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給香港的近代史劃出一個“分水嶺”,,那么或許應該是197年,。在此之前,香港只是個普通的城市,;在此之后,,魚躍龍門逐漸成為國際大都市。 對于香港人來,,整個七十年代都被賦予了一種神話般的意味,。后世香港的所有,似乎都起源于這個時代,。 197這兩年有兩件對香港產(chǎn)生深遠影響的事情,。第一件是廉政公署正式成立,這象征了“香港社會走向理性化與進步”,。眾所周知,,香港在廉政公署成立之前,亦是貪污成風,社會溷亂不堪,,到街頭攤販,,都要行賄才能“安穩(wěn)”經(jīng)商,。廉政公署成立后,,出重拳打擊貪污,香港才開始步入文明社會,。 第二件是明年香港消費者委員會亦正式成立,。事實上由于香港貪污之嚴重,病入膏肓,,此時的香港市民對港英政府打擊貪污沒懷有信心,,而仍是半信半疑。市民真正熱切關心的問題,,是民生方面的,。197至1974年,在民間最熱烈討論的是通貨膨脹,、白米價格暴漲,、加價、加費,、商戶牟取暴利等問題,。于是,這些問題便促成了消費者委員會的成立,。7這年開始誰都沒有預見廉政公署的“革命”會成功,。在一般市民眼中,更迫切和更有機會可以產(chǎn)生一實際作用的,,可能是消費者委員會,。 事后證明,無論是消費者委員會還是廉政公署,,都為香港的現(xiàn)代化轉型做出了巨大貢獻,。而隨著香港在1970年代的經(jīng)濟起飛,市民普遍開始過上較好的生活,。 但這一切最重要的一環(huán),,是依靠港人一代又一代的努力,沒有勤勞敢拼敢干的香港人一切都是空想,。香港可謂繁華與艱辛同在! |
|
來自: 文明圣殿 > 《網(wǎng)絡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