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風鈴綠葉間,,飄飄然間露芳顏,。 雖然蔓性風鈴花和黃花風鈴木一紅一黃,形狀也不盡相同,,但看著它們掛在枝頭,,總有種叮鈴作響的錯覺。 這花的大小僅如一個乒乓球,,說它像個微型燈籠,,絕不為過;所以有些香港人不加思索就叫它做『紅燈籠』,。 燈籠若是這么小,,照明能力實在有限。 它本身是灌木,,僅約兩米高,。 正式中文名稱是『蔓性風鈴花』,原產地巴西。 這花需要大量陽光,,才能活得精彩燦爛,。 香港愈來愈不璀燦,經(jīng)常陰霾滿布各個領域,,甚敢奢望這花可以在這地方安心存活,? 細看之下,紅色部分其實是花萼,,它真正的花,,是花萼末端黃色部分。 黃花風鈴木來自巴西,,在原產地或其他地方(包括與香港氣候相近的臺灣),,開花時金光璀璨,叢叢黃花密麻麻遮了半邊天,。 尤其黃花風鈴木宜作行道樹,,整條街道金花蓋頂,精神煥發(fā),。 可是在香港所見,,每年暮春在它的開花時節(jié),看上去總有點營養(yǎng)不良的感覺,。 金光依然,,卻十分凋零。 同樣是客生異鄉(xiāng),,為何黃花風鈴木在臺灣可以絢爛醉人,,在香港則無法鴻圖大展? 也許,,香港不大接受黃色,。 黃花風鈴木在香港花期很短,一個星期之內,,若不及時欣賞,,就要等待翌年了。 攝影/文 嘉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