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題集中突破: 1,、某孤兒院為謀取單位福利,,分兩次將38名孤兒交給國外從事孤兒收養(yǎng)的中介組織,共收取30余萬美元的“中介費”,、“勞務費”,。關于本案,下列哪一選項符合依法治國的要求,? A因《刑法》未將此行為規(guī)定為犯罪,,便不能由于本案社會影響重大,就以刑事案件查處 B本案可追究孤兒院及其主管人員,、直接責任人的刑事責任,,以利于促進政治效果與社會效果的統(tǒng)一 C報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核準后,本案可作為單位拐賣兒童犯罪處理,,以利于進一步發(fā)揮法律維護社會穩(wěn)定的作用 D可追究主管人員與其他直接責任人的刑事責任,,以利于促進法律效果、政治效果與社會效果的統(tǒng)一 2011年國家司法考試真題第2題卷二 ABD選項,根據《刑法》第240條的規(guī)定:”拐賣婦女,、兒童罪是指拐賣婦女,、兒童的行為。拐賣婦女,、兒童三人以上的,,屬于特別嚴重的情節(jié)?!氨绢}中,,孤兒院為牟取利益,將38名兒童以“中介費”,、“勞務費”的名義出賣給其他人的,,雖然單位不能成立拐賣兒童罪,但是策劃,、實施這一行為的具體負責人成立拐賣兒童罪,,而且屬于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行為。注意以單位名義實施的犯罪行為,,首先是自然人實施的犯罪,,只是由于刑法的特別規(guī)定才按照單位犯罪處理。所以以單位名義實施的犯罪行為,,如果刑法沒有特別地將其規(guī)定為單位犯罪,則按照相應的自然人犯罪處理,。故D選項正確,,AB選項錯誤。 C選項,,報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核準后,,本案可作為單位拐賣兒童犯罪處理,這種行為屬于事后立法,,違背了罪刑法定原則,。立法者即使在危害行為發(fā)生后針對性立法,也不得溯及既往,。故C選項錯誤,。 綜上所述,本題答案為D項 2,、關于犯罪主體,,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甲(女,,43歲)吸毒后強制猥褻,、侮辱孫某(智障女,19歲),,因強制猥褻,、侮辱婦女罪的主體只能是男性,,故甲無罪 B乙(15歲)攜帶自制火藥槍奪取婦女張某的挎包,因乙未使用該火藥槍,,故應當構成搶奪罪 C丙(15歲)在幫助李某扣押被害人王某索取債務時致王某死亡,,丙不應當負刑事責任 D丁是司法工作人員,也可構成放縱走私罪 2009年國家司法考試真題第2題卷二 C選項,,根據《刑法》第238條第3款的規(guī)定,,為索取債務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行為應當以非法拘禁罪定罪處罰,。另根據《刑法》第238條第1款和第2款的規(guī)定,,只有非法拘禁“使用暴力致人傷殘、死亡”時,,本罪才能轉化為故意傷害罪或故意殺人罪,。C選項中丙并未使用暴力,因此即使致人死亡,,也不影響罪名的變化,,因此丙不能構成故意殺人罪。根據《刑法》第17條的規(guī)定,,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因此本案中,15歲的丙無須對非法拘禁罪負責,,故丙不構成犯罪,。C項正確。 A選項,,根據《刑法》第237條的規(guī)定,,強制猥褻、侮辱婦女罪是指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強制猥褻婦女或者侮辱婦女的行為,。刑法條文并未限定男性為本罪的犯罪主體,女性完全可能構成本罪。本案中,,甲構成強制猥褻,、侮辱婦女罪。故A項錯誤,。 B選項,,根據《刑法》第267條的規(guī)定,攜帶兇器搶奪應以搶劫罪認定,。由此可見,,只要行為人實施了搶奪行為,且在搶奪過程中身上攜帶有兇器,,就具備了認定的條件,,而不考慮兇器是否使用。因此盡管乙并未使用自制的火藥槍,,但仍然屬于“攜帶兇器搶奪”,,構成轉化型搶劫罪。又根據《刑法》第17條的規(guī)定,,已滿14周歲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需要對搶劫罪等八種罪行承擔刑事責任,,所以乙應當構成搶劫罪。故B項錯誤,。 D選項,,根據《刑法》第411條的規(guī)定,放縱走私罪是指海關工作人員徇私舞弊,,放縱走私,,情節(jié)嚴重的行為。由此可見,,本罪的犯罪主體僅限于海關工作人員,而不包含司法工作人員,。故D項錯誤,。 綜上所述,本題答案為C項,。 3,、甲(十五周歲)的下列哪一行為成立犯罪? A春節(jié)期間放鞭炮,,導致鄰居失火,,造成十多萬元財產損失 B騙取他人數額巨大財物,為抗拒抓捕,,當場使用暴力將他人打成重傷 C受意圖騙取保險金的張某指使,,將張某的汽車推到懸崖下毀壞 D因偷拿蘋果遭攤主喝罵,遂掏出水果刀將其刺成輕傷 2010年國家司法考試真題第4題卷二 《刑法》第17條第2款規(guī)定:“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p>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關于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承擔刑法責任范圍問題的答復》指出,,《刑法》第17條第2款規(guī)定的八種犯罪,是指具體犯罪行為而不是具體罪名,。對于《刑法》第17條中規(guī)定的“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是指只要故意實施了殺人,、傷害行為并且造成了致人重傷,,死亡后果的,都應負刑事責任,。 B選項中,,甲騙取他人數額巨大財物,為抗拒抓捕,,當場使用暴力將他人打成重傷,,甲對于造成他人重傷的結果應承擔刑事責任,構成故意傷害罪,。故B選項正確,。 A選項,放鞭炮導致失火,,甲主觀上并沒有放火的故意,,屬于失火行為,不在刑法規(guī)定的那八種犯罪之列,,不承擔刑事責任,,因此不成立犯罪。故A選項錯誤,。 C選項,,被騙將張某汽車推到懸崖下毀壞的行為屬于故意毀壞財物的行為,不在刑法規(guī)定的那八種犯罪之列,,不承擔刑事責任,,因此不成立犯罪,。故C選項錯誤。 D選項,,甲偷拿蘋果遭攤主喝罵,,遂掏出水果刀將其刺成輕傷,因并未造成重傷,,因此不構成犯罪,。故D選項錯誤。 綜上所述,,本題答案為B項,。 |
|