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相如鳳游四海求其凰司馬相如(約前179一前117),字長卿,,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西漢文學(xué)家,。初名犬子,,因為仰慕戰(zhàn)國時期完璧歸趙而大名鼎鼎的藺相如,于是更名為相如,。 少時的司馬相如好讀書,、擊劍,最初被授予郎官之職,,侍奉孝景帝時,,做了武騎常侍,可這一切都非其所好,,加之漢景帝不喜辭賦,。正值不得意之際,梁孝王前來京城朝見景帝,,跟他而來的有齊郡人鄒陽,、淮陰人枚乘、吳縣人莊忌等當(dāng)時知名的文人,。司馬相如一見他們,,便“心有戚戚焉”,,因此借生病為由辭掉官職,旅居梁國,。 梁孝王去世后,,司馬相如只好返回成都。然而家境貧寒,,又沒有可以維持生計的職業(yè),,所幸相如的好友臨鄧縣令王吉及時發(fā)出邀請。相如應(yīng)邀前往臨鄧,,暫住在城內(nèi)的一座小亭中,。臨鄧縣令天天都來拜訪相如。最初,,相如還是以禮相見,,后來,便謊稱有病,,讓隨從去拒絕王吉的拜訪,。然而,王吉卻無不耐之舉,,反而更加的謹慎恭敬,。 臨鄧縣中的卓王孫和程鄭兩家是當(dāng)?shù)氐暮栏唬姷娇h令如此待司馬相如,,便商量說:“縣令有貴客,,我們備辦酒席去招待他,一并把縣令也請來吧,?!碑?dāng)縣令來到卓家時,客人都已到達,,只除了司馬相如,。時值中午,又去請,,相如卻推托有病,,不肯前來。臨鄧縣令見相如沒來,,不但沒有絲毫的怒容,,還親自前去迎接。相如推卻不過,,勉強來到卓家,。且說這位卓王孫膝下有一女,容貌秀麗,,素愛音樂又善彈琴,,且很有文才,,可憐“紅顏薄命”,不幸夫死,,成為了新寡,。 席間賓主盡歡,人們都被司馬相如的堂堂儀表和瀟灑的風(fēng)度所吸引,。正當(dāng)酒酣耳熱之時,,王吉素聞司馬相如善琴,于是請司馬相如彈奏一曲,,以助雅興,。司馬相如辭謝一番,便欣然應(yīng)允,。拿來“綠綺”琴,,司馬相如低頭思忖:久聞卓王孫有一位才貌雙全的女兒,如今簾后人影婆婆,,當(dāng)是卓文君也,。于是,為傳達自己對卓文君的愛慕之情,,司馬相如唱起弦歌: 鳳兮風(fēng)兮歸故鄉(xiāng),, 遨游四海求其鳳。 時未遇兮無所將,, 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艷淑女在閨房, 室邇?nèi)送硕疚夷c,。 何球交頤為鴛鴦,, 胡頓頗兮共翱翔。 鳳兮夙兮從我棲,, 得托草尾永為妃。 交情通意心和諧,, 中夜相從知者誰? 雙冀俱起翻高飛,, 無感我思使余怨。 司馬相如精湛的琴藝,,博得眾人的好評,,更使那隔簾聽曲的卓文君傾倒。只此一曲,,便有了夜奔的千古佳話,。當(dāng)夜,卓文君背著父母,,收拾行囊,,偷偷來到司馬相如的住所與之完婚,。 私奔后的卓文君,與司馬相如回到家鄉(xiāng)成都,。其父卓王孫怒其敗壞門風(fēng),,不予接濟分毫。面對家徒四壁的窘境,,一向衣食無憂的卓文君并無怨言,,她變賣所有東西后在自己的老家臨鄧開了家小酒鋪,。每日里,,文君賣酒,相如打雜,,一時間遠近聞名,,傳為美談,。卓王孫終于經(jīng)不住親朋好友的勸解,且好顏面,,迫不得已送給他們百萬銀錢和百名仆人,,不情愿地接納了這位將“生米煮成熟飯”的女婿。 漢武帝即位,,讀了相如的《子虛賦》,,深為贊賞。得到武帝召見后的司馬相如又獻上了《上林賦》,,武帝大喜,,即刻拜為郎官。成為富人的司馬相如,,又受到皇帝恩寵,,便開始有了納妾的念頭。卓文君得知之后,,傷心異常,,含淚寫下了著名的《白頭吟》: 皚如山上雪,皎若云間月,。 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 理碟御溝上,溝水東西流,。 姿凄復(fù)姿凄,,嫁姿不須啼。 愿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 竹竿何裊裊,,魚尾何拔拔。 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 除了這首《白頭吟》,卓文君又附有書信: 群華竟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聲代故!錦水有鴛,,漢宮有水,,彼物而新,吸世之人兮,,替于淫而不悟!朱弦斷,,明鏡缺,朝東啼,,芳時歇,,白頭吟,傷離別,,努力加餐勿念妾,,錦水湯湯,與君長訣,。 司馬相如看到了這首詩,,羞愧難當(dāng),從此打消了納妾的念頭,,并親自回鄉(xiāng),,用m馬高車迎接妻子返回長安。后人則根據(jù)他二人的愛情故事,,譜得琴曲(鳳求凰》,,流傳至今。 司馬相如晚年出任孝文園令,,這是管理皇帝墓園的閑差事,,但是他對朝廷大事仍然關(guān)心。他見到武帝喜好神仙之術(shù),,因此獻上《大人賦》欲以諷諫,想不到效果適得其反,,被罷免官職,,最后亡于茂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