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的時候參加了“周末拍電影”的編劇課活動,,主講人蚊子提到了克里斯托弗的《作家之旅》,,這本書把好萊塢標準化的電影比作一次旅程,旅程分為12個階段,,分別是“正常世界——冒險召喚——拒斥召喚——見導師——越過第一道邊界——考驗,、伙伴與敵人——磨難——報酬——復活——攜萬能藥回歸”,與這本《作家之旅》類似的編劇書有《救貓咪》系列和《21天搞定電影劇本》,,我在圖書館恰好翻到了《救貓咪》系列的第三本,,覺得作者的所闡釋的方法很有趣,回去之后就在亞馬遜上立馬定了《救貓咪——電影編劇寶典》,。 說實話,,在學廣播電視編導的時候,編劇這門課對于我來說是最不愿意聽的,,因為當時覺得編劇這門課是無法教授的,,個人不喜歡程式化標準化的東西,尤其是編劇這個聽起來這么有創(chuàng)造性的職業(yè),。但是后來我逐漸發(fā)現在市面上有一些人會用大眾能夠接受的方式來闡述大眾都熟知的事物,,比如說《一分鐘經理人》用寓言的形式包裝企業(yè)管理和自我管理的故事就棒極了,《水煮三國》用三國故事來包裝企業(yè)管理的內核方式也讓我不得不叫好,。同理《與鄔達克同時代》這本書其實也不僅僅是講鄔達克在上海設計建造的50多處建筑,,而是一本講述上海歷史人文的書。作者能夠找到一個切入點把讀者給吸引住,,再把廣為人知的道理講透了,,在我來看是現在媒體人最需要做的功課。而《救貓咪》這本書恰恰就是用一個普羅大眾都能接受的語言來講述有點枯燥的編劇理論,。用作者的話來講就是”突然你領悟了電影編劇技巧,,并且有了打開瑞士手表后蓋觀察齒輪如何嚙合的體驗,。就是這樣!你的頓悟,?!?/span>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之旅》里描述的12個階段和創(chuàng)業(yè),和個人成長同樣相通,。 這本書的副標題是“電影編劇寶典”,,我覺得應該是好萊塢電影編劇寶典,但不太適用于文藝片,,適合志在往電影行業(yè)發(fā)展的人士,,尤其是編劇閱讀。編劇教科書讀著沒意思,,羅伯特麥基的《故事》太厚,,《救貓咪》用大白話告訴你編劇應該如何寫劇本(當然本書翻譯得并不好,,讓這本書打了很大折扣),。本書的語言幽默,偶爾作者也會有幾段雞湯,,在作者看來,,電影編劇既是藝術,又是科學,,是可以量化的,。布萊克斯奈德(Blake Synder)在好萊塢賣出過十幾本劇本,有兩本被搬上了大熒幕,,說實話他并非一個十分著名的好萊塢電影編劇,,而2003年出版的《救貓咪》這本編劇小冊子,純內容只有140多頁,,卻在美國亞馬遜登上了”劇本寫作和劇本“類的第一名,,并重印14版。NBA里的一流教練未必曾經是一個一流的NBA球員,。有一些人說這本書并沒有什么特別,,那是個人解讀的角度和眼光的問題,用這本書里的技巧去重新觀看電影,,會發(fā)現其樂無窮,。 分為了八章,每章結束之后有章節(jié)的總結以及作者提出的技巧,,適合電影愛好者運用在平時看電影的過程當中,。 第一章《救貓咪的含義》 用一句話來總結一部電影的故事線,把自己初步的故事線和20個人甚至是陌生人聊,,看看是否吸引他們,,他們對你的故事有什么反饋,?如何滿足他們的口味? 第二章《似而不同》 分別是“鬼怪屋”型,、“金羊毛”型,、“如愿以償”型、“麻煩家伙”型,、“變遷儀式”型,、“伙伴之情”型、“推理偵探”型,、“愚者成功”型,、“被制度化”型、“超級英雄”型,,共計10種類型,。一部電影經常是一種或是幾種類型的結合。 ”金羊毛“型影片的主題都是內心成長,;實際上情節(jié)就是沖突事件如何影響主角——拍好”金羊毛“電影的關鍵不在于走過的路程,,而在于主角前進過程中的轉變方式。 聽聽斯皮爾伯格和斯科塞斯對電影的說法,,他們能熟知和信手拈來成百上千的電影,,并告訴你這些電影好在哪里?(如果想要成為一個電影行業(yè)內人士,,你是否看過這么多電影,,并且能說出這些電影成功在哪里?) 第三章《主角是誰,?》 這是一個關于XX的家伙的故事,,用一個形容詞來形容故事主角和反面主角。 主角的需求真實而原始,,無非就是生存,,饑餓,性,,保護所愛之人,,死亡恐懼。 理想的主角是在那種情景下帶來最大沖突,、最長情感歷程及大家都支持的原始目標的人,。 第四章《開始寫劇本》 本書的華彩之章——布萊克斯奈德節(jié)拍表,把傳統(tǒng)好萊塢電影分成了15個部分,,以《特工佳麗》為例解讀節(jié)拍表,。 第五章《創(chuàng)造完美的野獸》 邁克契達的”案板“,類似思維導圖,或者是商業(yè)模型畫布,。案板是把電影故事視覺化的方法,,是創(chuàng)造完美野獸的一件工具。作用在于幫你完成劇本,。 每場戲都要有情緒的轉變,,可以用”+-“號標注,每場戲都要有沖突,,用”><'號標注,,沖突的雙方是誰?沖突點是什么,?最后誰贏了,?如果把電影比作一個產品,編劇就是要調解戲內人物與社會,,人物與環(huán)境,,人物與人物之間的人。 第六章《劇本寫作的金科玉律》 鋪墊不要太長,,鋪墊太長觀眾都走神了,。 小心那塊冰川,壞人就要壞到家,,壞人不要偷偷摸摸,。 曲線公約,除了壞人每個人物都有轉變,。轉變代表了新生,代表了從頭再來的承諾,。 第七章《影片出了什么問題,?》 主角必須積極主動,不會問東問西,。他的需求必須是原始的,,無非就是生存、饑餓,、性,、保護所愛之人、死亡恐懼,。 不要讓劇中的角色說劇情,,而要用畫面來表現,因為劇中的角色只為自己服務,,而不為你服務,。 讓壞蛋壞到家,主角讓人印象不深刻不一定是主角的問題,也可能是沒有把反面主角表現到位,,影片的反面主角要比主角強那么一點點,,他可能是主角的黑暗面。 讓你的人物后退(不要對主角太好,,要想方設法折磨你的主角),,所有的變化,所有的成長,,主角旅程中的所有情節(jié),,都要退回去。弓弦拉得越后,,箭飛得越有力量,、越遠,越好,。 第八章《結尾淡出》 這一章比較雞湯,。 要學會推銷自己的劇本,也要會推銷自己,。要把自己準備好,,要準備好產品,你最好的劇本,,還要做幾次試銷,,找到幫你出售劇本的經紀人,會買你劇本或稱為你搭檔的制片人,,可以幫你立項,、銷售并拍成電影。并記得每樁交易背后都有故事,。帶著實物做演示,。 這本書最干的干貨都在每章之后的技巧里,按照作者所提出的技巧去勤加練習,,隔一段時間再回過頭來看,。 有些章節(jié)可能是翻譯的問題,看得不是特別明白,。 布萊克斯奈德把傳統(tǒng)好萊塢電影的劇本結構分為了15個部分,,類似《作家之旅》里的12個階段,個人感覺布萊克的節(jié)拍表更適合觀看電影時使用,,可以把電影里的每一個段落填到相應的位置,。以《超能陸戰(zhàn)隊》為例,這部電影完全地運用了《作家之旅》或是《救貓咪》的結構模式: 【開場畫面】機器人爭霸賽【-+-,,被對手打敗,,打敗對手,被關進警察局】【><少年與賭博者的沖突,為了賭博的賭資,,少年贏得了沖突】 【主題呈現】天才極客少年的故事 【爭執(zhí)】少年想繼續(xù)參加機器人爭霸賽【-+,,少年想繼續(xù)通過機器人爭霸賺錢,哥哥則帶他開闊了眼界】【><少年與哥哥的沖突,,哥哥為了讓少年開闊眼界帶他去看了極客實驗室,,哥哥贏得了沖突】 【鋪墊】試試新的角度,碰拳頭,,你是否滿意我的照顧,,擁抱 【催化劑】做出了微型機器人,完成入學測試,,哥哥和導師掛掉【-+-,一開始想不出好的發(fā)明點子,,漂亮地完成presentation拿到入學資格,哥哥和導師掛掉陷入無盡黑暗】 【第二幕銜接點】大白為了讓少年情緒變好,,出去尋找微型機器人想去哪里【-+,,呆萌大白為了讓少年開心起來出門尋找微型機器人】【><大白與少年的沖突,,為了提高少年的健康指數,,大白贏得了沖突】 【B故事】無(也可能是弗萊德,,可能作為鋪墊續(xù)集的支線劇情) 【娛樂游戲】改造大白和哥哥的朋友們【+,本段均為歡樂氣氛】 【壞蛋逼近】出發(fā)尋找島上的那個目標匹配人,,發(fā)現英雄團隊一團糟【+-,一票人乘興而去,卻毫無團隊毫無計劃可言】 【一無所有】發(fā)現原來導師才是幕后黑手【+-,,第一次打敗幕后黑手,,揭開面具發(fā)現居然是導師】【><英雄團隊與導師的沖突,,為了找出戴著面具的幕后黑手,英雄團隊贏得了沖突】 【中點】幾乎殺死導師,,但放走了他【-】【><少年與團隊成員的沖突,,團隊成員不讓少年殺死導師,,團隊成員贏得了沖突】 【靈魂的黑夜】看到哥哥在大白體內留下的測試錄像【-+,,在最低落的時候看到了哥哥的錄像】【><少年與自己內心的沖突,,哥哥創(chuàng)造大白時面對的重重困難,成長轉折點】 【第三幕銜接點】導師向克雷尋仇【><導師與克雷的沖突,,為女兒報仇,導師贏得了沖突】 【結尾】把微型機器人打散,,讓傳送門吸走(回應鋪過的梗:試試新角度,,碰拳頭,,你是否滿意我的照顧)救導師女兒,,大白掛掉(升華主角)【-+-,,英雄團隊打不過導師和微型機器人,,換個新角度找到擊破的方法,,大白推進器壞掉,,為救主角用拳頭把主角和導師女兒送出傳送門,,淚奔畫面】【><少年與自己的沖突,,危難之際想起了哥哥說的換個角度,再次成長,;少年與大白的沖突,大白為救少年舍棄自己,大白贏得了沖突】 【結局畫面】城市在討論誰是這些英雄,,發(fā)現大白拳頭里的芯片,大白回歸【-++,,結尾再次大逆轉,,大白的拳頭里握著大白的芯片,,少年重造大白,,大團圓圓滿結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