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李嘉誠是中國商界乃至華人世界的一個傳奇,。他從學徒開始,自力拼搏,,一步步爬到華人乃至亞洲首富的位置,,屹立數(shù)十年而不倒,被稱為“超人”,。是什么讓李嘉誠創(chuàng)造了這樣的奇跡,?
從他本人身上,我們看到了7點,,或許就是他成功以及不敗的秘密所在,。因為這些特質或說素質,體現(xiàn)得是如此明顯,,與成就事業(yè)的關系又是如此密切,。
1、尊重——得人之道
一個記者曾這樣描述他對李嘉誠的印象:
門打開,,85歲的李嘉誠滿面笑容地走進來,,步子很快,沒有任何攙扶,。他和每一個人握手,,微微彎腰遞上名片,微笑著,,認真地看著每一個人,,近乎多余地用帶潮州音的普通話自我介紹:“李嘉誠?!?/span>
在接受采訪過程中,,李嘉誠認真地傾聽每一個人的問題,生怕沒有回答清楚,。他會照顧每一個人的感受,,聽問題時,,專注如小學生;回答時,,一定會看著對方,。
李嘉誠給每個人都發(fā)了一張名片,但輪到攝影師時,,名片派完了,。后來采訪進行到一半,他突然向遠處的助手要了一張,,補給了攝影師,。
點評:越有本事的人,越敬人
荀子說:恭敬,,禮也,。恭敬就是尊重,尊重人,,是一種起碼的禮貌,,體現(xiàn)著一個人的涵養(yǎng)。
很多人都以為尊重別人是放低自己,,是把自己的優(yōu)越感隱藏起來,,其實恰恰錯了。一個有本事的人,,越尊重別人越受敬仰,;一個沒本事的人,越不尊重別人越被厭惡,。
懂得尊重別人,,不只是涵養(yǎng),更是做事業(yè)的基礎和前提,。在你本事還不夠的時候,,如果能夠尊重別人,正是廣交朋友,、拓寬路子的最好辦法,。
2,、自律——煉己之道
李嘉誠從早年創(chuàng)業(yè)至今,,一直保持著兩個習慣:一是睡覺之前,一定要看書,;二是晚飯之后,,一定要看十幾二十分鐘的英文電視,并大聲跟著念,,因為“怕落伍”,。這種勤奮和自律,,非一般人能比。
關于工作習慣,,最為著名的細節(jié)是李嘉誠的作息時間:不論幾點睡覺,,一定在清晨5點59分鬧鈴響后起床。隨后,,他聽新聞,,打一個半小時高爾夫,然后去辦公室,。
點評:自律,,成大事者的關鍵素質
一個連自己都管理不了的人,如何去管理別人,?一個連自己都安頓不好的人,,如何又能讓自己所做的事井然有序、有條不紊,?最終又如何能夠成事,?所以,修煉自律的能力,,是做事業(yè)的第一步,,也是關鍵一步。
元代張養(yǎng)浩在《風憲忠告》中所以說:自律不嚴,,何以服眾,?
李嘉誠的這種高度自律,還體現(xiàn)出一種將事情做到極致的態(tài)度,。一個追求將事情做到極致的人,,才能將自己的潛力充分挖掘出來,將生存的空間擴到最大,。這就是所謂的“工匠精神”,。
3、危機感——不敗之道
熟悉李嘉誠的人士表示,,他是一個危機感很強的人,,他每天90%的時間,都在考慮未來的事情,。他總是時刻在內心創(chuàng)造公司的逆境,,不停地給自己提問,然后想出解決問題的方式,,“等到危機來的時候,,他就已經做好了準備”。
點評:大人物,都從危機感中錘煉出來
《左傳》中說:“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所謂的危機感,,不過就是推動著你思考存在的問題,、面臨的形勢并提前做好準備的情緒催動力。危機感與成就事業(yè)的根本關系,,也正在這里,,是為了夯實現(xiàn)在、順應未來,。
4,、學習——長勝之道
李嘉誠的學習方式很有意思——除了看書之外,他還有代入式體驗學習法,。
另一位跟了李嘉誠十幾年的下屬透露,,李嘉誠喜歡看電影,而且看電影時,,他的“代入感”很強,,每次都會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角色,然后隨著劇情起伏,,“過他們的生活”,。
點評:學習是為拔高眼界、拓寬格局
如果認為學習只是為了積累知識,、獲取信息和跟上變化,,那就把學習的作用想得太窄了。清代大思想家王夫之說:“學愈博則思愈遠,。”學習獲得的知識和信息不僅能夠為你提供思考的素材,,還在無形中拓寬思考的空間——知道的越多,思考的宏觀性必然越大,。
也就是說:學習能夠使人具備更大的眼界和格局,。而眼界越高,格局越大,,能做的事才越大,,而不斷行進在成功路上并不斷擴大疆域。
李嘉誠的代入式體驗學習法,,還告訴了我們應具備一種換位思考的能力,,這是突破自身局限、避免狹隘自我和剛愎自用的有效辦法,。在換位思考中,,無形中就實現(xiàn)了認知的改變和增加,,所以本身就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
5,、變通——超前之道
“他并不是一個生活在象牙塔中的人,相反,,他對潮流的把握遠超很多年輕人,。”一位下屬透露,。比如,,將近90歲的他,用的是最新潮的電子設備,。
點評:不固步自封,,方能跟隨大勢
《周易》中說:“易……之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無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span>魏晉大玄學家王弼也說:“動靜屈伸,,唯變所適。”
這說的是大道,,大道要求人的就是變,,以無法為有法,具體情況具體對待,,不同的情況運用不同的應對方法,,不死板,不僵化,,不教條,。
李嘉誠之所以追隨潮流,誠然是為了不落伍,、不掉隊,,但這只是為了“應變”做準備,了解是為了能夠順應,。這體現(xiàn)的,,正是一種不固步自封、跟隨趨勢不斷向前的變通態(tài)度,。世界本就是瞬息萬變的,,趨勢也是不斷改變的,想成功并保持成功,這是一種必備素質,。
6,、認錯——前進之道
1996年,李嘉誠的長子李澤鉅被世紀大盜張子強綁架,,對方單槍匹馬到他家中,,開口就要20億,李嘉誠當場同意,,但表示“現(xiàn)金只有10億,,如果你要,我可以到銀行給你提取”,。
李嘉誠的鎮(zhèn)靜,,連張子強都很意外,問他:你為何這么冷靜,?
李嘉誠回答道:因為這次是我錯了,,我們在香港知名度這么高,但是一點防備都沒有,,比如我去打球,,早上五點多自己開車去新界,在路上,,幾部車就可以把我圍下來,,而我竟然一點防備都沒有,我要仔細檢討一下,。
點評:善改過者,,方能擔當
人都是有局限性的,難免有犯錯的時候,,能否具備認識錯誤并改正錯誤的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所以清代史學家錢大昕說:“賢以改過為能,,不以無過為貴,。”北宋大哲邵雍更是說:“君子改過,小人飾非,;改過終悟,,飾非終迷;終悟福至,,終迷禍歸,。”
此外,這也體現(xiàn)出一個人能夠擔當責任,。而擔當,,是成大事者極端重要的素質,。你能擔當多少,體現(xiàn)的是你有成多大事業(yè)的心量和能力,。 最重要的是:認識到錯誤并改正,,才能繼續(xù)前行。
7,、謹慎——避禍之道
比如,李嘉誠對負債率這一指標的控制,,近乎偏執(zhí),。他經常說的一句話是:“旱時,要備船以待澇,;澇時,,要備車以待旱。一家公司即使有盈利,,也可以破產,;一家公司的現(xiàn)金流是正數(shù)的話,便不容易倒閉,?!?/span>
長江實業(yè)的負債率很低,李嘉誠對此深以為豪,,“我從1950年開始做生意,,對負債和貸款問題,我一直非常小心處理,,雖然經歷過不少風風雨雨,,但也一路走了過來?!?/span>
點評:謹慎,,方能避禍
西漢劉向《說苑》中說:“力勝貧,謹勝禍,,慎勝害,,戒勝災。”意思是:辛勤勞動可以戰(zhàn)勝貧困,,小心謹慎可以避免禍患,,慎重警惕可以消除危害,防御戒備可以克服災難,。后面三句其實都是在強調“謹慎”的重要性,,只有謹慎才能“避禍”。
這是千古不易的至理,。處處小心,,時時提防,,將危險消滅在源頭處,使小的缺陷沒有機會累積成為足以顛覆自己的禍患,,才能為自己所干的事業(yè)保駕護航,。
李嘉誠同時還告訴我們,人不僅要謹慎,,還要分清輕重主次,,畢竟人的精力和能力都有限,不能兼顧所有,。對現(xiàn)金流這樣的重要,、關鍵和根本處,要尤其地謹慎,,這樣才不會造成毀滅性的危機,。
人生需要一些刻骨銘心的經歷,讓我們成長,、成熟,。永遠成功的秘密就是每天淘汰自己。成功需要機會,,需要能力,,更需要為人的品德。李嘉誠的成功,,向我們昭示了最簡單卻又最難做的道理,。
侵權必究,轉載本文須注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