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櫟樗體氣 土木形骸
當下書壇展覽書法和抄書盛行,,書法應該有另一種形態(tài),。
一直以來,我遵循古今賢哲教誨,,力行以學養(yǎng)書,,讓書法回歸傳統(tǒng),回歸生活,。
溫州書壇群英濟濟,,我以支離臃腫,攘臂逡巡其間,。詩文書法雖皆不佳,,但寫我素心,敝帚自珍,,是謂櫟樗體氣,。
本展作品大多為當時所書。人逢契合,,事有可紀,,則隨興所至,濡毫作書,。循禮為先,,有文其次,,妍媸一任自然,決不矯飾形式,,皆為當時面目,,是謂土木形骸。
積有歲時,,篋笥略盈,,爰摭近年書札、詩箋,、題跋,、對聯(lián)、手卷等,,以人事別類,,都為十部,名為“第二類書寫”,。負暄思獻,,并藉抒懷。
愿海內(nèi)賢達方家同仁,,明以教我,。
-
陳勝武,男,,1973年出生,,浙江溫州人。
溫州市文聯(lián)創(chuàng)研室副主任,。
浙江省書法家協(xié)會主席團成員,,溫州市書法家協(xié)會副主席兼秘書長。
著有《溫州書法百家百集·陳勝武書法集》,、《一二齋翰墨心印》,、《馬孟容馬公愚昆仲年譜》。
執(zhí)行主編《百里芳人——溫州馬氏家族三百年文史學術(shù)資料匯編》,。
合編《禪心劍氣相思骨——馬公愚誕辰一百二十年紀念集》,。
2011年在中國書法網(wǎng)舉辦“讓書法回歸生活——辛卯青陽陳勝武書法網(wǎng)絡(luò)展”。
2015年撰有當下書法憂思系列三篇《書而無禮》《書而無文》《重建中國書法的文化大廈》,。
-----------------------------------------
目 錄
一,、柔翰聊堪寫素心
——我寫我心
題記:百字自傳、齋名記,、述懷詩,、自壽集聯(lián)、雜記等,,明我情志,,記我?guī)熡?,勵我親人,寫我素心,。
本集人物:馬亦釗,、張如元、汪廷漢,、孫金輝,、張索、王新宇,、盧俊舟,、倪永等師友,小女陳聽筠,。
本集12件(篇)作品,。
二、絳帳洪恩瑞氣新
——師門逸事
題記:師從馬夫子廿有六年,,聆受教澤,,絳帳洪恩,感銘五內(nèi),。師門逸事,瑞氣日新,,紀以詩文,,報以涓滴。
本集人物:馬蘭笙,、吳白匋,、劉少椿、朱閏生等先賢,,馬亦釗夫子,,朱小濤、王長春,、陶藝,、甘熒、王新宇,、劉青松等師友,。
本集11件(篇)作品。
三,、青衿耆舊樂追隨
——前輩交往
題記:我本鄉(xiāng)曲鄙夫,,有幸結(jié)識藝壇耆宿,時親教澤,,樂為執(zhí)鞭,。今不避攀援之譏,,期以奉揚雅范,宣示仁風,。
本集人物:顧振樂,、蕭耘春、林劍丹,、鮑賢倫,、張如元、劉一聞,、梅墨生,、鄒炯文、易聞曉,、陳出新,、章方松等前輩。
本集13件(篇)作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