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yǎng)生之道網導讀:中藥蒲黃的功效與作用專區(qū),為您詳細介紹蒲黃的功效與作用,、蒲黃圖片,、蒲黃的藥用價值、蒲黃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蒲黃的功效與作用相關知識,,不妨來關注一下養(yǎng)生之道網。 蒲黃簡介 蒲黃圖片 蒲黃的功效與作用 蒲黃的藥用價值 蒲黃的用法與用量 蒲黃的副作用 蒲黃的炮制方法 蒲黃的食用方法 蒲黃簡介 蒲黃,,中藥名,。為香蒲科植物水燭香蒲、東方香蒲或同屬植物的干燥花粉,。夏季采收蒲棒上部的黃色雄花序,,曬干后碾軋,篩取花粉,。剪取雄花后,,曬干,,成為帶有雄花的花粉,,即為草蒲黃。 本品為黃色粉末,。體輕,,放水中則漂浮水面,手捻有滑膩感,,易附著手指上,。氣微,味淡,。 蒲黃圖片 蒲黃的功效與作用 止血,;祛瘀;利尿,。主吐血,;咯血;衄血,;備?。槐阊?;崩漏;外傷出血,;心腹疼痛,;經閉腹痛;產后瘀痛,;痛經,;跌撲腫痛,;血淋澀痛;帶下,;重舌,;口瘡;聤耳,;陰下濕癢,。 止血、活血:用于各種出血,、痛經,、跌損、癰腫疼痛,。配五靈脂名失笑散,,能祛瘀止痛,常用于產后腹痛,、痛經及胃腹瘀痛,。 1、《本經》:主心腹膀胱寒熱,,利小便,,止血,消瘀血,。 2,、《藥性論》:通經脈,止女子崩中不住,,主痢血,,止鼻衄,治尿血,,利水道,。 3、《日華子本草》:治(顛)撲血悶,,排膿,,瘡癤,婦人帶下,,月候不勻,,血氣心腹痛,妊孕人下血墜胎,,血運血癥,,兒枕急痛,小便不通,,腸風瀉血,,游風腫毒,,鼻洪吐血,下乳,,止泄精,,血痢。破血消腫生使,,補血止血炒用,。 4、《綱目》:涼血,,活血,,止心腹諸痛。 5,、《本草經疏》:治癥結,,五勞七傷,停積瘀血,,胸前痛即發(fā)吐衄,。 6、《現代實用中藥》:外用于創(chuàng)傷,,濕疹,。 7、《南寧市藥物志》:外用治瘰疬,。 蒲黃的藥用價值 1,、治婦人月候過多,血傷漏下不止:蒲黃三兩(微炒),,龍骨二兩半,。艾葉一兩。上三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煎米飲下,艾湯下亦得,,日再,。(《圣濟總錄》蒲黃丸) 2、治產后血不下:蒲黃三兩,。水三升,,煎取一升,頓服。(《梅師集驗方》) 3,、治產后惡露不快,血上搶心,,煩悶滿急,,昏迷不省,或狂言妄語,,氣喘欲絕:干荷葉(炙),、牡丹皮、延胡索,、生干地黃,、甘草(炙)各三分,蒲黃(生)二兩,。上為粗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入蜜少許,,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局方》蒲黃散) 4、治產后心腹痛欲死:蒲黃(炒香),、五靈脂(酒研,,淘去砂土)各等分。為末,,先用釅醋,,調二錢,熬成膏,,入水一盞,,煎七分,食前熱服,。(《局方》失笑散) 5,、催生:蒲黃、地龍(洗去土,,于新瓦上焙令微黃),、陳橘皮等分。各為末,,如經日不產,,各抄一錢匕,新汲水調服。(《證類本草》) 6,、治墜傷撲損,,瘀血在內,煩悶者:蒲黃末,,空心溫酒服三錢,。(《塞上方》) 7、治吐血,、唾血:蒲黃一兩,。搗為散,每服三錢,,溫酒或冷水調,。(《簡要濟眾方》) 蒲黃的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5-10g,,須包煎,;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撒或調敷,。散瘀止痛多生用,止血每炒用,,血瘀出血,;生熟各半。 蒲黃的副作用 本品能收縮子宮,,故孕婦慎用,。 1、《本草衍義》:不可多食,,令人自利,,不益極虛人。 2,、《品匯精要》:妊娠不可生用,。 3、《本草經疏》:一切勞傷發(fā)熱,,陰虛內熱,,無瘀血者禁用。 蒲黃的炮制方法 1,、生蒲黃:揉碎結塊,,過篩。 2,、蒲黃炭:取凈蒲黃,,照清炒法(不加輔料的炒法稱為清炒法),,炒至棕褐色。 蒲黃的食用方法 1,、蒲黃散 組成:干荷葉(炙),、牡丹皮、延胡索,、生干地黃,、甘草(炙)各22.5克、蒲黃(生)60克,。 用法:上為粗末。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入蜜少許,同煎至105毫升,,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主治:產后惡露不快,,血上搶心,,煩悶滿急,昏迷不省,,或狂言妄語,,氣喘欲絕。 來源:《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九,。 2,、蒲黃飲 組成:蒲黃(微炒)45克、芒消(研)23克,、芎藭15克,、桂(去粗皮)15克、鬼箭15克,、生干地黃(焙)60克,、桃仁(湯漫,去皮,、尖,、雙仁,麩炒黃色)20枚用法:上七味,,粗搗篩,。每服9克,加棗2枚(擘),,用水150毫升,,同煎至105毫升,,去滓溫服。 主治:產后惡血攻心,,腹痛脹滿,,頭痛乏力。 來源:《圣濟總錄》卷一六〇,。 3,、蒲黃膏 組成:蒲黃。 用法:敷肛上,,手按抑令入,,日2-3次。 主治:脫肛不收,。 來源:《圣濟總錄》卷七十八,。 4、蒲黃失笑散 組成:五靈脂(酒研,,淘去沙土),、蒲黃各等份。 用法:共為細末,,每服6g,,用黃酒或醋沖服。也可做湯劑,,水煎服,。 主治:瘀血停滯,癥見心腹劇痛,,或產后惡露不行,,或月經不調,少腹急痛,,舌暗紅或舌邊尖有瘀點,、瘀斑,脈弦緊,。 來源:《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
|
來自: 龍嘯_天際 > 《中藥的功效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