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對蘇軾有些了解的人,,大約都習(xí)慣性的將他歸入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之中,,將他與南宋的辛棄疾合稱。提到蘇軾,,我們更愿意吟出他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或是“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又或是“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保@樣貫徹天地的磅礴氣勢每每讓人傾倒,。 時間久了,,連蘇軾也未免懷疑起自己是個詩詞的偏才,怕是只能在詞作中喊打喊殺,。蘇軾在玉堂署任職時,,曾問一個幕僚,他的詞和柳永相比較如何,,這幕僚說:“柳三變的詞只適合十七八歲的少女,,拿著紅牙板,唱“楊柳岸曉風(fēng)殘月”,;您的詞則須要山西大漢,,銅琵琶和鐵綽板伴奏,唱“大江東去”??!”東坡聽完后笑得直不起身子。 然而像蘇軾這般在逆境中高歌,,把別人的潦倒活成自己的瀟灑的一代奇才,,從來都不甘心偏安一隅,他不僅一個人包攬了詩,、詞,、文、書,、畫所有領(lǐng)域的頂尖地位,,取代了當時的歐陽修成為文壇領(lǐng)袖,即使是在詞這一個小領(lǐng)域內(nèi),,他所作的婉約詞,在我看來,,并不輸柳永和秦觀,,甚至他的詞里更滲出一種開闊的情緒來,令人感同身受,。 蘇軾一生的婉約詞不多,,基本上都是寫給他的妻,他的妾,,他的知己,,甚至是他的女粉絲的,每一首的意境都不同,,每一篇都是柔情的佳作,。 一,、十年后泣血憶妻,永恒的悼亡經(jīng)典
常言道:“少年夫妻老來伴?!蓖醺ブ谔K軾便是那少年夫妻,。蘇東坡十九歲時,與年方十六的王弗結(jié)婚,。王弗年輕美貌,,且侍親甚孝,二人恩愛情深,。影視劇《蘇東坡》里,,想象了一出二人初次相見的場景,才子佳人被安排在正月十五燈謎會上,,王弗連連猜中燈謎,,蘇軾為王弗的聰明伶俐所傾倒,蘇王二人結(jié)婚時,,兩人甚至隔著門對了三聯(lián)詩,,俏皮的王弗才肯讓蘇軾進來。 故事的開頭到底有多么浪漫,,事實上我們無從知曉,,故事的結(jié)尾卻明明白白的呈現(xiàn)在后人眼前,長情掙不過命數(shù),如花美眷終敵不過似水流年,,王弗在二十七歲時便香消玉殞,。十年間,蘇軾先后喪失了他的母親,,他的愛人,,剛過而立之年的他執(zhí)著小兒子蘇邁的手,一起送別了他最愛的人,。 十年后,,人間已是別樣的風(fēng)景,蘇軾的鬢邊不僅添了白發(fā),,他的生活里也添了另外一個女人,。也許有人會埋怨他不能從一而終,寫悼詞可謂假惺惺,。然而我們終究不能以現(xiàn)代人的眼光去苛求古人,,還是那句歌詞說的熨貼:“最長的永久還是只并肩一半,記住了路過的悲歡,?!睕]有誰該為誰付出一輩子,逝者如斯,,能夠活在生者最美好的回憶里,,便是莫大的幸運。不放在嘴邊標榜,,只放在心里緬懷,,這種情誼才是最為珍貴的。 王弗得到了蘇軾一生的眷戀,,她無疑是幸運的,。 二,、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平凡也是一種摯愛
暖暖的東風(fēng)習(xí)來,,人間已是初春時節(jié)。江岸邊柳枝上生出嫩黃的新丫,,如千萬條絲縷般隨風(fēng)搖曳,。一團郁郁蔥蔥的祥和瑞氣闖入了繡戶侯門之家。原來是家中誕下了一個奇女子,。這奇女指的是誰呢,?便是蘇軾的第二任妻子王閏之,王閏之是王弗的堂妹,,比蘇軾整整小十一歲,。蘇軾不僅為繼任的妻子取了閏之這個名字,還給她取了字——季璋,。 有人說蘇軾這是附庸風(fēng)雅,,然而于我言,蘇軾本就是風(fēng)雅之人,,把這些風(fēng)雅給予自己的愛妻,,是他詩人興致使然,更是他對妻子的愛的另類表達,。要知道古時,,許多女子都是只稱姓氏的。 相比起王弗可以時常提點蘇軾為人處事的不當之處,,閑暇時還能與他吟詩作對,,王閏之要遜色的多,在蘇軾深陷烏臺詩案的那段提心吊膽的日子里,,她甚至一把火燒掉了蘇軾許多珍貴的手稿,,頗令后世遺憾。然而,,見證蘇軾飛黃騰達的人是她,,陪伴蘇軾窮困潦倒的人也是她,她給他生了兩個兒子,,她善解人意,、溫柔大度,他們之間的愛情,,多了一些人間的煙火氣,。 我不知道,王閏之是不是從小就艷羨堂姐和姐夫那樣神仙眷侶的生活,,才愿意以妙齡之年嫁給蘇軾,,我只知道蘇軾對王閏之有愛也有敬,,她是他的賢內(nèi)助,是他永不用擔心的后方,。在流放黃州那樣艱苦的生存條件下,,蘇軾還能寫出像《赤壁賦》這樣的曠世佳作,很難說不是因為他還有退可守的和睦家庭,,讓他得以在官場失意之時,,還能仰天豪邁一笑。 王閏之的愛,,平凡的就像大海中的一滴水,,但對于蘇軾來說,已經(jīng)是最完滿的生命之源,。 三,、此生唯一愿,與君擬琴音
作這首詞時,應(yīng)該是蘇軾最為得意的那幾年,,彼時他在杭州做父母官,,剛剛修了聞名后世的蘇堤,一時政通人和,。一日午后雨霽,,他與幾個朋友在鳳凰山下擺酒設(shè)宴,正吟詩對談間,,遠遠地望見江上一葉輕舟飄來,,近些,,一女子從烏篷里探身出來,懷中抱著一張箏,,確認過對方就是自己一直仰慕的蘇學(xué)士之后,女子喜不自勝,,極力要為蘇軾一眾人撫琴一曲,。悠揚而又哀婉的琴聲回蕩在鳳凰山下,水面波光之上,,蘇軾不由得沉醉期間,,等到回過神來再看,水面上那葉扁舟早已漸行漸遠,。 這段軼事美的有些不真實,,但我卻愿意相信,如蘇軾這般的人物,,有女粉絲并不奇怪,。故事中的女子早已成家,但是許多年來都不能忘卻自己舊日閨中的愿望,,希望有一天可以見見這位當世文豪,,又怕引起誤會,所以趁著夫君離家,,便來見偶像一面,。她簡單美好的琴音,仿佛在說:“此情無關(guān)風(fēng)與月,?!?/p> 這首詞的絕妙之處,亦在于空靈的意境,。 四、不是所有的相遇都是恰逢其時
這首詞通讀下來,,給人的感覺只有一個字——冷,。殘缺的月亮掛在稀疏的梧桐葉間,,剛剛打更后周遭萬籟俱寂。偶爾街上有人影晃過,,依稀間仿佛是鬼魅,。等到猛然回頭一看,卻發(fā)現(xiàn)有那么多的遺憾無人察覺,。揀盡了枯枝藤蔓都沒有棲身之所,,這寂寞之情在陰冷的沙洲之上悄悄蔓延…… 關(guān)于這首詞的寫作背景,普遍認同的是蘇軾被貶黃州,,日子過的凄凄慘慘,,整個人總是郁郁寡歡,所以寫詞一首聊表苦悶,。然而不論前一種說法在時間上推斷多么合情合理,,我還是被另一種說法深深地吸引,此說是蘇軾當年在某地為官,,當?shù)匾幻恿⒅疽藿o他,,再三向蘇軾表示心意,彼時蘇軾早已成家,,他沒有接受這位熱情的粉絲,,不久后調(diào)官別任,相隔十多年后,,蘇軾故地重游,,卻在從前自己住的屋子不遠處看到那女子的墓碑,據(jù)說她終身未嫁,,蘇軾為了緬懷她,,遂揮筆而就了這闕詞。 從詞的詭異和孤寂陰冷的氛圍來看,,我到覺得第二種說法似乎更為貼切,,蘇軾揣摩那女子的心境,在結(jié)合自己心底的苦悶,,感嘆命運無常時,,孤苦伶仃的感覺油然而生。 有些人對蘇軾來說終究只是過客,,然而這位過客卻把他當作是一生的執(zhí)念,。 五、人生得一知己足以,,斯是當以同懷視之
嶺南惠州有一方清麗秀美的湖泊,,風(fēng)景極似杭州西湖,當?shù)厝艘舶阉凶鑫骱?。一座?山依傍湖邊,,也叫孤山。孤山南麓棲禪寺大圣塔下可見一片蒼翠的松樹林,,林中寂立著一座小亭——六如亭,。亭柱上鐫有一副楹聯(lián),出自北宋著名文人蘇東坡之手,,聯(lián)是這樣的: 不合時宜,,惟有朝云能識我; 獨彈古調(diào),,每逢暮雨倍思卿,。 朝云對于蘇軾來說與其說是妾,,不如說是紅顏知己,,她兼具王弗的聰穎和王閏之的溫柔,在蘇軾年華漸老時,,成為了他生命中耀眼的一顆明珠,。 初識蘇軾,朝云年僅十二歲,,是一名歌舞伎,,而蘇軾已近不惑之年,因為反對王安石變法被貶往杭州任通判,。這是他第二次來杭州,,心境較之早年已大為不同,。 西湖之上設(shè)宴,友人找來歌舞班助興,。意興闌珊苦飲之際,,忽然間一抹亮色映入眼簾,原來是剛剛唱過歌的歌姬換了一身素妝出來,,配上嬌俏婀娜的身段,,讓人由不得多看幾眼。蘇軾靈光一轉(zhuǎn),,寫下吟誦西湖的千古佳句:“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明寫西湖美景,,實則流露他初見朝云時候的感受,。 蘇軾掩藏不住喜愛,遂買下這個女孩子做侍女,,許多年后,,蘇軾又被貶往更為偏僻的黃州,樹倒猢猻散,,家中婢女侍妾盡散,,唯有朝云不離不棄,于是他納其為妾,。在他晚年被貶瓊州(今海南)時,,身邊也只帶著朝云一人。 蘇軾曾把朝云與白居易的小蠻和樊素兩個歌舞伎做比較,,得出的結(jié)論是朝云更懂他的心意,。蘇軾很喜歡早年寫的《蝶戀花.春景》一詞,朝云也對這首詞感觸頗深,,每每吟唱到“天涯何處無芳草”句時哽咽不已,,蘇軾便說:“我這邊悲秋,你倒傷起春來,?!边@首詞更象征二人琴瑟和鳴,神魂相交的愛戀,。蘇軾有一次吃過飯,,拍拍自己的肚皮,問大家這里面究竟裝的是什么?有人說是大才,,有人說是文墨,,只有朝云朗聲答:“學(xué)士一肚皮的不合時宜?!碧K軾聞言點頭輕笑,。 《浣溪沙.端午》一詞,在我看來是蘇軾筆下最香艷的一首,,全詞無不在寫一位女子的體態(tài)與樣貌,,如果你知道朝云的生日就在端午前后,便不難猜到這闕詞也是寫朝云的,。無論是“輕汗微微”,、“流香漲膩”,或是“紅玉臂”,、“綠云鬟”,,我們發(fā)現(xiàn)蘇軾根本難抑溢美之詞,恨不得一闕詞寫盡浮華,,而在他別的婉約詞里卻甚少出現(xiàn)。 蘇軾是幸運的,,同樣也是不幸的,。他得到了朝云,卻也早早失去了她,。朝云和蘇軾的孩子在不滿一周歲時便夭折,,不久后朝云在惠州病逝。此后孤寂之情長存,,世間再沒有令人艷羨的風(fēng)景,,蘇軾也終身不再聽《蝶戀花》一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