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上硬雜木混合鋼筋搭成的“天梯”。 抓著鋼索爬上近90度角的懸崖,。 勒爾村就在這懸崖之上,。 站在支爾莫山腳,,抬頭看一眼山頂,帽子就要掉到地上,。去勒爾村最近的一條路,,要沿著懸崖直上。攀爬接近90度直角的懸崖,,得緊緊抓住鋼索才敢移步,。顫巍巍、汗?jié)L滾,,每個人都在不停地揩汗,,半是累的半是嚇的。近十多年來,,勒爾村村民爬“天梯”已摔死了5人,,還有8人傷殘。為了改變這個在懸崖上的村莊,,政府也想了很多辦法,,但問題很多,進退兩難,。 攀爬在懸崖絕壁間 顫巍巍爬上“天梯” 文/圖 本報記者 戴自弦 多年前,,我就聽同事和朋友說過,昭覺縣支爾莫鄉(xiāng)有個叫勒爾村的地方,,住著幾百戶人家,,村莊的上下方都是懸崖絕壁,村民進出山都得爬木棒編制的藤梯,。聽過也就過了,,原因也許是他們描繪得不夠引人入勝、驚心動魄,。近日,,與央視記者同行,我終于親身體驗了一回天塹支爾莫的險峻與巍峨,。 攀爬在懸崖絕壁間 汗水涔涔,,半是累的半是嚇的 站在支爾莫山腳,抬頭看一眼山頂,,帽子就要掉到地上,。上勒爾村最近的一條路要沿著懸崖直上。懸崖的左側,,已經(jīng)在幾年前建成了一座名叫蘇八古的水電站,。支爾莫鄉(xiāng)阿皮書記介紹,蘇八古電站是亞洲第二大高落差電站。 上山的羊腸路在雜草間拐了幾個小彎,,大家就不得不手腳并用了,。小路的右側是古里大峽谷的“一線天”,對岸是壁立險峻的懸崖,。有人說,,懸崖間也有小路,還有鄉(xiāng)民背著東西在其間跋涉,。停下來尋找了好一陣,,才看到幾個小如螞蟻的人在懸崖間向上蠕動,我用50倍變焦相機找了好半天才拍到了一張近照,。大伙感嘆不已,。 繼續(xù)攀爬,全是雜草與“山皮條”混雜在一起,,仰頭看去已經(jīng)全是絕壁,。“這哪里還有路???”有人小聲地嘀咕卻沒人回答,因為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攀爬這條小路,,心里犯嘀咕卻都不愿顯出膽怯。小路越來越險,,有的地方,,需用木棒橫擔著以供落腳,每走一步都得踩穩(wěn)實后,,用右手抓住頭上方的一簇山草,,然后再邁出下一步,那簡直就是救命山草,。汗水涔涔地流著,,半是累的半是嚇的,每個人都在不停地揩汗,,幾步不揩汗水就流進眼里,。 向上再向上,雙腳顫抖得不停,。懸崖漸漸變成了接近90度的直角,,許多地方連放腳的位置也難找,得緊緊抓住懸崖上拴著的一條鋼索才敢移步,。山腳下電廠壩子里停放的轎車,,此時已像一只甲殼蟲。后邊趕上來了幾個背著大米和小豬的村民。我們拽住灌木叢給他們讓道,,只見他們爬得輕松自如,,甚至有的背著重物竟然連鋼索也不抓就走了過去。誰不嘆服,? 顫巍巍爬上“天梯” 村長端來酒,,給我們壓壓驚 “天梯”出現(xiàn)了,那是用硬雜木搭成的,,上面還捆縛了鋼筋焊接的微型小梯,,每一段長5、6米或10多米不等,,合計有十幾段,。有幾段干脆就懸空地架著,只在靠懸崖的一方拴有鋼索,。要抓牢鋼索,,不看下面才敢挪步。鄉(xiāng)上的人說,,以前完全是用藤條捆的藤梯,,“在上面每走一步都會吱吱嘎嘎地響,那才真嚇人,。修蘇八古電站后,,有兩個工人爬這天梯摔死了,公司才拉來了鋼索進行加固,,已經(jīng)安全多了,,不過好幾處鋼索沒固定牢,大家還是要小心”,。 顫巍巍,、汗?jié)L滾,總算爬過了懸崖第一段,。上面是一片百余畝的緩沖地帶,,長著茂盛的蒿草和灌木叢,四面皆高峰,,像蹲在一把太師椅上,。淳樸的村民們知道我們要來,竟從家里把土雞拿到中途來燒烤,,為的就是犒勞大家,。村長下山背上一桶白酒從我們后面追了上來,一定要每個人都喝一口壓壓驚,。撕吃著香噴噴的烤雞肉,,喝著甘甜的美酒,我們被淳樸熱情的老鄉(xiāng)感動了。我們又能為他們作點什么呢,? 大伙最佩服的是唯一的一個登山女性——央視女記者白露,,膽子和體力,太多男子漢都比不了,。一路上,,她還告訴大家礦泉水不能多喝,鹽分蒸發(fā)快了就沒力氣,,這是有野外生存的經(jīng)驗之談,,大伙紛紛點頭。 稍事休息后,,我們又開始了第二段蹬爬,。那壁立的天梯像從空中甩下來沿絕壁懸掛著,給后面的人拍照就會把自己的腳也拍進去,。我相機的旋轉按鍵掛住一根茅草,,“呲”地一聲按鍵就被掛脫飛進了深淵。我只有張望一下的份,,誰還有本事去找回來哦,? 住在懸崖之上 400余戶村民,進退兩難 4個多小時的攀爬后,,我們終于安全到達勒爾村勒爾社,。村民們都跑出來看熱鬧,著裝清潔干凈,、面貌干練精神,,看不見一個胖子。(緊轉A11版) 他們笑言,,都是猴子。的確,,跑動著的一群孩子都具有猴子的機敏與靈巧,。勒爾社只住著47戶人家。村民介紹,,近十多年來,,村里爬天梯已摔死了5人,還有8人傷殘,。政府也想了很多辦法,,用光伏為他們發(fā)電,也解決了飲水困難,,但交通成了頭痛的大問題,,交通技術員也曾去勘測過,要8000多萬元才能修好通村公路,架電還需要2000多萬元,,也研究過移民搬遷,,但400余戶人家搬遷不是小問題,土地,、山林等后顧之憂難以解決,,現(xiàn)在聽說準備為他們實施“整村推進”,但不清楚方案的細節(jié),,總之是進退維谷,。 白記者問我,有什么好點子,?我思忖一會兒后說,,只能做三件事:一是從山下建索道上來,可以解決村民的交通和物資運送問題,;二是將索道一直延伸進古里大峽谷,,與該村不遠的洛木拉達懸崖古跡連成一片,打造旅游景點,。游客能在索道上領略大峽谷風光,,欣賞到猴群,探秘懸崖古跡,,體驗天梯,,與原始森林里的各種動物親密接觸,品嘗當?shù)乩相l(xiāng)家最原生態(tài)的土特產(chǎn)食品……這樣,,不僅能盤活整個古里大峽谷的旅游資源,,還能增加當?shù)乩相l(xiāng)的收入;三是所有的荒山荒坡全部種植適合當?shù)赝寥罋夂虻闹兴幉?,使之最終變成野生中藥材,,那將更加吸引游客,并逐漸形成品牌景點,。那樣,,當?shù)乩相l(xiāng)的問題就自然解決了。呵呵,,這些構想都離不開巨額的投資,,也只是紙上談兵罷了。 在我們走訪的幾個農(nóng)戶家里,,衛(wèi)生搞得都很好,,家家都換上了青瓦,還建有漢區(qū)居民常用的土灶,,生活用具擺放得整整齊齊,,院墻的鐵絲上晾曬著干干凈凈的衣物,,屋內(nèi)掛著長串長串的臘肉,不少人家還用水泥硬化了地面,,有的人家還在廂房頂上打了水泥壩子…… 他們富足的生活狀況和先進的生活理念甚至超過了一些漢區(qū)居民,。“難道你們是從天梯上背瓦片和水泥上來的嗎,?”我納悶地問,。社長說,“那成本太高了,。也有人請人從山腳背過水泥上來,,一袋水泥運到公路邊賣15元,背一袋(80斤)上來要100元運費,,夏天太熱還沒人愿意干,。能把住房換成瓦房,是我們從漢區(qū)請來的燒磚瓦師傅的功勞,。水泥是用羊子,、豬、核桃,、花生等當?shù)赝撂禺a(chǎn)跟電站換來的,。電站的進水口要用水泥,雖然從進水口背一袋水泥回來也要一天,,但路沒有這條危險,。”聽了介紹,,我們對當?shù)乩相l(xiāng)自強不息的精神無不肅然起敬,。那是怎樣的一種艱辛啊,! 老鄉(xiāng)招待我們吃羊肉湯鍋,,還有酸菜雞、包谷飯等當?shù)靥厣称?。因為他們自己養(yǎng)殖的家禽從沒喂過配合飼料,,那味道實在是香。 天黑前返回 走另一條路也很危險 白記者趕時間,,必須返回。老鄉(xiāng)說,,天要黑了,,順原路返回太危險,只能走另一條路繞道,,那條路一樣要走天梯,,但稍微安全一些,。晚風輕拂,暮色漸漸蒼茫,,巍峨的群峰像一群巨人站在四周,,默默交談。拽住灌木叢,,我們又在另一片懸崖上摸索前行,。村里派了兩個小伙子,專門負責護送白記者,。在黑夜的懸崖間,,大家開著手機電筒,半步半步地往下梭,。下幾段天梯的時候,,大伙拽著鋼索的手更緊了,因為看不清下面究竟有多高,,好些落腳處的旁邊雜草間有黑洞,。問:“下面有多高?”答:“100多米,!”禁不住心發(fā)緊,,汗直流。在女記者實在無法下去的地方,,兩個小伙子就輪流著背她一段,。 兩小時后,我們總算下到了谷底,。沿著轟鳴的溜筒河水順流而下,,大巖石在面前橫七豎八、河水的咆哮聲震耳欲聾,,鵝卵石磕得腳板腳踝生辣辣地痛,。到處是障礙,攀巖石,,跳沙灘,,過河水,鉆石洞,,難度跟爬天梯差不了多少,,手臂、大腿,、腳桿好多處被石頭碰傷,,生疼生疼??柿?,大家就喝河水,,峽谷中的小河沒有任何的污染,入口清甜甘冽,,潤肺清心,。涉過一段河水后,已沒路可走,?!斑@邊來鉆洞,”帶路的老鄉(xiāng)招呼著,,原來老鄉(xiāng)居然在懸崖腳底鑿出了一條幾丈長的隧道來,。過隧道要蹲下低頭,像鴨子一樣邁步,,那步態(tài)自己想著也會忍俊不禁,。出了隧道,雙腿酸得要扶住旁邊的巖石才站得起來,。有人開玩笑:“隧道要鉆一小時的話,,我們大家都會變成功夫王!” 夜里的大峽谷只能看到模糊的輪廓,,兩岸數(shù)百丈高的懸崖頂形成了不到100米的“一線天”,。仰望星空,群星閃爍,,帶給人無窮的遐想,。不知道翻越了多少巖石,終于從“一線天”的縫隙中,,看見了遠處幾點閃爍的燈火,。老鄉(xiāng)說,那是對岸美姑縣鄉(xiāng)村的燈光,,我們離出口不是很遠了,。不是很遠了?已是疲憊至極的大伙興奮起來,,畢竟望梅止渴的效用還是有的,。但大部分人的手機電筒已耗光電,只能在暗夜里摸索著,、趔趄著,、攙扶著爬行。爬上一道石崖,,是一道飲水的堰渠,,沿溝渠是茂密的草甸,爬了一天的山路,,忽然行走在草甸上,,簡直比走地毯還要享受。大概人都是這樣吧,,經(jīng)歷過艱辛后,,對哪怕一丁點的幸福都會自然地加倍珍惜。 終于安全下山,,回到了公路上,,大伙激動地相互握手擁抱,像慶祝得勝歸來一般,。一天里,,我們跋涉了8個多小時的險路,感受了一回終生難忘的體驗,。摸著渾身每一塊酸痛的肌肉,,有人打賭:“誰能明天再爬一次,回來我給500元,!”一個個直搖頭,,沒一個敢挑戰(zhàn)的了。 歸途,,大家講著爬山的驚險細節(jié),,設想著如何改變天梯上面村民的未來,在搬與不搬的問題上仍然爭論不休,,但我相信:勒爾村光明的未來一定不遠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