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五臺(tái)山清心 我們生逢末法,,正法難聞,作惡者多,,行善者少,;爭斗者多,,慧忍者少;犯戒者多,,持律者少,;貪愛者多,寡欲者少,;群從者多,,靜慮者少;剛頑者多,,智慧者少,;癡迷者多,分明者少,;魔眾者多,,離相者少......且看正信與迷信的8大比拼: 1、迷信:人云亦云 聽說某人神通非常靈驗(yàn),,不經(jīng)過思考立即趨之若鶩,,隨眾附和,聽說找黑社會(huì)比找警察非常管用,,就立即去找,,不去思辨找黑社會(huì)的后遺癥有多大,一時(shí)問題得以解決,,但是后面隨之而來的問題便不去管了,。 2、迷信:背離因果 凡是借助神鬼的力量以期達(dá)到不符合因果之事均為迷信行為,。 相信人無橫財(cái)不富就去不擇手段投機(jī)專營謀取不合理利益,,后果可能是身敗名裂、牢獄之災(zāi),、傾家蕩產(chǎn),、甚至家破人亡,。 借助符咒,、鬼神之力求得橫財(cái),一時(shí)間可能發(fā)財(cái),,但是來得快,,走的更快。 3,、迷信:似是而非 所信的理論似是而非,,不究竟、不合乎邏輯,。 靠神的力量保護(hù)自己,,只要信仰他,、依附他,就一定靈驗(yàn),,可以讓人即可成佛,、馬上開悟、有病去病,、無病消災(zāi),。 4、迷信:正邪不分 鬼神往往通過靈媒,、神婆,、神漢等工具,勸解與人為善,,誘惑信眾,,當(dāng)進(jìn)入其門后則顯露其本質(zhì):順我者昌逆我者亡,或威脅利誘令人恐懼,,使人馴服,。毫無是非標(biāo)準(zhǔn)可言。 5,、正信:不崇拜佛的肉體 信佛,,不是崇拜佛的肉體,而是崇拜佛陀的大智慧和大慈悲,,崇拜佛陀留給我們的恩德,。 6、正信:以戒為師 佛陀的教育就是佛教,,佛教使大眾依教奉行的目的是自利利他,。釋迦牟尼涅槃之時(shí),弟子問:“您入滅后,,我們?cè)趺崔k,?”,佛陀說:“你們要依法為師,,以戒為師”,,就是說要以佛所說的正法建立信心,如法修行就能解脫,。 7,、正信:信教團(tuán) 教團(tuán)即比丘、比丘尼,。因?yàn)樯鄠?,受戒傳法,僧代表三寶住持佛法。正信僧寶并不是把出家人?dāng)做神來對(duì)待,,而是出家人依法為師,、以戒為師,定慧自修,,即使僧寶沒有成佛,、沒有開悟,但是其形象代表清凈離欲,。 8,、正信:佛法僧缺一不可 三寶即佛法僧。 若只信佛不信法,、不信僧則無異與信鬼神,; 若只信法不信佛、不信僧則無異于書呆子,; 若只信僧不信法,、不信佛則無異于認(rèn)干爹; 因此,,正信佛法一定要佛,、法、僧三寶具足,,才是正信的佛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