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部位:頸椎及頸髓掃描 擺位:使用頸部線圈,頭先進仰臥位,,定位于下頜下緣,。 掃描序列及定位: 1、Localizer 2,、T2-tse-sag:包括頸椎及頸枕部
4,、頸椎掃描:T2-tse-tra-15:分別以c2-c3,、c3-c4、c4-c5,、c5-c6,、c6-c7椎間盤為中心,冠狀位平行于椎間盤掃描 補充掃描方案:詳見脊柱補充掃描方案,。 照相: 非強化:矢狀位5x6分格,,包括T1,T2圖像。橫軸位4x4分格,,照T2-tse-tra-15及定位像,。 強化:橫軸位4x5,T1矢狀位打藥前后5x6一張,,T2矢狀位4x4一張. 脊柱補充掃描方案: 1,、椎體骨折:建議加掃矢狀位T2WI脂肪抑制序列,橫軸位對病變區(qū)域連續(xù)掃描 2,、椎體畸形:建議加掃冠狀位T2WI序列,,橫軸位對病變區(qū)域連續(xù)掃描 3、腫瘤及感染性病變:建議加掃矢狀位T2WI脂肪抑制序列,,橫軸位對病變區(qū)域加掃T1WI及T2WI脂肪抑制序列連續(xù)掃描,。 掃描部位:腰椎及腰骶椎 擺位:無額外線圈,頭先進仰臥位,,定位于臍上3公分左右,。 掃描序列及定位: 1、Localizer 2,、T2-tse-sag:平行于腰椎方向,,包括1-5椎體及附件,飽和帶位于椎體前。
4,、腰椎:T2-tse-tra-15:分別以腰椎各椎間盤為中心,平行椎間盤定位,。 強化:強化前加掃T1-tra-20,定位同T2-tse-tra-20,。打藥后將T1圖像重復掃描,。 補充掃描方案:詳見脊柱補充掃描方案。
照相: 非強化:矢狀位5x6分格,,包括T1,T2圖像,。橫軸位4x4分格,照T2-tse-tra-15及定位像,。 強化:橫軸位4x5,,T1矢狀位打藥前后5x6一張,T2矢狀位4x4一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