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希彥
希彥館
文·劉希彥 在《傷寒論》的原則里,,治病首先要守中建中,就是守中土,,建脾胃之運化,。脾胃都不運化,津血都不生成,,談何自體免疫力,,談何治病,? 建中用什么藥呢,?《傷寒》里是四味藥:人參、姜,、炙甘草,、大棗,簡稱“脾四味”,。很常見的藥,,對脾胃最管用的自古以來就是這四味。生姜和大棗已廣泛種植,,是最常見的食材了,。中國人早已經(jīng)將這四味藥引入了日常生活之中。很多人追求稀有昂貴的保健品,,其實最管用的東西都會被普及,,哪里可能昂貴呢?昂貴的多數(shù)沒太多用,。這就是所謂的“老百姓日用而不知,。” 現(xiàn)在說藥性,,先說甘草和大棗,。這兩樣東西都是甘而微溫,,煮出來汁液黏黏的甜甜的,所謂甜入脾,,能夠直接補充胃里的津液,,同時性質(zhì)微溫,可以提高脾胃的運化能力,。所以這兩樣補充脾胃津液最適合,。 姜,我們知道它溫中而發(fā)散,,能讓脾胃熱起來運行起來,。所以只要是脾胃寒的,一味姜就管用,。后世的醫(yī)學一見津血虧,,就喜歡用麥冬地黃來滋陰養(yǎng)血,問為什么不用姜,,則答曰姜性熱,,會耗散津液。津血靠的是脾胃運化而生成,,難道是靠生地麥冬里那些黏液直接補進去的嗎,?后世的醫(yī)學理解問題就這么簡單。脾胃虛了寒了,,本身就是陰了,,麥冬生地之類的滋陰藥,也是寒涼屬陰,,陰上加陰,,脾胃就更不運化了?!秱返挠盟幏▌t是從陽引陰的,。陰上加陰必是死路。除非陰虛陽亢,,脾胃不缺運化之力,,才可用麥冬地黃滋陰制陽。我看過很多慢性病的病人,,吃了很多年中藥的,,病沒治好不說,看脈證盡是一派陰寒之象,,再看吃過的方子,,無非就是滋陰養(yǎng)血之類的藥。 人參這個藥要多說幾句。后世說它補氣,,“氣”是什么,?從醫(yī)理上來說,氣是“陽”,,是能量,是無形的氣化物質(zhì),;與氣相對應的是“血”,,血是“陰”,是有形的物質(zhì),。既然“氣”是能量,,氣化是需要熱能的,所以姜桂附是氣化藥,;“味”是有形物質(zhì),,像地黃阿膠這樣沒什么香氣,卻很粘稠的東西就是典型味厚的,,所以補陰,。藥物主要是以“氣”和“味”兩個方面組成的。人參呢,,人參在土里長得很慢,,得土氣最厚,所以補中入中焦,。具體是怎樣的能量運作呢,?它的“氣”是一種很厚郁的參香,所有香的東西都有刺激亢奮的作用,。這種氣有沒有熱能呢,?我們嘗一下就知道了,它不辛不辣不麻不熱,,沒有熱能,。所以人參亢奮的是主要是“陰”的層面,“陽”的層面居少,?!秱防锶藚⑹怯脕砭汝幍摹K幬锢锟簥^陽的藥居多,,能亢奮陰的很少,,這就是人參作為藥物的不可替代性。經(jīng)方里人參寒熱不禁,,既能合溫熱藥治陰證,,也能入白虎湯之類的寒涼之劑治大熱傷津。后世說人參補氣,所謂“陽化氣,、陰成形”,,人參既然沒有熱能,哪里能陽化氣呢,?還有一味所謂的補氣藥黃芪也是如此,,黃芪的作用類似于人參,也是沒有一點熱能的,,只是黃芪的性味更輕更升能往表走,,能滋養(yǎng)表而已。后世的中醫(yī)卻慣用這兩味藥治虛寒之證,,說是補氣,。有一個癌癥術(shù)后的病人,四肢冰冷懶言少氣,,脈沉弱得摸不到,,已是四逆湯的癥候,非姜附不能救的,。去找北京一個大醫(yī)院的專家,,沒用姜附,主藥是五十克黃芪,。后世對藥物的認識陰陽混淆,,氣味不明,陳陳相因,,人云亦云,,以至于中醫(yī)落到了今天這個境地。 總結(jié)一下脾四味的作用:炙甘草和大棗,,甜而微溫,,能快速補充津液。炙甘草補中最速,;大棗微香,,更能幫助脾的運化。甘草色黃而偏白,,偏向于補津,;大棗色外紅里黃,兼能補血,。姜是亢奮陽的,,運化脾胃而去寒。參是平性,,是亢奮陰的,,生成津液。這四味藥各司其職,在臨證上可以選而用之,。 【本文節(jié)選自劉希彥所撰之《至簡古醫(yī)——道鑒傷寒論》】 |
|
來自: 昵稱974066 > 《醫(yī)道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