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老子騎牛圖 道德經(jīng) 原著:老子 釋義:了空居士 《道德經(jīng)》第六十五章 【原文】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知此兩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謂玄德。玄德深矣,,遠(yuǎn)矣,,與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順,。 【釋義】 本章的核心容易被人誤解的就是“將以愚之”,,還有“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不過后面最重要的就是“玄德”,我們先將這些重點摘出來,,然后再詳細(xì)講,。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這里就是概括了從前善于遵循大道之理去做事的人,不是在百姓面前采用一些小聰明的手段,,愚是不是愚蠢?。坎皇堑?,是樸實,、真誠、返璞歸真,,在第二十章里就有“我愚人之心也哉”,,還有“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fù)歸于樸,。樸散則為器,,圣人用之,則為官長,?!边@里的“愚”是“樸”的意思,樸素,、真誠,、實在,對待老百姓不是賣弄手段,,不是自以為高明,,是以真誠、實實在在去面對人民,。 民之難治,,以其智多。為什么有一些統(tǒng)治者覺得老百姓很難對付呢,?其實就是你自以為是,,所以才會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就是因為統(tǒng)治者總是玩弄手段,,就會越搞越麻煩,。 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這里的“智”就是玩弄小聰明,,前面有“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這里的“智”有點類似,,是自以為能夠掌控,、了解別人的意思,因此就在玩弄些小聰明,,沒有想到聰明反被聰明誤,,是國之賊啊,把國家搞得一塌糊涂的人,。不以智治國,,國之福,,是不是覺得很奇怪?老子是告訴我們不要玩弄花招,,不要搞小聰明,,自以為是,是國家之福啊,,也是人民之幸,。 知此兩者,亦稽式,。知道前面的“以智治國”和“不以智治國”的道理,,稽就是考察、審查,、調(diào)查,、查詢,其實就是實事求是,,就是 要實事求是,,深入調(diào)查,做事情都要認(rèn)真研究,。 常知稽式 ,,是謂玄德。常常知道對事物要認(rèn)真調(diào)查研究,,這種行為就是玄德,,也就是非常玄妙、圓滿的行為,。 玄德深矣,,遠(yuǎn)矣,與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順,。老子感慨這種深入調(diào)查研究、實事求是的做法,,它的作用是無窮無盡的,深,、遠(yuǎn),,就是對事物的作用非常深廣。與物反矣,,物是什么,?物以類聚,這種玄德的行為和普通的做法是不一樣的,,一般人是糊里糊涂,、主觀臆測,,甚至是自以為是,這和玄德的行為是不一樣的,,甚至是相反的,。然后乃至大順,作為一個統(tǒng)治者真的處處遵循玄德,,就是實事求是,,認(rèn)真深入調(diào)查,才能將天下治理的井井有條,。謝謝大家,! 【補充問題】 這一章初看是好像老子在推崇愚民政策的感覺。 【了空居士回答】 不是的,。老子的思想沒有愚民政策,,前面講過“以正治國,以奇用兵”,,這個“正”就是真實,,作為領(lǐng)導(dǎo)者一定要帶好頭,“我愚人之心也哉”,,行為就像很笨的人一樣,,一切都是實實在在、里表一致的,,不騙人,、不造作,這些就是老子的“愚”的概念,。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一個領(lǐng)導(dǎo)者如果弄虛作假,那就會上梁不正下梁歪,,老子是忠告我們,,要治理國家,必須自己帶好頭,。不是愚民政策啊,,老百姓哪會那么容易被愚弄,謝謝大家,! 【補充問題】 這一章讓我想起孔子的《論語》中有一段話,,“子曰,寧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句話也有很多的解釋,,有人就說老百姓只要告訴他怎么做就行了,,不用讓他知道那些詳細(xì)的東西,您能把這段話也給解釋一下嗎,? 【了空居士回答】 不知道它的前后文還有什么,,我可以用唐代魏征的一句話“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來對比,水能載著船行走,,也能將船搞翻,,其實自古以來這些圣賢之士都知道群眾的力量,他們知道愚民政策是搞不成的,。 (本文根據(jù)了空居士在YY語音80257頻道“國學(xué)講壇”演講錄音整理) …………………………………………… 了空居士QQ:519702412 了空居士修行養(yǎng)生QQ群:1群:48012288 2群:27441835 3群:187849036 4群:1522340345群:181662303 6群:181013621 7群:251368755 8群:174079579 了空居士修行養(yǎng)生網(wǎng)論壇: www.了空居士官方微信:liaokongjus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