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透鏡是一種新型光學元件,,從原理上說就像較為熟悉的菲涅耳波帶片一樣,。瑞利在1871年已經(jīng)制作過波帶片,方法是繪制一張放大的波帶片的圖形,,再用普通照像技術(shù)加以縮小,。如用現(xiàn)在的語言,可說是一種簡單的計算全息圖,。過去由于波帶片在制作上的困難及多級像的產(chǎn)生,,很少用它來作為成像元件。在激光全息技術(shù)發(fā)展起來以后,,人們逐漸認識到一個點源的全息圖同波帶片一樣,,具有透鏡成像的性質(zhì),就把它稱為全息透鏡,。 由于用全息祛制造起來簡單而準確,,并在某些方面有與透鏡不同的特性,因此近十多年以來,,全息透鏡已作為光學系統(tǒng)中一個成像元件出現(xiàn),,并在某些方面完成了獨特的功能。例如,,利用反射全息圖的特點可以制成一種反射全息透鏡同時完成反射鏡和透鏡的作用,,這對軍用光學儀器在減輕重量方面特別有效。制造短焦距的全息透鏡,,將它用在全息照相中又可以同時完成分光和擴束的作用,。 |
|
來自: 鄭公書館298 > 《光電成像探測與夜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