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飛機上 黃紀云 打開遮光板,光太強,。只好關上 機艙里安靜得仿佛都在思考死亡 鄰座似乎真的睡著了—— 高而窄的額,,如倒在草叢里的石碑 張開的嘴,伙同鼻子,,如燒開的水壺 我合上眼,,命令耳朵抱住轟鳴的引擎 學猛士馬背上入睡 “到哪里了?”他突然驚起茫然而問 “到哪里了”。這倒是個問題 如果坐車,,即便是個外鄉(xiāng)客 總該知道到了哪座山或什么平原 如果坐船,,大海或許有母親的感覺 如果溯行于某條治理過的河流 學“楚人有涉江者”,,秀一把 “刻舟求劍”,,不是不可以。而此刻 這里是飛鳥不及的萬米高空 窗外,,光強得如不敢直視的死亡 你知道,,要去哪里或最終抵達哪里 卻不知身處何地何方…… 點評 飛速,卻不知身處何地何方,,詩中的潛臺詞無須我來說破,,經(jīng)驗讀者自會從內心挖掘出自己的回應。我看到,,黃紀云的一些詩常常是由一件“本事”,,造成轉喻的主題化。諧謔中含有悵惘,,隨興中猛然抵達驚覺,,牽出更為深廣的歷史語境,,啟人心智,,教人難以忘懷,。在詩人的諸多詩里,面對存在的悖論,,除了詩中的“說話人”,,還始終有一個沉默的“審視者”。這個審視者往往就是詩人自己,。被審視的既是特定族群,,也包括詩人自己?!拔摇背闪宋矣^照的準客體,。這是一種自我懷疑帶來的坦率的良知力量,它使人深入生存,,并對自己重新陌生,。(陳超) 黃紀云,1961年出生,,浙江樂清人,。八十年代初開始寫詩。出版詩集《黃紀云短詩選》,、《歲月名章》,、《寵物時代》。新詩叢書《星河》,、《詩建設》創(chuàng)辦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