地所不含者,。 10. 灰白地:象水泥澆注后色澤類似,,缺乏玉地的靈氣,為地中最差檔次,。 (二)血: “雞血石”中的血,,固然是昌化雞血石中的重要部分。這需要從血色和血形,、血量和濃度四個方面來看,。血的色澤和血形是鑒定昌化雞血石極品、珍品,、上品的決定性因素,。 血色 1. 鮮紅:如活雞血灑上一般,在正紅之中有少量金黃色,,是血色中最高等級,,因此要具有既明亮,又有耀眼之功效,。 2. 正紅:要求在純凈紅色中,,無暇雜之感,,是上品昌化雞血石所必要的,。 3. 深紅:較正紅深,在純凈紅色中略帶有赫色缺乏明亮耀眼之功效,。 4. 紫紅:在純凈紅色中含褐色,、為紅色中下品。 5. 桃紅:也稱嫩紅,,淡紅,,有輕佻感,非紅中正色,。 血形 1. 滿塊鮮紅之血,,俗稱“大紅袍”,若配有羊脂凍地,,是昌化雞血石中的“極品”或“珍品”,,此類昌化雞血石極為罕見,如《雞血石印》(在2004年9月)首發(fā)式展出的乾隆,、嘉慶兩帝王使用過的昌化雞血石寶璽此類,,應該說價值連城,。 2. 大塊鮮紅之血,出露在印章石的“六面”,、“四面”含血量在30%——50%以上者,,又是羊脂凍地的昌化雞血石,也在“珍品”和“上品”之間,。如果地子不好或是“硬地”,、“剛地”(即摩式硬度在4——5級以上者)即使如上述大塊或整塊有鮮紅血塊也只能評為中低檔料。但也有人拿來欣賞,。 3. 條紅:雖其含血量不如上2種多,,但如活雞血灑在地子上流淌下來狀,有流動感,,若地子好的也可評為上品或中檔料品,。 4. 斑血:雞血分布如斑,有疏有密,,如活雞血灑在地子上者,,也很美觀。 5. 霞紅,,又名散紅或點紅,、暈紅等。地子中鑲嵌有極細鮮紅血點,,有均勻的和不均勻的,,如滿天紅霞,也惹人喜愛,。但這檔昌化雞血石,,即使地子好,也只能評為中,、低檔,。 血量:指雞血部分與成品石質(zhì)的百分比。大于30%者即為高檔品,,大于50%者為珍品,,大于70%者則為絕品,但如血色不美,,或底質(zhì)不佳,,則其檔次仍要大幅下跌。而如為印石者,,除血量多少外,,又依含血面而分成六面血至一面血六種,以六面血為上品,而以四五面血者為正品,,三面血,、二面血者為中品,一面血者則為最次,。這是鑒定印章品等的重要考慮因素之一,。 濃度:指依雞血本身之聚散程度,而分為濃,、清,、散三級,以濃血為貴,,散血則如雞血用水稀釋,,而影響檔次。 黃石昌化黃石是一種與壽山田黃石易相混的品種,。該石產(chǎn)于山坡上,,未經(jīng)溪水長期浸漬沖刷、其質(zhì)地較硬,。其礦物成分為地開石且含少量明礬石,;顏色類似黃色田黃石,內(nèi)部有時也見“蘿卜紋”,,有時可見類似田黃石中的“烏鴉皮”和“銀裹金”等品種,,其相對密度為2.60-2.61g/cm3,相對硬度Hm=2.5±[10],。以上這些特征均與田黃石十分相似,,故市場上商家一直以“昌化田黃或浙江黃”稱之。用常規(guī)方法鑒定田黃石和昌化黃石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嘗試: 1.根據(jù)田黃石的三大特殊性鑒別 由于田黃石是長年累月掩埋浸漬于含鐵質(zhì)的酸性土壤和溪水中,,其形成的蘿卜紋,、紅筋格、石皮必然有其特殊的品質(zhì):①蘿卜紋大多較明顯,、均勻(少數(shù)田黃凍等不明顯),,密而不亂,、排列有序,,顯示其獨特的構(gòu)造。而昌化黃石僅偶爾見蘿卜紋且粗細不均,、雜亂無序,,顯然與田黃石差異較大;②壽山石的筋格可有多種顏色,,而田黃石的筋格是紅或紅褐色的,,這是田黃石成品中的特殊性,是因田黃石長期浸漬于含鐵質(zhì)的酸性水土中,鐵離子浸染裂隙而成脈狀所致,,也是田黃石鑒別的一重要特性,。而在昌化黃石中未見此現(xiàn)象出現(xiàn)。③石皮,,田黃石石皮均因其長期浸漬于稻田,、溪水中,所以若為黃皮則表里如一,,皮色自然,、溫潤、細膩,,而烏鴉皮田黃實為田黃石中罕見的品種,,其黑色皮在強聚光燈下可顯示黑褐色調(diào)。昌化黃石的石皮表里不一,,質(zhì)地較硬,、溫潤度遠不及田黃石,稍加雕刻就顯露出白色,。 2.顯微鏡下放大觀察: 放大50—80倍,,用聚光光纖燈照明,田黃石為極細的隱晶結(jié)構(gòu)(尤其黃色田黃石),,有時偶見極微粒呈黃色的黃鐵礦或呈棕褐色的赤鐵礦,,多分布于紅筋格或近旁。昌化黃石亦為隱晶結(jié)構(gòu),,但在鏡下觀察時??梢娂毿〕庶c狀深紅色或鮮紅色的辰砂微晶,光纖燈下且大多透明—半透明,,這有別于田黃中的赤鐵礦,;其次常可見黃鐵礦,,為淺稻草黃色,,晶體顆粒較粗大,常見粒徑達0.3-0.5mm,,壽山石田黃石中極少有些特征,。 3.密度: 昌化黃石的密度為2.60-2.61g/cm3。實測三塊黃色,、土黃色田黃石密度分別為:2.583,、2.612、2.621g/cm3,,實測一塊烏鴉皮田黃石密度為2.786g/cm3,。可見黃色田黃石的密度確與昌化黃石極相近,難以區(qū)分,,但烏鴉皮田黃石顯然密度高于昌化黃石,,可區(qū)分之。 巴林石巴林石主要分四大類:為巴林雞血石,、巴林凍石,、巴林福黃石、巴林彩石,。 巴林雞血石: 巴林雞血石和昌化雞血石有何區(qū)別呢,?我們把二者的血來做比較: 首先,昌化雞血佳者鮮,、活,、凝、厚,,甚至整個石章六面是血,;而巴林雞血甚少六面血者,多數(shù)血的分布呈一絲絲的血筋狀,,縱橫交叉,,散而不聚,且極易氧化發(fā)暗,,必須經(jīng)過處理,,血的紅色才又顯露出來。此外巴林雞血石還有一種血色淡凈,,不鮮不濃,,若粉紅之色凝結(jié)在蛋青色、半透明的地子上,,若桃花紅和彩霞紅,,這是昌化雞血石中沒有的。 其次,,昌化新坑雞血石多雜質(zhì)和釘,,不易雕鑿;而內(nèi)蒙雞血石和內(nèi)蒙石一樣無釘和雜質(zhì),,都是制印材和工藝雕刻品的優(yōu)良材料,。 巴林凍石和巴林福黃石:易與壽山石中的水坑凍石或山坑凍石如高山凍等相混,較難區(qū)分,。 鑒別特征是:①壽山凍石典型的外觀特點是常呈半透明至微透明的凝膠狀,且大多隱約可見微細的“蘿卜紋”或筋格紋(部分不可見),,而巴林石沒有此特點。②顏色:壽山凍石大部分在同一塊飾件上分布有二種以上顏色,,而該兩種巴林石大多為單一種顏色(深淺不一)。③鏡下放大觀察,巴林凍石??梢娪猩倭堪咨菜X石,,呈團塊狀或絮狀分布,有時還可見細小點狀的褐色鐵質(zhì)礦物(可能為褐鐵礦),。該兩種巴林石主要均以地開石和硬水鋁礦為主,,其密度比一般壽山石尤其壽山石中的水坑凍石高,常為2.80-2.85g/cm3以上,,壽山水坑凍石的密度,,常為2.65g/cm3±、較少達2.75+g/cm3(伊利石為主和淺黃色者),。 巴林彩石 鑒別特點是:①顏色紛雜,,如在一件印章石或雕件飾品上,??梢姸喾N顏色,、如灰、灰黑,、黃,、黃綠、和黃等的,。壽山石雖也具豐富的顏色,,但在一件飾品中顏色一般表現(xiàn)為有序變化而不顯紛雜無章。②放大觀察:大多可見黃鐵礦,、赤鐵礦,、硬水鋁石等礦物,尤其??梢娫阼F礦物周圍顯渙紅,、渙褐色調(diào)的,由深至淺的色暈特征,,這點壽山石中不可見,,可為鑒別巴林彩石的特點。③其密度大多在2.75-2.85g/cm3間,,平均值都較壽山石高;硬度約為Hm=2.5-3,,刀感顯澀不干脆,形成的粉末手搓滑感不強,。 巴林石的幾種制假方式: 冒充法:即用其它印材石冒充巴林石,。 鑲嵌法:將雞血石或雞血石薄件,貼在沒有血的石頭上面等,。鑒別方法是仔細觀察雞血部分的質(zhì)地鑲嵌的雞血石的血色和紋理極不協(xié)調(diào),。 描繪法:即在沒有血或血很少的巴林石上涂抹紅漆或硫化汞,。鑒別方法是描繪的雞血石紋理不清,血色呆板,。 煨色法:即把純凈少裂的巴林石用糠火煨鍛,,使其色質(zhì)發(fā)生變化。鑒別方法是火煨的巴林石石性變的脆硬,,用刀一刻便知其真?zhèn)巍?/span> 添補法:即根據(jù)雕件設計的需要,,在某個部位用膠水添補上雞血石或凍石、彩石等,。要仔細檢查質(zhì)地,、顏色明顯有差異的部位。貼接處用刻刀刻劃,,可感覺到明顯差別,。 鑒別方式小結(jié)鑒別方法有摸、刻,、看和辨四種方法: 質(zhì)地鑒別:主要鑒別質(zhì)地的純凈細膩程度和完整性。 光澤鑒別:主要鑒別石的光潤程度,,觀察其肌理,、光澤、溫潤和清晰程度,。 顏色鑒別:主要鑒別顏色純正程度,,色澤自然性和層次的分明程度。 意蘊分析:觀看石畫面,,分析意境,,品評石中蘊藏的深刻的文化內(nèi)涵。
四大印章石的品級鑒別
趙春秀 0809407037 小組成員:郭偉平,、董學敏,、趙春秀 四大印章石的品級簡介壽山石壽山石產(chǎn)于福建壽山。由于出產(chǎn)坑口不同,各種壽山石的質(zhì)地也不盡相同,有的在品性上甚至還有很大的差別,。壽山石有田坑,、水坑和山坑之分。就品質(zhì)而論,田坑第一,,水坑次之,山坑又次之,。壽山石品類繁多,常見的有白芙蓉凍、腦脂胭脂凍等,。向有“石中之王”雅號的田黃石是壽山石中的佼佼者,其表層透明色黃,肌里透澈規(guī)則,。其中“黃金黃”,、“桔皮黃”最為稀貴,“枇杷黃‘、“桂花黃’,與“熟粟黃‘,也為珍品,。對于田黃石,,歷來就有“黃金易得,田黃難求”之說,。普通的壽山石,不如青田石細糯,運刀有一種粗澀感,。 青田石青田石產(chǎn)于浙江省青田縣,并因此得名。青田石質(zhì)細膩溫潤,極易受刀,且刀趣表現(xiàn)力豐富,為篆刻家最愛使用的印材之一,。青田石有青,、黃、淡紅及青灰等色彩,其中以燈光凍,、白果凍,、松花凍較名貴,上品封門青最為著名。 昌化石昌化石產(chǎn)于浙江昌化縣,。其石也有水坑與旱坑之分,,水坑石質(zhì)理勻恬粉潔,旱坑石則粗澀堅頑,且常與砂釘同生。但無論水坑,、旱坑,總的受刀感覺皆緊滯阻澀,。昌化石有紅、黃,、灰等色,且往往交織在一起,。其中有一種猶如煮熟藕粉狀的“藕粉凍‘(昌化凍)較為上乘,一種在石中凝有像雞血色狀的稱為“雞血石’?!半u血石”中以其石底質(zhì)地越佳,血色越多,,越鮮,越活,越為珍貴。一方石上如有黑白紅三種色塊組成,,又被稱為“劉關張”(即劉備,、關羽和張飛之喻)。如一方石上布滿雞血,則有“大紅袍”的美稱,最為罕見珍貴,。 長期以來,,人們對昌化石的認識只偏重了雞血石,其實,,昌化還盛產(chǎn)名目繁多的無血石,,仍可依據(jù)色彩、花紋,、質(zhì)地評價優(yōu)劣,。如常見的品種有:玻璃凍、田黃石,、紅花凍,、綠昌石,、魚腦凍、魚子凍等,,本次著重介紹雞血石和田黃石,。 巴林石巴林石亦稱蒙古石或內(nèi)蒙石,是近年來新行于市肆的石種,因產(chǎn)于內(nèi)蒙而得名。此石最初被作為工藝美術品石雕石刻件的原材料,后被引進試用并由專家鑒定而作為印材,。蒙古石晶瑩潔亮,絢麗多彩,。石中佳品為一般質(zhì)性的青田、壽山所不及,因而很受印人刻家的青睞,。巴林石做為國石參選之一,,目前價值也大漲。 四大印章石的鑒別總述:一般:首先要弄清印石的產(chǎn)地,。優(yōu)良的印材必然來自可靠的產(chǎn)地,換言之,如果不是出產(chǎn)于上述的各大產(chǎn)地,也就談不上印石的品級了,。 所謂老坑,是指年代既久、素以出產(chǎn)量大且質(zhì)精而著稱的石材坑口,。要識別印石出產(chǎn)于新坑還是老坑,根據(jù)多數(shù)人的經(jīng)驗,一是憑肉眼辨別,二是靠手掂試重量,。老坑由于歷代久遠,形成時間長,故而所出石材從表面上看色澤溫潤沉渾,火氣褪盡而顯自然狀態(tài),這種情形猶如一件上了年份的古董,使人一望而知其年資已深。 新坑石材因其形成時間較短,往往給人一種質(zhì)感單薄的直覺,有的雖然色彩奪目,但細觀之則感燥氣厭人,華而不美,。老坑的石質(zhì)縝密緊重;新坑則多松粗軟嫩,稍加磕碰,極易壞損,。因此,印材在透明勻潔的前提之下,以份量較重的為好。有些手感明顯的“輕量級”石料,即使鮮艷潔透,、秀色可餐,亦不足貴,甚至根本無法鐫刻,。另外,在具體挑選印材時,還應留心石中有無暗釘或裂紋。所謂暗釘,是指夾生在印石中大小如釘眼的硬粒,其粒雖小,卻堅硬無比,令人無法下刀,。石中有裂紋的情形更多,近年來石礦開采多用炸藥,打磨成形后即漫浸于油蠟,由此形成的暗紋令人難以察覺,故更應注意,。辨認的方法是購得后先拭去油漬,或刮去蠟衣,并在亮光下反復映照和用力擠壓,這樣就能及時區(qū)別良莠,以免上當。 壽山石壽山石按其產(chǎn)出位置分為為田坑石,,水坑石,、山坑石三大類,而此分類是沿用歷史和傳統(tǒng),、也是目前認可的分類法,,在此依此分類論述。 1,、田坑石主要產(chǎn)于壽山溪和溪旁農(nóng)田中,,也是田黃石的主要產(chǎn)地。根據(jù)其顏色分為黃田,、紅田,、黑田,、白田和牛蛋黃等共13個品種。主要特征是內(nèi)部肌理隱現(xiàn)“蘿卜紋”(蘿卜削皮,,內(nèi)有編織如網(wǎng)細密的絲紋,,其實是結(jié)構(gòu)紋);皮色外表濃艷,,內(nèi)里漸淡,,表層多裹有杏黃、黃白或黑色皮,;可見有格紋呈紅筋狀(其他品種壽山石的筋格可有多種顏色,,而田黃的筋格多為紅色,,其實是一種愈合裂隙且充填鐵質(zhì)等),。這是田黃石的三大特征,也是鑒別的重要依據(jù),。田坑石多微透明,,極溫潤、細密,。密度大多為2.58-2.62g/cm3,,相對硬度Hm=2.6±(少數(shù)烏鴉皮田黃和牛蛋黃等密度可達2.78g/cm3,Hm=3.73),,主要礦物為地開石和珍珠陶石,,次要礦物伊利石等。 2,、水坑石主要產(chǎn)自壽山溪上游的小山—坑頭占之麓的溪旁山澗,,多以硐采為主。因礦脈位置水源豐沛,,出產(chǎn)的多為凍石,,如水晶凍、魚腦凍,,瑪瑙凍等13個品種,。其特點是因其長期受地下水浸漬,形成明顯獨特的晶瑩剔透,、透明度高,、致密且雜質(zhì)少的特性。其他坑石的壽山石(如高山凍等坑石)在這方面無以媲比,。其次是其產(chǎn)量少,、產(chǎn)區(qū)面積小、塊度小的三小特點,。其三是密度大多2.61-2.63g/cm3.相對硬度Hm=2.61,,少數(shù)為2.70-2.80g/cm3,,Hm=2.85±。放大觀察,,有時見赤鐵礦呈細小星點狀分布,,如桃花凍石品種等 。 3,、山坑石,,產(chǎn)于方圓一百多平方公里的壽山、月洋兩山脈的巖層中,。該石種品種多,,紛雜,分布廣,。人們依其產(chǎn)出的礦脈來分類,,共為14種礦脈類、細分為76個品種,,如高山石,,都成坑石、荔枝洞石,、芙蓉石,、善伯石、月尾石,、文洋石,、旗降石等等。該類玉石以硐采為主,,次為掘性山坑石—即在山坡泥土層中挖掘到的,,也稱“獨石”。主要特點是,、顏色變化復雜多樣,,有白、灰,、粉紅,、赭黃、青綠,、灰紫等甚至黑色,;密度,硬度特點是,,大部分山坑石:2.58-2.68g/cm3,。Hm=2.3-2.6.(較有規(guī)律性)。少部分山坑石為2.71-2.82g/cm3,Hm=2.5-2.8,,這主要為月尾石,、芙蓉石及連江黃等(這些密度較高的山坑石主要為葉臘石型和伊利石型);有時可見蘿卜紋或棉砂地,,或紋路粗,,有格紋,放大觀察常見有石英等包體,,也偶見絹云母,、黃鐵礦、赤鐵礦包體,,如高山桃花石,。 青田石青田石顏色雖也出現(xiàn)多種彩色調(diào),但仍有與壽山石不同的特點,,總體而言較壽山石單調(diào),,如在同塊雕刻擺件或印章石上,其色調(diào)漸變關系較明顯,,而壽山石多有過渡色,,漸變關系不明顯且色彩豐富。青田石總體色彩總有一種特別的帶灰綠色調(diào)(即“青”色味),。青田石中的藍星,龍蛋,、燈光凍,、山炮綠等品種,由于其顯示特殊的藍,、黑白,、淺黃、綠色的色調(diào),、壽山石中沒有,,易于區(qū)別不贅述。 深橙黃色青田石品種較特殊,,較類似田黃石(質(zhì)佳者也稱黃金耀),,其中可常見白色絹云母呈絲帶狀分布(鏡下放大觀察可見),類似于田黃石中銀裹金,,而田黃石中銀裹金的“銀”為地開石或伊利石,,為微細粒狀、點狀分布,,在紫外光下無反應,、而黃者青田石表面白色絹云母在LW、SW下發(fā)白色熒光。 鏡下放大觀察可見:青田石中時常見有呈白色,,灰綠色的絹云母,、綠泥石,呈絮狀,、云煙狀分布,;時常見褐紅、黑,、黃褐色有機質(zhì)呈不均勻膠狀分布,;也時常見黃鐵礦、褐鐵礦呈星點或脈狀分布,,這特點壽山石中極少見,。 密度:大的雕件、擺件無法測密度,,曾實測幾十件印章石和小擺件,,包括黃色青田石、其密度值在2.75-2.85g/cm3左右,,而壽山石大多為2.57-2.70g/僅少cm3數(shù)品種如月尾石,、牛蛋石等可大于2.75g/cm3的密度。而月尾石主要為黃,、黃紫,、黃黑、黃褐色,,還有綠黃色,、艾綠色,其綠和黃色調(diào)不同于青田石的灰青綠色,。 硬度和“刀感”,,青田石一般摩氏硬度為1.5-2.5.這點較難與壽山石區(qū)別,但個別橙黃色青田石(絹云母成分高者)其硬度較低,,,,約為1-1.5,指甲(大拇指)可刻劃,,這點易區(qū)別于壽山石,。利刃刻劃青田石的“刀感”較“松脆”較壽山石軟(黃色更軟),其粉末在手中揉搓滑感強于壽山石(因為葉臘石成分多),。 昌化石雞血石 (一)地: 1..凍地:又可稱“玻璃地”,,半透明、微粉,。具體有:羊脂凍,;黃凍地(帶米黃色凍),;牛角凍(深灰色如水牛角凍);藕粉凍地(深粉色,,如熟藕粉糊),。雖說凍地可分上述四種,但其都有一個共同的要求:“半透明,,如玻璃”至少要“微透明”,。 2. 白玉地:透明度不如凍地,但要求白凈無暇,、純凈無暇,。種類有,玉白色,,米黃色,,乳黃色也可歸屬此類。而此類的關鍵要求是:“純凈無雜色滲入”,。 3. 藕粉地:透明度不如凍地,,仍要求純凈無暇,粉嫩滋潤,。 4. 黃栗地:赫黃如熟栗子色,,有時也有蘿卜絲狀條紋,色如田黃,。 5. 烏角地,,深灰近黑如水牛角,但要求有玉的光澤,。(和牛角凍要區(qū)分開,,牛角凍是半透明的,烏角地的透明度不如牛角凍,。) 6. 紅霞地:以及細的紅點、紅斑組成,,如朝暉如晚霞般美麗,。 7. 劉關張地:實際上是黑白相間的地上,加上雞血紅,,也稱“桃園三結(jié)義”,。 8. 淡灰地:地雖不透明,到也淡灰清雅,,純凈無雜色,。 9. 雜色花地:有2種以上顏色混生,為上述各地所不含者,。 10. 灰白地:象水泥澆注后色澤類似,,缺乏玉地的靈氣,為地中最差檔次。 (二)血: “雞血石”中的血,,固然是昌化雞血石中的重要部分,。這需要從血色和血形、血量和濃度四個方面來看,。血的色澤和血形是鑒定昌化雞血石極品,、珍品、上品的決定性因素,。 血色 1. 鮮紅:如活雞血灑上一般,,在正紅之中有少量金黃色,是血色中最高等級,,因此要具有既明亮,,又有耀眼之功效。 2. 正紅:要求在純凈紅色中,,無暇雜之感,,是上品昌化雞血石所必要的。 3. 深紅:較正紅深,,在純凈紅色中略帶有赫色缺乏明亮耀眼之功效,。 4. 紫紅:在純凈紅色中含褐色、為紅色中下品,。 5. 桃紅:也稱嫩紅,,淡紅,有輕佻感,,非紅中正色,。 血形 1. 滿塊鮮紅之血,俗稱“大紅袍”,,若配有羊脂凍地,,是昌化雞血石中的“極品”或“珍品”,此類昌化雞血石極為罕見,,如《雞血石印》(在2004年9月)首發(fā)式展出的乾隆,、嘉慶兩帝王使用過的昌化雞血石寶璽此類,應該說價值連城,。 2. 大塊鮮紅之血,,出露在印章石的“六面”、“四面”含血量在30%——50%以上者,,又是羊脂凍地的昌化雞血石,,也在“珍品”和“上品”之間。如果地子不好或是“硬地”,、“剛地”(即摩式硬度在4——5級以上者)即使如上述大塊或整塊有鮮紅血塊也只能評為中低檔料,。但也有人拿來欣賞,。 3. 條紅:雖其含血量不如上2種多,但如活雞血灑在地子上流淌下來狀,,有流動感,,若地子好的也可評為上品或中檔料品。 4. 斑血:雞血分布如斑,,有疏有密,,如活雞血灑在地子上者,也很美觀,。 5. 霞紅,,又名散紅或點紅、暈紅等,。地子中鑲嵌有極細鮮紅血點,,有均勻的和不均勻的,如滿天紅霞,,也惹人喜愛,。但這檔昌化雞血石,即使地子好,,也只能評為中,、低檔。 血量:指雞血部分與成品石質(zhì)的百分比,。大于30%者即為高檔品,,大于50%者為珍品,大于70%者則為絕品,,但如血色不美,,或底質(zhì)不佳,則其檔次仍要大幅下跌,。而如為印石者,,除血量多少外,又依含血面而分成六面血至一面血六種,,以六面血為上品,,而以四五面血者為正品,三面血,、二面血者為中品,一面血者則為最次,。這是鑒定印章品等的重要考慮因素之一,。 濃度:指依雞血本身之聚散程度,而分為濃,、清,、散三級,,以濃血為貴,散血則如雞血用水稀釋,,而影響檔次,。 黃石昌化黃石是一種與壽山田黃石易相混的品種。該石產(chǎn)于山坡上,,未經(jīng)溪水長期浸漬沖刷,、其質(zhì)地較硬。其礦物成分為地開石且含少量明礬石,;顏色類似黃色田黃石,,內(nèi)部有時也見“蘿卜紋”,有時可見類似田黃石中的“烏鴉皮”和“銀裹金”等品種,,其相對密度為2.60-2.61g/cm3,,相對硬度Hm=2.5±[10]。以上這些特征均與田黃石十分相似,,故市場上商家一直以“昌化田黃或浙江黃”稱之,。用常規(guī)方法鑒定田黃石和昌化黃石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嘗試: 1.根據(jù)田黃石的三大特殊性鑒別 由于田黃石是長年累月掩埋浸漬于含鐵質(zhì)的酸性土壤和溪水中,其形成的蘿卜紋,、紅筋格,、石皮必然有其特殊的品質(zhì):①蘿卜紋大多較明顯、均勻(少數(shù)田黃凍等不明顯),,密而不亂,、排列有序,顯示其獨特的構(gòu)造,。而昌化黃石僅偶爾見蘿卜紋且粗細不均,、雜亂無序,顯然與田黃石差異較大,;②壽山石的筋格可有多種顏色,,而田黃石的筋格是紅或紅褐色的,這是田黃石成品中的特殊性,,是因田黃石長期浸漬于含鐵質(zhì)的酸性水土中,,鐵離子浸染裂隙而成脈狀所致,也是田黃石鑒別的一重要特性,。而在昌化黃石中未見此現(xiàn)象出現(xiàn),。③石皮,田黃石石皮均因其長期浸漬于稻田,、溪水中,,所以若為黃皮則表里如一,皮色自然,、溫潤,、細膩,,而烏鴉皮田黃實為田黃石中罕見的品種,其黑色皮在強聚光燈下可顯示黑褐色調(diào),。昌化黃石的石皮表里不一,,質(zhì)地較硬、溫潤度遠不及田黃石,,稍加雕刻就顯露出白色,。 2.顯微鏡下放大觀察: 放大50—80倍,用聚光光纖燈照明,,田黃石為極細的隱晶結(jié)構(gòu)(尤其黃色田黃石),,有時偶見極微粒呈黃色的黃鐵礦或呈棕褐色的赤鐵礦,多分布于紅筋格或近旁,。昌化黃石亦為隱晶結(jié)構(gòu),,但在鏡下觀察時常可見細小呈點狀深紅色或鮮紅色的辰砂微晶,,光纖燈下且大多透明—半透明,,這有別于田黃中的赤鐵礦;其次??梢婞S鐵礦,,為淺稻草黃色,晶體顆粒較粗大,,常見粒徑達0.3-0.5mm,,壽山石田黃石中極少有些特征。 3.密度: 昌化黃石的密度為2.60-2.61g/cm3,。實測三塊黃色,、土黃色田黃石密度分別為:2.583、2.612,、2.621g/cm3,,實測一塊烏鴉皮田黃石密度為2.786g/cm3??梢婞S色田黃石的密度確與昌化黃石極相近,,難以區(qū)分,但烏鴉皮田黃石顯然密度高于昌化黃石,,可區(qū)分之,。 巴林石巴林石主要分四大類:為巴林雞血石、巴林凍石,、巴林福黃石,、巴林彩石。 巴林雞血石: 巴林雞血石和昌化雞血石有何區(qū)別呢?我們把二者的血來做比較: 首先,,昌化雞血佳者鮮、活,、凝,、厚,甚至整個石章六面是血,;而巴林雞血甚少六面血者,,多數(shù)血的分布呈一絲絲的血筋狀,縱橫交叉,,散而不聚,,且極易氧化發(fā)暗,必須經(jīng)過處理,,血的紅色才又顯露出來,。此外巴林雞血石還有一種血色淡凈,不鮮不濃,,若粉紅之色凝結(jié)在蛋青色,、半透明的地子上,若桃花紅和彩霞紅,,這是昌化雞血石中沒有的,。 其次,昌化新坑雞血石多雜質(zhì)和釘,,不易雕鑿,;而內(nèi)蒙雞血石和內(nèi)蒙石一樣無釘和雜質(zhì),都是制印材和工藝雕刻品的優(yōu)良材料,。 巴林凍石和巴林福黃石:易與壽山石中的水坑凍石或山坑凍石如高山凍等相混,,較難區(qū)分。 鑒別特征是:①壽山凍石典型的外觀特點是常呈半透明至微透明的凝膠狀,且大多隱約可見微細的“蘿卜紋”或筋格紋(部分不可見),,而巴林石沒有此特點,。②顏色:壽山凍石大部分在同一塊飾件上分布有二種以上顏色,而該兩種巴林石大多為單一種顏色(深淺不一),。③鏡下放大觀察,,巴林凍石常可見有少量白色硬水鋁石,,呈團塊狀或絮狀分布,,有時還可見細小點狀的褐色鐵質(zhì)礦物(可能為褐鐵礦)。該兩種巴林石主要均以地開石和硬水鋁礦為主,,其密度比一般壽山石尤其壽山石中的水坑凍石高,,常為2.80-2.85g/cm3以上,壽山水坑凍石的密度,,常為2.65g/cm3±,、較少達2.75+g/cm3(伊利石為主和淺黃色者),。 巴林彩石 鑒別特點是:①顏色紛雜,如在一件印章石或雕件飾品上,,??梢姸喾N顏色、如灰,、灰黑,、黃、黃綠,、和黃等的,。壽山石雖也具豐富的顏色,但在一件飾品中顏色一般表現(xiàn)為有序變化而不顯紛雜無章,。②放大觀察:大多可見黃鐵礦,、赤鐵礦、硬水鋁石等礦物,,尤其??梢娫阼F礦物周圍顯渙紅、渙褐色調(diào)的,,由深至淺的色暈特征,,這點壽山石中不可見,可為鑒別巴林彩石的特點,。③其密度大多在2.75-2.85g/cm3間,,平均值都較壽山石高;硬度約為Hm=2.5-3,刀感顯澀不干脆,,形成的粉末手搓滑感不強,。 巴林石的幾種制假方式: 冒充法:即用其它印材石冒充巴林石。 鑲嵌法:將雞血石或雞血石薄件,,貼在沒有血的石頭上面等,。鑒別方法是仔細觀察雞血部分的質(zhì)地鑲嵌的雞血石的血色和紋理極不協(xié)調(diào)。 描繪法:即在沒有血或血很少的巴林石上涂抹紅漆或硫化汞,。鑒別方法是描繪的雞血石紋理不清,,血色呆板。 煨色法:即把純凈少裂的巴林石用糠火煨鍛,,使其色質(zhì)發(fā)生變化,。鑒別方法是火煨的巴林石石性變的脆硬,用刀一刻便知其真?zhèn)巍?/span> 添補法:即根據(jù)雕件設計的需要,,在某個部位用膠水添補上雞血石或凍石,、彩石等。要仔細檢查質(zhì)地、顏色明顯有差異的部位,。貼接處用刻刀刻劃,,可感覺到明顯差別。 鑒別方式小結(jié)鑒別方法有摸,、刻,、看和辨四種方法: 質(zhì)地鑒別:主要鑒別質(zhì)地的純凈細膩程度和完整性,。 光澤鑒別:主要鑒別石的光潤程度,觀察其肌理,、光澤,、溫潤和清晰程度。 顏色鑒別:主要鑒別顏色純正程度,,色澤自然性和層次的分明程度,。 意蘊分析:觀看石畫面,分析意境,,品評石中蘊藏的深刻的文化內(nèi)涵,。 |
|
來自: pengxq書齋 > 《珠寶/玉石/首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