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回:書到今生讀已遲,!
“人生莫放酒杯干。風前橫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身健,且加餐,。舞裙歌板盡清歡,。黃花白發(fā)相牽挽,付與時人冷眼看,。”
北宋.黃庭堅《鷓鴣天》
黃庭堅,,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其詩書畫號稱“三絕”,,與當時蘇東坡齊名,人稱“蘇黃”,。黃庭堅幼年便聰穎過人,,一本書讀上幾遍就能背誦下來。他舅舅到他家,,取架上的書問他,,他沒有不知道的。大家都很奇怪,,以為他是天生的奇才,。
黃庭堅七歲,作牧童詩:“騎牛遠遠過前村,,吹笛風斜隔岸聞,,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八歲,,作詩送人赴舉:“萬里云程著祖鞭,送君歸去玉階前,,若問舊時黃庭堅,,謫在人間今八年”,。黃庭堅才名遠揚,,在中進士後,,立即被朝廷任命為蕪湖地方的知州,就任時他才二十六歲,。
上任后的一天,,他正在午睡,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走出州衙大門,,來到某處村莊,看見一個老婆婆站在其門外的供案前,,手持清香,,口中喃喃自語,類似呼喊某人的姓名,。黃趨前一看,,看見供桌上擺著一碗煮好的芹菜面,香味誘人,,黃庭堅不自覺的端起來便吃,,吃完后便走回了衙府。一覺醒來,,夢境仍甚為清晰,,但奇怪的是,嘴里還留有芹菜的香味,,他心中雖然納悶,,但并不以為然。
誰知等到次日午睡時,,夢境又和昨日完全相似,,而且齒頰仍舊留有芹菜的香味,黃感到十分訝異,,于是起身步出衙門,,循著夢中記憶的道路尋找,一路行來,,景致竟然和夢中的完全一樣,,最后來到一處人家門前。黃庭堅前去叩門,,一位白發(fā)老婆婆出來應門,,黃問她,這兩天是否有在門外喊人吃面之事,。
老婆婆回答說∶“昨天是我女兒的忌日,,因為她生前非常喜歡吃芹菜面,所以每年在她忌日時,我都會供奉一碗芹菜面,,呼喊她來食用,!”
黃庭堅問∶“你的女兒去世多久了?”
老婆婆回答說∶“已經(jīng)二十六年了,!”
黃心想,,自己不也正是二十六歲嗎?而昨天也正好是自己的生辰,,于是更進一步問這婆婆,,有關她女兒在生時的各種情形。
老婆婆說,,她只有這么一個女兒,,女兒在生時非常喜歡讀書,而且信佛茹素,,非常孝順,,但就是不肯嫁人,后來在二十六歲時,,生了一場病死了,,當死的時候,還告訴她說一定會回來看她,!
等黃山谷進到屋里,,老婆婆指著一個大木柜告訴他說,她女兒平生所看的書全鎖在里頭,,只是不知鑰匙放到那里去了,,所以一直無法打開。
更奇怪的事發(fā)生了,,黃庭堅此時清晰的想起了放鑰匙的位置,,隨手拿出鑰匙,打開了木柜,。柜里面放了許多文稿,,黃庭堅細閱之下,大吃一驚,,原來他每次參加考試所寫的文章,,竟然全在這些文稿里,而且一字不差,。
至此,,黃庭堅心中已完全明白,這老婆婆就是他前生的母親,,自己就是那位死去的才女,,很多學問是從前世帶過來的,。于是,黃庭堅將老婆婆迎回州衙,,悉心照料,,頤養(yǎng)天年。
所以,,后人發(fā)出了“時到今生讀已遲”的感慨,,證明真實輪回,,因果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