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在想象好學校的樣子,,直到來到蘇州一中。有人說這是一所偉大的學校,。我在這所偉大的學校里,,獲得了巨大的幸福和滿足,,老師身上所體現(xiàn)出來的精神風貌、積極進取,,團結(jié)互助,,善良溫婉,都讓我想起曾經(jīng)的張家港外國語學校,。一所每年不上200名畢業(yè)生,,十年高考,卻有4位蘇州市文科狀元,,一位江蘇省文科狀元,以及一大批優(yōu)秀畢業(yè)生,,健康進取,,陽光向上。這背后究竟隱藏著什么,。后來身處其中,,我慢慢明白,這一切都源于老師們像詩歌一樣美麗,。一首好的詩,,能夠在你的心靈上打開一扇明亮的窗戶,讓你看見一種尋??床灰姷拿?,潛移默化地使你具有一種精神的高貴。某種程度上,,詩歌和我們老師極其相似,。老師們,就像唐詩一樣美好,。每天,,當月光還返照在床邊時,,老師們就起來了,梳洗罷,,匆匆向?qū)W校趕去,。新的一天就這樣開始了。老師們打開窗戶,,把綠色植物放到窗臺上,。很多老師都在學校吃飯,外校食堂的早餐是精致的,,豆?jié){,、荷包蛋,、南瓜餅、蔥花餅,、面包,、雞腿面,應有盡有,。有不少老師的另一半也到學校來吃早餐,,并順便送他們的親密愛人。一家人其樂融融,,是一種體貼,,也是一種方便。外校給很多老師一種家的感覺,,而追求食堂服務的高質(zhì)量,,也是一種無痕教育,通過美好的早餐,,讓老師們早一點到校,,一切都潤物細無聲。一大早,,班主任就在班級里迎接學生了,,值日生也會早一點到,把地上掃得干干凈凈,。讓高二(3)班孩子奇怪的是,,早五分鐘到,班主任顧老師在了,;早十分鐘到,,顧老師也在;早二十分鐘到,,顧老師還是在了,。那么,顧老師究竟是什么時候來的呢,?幾年下來,,沒有一個人知道。晚上,,等學生們?nèi)孔咄曛?,我們老師們才收拾好東西,整理好第二天的講義,,也整理好一天的心情,,開始在月光中向家里走去。銀色的月光,,如流動的河流,,燈光和樹影參差斑駁,,世界都睡著了,只有我們是醒的,。三三兩兩的父母們在黑夜里等候,,煙頭明明滅滅。走在這樣的甬道里,,每個老師恐怕都會有一種異樣的感覺,,每個孩子背后都有期待眼神,一個孩子就是一個家庭,,甚至是一個家族的全部希望啊,。誰會、誰能,、誰又敢不盡心盡力,?在剛剛過去的小高考中,戴春雅老師第一次在講臺上暈倒,,在醫(yī)院住了三天,趕緊回來上課,,第二次又在講臺上暈倒,,沈建珍老師馬上就頂上來了。因為加了幾個班級,,沈老師每天要上八節(jié)課之多,,晚上還有輔導,結(jié)果沈老師又病倒了,。校長急了,,要求沈老師至少休息兩天,養(yǎng)好身體再來學校,??墒钱斕焱砩希瑒倓偞蛲挈c滴的沈老師,,拔掉針頭,,從病床上爬起來,又偷偷出現(xiàn)在晚自習的教室里……在最后沖刺關頭,,沈老師實在放心不下學生啊,。老師在班上,學生就得到了一種撫慰,,一種力量,,一種精神,一種鼓舞,。在靜靜的月光下,,老師們就像農(nóng)民,,懷著對糧食的珍惜,珍惜每一寸光陰和歲月,。他們,,在月光下奔走著。2006屆畢業(yè)生,,錄取浙江大學的吳宏在感恩節(jié)上,,用一首《卜算子·師恩》,表達了對母校老師的敬意,。李白說,,“相看兩不厭,惟有敬亭山,?!边@種“相看兩不厭”,不僅存在于干部和群眾之間,,老師和老師之間,,更重要的是存在于師生之間。他們互相欣賞,,互相珍惜,,在物欲橫流的社會里,在到處都是師生關系惡化的應試環(huán)境下,,這種欣賞和珍惜讓人格外感動,。朱新華老師,戴著厚厚的眼鏡,,眼鏡片一圈一圈,,一開口學生就會笑成一片。學生們親切的稱他為圈圈老師,。朱老師不修邊幅,,常常夾著一疊大大小小的書。他的知識面海量豐富,,諸多的新觀念,,常常轟炸得學生如癡如醉。于是朱老師又有了一個新的外號,,叫朱“教授”,。教授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冬天了,,還穿著破舊的單衣,,非常邋遢。幾個女孩子合伙給他買了一件毛衣,。學生的善良讓老師們感動,。于是課間跑的時候,,常常看見我們的教授,,穿著學生買的火紅的毛衣,,和學生一道跑步,那樣的身影,,灼得人眼睛發(fā)熱,。高三(1)班的朱翠萍老師,對待學生如同慈祥的媽媽,,下課的時候,,經(jīng)常有女生摸著她的頭發(fā),說朱老師的頭發(fā)很絲滑,。自從首屆學生上了沈從文的《邊城》之后,,朱翠萍老師就有了一個綽號——翠翠。翠翠今年還是教高三,,一屆一屆優(yōu)秀的學生送走了,,翠翠的名字卻留下來,口耳相傳,。時間都老了,,翠翠的名字卻不會老,永遠在孩子們的呼喚中鮮艷,。外校始終堅持學生離校不離家,,母校永遠是孩子們的家園,,外校出去的學生,,永遠都是外校的孩子。有一年校長率領小學部老師赴清華附小學習,,和清華附小建立戰(zhàn)略伙伴關系,。晚上召集外校北京所有的畢業(yè)生聚餐,讓他們選出會長,,編制通訊錄,,讓這些外校走出的孩子,加強聯(lián)系,,像兄弟姐妹一樣相處,。校長對所有的學生都能一口叫出他們的名字,并且回憶起他們在校的情景,,讓這些孩子非常感動,。多年來,學校一直對畢業(yè)生進行跟蹤,,每年都要舉辦“外校學子回家聯(lián)誼”活動,,并且建立起和下一屆學生的關聯(lián),,讓他們以自己的拼搏和進取,成為學弟學妹們最優(yōu)質(zhì)的教育資源,。學生返校的這一天,,學校會設宴款待這些孩子,讓他們和自己的恩師相聚,,匯報學習情況,,暢談大學生活。每年這樣的場景都讓人感動不已,。孩子們的學習經(jīng)驗,,就這樣一屆屆傳下來,外校好的傳統(tǒng)也就這樣一點點累積起來,。“臨行密密縫”,,是一種典型的農(nóng)耕方式,但這種方式中包含了很深的情感和期待,。其實,,真正的教育不是工業(yè)化的“大容量、快節(jié)奏”,,而是農(nóng)業(yè)化的精耕細作,。施肥、澆水,、等待種子的發(fā)芽,、開花、結(jié)果,,每一次風,,每一場雨,都是生命不可取代的體驗,,甚至還要經(jīng)受必要的失敗和挫折,,孩子才能真正的獲得成長。我們的老師有幸和孩子經(jīng)歷他們的成長過程,,閱讀學生的成長,,其實是在和我們自己對話,是我們生命的又一次蘇醒,。這是一種新型的“我與你”的關系,,“你”即是以另一種方式存在的“我”。師生的生命在課堂上獲得了共鳴,。因為懂得,,所以慈悲。外校的老師特別注重給孩子們創(chuàng)設心靈的空間。首先讓學生獲得一種生命的安全感,。其次是和風細雨地診斷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疏漏,。告訴他們問題是什么?原因是什么,?如何解決,?解決的方法全都因人而異。但不管如何解決,,老師一定是參與者,,參與學生解決問題的全過程,至少也是學生解決問題的關注者,、肯定者,、鼓勵者。同時,,我們老師還會告訴學生,,一個問題解決之后,還會有更多的問題產(chǎn)生,,請他們不要焦慮,。要知道,問題的解決就是我們看得見的成長,。而毀滅問題和錯誤,,就是毀滅進步。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這種精耕細作的方式,獲得了巨大的收益,。以張紅老師的課堂來看,,邏輯強大,針腳綿密,,任何一個容易犯錯的知識點,,都一定講清講透,,而且遵照記憶的規(guī)律,,通過小練習,反復出現(xiàn),,輪流覆蓋,,直到在學生的生命中劃下不可磨滅的印記。正因為這樣,,張老師所向披靡,,凡有高分處,皆有她的身影,。以去年期末來看,,外校的高一的兩個實驗班,,班級語數(shù)外總平均分排名,一個全市第二,,一個全市第三,。高二兩個實驗班語數(shù)外排名,文科班全市第一,,理科班全市第四,。高三文科班全市第一,理科班全市第四,。外校這些輝煌成績的取得,,是與這些老師的“密密縫”分不開的。杜甫年輕時曾揮筆寫下“驍騰有如此,,萬里可橫行”,,這兩句詩用來指外校老師培養(yǎng)的學子,可謂不刊之論,。外校的老師們,,始終有一個夢想,以弘揚學生的道德人格為己任,,高舉人文教育的大旗,,對學生負責,對歷史負責,,對未來負責,。倡導學生具有海納百川的胸襟,追求卓越的品質(zhì),,中西合一的情懷,,自強不息的意志,敢為人先的魄力,,誠信公正的操守,,浪漫時尚的氣質(zhì),白璧無瑕的品格,,最終打造出一批“萬里可橫行”的現(xiàn)代學子,。他們既注重科學理性,實踐探究,,也彰顯人文精神,,藝術情懷;他們既能弘揚中華文化,,塑造民族靈魂,,又能具有全球意識,博取人類經(jīng)典。他們素質(zhì)一流,,品格高尚,,身心和諧,目光遠大,。通過外校強大的英語學習和人格教育,,這些學生學會了求知與創(chuàng)造、合作與競爭,、自立與達人,,成為全球化的開放時代里有所作為的弄潮者。外校的李士耀,,在澳大利亞求學期間,,因為成績優(yōu)異,受到了總理霍華德的接見,,霍華德對他豎起了大拇指,,連聲說OK。外校首屆七十幾名畢業(yè)生絕大多數(shù)都在名校繼續(xù)深造,,其他學生全部進入好的單位,,顯示了強勁的發(fā)展后勁。上外的沈荔畢業(yè)之后,,進入馬士基航運,,那是全球最大的船運公司,是無數(shù)人夢寐以求的天堂,。03年首屆畢業(yè)生只有73位同學,,現(xiàn)在已有同學擔任香港投行的獨立董事,年薪幾百萬,;對外經(jīng)貿(mào)大學的趙潔,,畢業(yè)之后工作于華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總部,已經(jīng)獨當一面,。上海財經(jīng)大學的周瓊,,現(xiàn)工作于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那是世界四大會計事務所之一,。還是首屆06屆清華大學的薛衛(wèi)東說,,是外校讓我這樣一個農(nóng)村的孩子,胸懷天下,,走向世界,。06屆文科狀元北京大學李鑫則這樣浪漫地表述:“外校,,我夢想開始的地方,。天縱寬,海縱深,,心如疾風,,飛躍長空?!?/section>07文科狀元北京大學的呂曜暉說,,外校是夢開始的地方,從此我生命的河流,,沒有兩岸,,只有前方。天地有大愛,,人間要好詩,。但愿所有的好學校,都有一批敬業(yè)樂群的好老師,,他們像葉圣陶先生一樣,,為人生而教,與學生一起,,互相砥礪,,成就彼此波瀾壯闊的生命傳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