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美瀟灑的跑姿是良好跑步技術的體現(xiàn),,不僅提高跑步效率,、節(jié)省能量,更可有效避免傷痛,。因此,,跑姿始終是跑友們關心的熱門話題。一談論跑姿,,總繞不開一個話題,,那就是“著地方式”。著地方式基本可以分為腳跟著地,、前腳掌著地,、全腳掌著地。研究顯示,,大部分大眾跑者采用腳跟著地,,而馬拉松運動員多數(shù)會才采用前腳掌著地。
為什么運動員與普通大眾在著地方式上呈現(xiàn)巨大差異,?是因為速度不同,,運動員跑得快,普通跑友跑得慢嗎,?如果讓運動員跑慢一點,,他們還會前腳掌著地嗎?不用在意什么部位著地,,自然落地就行,,這句話對嗎?今天,,我們帶你深入分析著地方式,。 首先強調(diào)一點,本文所說的前腳掌不是指腳尖,,而是泛指腳前1/3的位置,,專業(yè)術語為跖骨頭所在位置。前腳掌著地也就是跖骨頭著地,。 一,、對前腳掌和腳跟著地的科學實證 跑步著地時,體重加之慣性,,人體會對地面產(chǎn)生2-3倍于體重的沖擊力,,根據(jù)牛頓第三定律,,有作用力必有反作用力,這時地面就會給人體大小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Ground Reaction Force,,簡稱GRF),。 因此,我們可以感受到來自于地面的振動和沖擊,,不合理的,、過大的、持續(xù)的地面反作用力很可能對于骨骼關節(jié)帶來負面影響,,導致應力性骨折,、關節(jié)磨損等問題。 那么,,我們怎樣著地才能減少來自于地面的反作用力呢,?事實上,力不會變,,更改變的就是力的作用效果,,也即將力緩沖掉。舉一個例子,,當我們從高處跳下,,如果你的下肢關節(jié)都是完全伸直的,整個腳掌直接著地,,那么可以想象你會伴隨砰的一聲落地,,受到極大的地面反作用力,而如果你充分屈曲下肢髖膝踝三個關節(jié),,用前腳掌著地,,你就會像貓一樣悄無聲息的落地,這樣就把地面反作用力消散于充分的緩沖中,。 圖1的曲線描繪出了腳后跟著地跑者,,從腳后跟著地至腳掌離開面過程中地面反作用力的變化,很明顯看到在著地初期,,出現(xiàn)一個陡增的地面反作用力峰值,該力不僅很大,,產(chǎn)生速度也很快,。也就是說,如果采用腳跟直接著地,,這樣就無法利用腳踝的運動來進行有效的緩沖,,在著地一瞬間,腳跟上方的踝關節(jié)和膝關節(jié)受到峰值應力作用,。 圖1 腳跟著地時受力分析 圖2顯示當采用前腳掌著地時,,地面反作用力峰值消失了,,原因是我們轉(zhuǎn)變著地方式,通過足弓,、跟腱和小腿肌肉代替腳跟吸收了沖擊力,。同時,我們也需要注意到斜線上升變得緩和了,,這也表明地面反作用力被有效緩沖,。 圖2 前腳掌著地受力分析 也就是說,采用前腳掌著地時,,由于著地點是在腳掌的前方,,著地瞬間腳跟是輕輕抬起的,然后再下落,,就是這么一點極短時間的微小腳踝運動,,就可以大大增加著地時的緩沖,從而減少地面對于人體的沖擊力,。 此外,,著地時,從前腳掌快速過渡到腳跟,,相當于把小腿跟腱拉長,,跟腱具有彈性,就像皮筋一樣,,皮筋拉長具有回彈力,,所以前腳掌著地還可以將跟腱所具有的彈性勢能儲存起來,在腳蹬伸階段釋放,,增加向前動力,,從而提高跑步效率。這就是前腳掌著地的好處,。 所以,,我們通過受力分析是想說明,腳跟著地是觸地方式的一種,,本身并沒有問題,,腳跟著地也不等同于錯誤著地動作。但腳跟著地的確會在觸地時,,受到瞬時峰值應力作用,,也即在極短時間遭受額外的沖擊力,這是腳跟著地不可避免的現(xiàn)象,。舉個例子大家就明白了,,汽車交通事故發(fā)生率比飛機高,但不代表汽車就是不安全的交通方式,我們選擇汽車出行,,就得承擔相應的安全風險,,僅此而已。腳跟著地就得承受峰值受力,。 二,、不僅要考慮著地方式,著地位置和配速也很重要 探討著地,,我們往往會陷入一個陷阱,,這個陷阱就是只關心著地的部位,而忽視著地的位置,。著地位置是指著地時,,下肢髖、膝,、踝三個關節(jié)的位置關系,。用通俗的話來說,你是著地點比較靠前,、遠離重心,,還是著地點比較靠近重心,因為著地位置很大程度上也決定了受傷風險,。 而配速與著地的關系就少有人去分析了,,不同速度下著地方式有細微區(qū)別嗎?著地方式是一層不變的嗎,?我們說優(yōu)秀運動員更多采用前腳掌著地,,那很有可能是因為他們跑得快,讓運動員跑慢點,,他們還是前腳掌著地嗎,?普通跑友多數(shù)采用腳跟著地,那讓他們跑快起來,,他們也仍然采用腳跟著地嗎,?帶著這些令人困惑的問題,同時也是為了回答這些長期縈繞在跑友心中的疑問,,我們找來了運動員,,研究了優(yōu)秀馬拉松運動員不同配速下的著地方式,結(jié)果相當有趣,,也出乎意料,。 三、不同配速著地實地拍攝與動作分析 王田,,運動健將,2013年第12屆全運會馬拉松女子團體冠軍成員,,半馬最好成績75分,,10公里最好成績34分,,哇!夠?qū)I(yè),!好厲害的成績,! 我們讓王田同學在田徑場以6:00,5:00,,4:00,,3:30四種不同速度跑步,拍攝其著地,。由于觸地時間很短,,一般僅有200-300毫秒,著地就更為短暫,,普通攝像機根本無法捕捉到著地瞬間畫面,,我們采用每秒可拍攝120幀畫面的gopro高清運動攝像機。同時為了不影響王田同學的跑姿,,避免她為了讓攝像機拍到著地畫面,,改變跑姿,刻意剎車和調(diào)整步子,,我們架設了四臺gopro,,這樣既可以讓她放松跑,也確??偰懿蹲降街氐那逦嬅?,此處應有掌聲,拍攝場景考慮得相當科學細致,。 拍攝完成后,,我們采用Kinovea生物力學分析軟件進行動作解析。 1. 配速為6:00時的著地方式與著地位置 速度為6:00是有一定跑齡,,大多數(shù)普通跑友平時跑步的配速,,很具有代表性。對于王田這樣水平的運動員來說,,6:00很有可能就是熱身跑,、或者訓練結(jié)束時的放松跑的配速。在6:00配速下,,王田著地有哪些特點,?先看看6:00時她的整體跑姿 讓我們一起看看6:00配速時著地畫面 第一張照片 6:00配速著地前 第二張照片 6:00配速著地瞬間:全腳掌外側(cè)著地 第三張照片 6:00配速著地后 如果你覺得不過癮,再來看看6:00配速著地時的慢放視頻 6:00配速左腳著地動作 6:00配速右腳著地動作 6:00配速著地方式分析: 總體來說,,6:00配速速度不快,,在該速度下,王田既不是腳跟著地,也不是前腳掌著地,,而是采用了介于二者之間的著地方式——全腳掌著地,。但如果你以為全腳掌著地就是整個腳底面一起著地,那就錯了,!王田是采用全腳掌的外側(cè)先著地,,然后迅速過渡到全腳掌內(nèi)側(cè)著地,這個過程在專業(yè)上被稱之為著地時的足外翻,。 為什么著地時會伴隨足外翻,,由于足本身結(jié)構的關系,當我們腳懸空時,,正常情況下都是腳掌外側(cè)比內(nèi)側(cè)低,,也即騰空時,腳處于輕度內(nèi)翻狀態(tài),。因此在著地瞬間,,腳掌的外側(cè)緣必然先接觸地面,然后才是全腳掌著地,,這個過程我們就稱為足外翻,,一會內(nèi)翻,一會外翻,,想必跑友也是被這些專業(yè)詞匯搞暈乎了,,大家不用糾結(jié),其實只需要明白一點,,落地時腳外側(cè)緣先著地是自然合理的現(xiàn)象,,如果沒有這個現(xiàn)象,那反倒有問題,。 6:00配速著地位置 6:00配速著地位置分析: 在著地瞬間,,著地位置在重心投影點前方,但距離重心投影點并不遠,。有一種似乎被資深跑友廣為接受的說法是:重要的不是腳跟著地,,還是前腳掌著地,而是著地點應當在重心正下方,,也即臀部正下方,。從上圖看,似乎這種說法仍然不夠精準,,著地點事實上并非在重心正下方,,而是略微靠前,也即著地點在重心前方,。 其實,,著地點也并不是那么重要,,最為重要的是著地時膝關節(jié)不要完全伸直,而是保持略微彎曲,。從上圖可以清楚地看到著地時,,膝關節(jié)角度大約呈163度,這樣通過著地時的膝關節(jié)彎曲和隨后膝關節(jié)積極下壓,,就可以有效緩沖,避免膝關節(jié)受到過大的地面作用力,。因為彎曲的物體可以實現(xiàn)力的消解,,而完全伸直的物體力的傳導效率比較高。 那么什么時候,,腳的位置與重心垂線重合呢,?我們看下圖,當著地后,,重心隨著慣性往前,,當膝關節(jié)角度達到143度時,腳的位置才在重心正下方,,這也證明了膝關節(jié)從著地時的163度減少至143度,,體現(xiàn)了積極下壓膝關節(jié),緩沖地面反作用力,,并為接下來蹬伸階段存儲肌肉肌腱彈性勢能,。 6:00配速著地小結(jié): 6:00較慢配速時,沒有必要一定要前腳掌著地,,因為速度慢時,,觸地時間相對長,前腳掌著地反而導致小腿和足踝部肌肉長時間緊張,。當然,,這也不表明腳跟著地在6:00配速時就是最佳的,前文說了,,無論什么配速,,只要腳跟著地就會受到峰值應力,。因此全腳掌外側(cè)著地可能更為合理,,然后快速過渡到全腳掌著地。著地點不必刻意要求一定在重心正下方,,可略微靠前一點,,重要的是著地時膝關節(jié)避免伸直鎖死狀態(tài),,而是自然彎曲一點,這樣可以有效進行緩沖,。 2. 配速為5:00時的著地方式與著地位置 速度為5:00是跑齡較長,,資深跑友平時跑步或者比賽的配速,,也是區(qū)別一般跑友與資深跑友的一個門檻。先來看看王田5:00時的整體跑姿,。 5:00配速著地時的畫面 第一張照片 5:00配速著地前 第二張照片 5:00配速著地瞬間:全腳掌外側(cè)著地 第三張照片 5:00配速著地后 再來看看5:00配速著地時的慢放視頻 5:00配速左腳著地 5:00配速右腳著地 5:00配速著地方式分析: 從照片和視頻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王田5:00時著地方式幾乎與6:00完全一致,采用的是全腳掌外側(cè)著地,,著地時發(fā)生了明顯的,,但是小幅度的足外翻,至于為什么會發(fā)生足外翻,,在6:00配速著地分析已經(jīng)做了詳細解釋,。 為了緩沖著地時高達2倍以上體重的地面反作用力,不一定非得前腳掌著地,,全腳掌外側(cè)先著地,,然后快速過渡至全腳掌著地也是合理的。全腳掌外側(cè)著地相比前腳掌著地,,減少了足踝和小腿肌肉的過度緊繃,。換句話說,很多跑友由于足踝小腿力量不夠,,無法實現(xiàn)長時間前腳掌著地,,但腳跟著地又會帶來瞬時峰值應力,介于二者之間的全腳掌外側(cè)著地就有可能成為大眾跑友的最佳選擇之一,。 5:00配速著地位置 5:00配速著地位置分析: 在5:00配速時,,著地點同樣不在重心正下方,而是略微靠前,,膝關節(jié)角度為162度,,著地位置與6:00配速相比,幾乎完全相同,。也就是說重要的不是著地一定要在重心正下方,,而是保持膝關節(jié)彎曲以利緩沖。如果刻意一定要讓著地點于重心正下方,,就容易導致步幅縮小,,不敢邁腿,這是我們不愿意看到的,。當重心移動至腳正上方時,,膝關節(jié)彎曲角度更大,達到136度(6:00為143度),,說明膝關節(jié)積極下壓進行緩沖和勢能儲存,。 5:00配速著地小結(jié): 與6:00配速相比,雖然5:00速度加快了很多,,但著地方式卻與6:00相差無幾,,5:00配速時,,仍然表現(xiàn)為既不是前腳掌著地,也非腳跟著地,,而是全腳掌外側(cè)著地,。著地位置在重心前方一點點,但也不會特別靠前,,著地時膝關節(jié)保持一定彎曲角度(162度),。 3. 配速為4:00時的著地方式與著地位置 配速為4:00對于運動員來說,不算什么,,但對于大眾跑友而言,,速度那是相當快,這樣的跑友一定是民間大神,。配速為4:00意味著半馬1個半小時(1小時24分)不到就能跑完,全馬3小時(2小時48分)不到就能跑完,。這也是王田平時訓練的常見速度,,在該速度下,她表現(xiàn)為怎樣的著地方式呢,?還是先看整體跑姿,。 4:00配速著地時的畫面 第一張照片 4:00配速著地前 第二張照片 4:00配速著地瞬間: 此時明顯表現(xiàn)為前腳掌外側(cè)先著地,腳跟尚未著地 第三張照片 4:00配速著地后 再來看看4:00配速著地時的慢放視頻 4:00配速左腳著地 4:00配速右腳著地 4:00配速著地方式分析: 從4:00配速開始,,王田著地發(fā)生了明顯變化,,非常顯著地表現(xiàn)為前腳掌著地,并且是前腳掌的外側(cè)緣先著地,,然后迅速過渡到前腳掌內(nèi)側(cè)和腳跟著地,,而兩個過程:前腳掌外側(cè)至前腳掌內(nèi)側(cè),腳掌至腳跟幾乎是同時發(fā)生,。也就是說,,6:00和5:00配速時是全腳掌外側(cè)著地,而4:00配速時是前腳掌外側(cè)著地,,一個是“全腳掌”,,一個是“前腳掌”,有點玩繞口令??? 但要解釋清楚,只能這樣,。出現(xiàn)這種情況解釋起來并不困難,,由于速度加快,相應地觸地時間就得縮短,,此時若再采用腳跟著地或者全腳掌著地,,必然導致觸地時間延長,,導致剎車,影響到身體往前的慣性,,同時速度加快,,著地時帶來的沖擊更大,地面反作用力也增大,,采用前腳掌落地增加了腳踝的緩沖,,減少了膝關節(jié)所受到的沖擊力。當然在4:00配速時,,從前腳掌著地過渡到腳跟落地,,并非表明腳跟一定要踩實地面,腳跟只是快速下落,,輕輕接觸地面,。也就是利用從前腳掌到腳跟輕觸地面的極短時間,峰值地面反作用力大大減少,,實現(xiàn)了緩沖,。 4:00配速著地位置 4:00配速著地位置分析: 在4:00配速時,王田并沒有因為步子明顯邁得更大,,著地點就遠離身體重心,,出現(xiàn)膝關節(jié)伸直鎖死的狀態(tài)。著地點距離重心投影點并不遠,,同時膝關節(jié)還是保持163度左右彎曲,。當重心位于腳正上方時,膝關節(jié)彎曲角度達到131度(6:00和5:00分別為143和136度),,角度更小,,也說明膝關節(jié)通過更大角度的彎曲來緩沖地面作用力。 4:00配速著地小結(jié): 在非??斓?:00配速下,,王田著地方式發(fā)生了明顯變化,表現(xiàn)為由全腳掌外側(cè)著地變?yōu)榍澳_掌外側(cè)著地,,這樣做的目的是自然發(fā)生的,,非刻意而為,但效果卻非常明顯,,增加緩沖的同時不影響向前的速度,。此外,著地方式雖有變化,,但著地位置相比6:00和5:00,,卻沒有明顯變化,著地點在重心投影點前方一點點,,膝關節(jié)保持彎曲,,著地后膝關節(jié)下壓緩沖更加明顯,。 4. 配速為3:30時的著地方式與著地位置 配速達到3:30恐怕是民間大神也無法企及的速度,折算下來,,這個配速下,,半馬用時1小時15分,全馬2個半小時左右,,已經(jīng)接近一級運動員水平,。但跑友們在短距離跑步比如3—10公里跑步中去實現(xiàn)這個配速還是有可能的。我們十分有興趣看一下王田該配速下的著地方式,,該配速也是女子馬拉松運動員比賽時的配速,。 3:30配速著地時的畫面 第一張照片 3:30配速著地前 第二張照片 3:30配速著地瞬間:前腳掌外側(cè)率先著地 第三張照片 3:30配速著地后 再來看看3:30配速著地時的視頻 3:30配速左腳著地 3:30配速右腳著地 3:30配速著地方式分析: 3:30配速著地方式與4:00基本一致,明顯表現(xiàn)為前腳掌外側(cè)緣先著地,,然后迅速過渡到前腳掌內(nèi)側(cè)和腳跟著地,。也許普通跑友在該速度下也會不知不覺采用前腳掌著地,不信自己可以去跑跑看,。 3:30配速著地位置 3:30配速著地位置分析: 著地點雖然在重心前方,,但距離重心投影點并不遠,同時膝關節(jié)仍然保持163度彎曲,,與4、5,、6配速相同,。當重心過渡到腳正上方,支撐腳膝關節(jié)角度減少至132度,,與4:00配速時膝關節(jié)彎曲角度一致,,說明隨著速度進一步加快,膝關節(jié)不會無限的繼續(xù)彎曲緩沖,,因為過度的屈膝緩沖會導致身體重心起伏過大,,導致跑步支撐期時間延長,速度損失過多,。大家還注意到一個細節(jié)嗎,?擺動腿折疊幅度非常大,腳跟快踢到臀部了,,這也是優(yōu)秀運動員重要的跑步特征,,小腿提拉折疊效果好,有利于高速省力地跑,。 3:30配速著地小結(jié): 當達到3:30配速時,,王田著地方式與4:00基本一致,表現(xiàn)為前腳掌外側(cè)著地,,著地位置和關節(jié)角度沒有明顯變化,,同時膝關節(jié)緩沖彎曲角度也沒有進一步增大,,但擺動腿折疊更加充分。 四,、優(yōu)秀運動員不同配速著地總結(jié) 作者與王田交流中,,王田說專業(yè)運動員跑步基本都是采用前腳掌著地,但通過測試分析王田6:00,,5:00,,4:00,3:30四種速度下的跑姿,,我們可以清楚地發(fā)現(xiàn): 1 ) 優(yōu)秀運動員在不同配速下,,著地方式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相對動態(tài)地變化,。具體來說,,在5:00以外的速度下,王田并非采用前腳掌著地,,而是全腳掌外側(cè)先著地,,通過輕度足外翻,快速過渡至全腳掌著地,,而在4:00以內(nèi),,就體現(xiàn)為典型的前腳掌著地,更精準的說法應該是前腳掌外側(cè)率先著地,,然后快速過渡到前腳掌內(nèi)側(cè)和腳跟著地,。上述結(jié)果說明,著地方式事實上是與配速有關,,脫離配速談論著地方式都是耍流氓,! 2 ) 關注著地不能僅僅看著地方式,還要看著地位置,。有趣的是,,四種速度下,著地位置幾乎完全相同,,表現(xiàn)為著地點在重心投影點略微靠前一點,,既不在重心正下方,但也不會距離重心投影點太遠,,膝關節(jié)在著地時保持彎曲,,約成162度左右。作者認為著地時膝關節(jié)角度可能比著地點的位置更有意義,,避免著地時膝關節(jié)伸直鎖死,,保持輕微彎曲一方面可以分解膝關節(jié)受到的地面反作用力,一方面可以通過積極下壓緩沖,進一步減少膝關節(jié)受到的作用力并為蹬伸儲備彈性勢能,。 五,、優(yōu)秀運動員著地姿態(tài)對于大眾跑友的啟示 1 ) 著地既是正確跑姿的要求,也是優(yōu)美跑姿的體現(xiàn),?!爸夭恢匾匀幌侣渲丶纯伞?,這句話說了當沒說,,對于指導大眾其實并不可取。著地方式與配速有關,,隨著速度加快,,著地部位逐漸朝前; 2 ) 相比前腳掌或全腳掌著地,,腳跟著地的確會在觸地時,,受到瞬時峰值應力作用,也即在極短時間遭受較高的沖擊力,,這是腳跟著地無法回避的現(xiàn)象,,但并不代表腳跟著地就一定存在問題,也不能把腳跟著地等同于錯誤著地動作,。 腳跟著地容易使得膝關節(jié)受力較大,,而前腳掌著地容易使得足踝小腿受力較大,總的地面反作用力幾乎不會因為著地方式而改變,,地面反作用力就是體重的2-3倍,,能改變的是通過合理著地,提高對于地面作用力的緩沖能力,,避免受傷。 3)著地方式各有不同,,但由于足的結(jié)構特征,,無論是腳跟還是腳掌,往往都是外側(cè)先著地,,也即著地時存在明顯但小幅度的足外翻,,足外翻的存在也極大幫助了我們著地緩沖,這一點幾乎被大家所遺忘,。如果存在過度的足外翻(比如力線異常型扁平足)或者高足弓(足內(nèi)翻),,影響到了著地時自然的足外翻過程的話,那么這樣的著地就蘊含了較大的受傷風險,。這也是為什么扁平足,、高足弓人跑步容易出現(xiàn)傷痛的原因。 4 ) 優(yōu)秀運動員的著地方式也許可以啟示我們,在慢速跑步時,,采用全腳掌外側(cè)著地既避免了腳跟著地的弊端(容易受到較大的峰值應力),,也避免了一味前腳掌著地足踝小腿肌肉容易緊張疲勞的問題,或許是一種更加合理的著地方式,。而在快速跑步時(4:00以內(nèi)),,一定是前腳掌著地更有優(yōu)勢。當然在此提醒,,大家可以去嘗試體驗,,并不代表一定適合每個人。 5 ) 跑友們也許過度關注了著地方式,,但卻忽視了一個重要問題—著地位置,,著地是由著地方式和著地位置共同組成,著地位置某種意義更為重要,。合理的著地位置為:著地點在重心投影點略微靠前一點,,既不是在完全重心正下方,但也不會距離重心投影點太遠,,膝關節(jié)在著地時保持彎曲非常必要,。跑友們應當極力避免腳跟著地同時膝關節(jié)伸直鎖死的著地方式,也即甩小腿跑法,,這種跑法對于下肢關節(jié)傷害極大,。 6 ) 優(yōu)秀運動員速度快,采用前腳掌著地理所當然,。但跑友們?nèi)绻耆瞻崮7?,就會出現(xiàn)很多問題,因為著地與配速,、力量,、跑姿都有關系。但是,,當優(yōu)秀運動員把速度降低,,仍然沒有采用腳跟著地,這一點值得我們進一步研究…… 最后,,本文觀點來自實際測試與分析思考,,對于著地這樣一個備受爭議的話題,并不代表最終結(jié)論或一定正確,,供跑友思考,、討論,歡迎吐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