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校門口聽到幾個接孩子的家長在聊天: 一位家長說:小學一年級孩子基本不用管,,隨便學,,都會學會。 另一位說:對對對,,我們家孩子剛上二年級,,他們一年級期末考試,一個班雙百的幾乎要占一半以上,,差點的也能考到95,,你說,差別能有多大,! 還有一位說:嗯,,一二年級根本就拉不開差距,所以,,別太在意孩子成績,,等三年級以后再抓也不遲。 看著他們興致盎然,、言之鑿鑿的樣子,,我很想上前去搖醒她們:真相不是這樣的! 不知道這些家長們所說的差距是什么,?如果說是分數(shù)上的差距,,確實拉不開。小學一二年級所學的知識點是小學學習中最少的,、分量最輕的,,孩子不用費特別大的力氣就能學會。在不滿60分鐘的時間里完成一張不難的卷子,,取得一個尚可的分數(shù),,對很多學生來講確實不是難事。 但是,,差距豈是試卷上的數(shù)字就能全部展現(xiàn)出來的,? 一學神曾經說過,你考99是因為你的能力只能考到99,。我考100是因為卷子最高分只有100,。這就是差距。 特別贊成一句話:“為了孩子的一生而進行管教”,。教育不是一個短視的行為,,而是要對孩子的一生負責。 不注意抓孩子一二年級的學習,帶來的壞處不是立竿見影的,,所以,,很多家長誤以為差距拉不開,殊不知,,差距已拉開,,隱患已埋下,只是你還未曾注意,。 差距差在學習態(tài)度 美國西點軍校有一句名言就是:“態(tài)度決定一切,。” 在小學低年級階段,,孩子的成績并不能說明什么,,但在這個時候,孩子的學習態(tài)度卻是最重要的,。 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一個學習態(tài)度端正的人,往往學什么都能學的比別人快,、比別人好,,比別人牢。 家長“孩子隨便學學就會,,不用太努力”的想法,,肯定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態(tài)度。 學習態(tài)度是積極主動的還是消極被動的,,是認真努力的還是敷衍應付的,?在上學初始就樹立的學習態(tài)度,,會嚴重影響孩子今后的學習乃至生活,。 開始上學是隨便學學學習態(tài)度的孩子,,在三年級及以后知識點更多更難的時候會自動轉化成認真學學嗎,?不用思考,,諸位家長也能明白答案是否定的。 所以一上學就要讓孩子端正學習態(tài)度,,讓孩子明白學習是一件需要認真對待,、全力以赴的事,而不是僅僅因為能不能考到高分,,選擇隨便學學還是認真學習,。 一二年級知識點比較少,學起來比較簡單,所以有精力的孩子課外時間可以不用花特別多的功夫在學習上,,多發(fā)展些其他興趣,。但學習態(tài)度必須端正,不能隨便學學,。 差距差在學習習慣 作為學習生涯的起點,,小學一二年級是孩子可塑性最強的時期,也是形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階段,。 即使一二年級成績拉不開差距,,盯得緊的孩子和家長認為隨便學學的孩子差距在學習習慣方面也已經悄悄拉開。 成長是一個緩慢而又有序的過程,,習慣也不是一天兩天養(yǎng)成的,。剛上學的孩子還是一張白紙,如果不注意好習慣的培養(yǎng),,可能就會慢慢養(yǎng)成很多不良習慣,,這些可能對今后的學習起到重大的影響。 如果家長此時盯緊一些,,把習慣培養(yǎng)好,,以后就輕松了。 如果家長此時偷懶,,將來需要數(shù)倍的精力來彌補,、修正、償還,。 所以此時家長要重視,,幫助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如合理安排時間的習慣,、上課認真聽講的習慣和獨立閱讀思考的習慣等等,。 學習習慣養(yǎng)成的良好與否,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孩子三年級成績調整和分流的結果,。 差距差在學習方法,、思維方式 達爾文說過:“一切知識中最有價值的是關于方法的知識?!?/strong> 舉個例子,,一年級簡單的24-8=?這種類型的題目,課堂上老師會給學生教三種不同的計算思考方法,,湊十法,、破十法和想加算減法。 認真學習的孩子看到這種題目腦子里會浮現(xiàn)出這三種不同的方法,,選擇一種最快捷的做出了答案16,;另一種孩子雖然也能寫出答案是16,但是采用的卻是掰手指的算法,。 在答案上看不出來差距,,但是你能說思維方式的差距不存在嗎? 學習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每一學期的課程都是在為更高年級的學習打基礎,,如果基礎不牢,又怎能在你想追的時候追上去,? 到了高年級,,想彌補學習上的差距會有很多學生和家長顯得力不從心,惶惶然,。 所以,,與其讓孩子在高年級時感慨,因為過去的遺憾拖累了自己的現(xiàn)在和未來,,不如從一開始上學就認真對待,。 有一句很霸氣的詩“金麟豈是池中物,一遇風云便化龍”,。 在小學一二年級,,幫助孩子樹立端正的學習態(tài)度、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就是培養(yǎng)金鱗的過程。只有在一二年級打好基礎,,在今后學習的轉折期,,才會展現(xiàn)出綜合能力上的優(yōu)越性,表現(xiàn)突出,。 |
|
來自: ever qiuqiu > 《子女學習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