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維也納是世界音樂之都,,許多人以為維也納的音樂殿堂惟有金色大廳,,其實這是一個誤解,在維也納有許多大大小小不等的音樂廳,,其中最著名的有三個:奧地利國家歌劇院,、維也納音樂廳和音樂之友協(xié)會大廈音樂廳,被人們稱為維也納三大著名音樂殿堂,。
現在的國家歌劇院建成于1869年,,位于維也納市中心的格林大道,落成后首演的劇目是莫扎特的歌劇《唐璜》,。歌劇院具有文藝復興風格,,建筑結構富麗堂皇,反映了哈布斯堡王朝的奢糜之風,。由于建造過程歷時8年之久,,該劇院的兩位建筑師均未親眼看到劇院的落成。維也納國家歌劇院一直是全世界最著名的歌劇院,。劇院自19世紀末一直保持著很高的藝術水準,,有許多優(yōu)秀作品在此演出。2009年5月25日,,奧地利郵政為維也納國立歌劇院建成140周年發(fā)行一枚面值為1.00歐元的紀念郵票,,這套郵票發(fā)行量為40萬枚,由Hannes Margreiter設計,,荷蘭的Joh. Enschedé印制,。 2010年6月20日,奧地利郵政為維也納國家歌劇院現任院長伊歐安·侯蘭德75歲生日發(fā)行一枚面值為1.00歐元的紀念郵票,。郵票畫面表現了侯蘭德肖像和歌劇院內景,。1992至2010年,侯蘭德曾任4屆院長,,在他的領導之下,,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取得了世界范圍內的公認。
維也納音樂廳是1913年弗拉茨·約瑟夫皇帝當政的時代建成的,。同年10月19日舉行首場演出時,,茜茜公主的丈夫、奧地利皇帝弗朗茨·約瑟夫親臨,。理查德·施特勞斯專為這次首演創(chuàng)作了《慶典序曲》,,接著響起的是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歡樂頌》。1998年至2000年間,,音樂廳經過徹底修繕,,重新顯現出昔日的光輝。如今,維也納音樂廳是維也納交響樂團的演奏場所,,每年維也納交響樂團都要在這里演奏多場音樂會,。眾多著名的節(jié)日盛會,如維也納藝術節(jié),,就在這里舉行,。2013年5月1日,奧地利郵政為維也納音樂廳100年發(fā)行念郵票一枚,,這枚郵票發(fā)行量為265000枚,,由David Gruber設計,面值為0.90歐元,。
中國人熟知的“金色大廳”位于維也納音樂之友協(xié)會大廈,,維也納人并不把這座音樂廳叫做金色大廳,而是把它稱作維也納音樂之友協(xié)會,。維也納音樂之友協(xié)會成立于1812年,,該協(xié)會擁有會員 7000多人,據說是世界上歷史最久,、人數最多的音樂組織。音樂之友協(xié)會大廈建于1870年,。該大廈中有三個音樂廳,,其中“金色大廳”是最大的一個,座位1744個,,站位300多個,,廳內柱、板以及藝術品多以金粉涂裝,,看上去金碧輝煌,,或許因此得名。金色大廳是維也納音樂生活的支點,,也是維也納愛樂樂團的常年演出場地,。維也納新年音樂會按照傳統(tǒng)都會在這里舉行,每年隨著新年音樂會通過電視轉播將該大廳金碧輝煌的裝飾和無與倫比的音響效果展現在全世界的觀眾面前,。奧地利皇家音樂之友協(xié)會在這里擁有豐富的音樂史,、手稿、樂譜,、樂器等藏品,。 2012年1月1日,奧地利郵政為維也納音樂協(xié)會成立200周年發(fā)行一枚面值為0.90歐元的紀念小型張,。這枚郵票發(fā)行量為20萬枚,,由Thomas Pesendorfer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